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哲学出发解读媒介环境学(博士论文开题计划)
“媒介环境学”(media ecology[1])是20世纪后半叶在北美兴起的,它奠基于以英尼斯和麦克卢汉为代表人物的多伦多学派,1970年尼尔·波兹曼在纽约大学创建了媒介环境学博士点。直到1998年,以纽约学派为中心创建了“媒介环境学学会”。 注意到,媒介环境学不仅是一股新兴的思潮,而且试图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制。于是,我的论文之所以以媒介环境学为研究对象,也并不限于归纳和转述相关学者的思想和论 …
相对正经的学术写作:论文或研究报告等。
“媒介环境学”(media ecology[1])是20世纪后半叶在北美兴起的,它奠基于以英尼斯和麦克卢汉为代表人物的多伦多学派,1970年尼尔·波兹曼在纽约大学创建了媒介环境学博士点。直到1998年,以纽约学派为中心创建了“媒介环境学学会”。 注意到,媒介环境学不仅是一股新兴的思潮,而且试图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制。于是,我的论文之所以以媒介环境学为研究对象,也并不限于归纳和转述相关学者的思想和论 …
引论 本文试图提示出标题中三样事物之间的某种关联——印刷术的发明、自然史的复兴和现代科学的诞生这三桩事情有何关系?它们是否有着某种深刻的关联,以至于要理解现代科学乃至“现代性”的本质,我们必须着手追究印刷术的影响? 这三桩事情中,印刷术在欧洲出现的年代最为明确:1440年代德国美因兹的古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无论中国的印刷术是否间接影响了古登堡的发明,但现代欧洲的印刷时代从15世纪中叶算起,这是毫 …
这篇文章是根据之前的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改写而成,其实改动得很少,但是换了题目之后,就显得切题且完整了许多。这次养马岛会议我报告的就是这篇文章,在贴出会议记录之前先把这篇文章贴出来吧。 海德格尔是一个技术悲观论者吗? 胡翌霖 北京大学哲学系 摘要: 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经常被描述成一种典型的悲观论,本文从海德格尔究竟是否是技 …
医学是科学吗?一般的回答是肯定的,或者至少会说“医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但无论如何,毕竟相信医学首先是一门科学,或者是“科学的”。 和其它现代科学一样,医学的“科学性”体现于它的目标和方法:科学的目标在于揭示事物的(自然的、还原论的)原因和规律;科学的方法则是量化的、实验的。 现代医学的科学性首先奠基于生物学和生理学之上。不过即便是最顽固的还原论者也会承认,医学毕竟不等于生理学,除了 …
Natural history一般被翻译成“博物学”,在西方传统中,natural history与自然哲学(natural philosophy)相对立,代表一种更侧重观察、记录、分类,而不是推理或实验的自然研究方式。而在中国传统中,我们虽缺乏自然哲学传统,但却有发达的“博物学”传统。 但是,中国古代真的有一个所谓的博物学传统与西方natural history相对应吗?用博物学来翻译natur …
摘要:媒介存在论作为一个哲学纲领,指明了以海德格尔和麦克卢汉等思想传统为缘起的一种新的哲学思路。媒介存在论以媒介概念的日常意义为中心展开思考,但要超越把媒介理解为传递讯息的中性管道的日常理解。媒介作为“人的延伸”,追思媒介亦是理解人性。媒介存在论蕴含一种超越传统二元论的人性论,是对西方古典哲学传统的继承和超越。近代哲学“发现了媒介”,但媒介存在论则真正将媒介作为媒介来面对,运用一种将媒介作为媒介进 …
又是到最后关头憋出来的……摘要和目录暂缺…… 海德格尔媒介存在论初探 一 提起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首先想到的常常是海德格尔后期的“技术的追问”,想到技术作为去蔽、作为真理的发生方式、作为形而上学的完成形态,想到天地人神和诗意的栖居等等命题。技术无疑是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关键词。然而,技术问题在海德格尔思想中的重要意义,以及海德格尔作为一位技术哲学家的重要地位,早在以《存在与时间》为代表的前期思想中就 …
【摘 要】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的“科玄之争”定位为古今之争或东西之争都没有切中要害,科玄之争反映的是现代化进程之内的某种张力。以张君劢为代表的玄学派提出的恰是现代化或者“启蒙”的诉求。启蒙的核心在于国民人格教育,在于培养自由的意志。张君劢关心的并不是科学能否说明人生观的问题,而是如何来培育树立新人生观的问题。而新人生观或者新文化的树立并不能单靠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更要重视追溯西方现代科技文明的根源 …
虽然据说我写文章很快,然而这个快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非得等我拖啊拖啊拖到最后关头时,才可能以超快的速度憋出论文来……这次总算又是在最后关头憋完了,至于效果如何……嘛……我不管了……开始进入死猪不怕开水烫模式…… 媒介•感觉•时空 ——麦克卢汉媒介存在论初探 摘要: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基本立场或方法可以被恰当地称为“媒介存在论”,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并不是主体间或主体与客体之间传递信息的中性管道,而 …
在谈论现代科学诸如“世界图景的机械化”[1]之类的命题以前,应当注意“世界图景”(world picture)这一概念非比寻常。在世界图景可能机械化之前,先决的一步乃是世界的图景化——世界对人类而言并非从一开始就成为一幅图象(picture),事实上,一旦世界理所当然地成为一张图片,无论这张图片是不是机械化的,人类知识的某种至关重要的变化便已经悄然发生。 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世界图象并非从一个以前 …
虽然每一篇论文写完后都会令自己恶心难过,但令我如此不适的论文还是久违了。写完之后几乎自己连一遍也没读毕就匆匆打印,急忙去学校交了,这篇论文的酝酿过程也尤其不爽——书还是读了很多,蒯因、达米特、古德曼、普特南……各种科学哲学、形而上学、认识论的教材和手册……当然都是中译。你说我咋还是不找英文资料呢?一是时间不够,二是实在也不想读。我发现绝大多数分析哲学家的文字都完全不配我胃口,读不进去(当然,维特根 …
力=机械?——问题的提出 学者们常说:科学革命伴随着(或导致了)“世界图景的机械化”。我们又被告知,所谓“机械化”就是“力学化”,就是“数学化”,就是“量化”…… 的确,现代西方语言中的机械学和力学是同一个词(mechanics),而现代的“力学世界”的的确确就是数学化的,而数学化也确实意味着量化,即性与质的抹平,意味着世界的“祛魅”。 然而,一旦我们到历史中去追溯这一现状的渊源,问题就绝非如此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