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通史讲稿(导论)
课程安排 2015年春季学期,周三晚18:00-19:40,生四教室已换到教八306上课。 上课要求:不需要背记,不需要计算,对学生的知识储备也没有特定要求,只要求自由阅读和独立思考。 考核要求: 课堂出勤及讨论表现:20%;(基本白送,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有加分) 读书报告:30%;(在推荐的阅读书目中自选,也可以选择其他自己喜欢的相关书籍,选到好书加分,烂书扣分。) …
课程安排 2015年春季学期,周三晚18:00-19:40,生四教室已换到教八306上课。 上课要求:不需要背记,不需要计算,对学生的知识储备也没有特定要求,只要求自由阅读和独立思考。 考核要求: 课堂出勤及讨论表现:20%;(基本白送,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有加分) 读书报告:30%;(在推荐的阅读书目中自选,也可以选择其他自己喜欢的相关书籍,选到好书加分,烂书扣分。) …
这学期在几位本科同学的发起下,由我领读,组织了一个库恩《结构》的读书会。到上周,终于把《结构》读完了(跳过了后记),这周起读书会开始读《存在与时间》。 这次带读《结构》还是挺巧合的,正好吴老师出国,咱们系科史哲项目的本科生没人管,这两个同学又特别好学,自发要搞读书会,请吴老师找助教带,吴老师知道我向来乐于拐带后学,就很自然地把他们推给我了。 读《结构》也正合我意,我向来认为《结构》一书是科史哲外行 …
上个周末我去武汉替吴老师讲课,面对的是二十几个研究生,这些研究生是为湖北省科技馆培养的后备力量。我要上的这门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科技史、世界科技史和科技哲学三个板块,其中世界科技史本来是请吴老师去讲,因吴老师出国,就派我去讲了。 我周六、周日连着讲一天半,一口气讲12个课时。这样的讲课效果当然不会好到哪里去。更好的上法应该是课堂讲座并讨论,在课外花时间阅读材料。无论上什么课,缺乏阅读和消化总是糟糕的。 …
下学期准备在北师大开两门课程,倒也没人要求我干活,本来我到北师大就是想教课的,不管之后是不是留在北师大当讲师,先积累点经验,也算博士后没白做吧。 我准备开一门公选课开一门专业课,其中公选课就开科学通史了,在北大听吴老师讲了几轮科学通史,助教都做过两届了,直接上手讲这门课心里有底。当然我会在开课过程中逐步摆脱吴老师的套路,形成自己的讲法。 第一次开课的话,稳妥起见,我提交的讲课提纲基本还是沿用了吴老 …
这是我准备明天去清华作报告的讲稿,到时候基本上准备照稿子念了,当然念完稿子估计还会根据情况即兴展开讲一下某些部分…… 这次报告试图对我博士论文的基本诉求作一个简要通俗的概述。我的论文涉及的问题很多,各章节之间的关系原本也比较松散,所以并不是很好提炼,我在这里只能着重谈一下几个核心概念。由于我回避了最深奥的部分(存在论和先验哲学)和最具体的部分(每位学者的具体成果),所以这篇概述可能显 …
我的第一部“专著”终于出版了。这本书主要是基于博客上已有的一些文章的汇总,加了一些修改和串联,编成一部小书。 这部书从12年9月就开始准备,在当年年底就基本完稿,在吴老师的帮助下作为北大社公众素养读本出版,本来是准备博士毕业找工作时多一个业绩,不过经过缓慢的出版流程,最终到了这么一个非常尴尬的时间才印出来。正好是我毕业找工作也没用上,但也基本上算不了我博士后期间的业绩了,早知如此,不如再晚点出了。 …
按照吴老师,科学通史编史纲领主要应解决如何“通”的问题,除了时代沿革的连续性之外,我们还希望打通科学与技术、西方科学与中国科学,把它们放在一个大的整体框架下讲述。 我和胜利师兄、晋世翔他们讨论,达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首先是我们可以坚持“意向历史”的大旗,作为一个基本的辩护方案,当然,在阐释编史纲要的时候,没必要过多涉入其中的哲学细节。 大略上说,所谓意向历史,或曰先验历史,是从现时代 …
第一周吴门讨论班是新锐小师弟刘任翔同学自告奋勇讲“反辉格编史学的贫困”,当时课堂上有许多讨论,我还上台画了个图,不过后来我就一直在写庐山游记和准备自己的讨论班报告,没来得及写点啥,但这个主题挺重要的,现在抽空补写一些想法。 从刘任翔文章的标题就看得出小师弟霸气十足,当然这标题也成为其文章的最大漏洞,就文章实际想要表达的一些历史观来说问题不大,但把矛头指向“反辉格史”并不恰当。 当然,科学史界的确存 …
讨论班前说明: 论文没有写完,但还是先讲一下吧。这篇论文我遇到了一些困难, 造成进度搁置。事实上这一段在我的博士论文规划中是比较重要的部分,我试图在这里建立起技术史和科学史的关联,把技术哲学→技术史→科学史→科学哲学联成一体。但构架野心比较大就造成结论先行,而材料跟不上。以沃尔特·翁一人为主似乎不足以完成这一章的使命。当然沃尔特·翁非常有意思,他比麦克卢汉更像现象学家,对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等有更多 …
最近博客更新几近停滞,主要是有三座大山压着,一是讨论班论文(兼作现象学科技哲学会议的投稿以及博士论文导言的部分内容;,二是整理博客文章出书的计划(《科学文化史话》);三是用WordPress搭建即将重启的科史哲中心网站。这几件事可能都将在一周内搞完。 常年不更新已经导致我博客的PR评级降低了……今天为庆祝生日,先把最近的一些讨论发出来凑个数吧~ 这些讨论缘起晋世翔的论文“现象学视角下的科学思想史编 …
[荷]H·弗洛里斯·科恩:《世界的重新创造:近代科学是如何产生的》,张卜天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 这是一本写给普通读者的小册子,可以看作作者的另一本大部头学术著作《近代科学如何诞生:四种文明,一次17世纪的突破》的普及版。 李约瑟问题一直是中国科学史学界乃至普通民众特别关心的主题,香港学者陈方正最近出了本《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周程老师翻译了一本书也叫做《近 …
“媒介环境学”(media ecology[1])是20世纪后半叶在北美兴起的,它奠基于以英尼斯和麦克卢汉为代表人物的多伦多学派,1970年尼尔·波兹曼在纽约大学创建了媒介环境学博士点。直到1998年,以纽约学派为中心创建了“媒介环境学学会”。 注意到,媒介环境学不仅是一股新兴的思潮,而且试图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制。于是,我的论文之所以以媒介环境学为研究对象,也并不限于归纳和转述相关学者的思想和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