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span>媒介</span>

广州会议之游记

在广州得了感冒,回来后休养了好几天,写游记的任务也就延误了好几天,12月8日才开始写…… 首先感慨一下:时光荏苒,恍惚间一年一度的现象学科技哲学会议已经办了六届了,这也是我参加的第四届大会,南宁会议我是作为硕士生参加的,转眼间竟然快博士毕业了。至于这“吾爱吾师”之会议吐嘈也已经是第三篇了. 前两篇游记都以批评为主,许多地方简直是目无尊长,不知天高地厚的架势,但事后不仅得到了大多数老师的宽容,而且还 …

关于“媒介史作为先验哲学”的补充:存在论与认识论的关系,自然是技术的边界

今天讨论班讲了之前那篇文章,效果似乎还不错。当然,吴老师和同学们指出我的文章读起来整体感觉很通畅,但细看起来还有许多逻辑缺环,特别是最后一节显得过于急促。这当然是部分地可以改进的,特别是最后一节应当再写得细一些,当时可能感觉快写完了松了口气就松懈了,对这部分最关键部分的处理缺乏耐心。不过在某种意义上逻辑缺环也是不可能消除的,毕竟斯蒂格勒三大卷书都在谈这个问题,然后他还要写第四第五卷,而我把这么重大 …

媒介史作为先验哲学

我又来惭愧了……每次论文都必须拖到最后……上个礼拜的确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不过一是由于被蒋澈替换后松懈了一下,二是由于自己实在还是没太绕清楚,加之前两天身体状况不佳,所以拖延至今还没有彻底完成。现在先发出的这个文章算是写完了,但还没有分段,可以先看起来,到时候我再调一调,争取再做个ppt…… 这篇文章本来是想解读斯 …

关于意向历史与实际历史的讨论

最近博客更新几近停滞,主要是有三座大山压着,一是讨论班论文(兼作现象学科技哲学会议的投稿以及博士论文导言的部分内容;,二是整理博客文章出书的计划(《科学文化史话》);三是用WordPress搭建即将重启的科史哲中心网站。这几件事可能都将在一周内搞完。 常年不更新已经导致我博客的PR评级降低了……今天为庆祝生日,先把最近的一些讨论发出来凑个数吧~ 这些讨论缘起晋世翔的论文“现象学视角下的科学思想史编 …

电影哲学,而不是关于电影的哲学——读《技术与时间3: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

从抢劫犯到蓬皮杜总监,富有传奇色彩的贝尔纳·斯蒂格勒也是德里达之后当今法国哲学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他的代表作《技术与哲学》一至三卷都已经由译林出版社引进国内。 这第三卷虽然写于前两卷之后,但也可以独立拿来阅读,作者也提到:在某种意义上,这一卷可堪用作前两卷的“最佳引言”。 和前两卷的副标题(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迷失方向)相比,新近出版的第三卷副标题(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看起来更具体一些,至少 …

媒介与道德

之前那篇文章说要承上启下,其实就写到一半,原本打算从奥运说到媒介的,结果写了奥运篇字数就差不多了,而后半部分是一个更大的主题,现在再续上吧。 当时是我提到,尽管我们一方面关注劳教案,一方面在讽议时政,但另一方也为奥运会的争金夺银而激动,这并不排斥,更不可耻。最近我又转了一篇“为什么要探索宇宙”,写的是为什么在非洲每天都有孩子饿死的情况下,还要花费数十亿资金去探索火星?这些问题都涉及到某种现实的道德 …

筷子与网瘾

前些天吃了两顿西餐,用着刀叉,想着筷子,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也非常不习惯。 那么,我是不是用筷子上了瘾呢?每天都要依赖筷子的生活是否是一种沉迷呢?这种说法似乎有些荒诞,恐怕不会有人认真地思考“筷子成瘾”这种症状。 除了筷子,还有诸如淋浴、抽水马桶等等,有许多我们生活中更加依赖,失去它们就会浑身不舒服的事物,它们完全嵌入了我们的生活习惯之内,让我们难以割舍。但为什么没有筷子瘾、马桶瘾之类的说法呢?如果 …

我的写书计划

昨天聚餐时提到出书,据说某些地方出一本书抵三篇论文,有些地方啥都不抵,不过无论如何也算一项业绩吧。或许对我来说出三本书要比发十篇论文更轻松些,因此如果靠写书能赚业绩的话也算好事了。 当然,我确实是乐意写书的,倒不光是为了业绩。虽然说在我看来未网络时代的哲学文本可能就是以博客形态为主体了,正如印刷时代的学术以印刷书为主要载体那样。但是并不意味着旧的媒体就此消亡了,正如在印刷时代,口传形态的哲学教学的 …

知识即链接

之前说到“现象学教育学”,又让我回想起去年提到的尚未写出的文章“知识即链接”。为什么我这个正要开始写“媒介存在论”博士论文的人,突然之间还不务正业地要搞“教育学”?是我转移方向了吗?当然不是的。转向教育问题一方面是我关注尼尔·波斯曼的需要(他本质上是个教育学家),另一方面也是我长期关心的问题。教育问题事实上涉及整个哲学的问题,从知识论到伦理学,从科学史到技术哲学,都汇聚于“教育—学习”的问题之下。 …

满足与选择——读凯文·凯利:《科技想要什么》

最近读了这本书:凯文·凯利:《科技想要什么》,其中引起我注意的主要是贯穿全书的关于阿米什人的讨论。 这本书原名分明是说Technology,中信出版社的中译竟然把大部分Technology都改成了“科技”,简直匪夷所思。作为中信出版社这一“品牌”的产物,注释和索引等当然也一律欠奉了,“致谢”竟然保留下来已经万分难得了。本来,这本书虽说学术上并不太深刻,倒也不失为一本介于学术和通俗之间的,很好的技术 …

技术之具身(embodiment,化身、体现)的多重层次

今天讨论课吴宁宁批评德雷福斯的“互联网不具身”观点,德雷福斯对“具身性”(embodiment)的理解是单调而片面的,他过分拘泥于人的现成身体,过于刻板地强调具身/不具身的二分。在他那里,具身性顶多只有一种程度上的单调差别(比如学习的七个阶段)。而在我看来,具身性不仅有程度的差别,更有种类、维度的差异。网络在有些方面确实不那么具身,比如网上聊天在有些方面比不上面对面聊天充实,但这种差异不能以简单的 …

为何投放广告

大家是不是发现在博客侧边栏中出现了“广告”?这是我半夜鼻炎发作睡不着时加上的~ 当然,贴广告也是蓄谋已久的事情。为什么要贴广告呢?首先,当然,广告是可以赚钱的。现在我维持这个博客的运行,主机费加域名费,每年大约300元。虽然我不在乎钱财,但毕竟只是慷爸妈的慨,能贴补一些总是好的。不过以我博客现在的流量来看,按照一般的点击转化率(千分之五),一个月下来顶多也就能赚上3块钱,支出的十分之一,单从谋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