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span>科学传播</span>

器物传记(续)——教育意义,中学科创与卡脖子问题

昨天的评论还没写完,我昨天写的是科学仪器史研究可以定位于“器物传记”,围绕器物本身形成意义。但这不是说除了这种内在意义之外,仪器史研究没有别的好处。 我们也可以类比于人物研究,和一般学术研究不同,作为人物研究成果的传记作品往往介于学术性和普及性之间。除了非学术性的传记文学,研究性的传记也往往带有普及属性,更容易让一般读者阅读。 在介入学术议题和满足娱乐消遣之间,人物传记和通史写作一样,还有一层教育 …

“混为一谈”的意义:民众如何参与科学交流

第三篇疫情随笔,还是那句话,风声紧,请朋友们谨慎传播。 科学普及到公众理解科学到科学传播,科哲界起码谈了二十年了,最传统的“缺失模型”早就饱受质疑,但时至今日,科学传播及其意义远远未能深入人心。 简单来说,“缺失模型”说的是,科学家掌握科学知识,而民众缺乏科学知识,于是科普无非就是科学家居高临下地,把科学知识输送给民众。但在国际学术界,传统“科普”的狭隘性早已成为共识,我们认为,民众并非完全被动的 …

科学普及应该站在“创新”的对立面

此文发表于今天的《中国科技报》,是约稿后半天就写好的即兴随笔。原题为“如何理解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发表时改了标题并删了两段,删的还不错,所以我这里也就直接贴转载了: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7/5/323655.shtm 自2001年起,每年的五月第三周被定为全国科技活动周,今年已经是第17届了。 科技周定位于“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 …

结果遮蔽过程——《科学素质基准》与三聚氰胺

最近参与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评论,应邀给中国科学报写了一篇文字,和诸多老师的采访放在了一起,见这里。 因为字数限制,我不小心写多了,文章发表时经过编辑删改,其实删改得挺好,重点都保留了,而且减少了攻击性。不过我在这里还是把未经编辑的原文贴出来以供参考~   新近发布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引起了许多争论,除了看笑话挑毛病之外,也逐渐有一些科学家和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学 …

我也来吐嘈《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最近科技部和中宣部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引来大量吐嘈,我也好奇找来看看,看过以后也忍不住想吐嘈,然后就动笔写了(最近在刺激自己的行动力),本来只是想找几条网上吐嘈少的条目讲讲,写了之后才发现嘈点比想象得多,一不小心写多了,浪费了不少时间……不过写都写了,贴出来玩玩吧。 原始条目从官方文件中复制出来,我的吐嘈以“//”开头。   4/25补充评论:   这份文件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