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一百个塔勒是怎么回事?

康德的一百个塔勒是怎么回事?

康德的一百个塔勒是怎么回事?

星定 发表于 2007-03-01 22:12:32

康德的一百个塔勒是怎么回事?
上学期课程的成绩终于出齐了,政治课和通选课都是3.0,两门宗教学的课都是3.7,科学通史、全球化问题研究和波普的历史哲学都是4.0,总的来说还是很令人满意了。谁知最后一门直到这个星期才出现的成绩——形而上学——只有2.0,一下子就把好不容易拉上去的0.03GPA正好抵消。
这门课分数这么迟才出来的原因是,老师给分普遍太高,以至于优秀率远超学校标准,故而登录不上成绩,可惜我明显是并没有分享到老师的厚道。不过我对这门课的成绩早有预感。事实上,这门课得这点分是不冤枉的,因为上半学期实在翘课太多,得此分数也是报应。
形而上学的期末考试只有一道题目,而我这个并没有认真学习的人,竟敢故意完全逆着老师的思路答题,当然是早就有了得此分数的觉悟了。
那究竟是道什么题呢?大概是这样:
题目给了一小段来自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引文,要求根据上课的讨论对这段话进行分析:
[B627]……,现实的东西所包含的并不多于纯然可能的东西。一百个现实的塔勒所包含的丝毫不多于一百个可能的塔勒。因为既然后者意味着概念,而前者却意味着对象及其肯定自身,所以假如对象所包含的多于概念,我的概念就会不表达整个对象,从而也不是该对象的合适概念。但是,在我的财产状况中,一百个现实的塔勒就比它们的纯然概念(也就是说,它们的可能性的概念)有更多的内容。因为对象在现实性上并不仅仅分析地包含在我的概念中,而是综合地加在我的概念(它是我的状况的一个规定)上,而通过我的概念之外的这种存在,这所设想的一百塔勒本身并没有得到丝毫的增益。
这门课程以及老师的著作《分析的形而上学》完全都是在分析哲学的语境下探讨形而上学的问题的,老师也并没有就康德的这段话展开过多少讨论,只是提到过一下,大概说“康德字这里思路混乱”。在考场中,老师也提示说:要我们分析这段话,是因为这段话“有问题”——第一句话就有毛病……老师的想法是,要我们根据课程中所学习和讨论的东西,来分析这段话究竟如何错误。老师也略带轻蔑提到:有人要写康德是对的,当然也行。但其口气中表现出他基本不相信谁能把康德的这段话分析成正确的。
确实,康德的这段话看起来真有些毛病,因此被许多学者认为是“画蛇添足”之笔。前半句说“一百个现实的塔勒所包含的丝毫不多于一百个可能的塔勒”,到后半句又说“一百个现实的塔勒就比它们的纯然概念有更多的内容”。这一会儿“不多于”,一会儿“有更多”,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叫我用分析哲学的思路来讨论“存在”问题,当然是可以的,我考前准备的也就是这些。但谁让我是康德的仰慕者呢?我决不是说康德句句正确,但说康德犯的错误如此明显,还把这所谓的明显错误拎出来当靶子让同学们群起攻击声讨,就实在有点让人不能忍了。
而且,就在前一天我翻看《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时,正巧看见徐友渔的一篇文章提到了相关问题,而且考试时我手边也带着此书(当然是开卷考),心里也多了些底气。徐友渔是这样说的:“我要指出,当康德说存在不是谓词时,他对于怎样才算是一个谓词有明确的看法和标准,当分析哲学家使用区别和比较的研究方法时,他们并未顾及或者是忘记了康德的标准,而皮尔斯和斯特劳森的反例若用康德的标准来衡量,则并不能成其为反例。当然,我们并不一定只采纳康德的标准,但我认为分析哲学家既然要精确和清晰地把握康德的主张,就应该深入分析康德的标准,或深化它,或修订它,或否定它。他们一味地区分、比较、澄清,但离开了康德原先的标准。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这种偏离,因此,他们对于原命题的修正算不算对康德主张的发展,就很难说了。”(1141页)
老师和许多分析哲学家一样,将康德的本体论归入“康德—弗雷格—罗素”的一派主张。而像皮尔斯、斯特劳森等,则被视作反对的意见。然而,尽管弗雷格和罗素的主张确实直接受到康德的启发,也确实与康德所说的大同小异。但经常被忽视的一点是:康德哲学的整个语境与分析哲学是不同的,用时髦的术语讲,康德拥有与现代哲学家并不相同的理论“范式”。也就是说,他们在不同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下探讨问题,康德所运用的概念和术语,他的思维方式,他所针对的问题,与分析哲学并不相同。
我们时常说康德对哲学进行了“哥白尼式的革命”,而用库恩的眼光看,所谓哥白尼革命,正是一次范式转换。不同范式之下的哲学当然仍可以交流,但终究具有某种“不可通约性”,例如对术语和概念的理解、展开论证的习惯和规则、合理的标准等等,都不
能简单地等同。分析哲学所传承的脉络是从经验论到逻辑经验论,而并没有接纳康德的先验论的思路;对康德哲学的理解,万万不能简单地从康德那里摘出两句话来,就直接放到分析哲学的环境下去讨论。而一旦把康德的整个理论体系抛在一边,就看里头的只言片语,当然就很容易发现荒谬、错误、自相矛盾等等。这样子做学问,恐怕是过于轻率的。
有人说,哲学家不怕荒谬,就怕不自洽。十分精辟。说一个哲学家的观点荒谬,可能是在夸赞他,因为哲学家的长处就在于超越于时代,能想常人所不敢想之事。但要是说一个哲学家自相矛盾,那就要了命了。一个合格的哲学家即便没有自觉去构建理论体系,也理应拥有前后一贯的思想体系,即便像尼采等自觉去反对体系化的哲学家,我想也绝不会因自相矛盾而感到高兴。
而康德作为哲学史中最典型和最杰出的自觉建构体系的哲学家之一,在他最重要的,投入最多精力的一部著作中,竟然在一段话中就出现前言不搭后语、“思路混乱”、“画蛇添足”、“自相矛盾”,让一些刚入门的小本科生就能揭露分析出来的低级错误?这可能吗?当然,康德不是神,偶尔思路混乱一下,画蛇添足一下,不是没有可能。但与其相信这种可能,不如先反省一下是否是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康德的本体论,或许还是有毛病的,但是即便有毛病,也不可能、不应该仅把一两句只言片语剥离出他的哲学体系,放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语境下去分析。如果真要分析康德的毛病,要么是看看康德的这段话与前后文,与康德的先验哲学是否融洽,这样的话,应该用先验哲学的概念框架和总体思路来考察这段话,而不能套用分析哲学的框架去分析;要么是讨论康德整个的先验哲学的思路是否行得通。然而,我们的课程并没有讨论过先验哲学,而用我们课堂讨论的东西是无论如何都分析不出康德的“毛病”的!
当然,要坚持我的上述意见,首先要论证的是康德关于一百个塔勒的这段话在他的先验哲学框架内并没有自相矛盾。关于这方面,考试时我也写了一些,但由于并没有更多的准备,也没有足够的积累,论证得并不到位。给了我2.0的成绩,并没有什么不服气的。但是,毕竟,实在不甘心啊!于是乎这学期再选老杨的“本体论研究”,借此机会再好好看看:康德的一百个塔勒究竟是怎么回事。
2007312236

关键词(Tag): 哲学 康德
 

  • 等待着的小猫

    2009-09-16 20:44:52 匿名 119.109.111.104 [回复]

    关于一百塔勒例子里的病句。想说:有的时候作者写的一段话不一定是自己的,也不一定是同种立场,特别是批判里,不然就写说明文了,西方哲学吗,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世界

  • 古雴
    古雴

    2009-09-16 21:43:06 [回复]

    楼上说什么呢?乱七八糟的。

2 Comments

  1. Pingback: 康德的塔勒与本体论——《纯批》阅读摘记 | 随轩

  2. Pingback: 媒介实在论——从媒介存在论看科学实在论 | 随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