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印象(马哲期中论文)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印象(马哲期中论文)

和许多人一样,我最初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高中的政治课本上。当然,那时的印象不怎么好。那种“马克思主义”将所谓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及不彻底的唯物主义等等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统统贬得一钱不值,而这正是首先令我怀疑的地方:我设想,那些唯心主义哲学家们也不会都是傻冒,作为名留史册的思想家,怎么说总要比我聪明得多,他们为什么要搞那些一钱不值、一捅就破的理论来?我隐约地感觉,所谓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之类,即便有问题,也不至于如此简单。另一方面,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介绍也令人不能接受,理论逻辑的不严谨和前后矛盾的破绽甚至连我都能随手指出一堆……好在我从来没有把这些问题归到马克思头上,因为我也设想,马克思恩格斯更是名垂千古的伟人,无论怎么说,总是比我高明得多,他们的理论当然也不会如此简单。

非马克思主义不会这样简单,马克思主义更不会这样简单——带着这两个设想,我开始寻找一些课外读物来印证自己的观点。记得当时看的第一本相关书籍是中央编译出版社的《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其后在高一阶段又陆续读了十多本关于马克思主义或关于哲学的书籍,结果当然容易想象,我的设想被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哲学也并不简单。

下面我就简要地谈一谈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初步印象:

按照沿苏联教科书体系传下来的观念,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观念当然是错误的;不过随着旧教条的打破,今天在中国出现的另一种看法:马克思主义不是哲学,这种观念也是不可取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是哲学,是一门怎样的哲学,这是一个必须首先弄明白的问题。正如 张立波 老师所说:“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理解马克思,这些似乎是不言自明的东西,却随着社会场景的变化,一而再,再而三地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前提。”[①]

在我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下面四个特点:现实性、丰富性、深刻性和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色首先是其现实性,正如马克思本人所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之前的哲学相比,差别正在于它不满足于单纯地“解释世界”,更致力于“改变世界”。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是立足于现实的,马克思的立足点是“人”,他以人的自由和人类的全面解放作为其终极目标。马克思也说过“消灭哲学”,我认为,他所反对的,正是脱离了现实、脱离了人本身的空幻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始终围绕着人、围绕着实践展开的。进入了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存仍是如此:“无论是“回到马克思”还是“发展马克思”,都是一个阐释和理解的过程,重要的是立足于当下的现实社会生活,促成理论、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良性互动。“[②]

丰富性是很显然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不仅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等诸多学科都有涉猎和研究,单就哲学来说,马克思的哲学广泛涉及并探讨了古今各门各派的哲学思想,在哲学的各种领域和范畴中也都有所建树。不过,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此丰富、包罗万象,但并不应当被视作一个自足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固然是环环相扣的,却并没有试图去搭建一套完全的体系出来。苏联教科书模式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化,其实是把马克思主义自我封闭和自我扭曲了。马克思主义应当是被视作一座丰富的思想宝库,各种的思潮和流派,面对各样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时,都可以到这座宝库中寻找根基、汲取养分、得到启发,这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丰富性的意义所在。

关于深刻性,是有必要加以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绝没有因为其现实性和实践化而变得庸俗,马克思主义哲学固然是平易近人的,因为它永远是紧紧地围绕着人展开的。但是,这绝不影响其理论的深刻性。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其敏锐的洞察和深邃的见地建设起了一门深刻的理论,不可因为通俗化和大众化就忘记它内涵的深刻性,通俗化不等于简单化,更不同于庸俗化!大众化是“深入浅出”,是必须以对理论内涵有着深刻理解和运用才可能实现的,其困难程度常常比做学术研究更高,但现实中中国的哲学普及水准令人不敢恭维,这正是由于没有把握和协调好通俗化和深刻性的平衡关系所致。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发展性”:“众所周知,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纯学院式的学术理论,而是一种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社会批判理论。这一实践理论由于其对任职存在的终极关切和对社会历史进程的自觉介入而不可能使自身封闭在纯理念的学术王国中,不可能远离时代的文化精神冲突而自足地发展,它必然以开放的理论视野与同时代的各种文化思潮和理论学说相交汇或交锋,并且影响同时代的其他理论和文化思潮的前提下,也经历着自身的改变、分化或进展。”[③]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特点,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了这个时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其之所以不可超越,是因为它从来不会达到最终完善,而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始终在发展着。

2005年5月8日


 

[①] 张立波/著 《后现代境遇中的马克思》 民族出版社 2002年1月 第283页

[②] 张立波/著 前引文献 第9页

[③] 衣俊卿 丁立群 李小娟 王晓东/著 《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4月 第8页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