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span>随笔</span>

《中国青年》杂志关于科技的采访

这是一篇书面采访,已经在2018年第一期《中国青年》杂志上刊发,刊发时似乎删了好几问,但刊用的回答竟然没怎么被删改(特别是最后一问),但在某几处帮我稍微多加了几句话。以下贴上原版。 1、截止2017年6月底,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市值前十名,有五个属于中国,而全球221家新兴“独角兽”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近三成席位。当今中国,以“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为代表的科技力量也已渗透进 …

“物以稀为贵”的存在论基础——兼论比特币为什么值钱

这本来是一篇谈比特币的短文,一时兴起起了一个唬人的标题,结果就写着写着变成了一篇哲学随笔。其实这个标题不算离谱,从最开始,我关注比特币,就是把它当作我的哲学思想的一次应用,之后几年,我仍在不断应用自己的技术哲学或媒介哲学,来诠释比特币的意义。 比特币以固定2100万的上限,实现了稀缺性的保证,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比特币如此稀缺,自然是应该贵重的了。但是很多人并不认同,反对者主要有两方面的说法:1.比 …

“发明大王”不白叫,他是发明了“发明”的人

本文发表于《科技日报》2017-11-24“嫦娥副刊”。原题为“爱迪生:发明之发明”,编辑改的题目也不错,就按编辑稿转载了。   爱迪生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人们一般都会想到电灯。但许多人并不清楚,其实爱迪生只是电灯的改良者,在他之前几十年就有电灯了,甚至在商用普及方面,他也不是第一人。但爱迪生仍然是当之无愧的发明大王,他的贡献不只是电灯、留声机等伟大发明,更重要的是,他在某种意义上重新发 …

作为艺术家的伽利略

本文发表于《科技日报》,发表时改动不大。   艺术家伽利略 伽利略生于1564年,米开朗基罗恰好在这一年去世。从米开朗基罗到伽利略,标志着近代欧洲历史从文艺复兴的时代迈向科学革命的新时代。 伽利略与米开朗基罗的缘分不仅在于生卒年的巧合,他们有着更深的渊源。 伽利略出生于破落的贵族家庭,其祖上曾经有过德高望重的医生,所以伽利略的父亲着力培养小伽利略攻读医学,虽然伽利略本人对数学更感兴趣,但 …

谈工业革命(一)瓦特的水壶:神话与现实

逐渐关注技术史研究,工业革命当然是重中之重。但和科学革命一样,这样重要的历史阶段,在中国学界受到的关注还非常少。 “工业革命”这个概念倒是非常热门,主要是鼓吹现在或未来的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大约第三次指的是信息革命,第四次指的是大数据或者是人工智能。但正牌的工业革命,或者说两次工业革命,研究得就很浅了,西方的学术著作也翻译得不多,一些不错的,主要也是偏重经济学角度的,而罕见从科学史家的视角来做的工 …

反歧视必须讲科学吗?——关于《谷歌的意识形态回音室》事件

最近,一份在谷歌内部流传的备忘录被曝光出来,作者认为,谷歌公司存在的性别比例失衡问题压根不是问题,因为女性天生就不适合当程序员,如果真要促进多样性的话,应该促进“意识形态多样性”而不是性别或族群多样性,因为偏向保守的意识形态目前备受歧视。 备忘录曝光之后舆论哗然,对该员工群起讨伐,谷歌也果断将之开除。 我本来倒没觉得什么,我当然不赞同这位男员工的言论,谷歌开除他也无话可说,但我随后看了一些网站转载 …

养生骗局的“锅”不该让观众背

又是《中国科学报》的约稿。 上次约稿后半天写好,大概是效率给报社留下了良好印象,这次又找我写稿,我最近都快忙得病倒了,本想拒绝,不过一看题目,想想大概很快能写一点出来,就试写了一下,结果连吃饭在内2小时写好的,本来就是随笔,要求不用太高,也就投稿了。 反省我博客文章为什么越来越少,主要还是缺乏动力,也没人催,其实再忙的时候自己每天稀里糊涂荒废的时间也何止两小时,每天写个千把字其实是一个很起码的事情 …

科学普及应该站在“创新”的对立面

此文发表于今天的《中国科技报》,是约稿后半天就写好的即兴随笔。原题为“如何理解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发表时改了标题并删了两段,删的还不错,所以我这里也就直接贴转载了: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7/5/323655.shtm 自2001年起,每年的五月第三周被定为全国科技活动周,今年已经是第17届了。 科技周定位于“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 …

胡翌霖的招生启事【失效】

清华大学突然又改变政策,把所有准聘教授招生权收回了,所以招生启事暂时失效,等我熬成长聘再说吧……   追随吴国盛老师,我非常幸运地进入清华大学任教,上个月刚刚成为人文学院的助理教授。 目前我还隶属于哲学系,等吴老师筹建的科学史系正式挂牌之后,便也属于科学史系(其实我很希望仍然和哲学系保持联系)。 清华引入美国的tenure track制度,制定了准聘—长聘制度,我这个助理教授当然是属于准 …

谈政治正确(一):政治正确与上帝视角

川普从竞选到上任,一直是中国文化界热议的主题,引发了无数论战和分裂,从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立场上,我倒是挺欢迎川普上台的,这不,他上任没几天就放了好几把火,好不热闹。当然,我只想看看热闹,并不想站什么队。 非要说的话,从个人角度我当然是很鄙视川普这个人的,重点倒不至于他反政治正确,而是在于他的反智倾向。但是从做美国总统而言,川普的当选未必更糟。需要注意的是,川普并不是美国社会诸多矛盾与分裂的起因,而 …

谈现象学(一)

最近看到祥龙大师的文章“什么是现象学?”,感觉大赞。他的这篇文章特别适合有一定西方哲学史背景知识,但又不了解现象学的人。张老师讲清楚了一些基本概念,也在字里行间体现了一些他个人对现象学的独到体验,可谓深入浅出的典范。 看过张老师的文章之后,我也忍不住想写写自己对现象学的理解,当然我的文章不可能和张老师相比,主要是为了厘清自己的概念。另外我争取写得更“肤浅”一些,完全不谈胡塞尔或海德格尔的专业术语。 …

技术的起源

这篇文章的缘起是我试图为即将写作的《技术通史》勾勒线索,而试图应用“意向历史”的策略。在讨论班上交流之后,我发现在4因果性之后还有许多逻辑缺环,本想补完再贴,然而现在感觉很难补充,恐怕需要整个重新整理才行,于是先把未完成的文章贴出来吧。   0.意向性 技术的起源是一个历史学和考古学的问题,但首先是一个哲学或现象学的问题。 当考古学家努力在原始人的遗迹中寻找技术起源的线索时,他们早已对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