80后:暮气时代的第一代年轻人。

80后:暮气时代的第一代年轻人。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莫让青春染暮气”,说80后一夜间变老,变得暮气沉沉。当然,网上很快有许多反驳,但许多反驳事实上还是在附和着人民日报:对,80后是暮气沉沉,但这是环境逼的。只不过这些反驳会批环境批得更凶一点罢了。

这些反驳根本没抓到要领上,关键在于,80后真的暮气沉沉吗?暮气沉沉的真的是80后吗?

环境的压力,这一点就连人民日报也指出了。但关键是,在这环境的压力之下,80后作出的反应,是所谓的“暮气沉沉”吗?

在老一辈人心目中,“年轻”基本上是一个体力阶段:年轻意味着有用不完的干劲,意味着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如果说精神方面的话,那么大约是指一种无法无天,敢闯敢拼的精神。

激情四射的红卫兵和吃苦耐劳的知青,大概都是“年轻人”的典范了。

人民日报讲我们的父辈祖辈“用枕戈待旦的奋斗精神”给我们作出了垂范,而现在的年轻人“遭遇着精神上的迷茫和认同感的缺失”。

但什么叫年轻人呢?年轻人恰恰就是散漫、顽皮、迷茫和寻求自我认同的那种人。80后正是几十年来的第一代年轻人,把老人们吓了一跳,他们以为自己当年的状态才叫年轻,大误会也。

红卫兵和知青是不是年轻人?当然,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也是年轻人。前者亢奋造反,后者任劳顺从。但造反和顺从都不是年轻人的特质,而是整个社会的状态,汇聚在年轻人身上展现出来罢了。年轻人在每个时代都是最活跃的人,既不像中年人那样作为支柱或茎干,也不像少年儿童那样完全寄托于未来的含苞状态。年轻人是冲在最前线或者说浮在最表面的人,是时代精神的绽开之处。

年轻人是人类这一物种的特产。动物一般只有幼崽和成熟之分。这一方面是由于人类的寿命更长,远超生育所需。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类的成长不完全是一个体格层面的问题。事实上,年轻人甚至可能是现代的特产,是启蒙以来的文化和教育环境的产物。因此我们可以理解80年代中国才开始出现第一代年轻人。那么年轻人的标志是什么呢?年轻人本质上说就是在儿童和成年之间的一块空当,一个虚无的阶段——无用、无着落、无归属。因此年轻人的特质就是迷茫,他们左右不逢源,天真和成熟在他们身上形成张力。这个问题我在五年前“EVA”一文中已经谈了许多,由于那篇文章年代久远以及其标题的遮蔽,可能看过的人很少,我在这里特别再引一下:年轻人的标志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无论是迷茫也好,缺乏认同感也好,是自由散漫还是锐意进取,是愤世嫉俗还是热心投入,是肆意张扬还是故作深沉……都是以不同的方式在追寻和建立着自我。中国的家长们并不适应“年轻人”的存在,他们希望儿童们能够一夜之间变得成熟。他们给孩子们讲述正义战胜邪恶的非黑即白的童话,然后突然某一天开始,他们又转而向少年们灌输社会有多么“现实”的教诲。世界似乎一夜之间从黑白对立变成了灰霾笼罩。但年轻人的世界是彩色的,这是那些成长于那个黑白的年代的“大人”们从未见过的世界,这个五光十色耀眼夺目的世界会让人目不暇接、晕头转向。大人们当然一片苦心——既然你总要长大,那么少走弯路,少生困惑,无痛地、一夜之间长大,不是更好吗?这就好比家长们希望孩子在上学期间埋头刻苦杜绝早恋,而一毕业就希望赶紧立刻成家立业生孩子。这有可能吗?当然,有可能,只要大人们包办好婚姻就可以了。但如果要经过“自由”恋爱,那又怎能完全避免茫然、沉醉、磕绊、焦虑、痛苦和挣扎等等“消极”的元素呢?没有这些青涩的经历,又怎么称得上青春呢?未经迷茫的成长正如未经热恋的婚姻,它可以是平安喜乐的,但终究不够完整。让我们再去对比看看EVA中译版歌词和原版歌词,这差异实在是太过鲜明了:中译版歌词显然表达了人民日报们对“年轻人”的寄望:“美丽的天使在远方召唤你,无所畏惧、无比坚毅、为了明天快去努力,不要再犹豫,快去创造奇迹!”谢天谢地,他们的寄望落空了。美丽的天使失败了。就像那残酷的天使一样,80后,变成神话吧!

One comment

  1. 俗话说:“”缙绅三代方知穿衣吃饭“”。年轻人的诞生,至少需要三代人。80后只是第一代。按三十岁结婚生子,十五岁进入年轻人阶段的话,应该是到2055年,中国才会出现第一代年轻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