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学讨论会上偶尔提到去年学生沙龙的事,办了三次就不再办了,至于为什么停了,ZW似乎说了些什么原因,没留意听,不过回来后总想着这件事,总觉得学生沙龙停了可惜。
听李老师口气,系里还打算提供支持,可见停办不会是系里的障碍,主要是同学不想办了。为什么呢?大概不外乎是参与者少吧。
所谓参与者少的问题,又可以分成两类,一是愿意主讲的人少,二是听众少。
如果说愿意主讲的人太少,这很大一个原因恐怕是当时的策略和定位不妥。我在当时最希望的是以读书沙龙开始,每次邀请几个同学向大家推荐若干本书,到沙龙逐渐走上正轨时再偶尔办几次个人讲座,但最后还是让我们在第一次做讲座了,而且之前还大搞舆论,甚至将帖子顶上十大。我当时说,这样的顶法让我慌张倒是其次,我是承受得住,但总是这样的话一定会给将来的主讲人带来压力,除了最初定好的三次以外将来还会有谁愿意主讲就不可知了——结果正如我所说,后来还真没人讲了!
其实要我来计划的话,最开始应该不要找牛人(我好歹也算吧,至少是貌似牛人),牛人嘛可是压箱底的,等沙龙走上正轨后再出山不迟。若是一开始连续来几次都是牛人,以后再要可持续发展就成问题,其他人可能不怎么敢上了。一开始把标准降低一些,虽然造出的声势或许不大,但有利于长远的发展。当然,如果按我所想的话用荐书沙龙开头最好了。
即便不是荐书,而是搞讲座形式的话,标准放低的话应当也是不难找到主讲者的。其实我们上的许多课程都诸如作个人报告、作一次ppt讲座之类的要求,比如当时上悖论研究时我和Mist都作过一次一节课的报告,这学期波波老师又把我们叫去给新一批同学又讲了一次,可见效果还是可以的(尤其是Mist讲埃舍尔真是非常精彩);比如杨老师的全球化问题研究和本体论研究也都要求每个人讲一次;又比如心灵哲学等课程要求作的小组报告等等。这些演讲和报告的资源肯定不缺!找那些在课堂中讲得不错的同学出来给更多的同学讲讲也挺好嘛,也不需要多少额外的准备。再或者找那些毕业班的同学来做个论文“答辩”,练习一下也好。
总之,主讲人的资源应当是不缺的,只要降低要求,在平时多挖掘人才。如果系里能给点支持,给主讲人一点奖励,当然会更好。沙龙越是走上正轨时,主讲人就越是容易找了。
那么,问题出在听众太少?那么,听众要多少才满足?从当时的几次沙龙来看,听众绝对是不少的。比如我讲的那次大概就有十几二十来人了吧?对于我所讲的EPR这个吓人的主题而言,有这点听众很难得了(我只是对来的男生太少有点失望)。ZW讲的那次人也挺多,哈哈师兄那次我因一时恍惚错过了,不过想来也不至于太少吧。再怎么着,总不会少于三五个人了吧?
本科生办一个学术沙龙,即便只有三五个人来听,也绝不算少——若每次都能保证有三五个人来听,就足够有意义了!如果平均能有十来个听众,那就非常成功了!我们系科科教研室那伙人搞的“科科论坛”,规模也不过如此啊!
科科论坛最初就是低调开幕,到现在也无非是每次在科科主页和哲学系主页贴个新闻,每次的听众也不过十几个,少的时候据说只有五个。但吴老师说,这论坛贵在坚持。确实,形成规矩,每周例行地坚持下去,论坛的影响自然就会扩大,而不需要效用仅限于一时的造势工作。
其他的一些学术论坛也经常有听众极少的情况,有些老师开的课只有两三个人听也会照上不误,老师们都不嫌弃人少,咱们学生沙龙为什么要求那么高?每次有人讲,有人听,就足够了。学生沙龙的价值不在于某一次或某几次办得如何成功,坚持下去才是最大的成功。
既然搞过三次,说明学生沙龙并非奢望,以后的学生会可不可能再把沙龙搞起来呢?要搞就要争取不要搞得太好,而是要争取可持续发展,让沙龙在学生会换届后也作为一项例行的、习惯性的活动延续下去,此事一定功德无量。
2007年4月17日22时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