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span>随笔</span>

安吉会议选评

不写游记了 “现象学科技哲学会议”转眼已经是第12届了,今年由浙江大学承办,在安吉百草原举行。 去年在西安的会议我翘了没去,今年我也没有交论文,不过还是来了,承担了两场点评,也算有一些发言。 以往每届会议我大多会发表一篇非常“毒舌”的长篇综述,把所有人的报告挨个批评一通。这个传统大概是从2010年的海拉尔会议开始的。事实上,第一次写综述是应吴老师的要求,我当时说我不会写综述呀,吴老师说,就按你平时 …

谈VR(二)游戏体验阶段性小结

VR已经买来几个月了,总的来说,没白买,除了在读书会时而给同学们体验之外,我自己使用频率也不小,甚至每周有几天专门去清华玩VR,目的是锻炼身体,运动量真的很大,而且沉浸感很强,我可以连续1个多钟头在里面高强度运动。 当然,我也没有忘记玩VR至少有部分学术意义,所以玩过一段时间,是该写点小结了。 一、身体 1.眼睛 玩VR不伤眼,至少从体验上来说,眼睛并不累。看到有新闻说有人沉迷VR导致视力提升的, …

牛顿力学与现代货币

7月16号应邀在石榴区块链的活动中做了一个小报告,原题为《牛顿力学与现代货币》,前两天视频和文字整理版被他们发出来了,改名为《科学革命和现代货币之间的隐秘关联》。该文稿是他们根据我演讲整理的,事实上在演讲之前,我自己就写过一份发言稿,和实际的演讲当然有差别,贴在下面以供参考。 与比特币的因缘 和很多人一样,我很早就在科技媒体上看到比特币的新闻,但一直没有太放在心上,当然一直是穷学生,也没考虑过投资 …

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智慧城市能解决北京“难”站吗?

本文是命题约稿,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8年8月13日第7版,标题改为治理北京“难”站难在哪,略有修改。下面贴出原稿: 最近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都报道了北京南站成“北京难站”,重点曝光了黑车多,打车难等现象,引发了热议。坐高铁的都到了天津,送站的还在排队等出租呢。这种糟糕的服务条件当然与北京南站的硬件水平不能匹配,也与北京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相去甚远。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参考国际、国内优 …

谈山寨:关于后发优势

最近号称“消费降级”的拼多多上市,惹来颇多争议,我也在微博上说了几嘴。 不是任何有市场需求的事情都值得做,比如城里人同样很难理解的是,中国普遍存在抛弃女婴买卖人口等民俗,那该不该出个倒卖人口的app来服务他们?如果这个app大受欢迎是不是应该教育那些大跌眼镜的城里人你们不懂中国?放屁!谁都知道底层人民对假货和童养媳有需求,拼多多不是更懂而是更不要脸。 ​​​​ 让我愤怒的是一个假货平台能够堂而皇之 …

谈性骚扰

Me too运动 最近Me too运动席卷到国内,这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情,但愿它不要夭折。 关于Me too,我在微博里提过一嘴,但微博的限制很难让观点充分表述,希望我的说法不要被轻易解读为否定Me too。事实上我对Me too当然是双手欢迎,哪怕我提出要警惕中国特色的滑坡,但事实上,即便真的发展到某种“过度”的状态,也比没有这一运动来得好。矫枉难免过正,运动难免过激。至少在现在看来,在中国谈论 …

“技术通史”课程总结(学生点评及每讲提要)

课程的分数出完了,这门课的第一轮开课也算是圆满完结。给分方面,我给了约一半同学A-及以上,远远超过学校建议的标准即20%,我加了额外说明,希望学校能够通过。同时,因抄袭而不及格的同学达到5人,也超出了建议的限度,但这都是按照我自己的标准,给高分并不是为了讨好学生,给不及格也不是为了刁难学生,我的课也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学到什么,只要认真参与,积极听课、独立思考、课外阅读,做好这三样就是高分。 之前写 …

科学精神:斗争还是和谐?

这篇也是约稿,但好像没发表出来。起因是有报刊编辑要出科学精神专题,希望约相关的文章。她给的各种关键词包括:不遗余力、不畏强权、勇于质疑、破除陈见、不计名利、甘于寂寞、甚至献身……这些词我一个都不喜欢,于是我提出,这些观念太老套,也太天真。如果还要谈“科学精神”的话,不如反过来谈,追名逐利、不甘寂寞、左右逢源……不如说这些才是科学精神。我不是在开玩笑,我确实是这么认为的,无论是从实际的历史来看,还是 …

谈VR(一)“沉迷”的意义

我们的读书会已经好几周没读书了,除了暂停之外,已经有两周变成游戏活动了,再这么下去读书会要变成游戏会了…… 上周我终于把VR布置好了,读书会只来了3个小伙伴,就正好变成VR体验活动了。 当然我们玩游戏不光是娱乐消遣,也是技术史和技术哲学的必要实践,这可不是敷衍或玩笑。我理直气壮地申请用我的技术史科研经费来购买VR设备,也一定会确实产出相关的研究文本。关于游戏的意义,我接下来准备写一系列文章讨论,至 …

在什么“时候”需要“看时间”?

这篇短文是在我《技术通史》课程的第五讲中的一些片段,整个讲义还没有整理出来,但今天有个摄制正好要讲到相关的话题,所以先抽取出来随手写几段。 钟是什么?它是一种,或者说一类技术器物,作为一种技术物当然它有特定的功能,那么,钟是用来干什么的? 答案似乎很简单:钟是用来“看时间”的。 但细一琢磨,这个“看时间”的动作很神奇,首先“时间”这种抽象的东西,是可以用眼睛“看”到的。然后,这门技术是有用的,那就 …

科学史作为自然保护区——一种达尔文主义的科学观

上周五(3月30日)应邀去上海自然博物馆参加“品读会”,介绍我自己的《过时的智慧》,虽说是个内部的活动,但听众不少,有50多个来自博物馆和出版社的朋友参与。 我定的报告题目是“过时的智慧及其现实意义”,听说刘夙也去之后,我特意强化了其中达尔文演化论的逻辑,博得一句“有启发、没想到还能这么用。”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这篇报告对我来说挺独特的,因为我似乎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地表达某种“自然主义”的立场,而这 …

打破平衡的“企业家精神”

本文发表于 《中国科学报》 (2018-01-29 第1版 要闻) 发表时删了几句,但关键的内容都保留着。 之所以围绕着十九大报告谈,是因为约稿要求,但这种方式的迎合我还是能够接受的,特别是没把我最后一段删掉,批判性的立场就还是很明显的。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促进“企业家精神”首次被郑重地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那么究竟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