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span>学术</span>

“刷”时代的我们还要“读”吗

本文原标题“人工智能时代还需要读书吗?”,发表于《中国科学报》 (2023-04-21 第1版 要闻 标题改为《“刷”时代的我们还要“读”吗》,公众号上标题又改为就为这个理由,“刷”时代我们还要“读”。我自己觉得报刊的题目最好一些,在这里沿用。以下是原稿,刊发时略有润色,引用时以报纸为准。 马上又要到“世界读书日”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的历史与人类文明一样古老,但“世界读书日”却是一个较新的 …

器物传记——科学仪器史的方法和意义

今天例会讨论了科学仪器史的范式问题,我讲了一些看法。在这里讲全一些。 目前而言,科学仪器史似乎并没有形成比较统一鲜明的研究范式,关于这一点,吴老师似乎倾向于认为,针对个别仪器的研究是整个科技史学术研究的“初步阶段”,仪器和手稿、文物等原始史料一样,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但通过进一步研究,我们从这些基础素材上面得到的研究成果最终还是要形成一些论题,进入学术同行的争议空间。 这一进路当然是存在的,一般而言 …

学哲学基本功:避免抽象物的实体化,反整体的普遍化

最近指导学生开题,感慨颇多。我其实一直都希望学生做史学,而不是做哲学,因为我的指导更加省事一点。做史学需要灵感和思维,但更重要的是水磨工夫,我提供一些大的思路上的启发和建议,让学生埋头啃书就完事了。但是学生要做哲学的话,我就头大了,因为哲学是最容易敷衍又最不容易蒙混的东西,遇到睁只眼闭只眼的老师,水点字数就交差了,但如果遇到要求高的老师,想要蒙混过关,并不容易。我自认为至少是有一定哲学品位和思辨要 …

合写论文的署名规则

吴老师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几乎都是唯一作者,从来不和学生合写论文,我当然有样学样,一般情况下都倾向于独立写作,同时也鼓励学生自主研究,不怎么考虑共同署名的事情。 不过我当然也不是顽固不化,处于种种原因,最近我开始尝试与学生合写论文了。但这不是一个随意和盲目的事情,为什么需要合著,什么情况下可以署名,谁该署第一作者谁第二作者,这些问题都不能随便。 学术界对作者署名有一些默会的共识,但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则 …

哲学为什么要晦涩?——从浙江满分作文谈起

最近一篇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引发热议,但矛头经常就指向“晦涩”,作者起手引用了以晦涩出名的海德格尔,又加深了人们对哲学=晦涩的刻板印象。 在我看来那篇高考满分作文,关键不在于“晦涩”,而在于“装”、故作晦涩。一些哲学家之所以晦涩,是因为他们往往构建了一个宏伟的思想大厦,编织起一套自圆其说的概念系统,外行如果不熟悉基本套路,就很难理解其只言片语。 好比说一句数学公式,你如果不熟悉其中每一个符号的定义,你 …

如何写好读书笔记作业

我的本科生通识课程(技术通史、技术哲学导论等)都喜欢布置“读书笔记”的作业,可以取代论文(很多本科生完全不会写论文,逼他写就容易抄袭,不如更自由一些)。但拿读书笔记作为大作业,学生当然也是应当认真对待的,随便糊弄一下自然是得不到高分的。 提前把读书笔记发给我,可以得到一些反馈意见。但我发现,事实上很多同学的缺点是雷同的,那么我不妨专门写一篇文章,讲一讲我个人对于读书笔记作业的判断标准。 一、基础要 …

个性哲学vs.命题哲学:谈欧陆哲学衰落之必然及其意义的不朽

之前在微博上提过一嘴,因为文字量比较少,所以也没想往博客上放。昨天小读书会中又提到了这个问题,想想还是贴一下,毕竟是一个对哲学的基本定位问题。 拜占庭人应以罗马自居 师承吴老师,我的哲学立场当然是偏向于欧陆现象学的,不过其实我不太愿意以现象学或欧陆哲学自居。就好比说东西罗马帝国分裂之后,外人叫东罗马、西罗马,后来又管东罗马帝国叫拜占庭,但其实拜占庭人并不以拜占庭这一旗号作为自我认同,而仍然是以“罗 …

“技术通史”课程总结(学生点评及每讲提要)

课程的分数出完了,这门课的第一轮开课也算是圆满完结。给分方面,我给了约一半同学A-及以上,远远超过学校建议的标准即20%,我加了额外说明,希望学校能够通过。同时,因抄袭而不及格的同学达到5人,也超出了建议的限度,但这都是按照我自己的标准,给高分并不是为了讨好学生,给不及格也不是为了刁难学生,我的课也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学到什么,只要认真参与,积极听课、独立思考、课外阅读,做好这三样就是高分。 之前写 …

谈抄袭(毫无转圜的零分和不留情面的嘲讽)

技术通史课的作业提交已经截止,虽然我之前已经谈了抄袭问题,但还是没说够,现在专门贴一篇文章交代一下,为我以后处理抄袭问题立好规矩。 这次一共29位同学选课,其中1名同学弃课(不考试不交作业),剩下的实际是28位同学,他们的期中作业我看到现在,一共是5篇抄袭!都快五分之一啦! 当然,其中有2名留学生(虽然是留学生,但明显是中国人,真正非汉语母语的学生反而更认真学习),2名艺术生,如果把非正常入学的同 …

科学精神:斗争还是和谐?

这篇也是约稿,但好像没发表出来。起因是有报刊编辑要出科学精神专题,希望约相关的文章。她给的各种关键词包括:不遗余力、不畏强权、勇于质疑、破除陈见、不计名利、甘于寂寞、甚至献身……这些词我一个都不喜欢,于是我提出,这些观念太老套,也太天真。如果还要谈“科学精神”的话,不如反过来谈,追名逐利、不甘寂寞、左右逢源……不如说这些才是科学精神。我不是在开玩笑,我确实是这么认为的,无论是从实际的历史来看,还是 …

“技术通史”期末试卷

说明 之前说过,期末考试为“完全开卷”,可以携带电子设备上网搜索。 “考勤题”也是我的新主意,趁选课人少先试验一下。为什么要设置“考勤题”?我认为选课的学生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一是习惯性勤奋且老实的,无论老师讲课好不好,都会保证出勤;二是习惯性混日子的,无论老师讲课好不好,都几乎不出勤;三是自由且挑剔的,老师讲得有意思就会坚持听课,老师讲得不好就会越来越少听课。 我最喜欢的是第三类学生。我也希望通 …

老师希望看到怎样的作业——“技术通史”作业布置感想

本文发出后博客莫名崩溃,恢复了好几次…… 《技术通史》课程就快结课了,下周我会写一份简单的总结,现在我先聊一聊作业的问题。 这门课的考核形式是比较创新的,包括期中作业40%+期末考试60%。 期中作业方面,我不希望看到学生抄袭剽窃,或者拼拼凑凑交一篇烂论文来,所以我提出了二选一的灵活方案:有兴趣或有能力的同学,还是可以写一篇小论文,6000字以上,我会按照学术论文的标准给予反馈;但不会或不乐意写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