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学的“氛围”或新范式
在线教学阶段性反思 多年来最特殊的一个学期转眼间过半了,我的技术通史课已经上完八讲了,当然一直都是线上模式。而我主持的读书会自然也改成线上模式,我们在寒假期间就已经开启了“云读书会”,开学前两天一次,开学后恢复一周一次。 读书会通过zoom云视频会议进行,清华的大课(技术通史)采用雨课堂和zoom云视频会议同时直播。 虽然我在接受新技术方面也算比较先锋的,但以前也一直没机会搞起这类在线教学活动,这 …
在线教学阶段性反思 多年来最特殊的一个学期转眼间过半了,我的技术通史课已经上完八讲了,当然一直都是线上模式。而我主持的读书会自然也改成线上模式,我们在寒假期间就已经开启了“云读书会”,开学前两天一次,开学后恢复一周一次。 读书会通过zoom云视频会议进行,清华的大课(技术通史)采用雨课堂和zoom云视频会议同时直播。 虽然我在接受新技术方面也算比较先锋的,但以前也一直没机会搞起这类在线教学活动,这 …
发表于《中国科学报》 (2020-04-16 第7版 书评) 题目是我起的,但我现在又有点想换个题目,叫:“盖娅会死吗?” “盖娅假说”由英国大气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在1970年代提出,并且与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共同推动,在科学界和环保运动中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争论不休。 盖娅假说的灵感缘起于洛夫洛克在1965年参与的火星生命探测计划,洛夫洛克认为,生命的存在将是一个行星级的现象,它们会改造 …
本文发表于《书城》杂志2020年4月刊 贝尔纳·斯蒂格勒是在技术哲学领域影响最大的在世哲学家之一,近年来在中国也颇有影响,他本人也经常来中国举办讲座、开设课程。他2016年在南京大学哲学系开设的课程讲义最近刚刚结集出版(《南京课程:在人类纪时代阅读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自然辨证法》》)。而他早年的成名作,《技术与时间1.爱比米修斯的过失》的中译本,在断货多年之后终于也出了新的版 …
疫情之下,在线教育大跃进,一夜之间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都开启了云上课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或许是大势所趋,但仓促下的突然跃进,自然也会带来许多问题,特别是不同地域、不同家庭,适应在线教育的能力是大不相同的。 例如,2月29日,河南一位初三女生就因家中贫困,需要和姐弟抢着用手机听网课,或许因为耽误了上课,或者加上其它家庭矛盾,结果吞药自尽。 万幸小女孩及时抢救回来,但这一悲剧肯定不是孤例,恐怕 …
又一篇疫情随笔,前一篇也算沾边的话,这就是第五篇。还是请朋友们谨慎传播。 关于武汉病毒所的谣言还在继续,有冒充实名举报所长偷卖动物的,有煞有介事指明“零号病人”是某研究生的。这些阴谋论当然都很粗陋,不值一驳。 但谣言的意义不在于本身的专业性和准确性,而是在于它所反映的民心民意。越是粗陋的谣言,竟然能够流行起来,本身就说明某些问题,那就是民众对以武汉病毒所为代表的科学家群体正在丧失信任。 关键问题是 …
为柳帆护士强行辟谣惹人愤怒。所谓的谣言触怒了某些人,他们怒斥谣言的力量可怕,然后给出了所谓的辟谣,但是这“掷地有声”的辟谣仿佛就是在确证,她是护士没错,她在抗击疫情也没错,她染病去世也没错,她全家染病也没错……错的是什么呢?辟谣者强调,防护服不缺。言外之意是,她有充足的防护条件,不是因为资源紧张而染病,只能是因为自己疏忽而染病。 然后,辟谣视频中一句“她只是个打针的护士”更加让人寒心。仿佛说她一个 …
第三篇疫情随笔,还是那句话,风声紧,请朋友们谨慎传播。 科学普及到公众理解科学到科学传播,科哲界起码谈了二十年了,最传统的“缺失模型”早就饱受质疑,但时至今日,科学传播及其意义远远未能深入人心。 简单来说,“缺失模型”说的是,科学家掌握科学知识,而民众缺乏科学知识,于是科普无非就是科学家居高临下地,把科学知识输送给民众。但在国际学术界,传统“科普”的狭隘性早已成为共识,我们认为,民众并非完全被动的 …
这是第二篇疫情随笔,最近风声紧,请朋友们谨慎传播。 疫情期间,每天都看到很多让人难受的事情,其中我最难过的,其实是上海中科院和武汉病毒所发布的双黄连研究。当然,正如田松老师所说的,要“警惕科学家”,因为科学家和任何行当的人一样好或一样坏,但他们掌握了比许多行当更强大的力量,同时其它行当的人又对他们持有更少的警惕,抱有更多信任,所以一旦他们使起坏来,往往会造成最糟糕的结果。 虽然有所警惕,但是我向来 …
肺炎疫情肆虐,我今年也没有回家过年,宅在家里发呆,正好写写文章。不过心绪不宁,在写其它主题之前,还是先围绕这次疫情写点东西吧。 不过首先我很自觉,我在这里写的任何东西,对于抗疫一线的实际工作而言,是毫无益处的。我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为谁“建言献策”。当然了,简单地喊两句武汉加油、相信国家之类的口号,其实也无甚益处,我并不指望为当下急迫的疫病问题提供帮助,只是借题发挥,讨论某些技术哲学的老问题罢了。 …
发表于《中国科学报》 (2020-01-02 第7版 书评) 畅销数十年非侥幸 《从一到无穷大》是著名物理学家伽莫夫的科普名著,出版于1947年,1961年修订再版,1978年由翻译家暴永宁先生译成中文,已经在海内外风靡了数十年。 伽莫夫在1968年去世,至今已经50多年,这部经典作品因而成为“公版书”。于是,市面上一下子出现了许多个新译本。 除了科学出版社的暴永宁译本不断重印之外,我至少已经发现 …
这篇是清华校内的约稿,副标题是建议主题,主标题是我定的。发表时略有删减(主要是删了几个例子,无关大局),一些语句加了着重号(我搬回来了) 我们现在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似乎无所不在,所有人都崇尚创新、追求创新。 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行业、企业的层面,“创新”确实是非常重要事情,也确实值得万众关注。但正因为此,我们更需要仔细追究“创新”这一概念的意义,避免“创新”沦为一种口号,成为互相吹 …
这周的技术哲学导论课围绕着“智慧课堂”进行讨论课。相比去年,讨论课晚了一周,讨论课之前多讲了一节马尔库塞,感觉还是不错的,学生们很多都能够结合“工具理性批判”来思考问题了。 “智慧课堂”是一个含义宽泛的概念,最基本的含义包括平板电脑、网络平台、智能APP等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但也包含智能监控、感应头环之类听起来更为惊悚技术。宽泛来讲,我们通常都不会反对教学方式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和采纳新技术。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