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已经正式开学,今天我负责的课程已经开张,“科学哲学名著选读”,这是给硕士一年级生以及非本系培养的博士一年级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今年一共就是新进的5名同学选课,没有外系同学选课,有两位旁听。
课程时间在每周二下午1:30起,大约到4点出头下课。地点在清华大学一教204。欢迎旁听。但由于这门课的性质是一门学生主导的读书课(下详),所以如果只是想随便听听讲座,就不适合来听了。
教学形式
基本的上课形式是师生一起,阅读5~7本科学哲学经典文本(1~3周读一本,一般2周一本),以容易取得的中译本为准,有能力的同学可参考外文原著。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由学生主导课堂,每次课都由一名学生主持,分章节依次评讲,引导讨论。教师只负责随时插嘴和最后总结。
研究生阶段与本科阶段有本质不同。本科生的根本是“通识”教育,以培养自由人格为主旨,同时为走上相应的研究专业打好基础。本科生虽然也与中小学生有本质不同,但基本来说还是以“学”为主。而研究生阶段,顾名思义,已经进入“研究”阶段,而不再是打基础的阶段了。研究生首先已经是研究者,而不是学生。
但问题是,我们这个专业目前的状况而言,很多研究生的学术基础并不比本科生高,许多同学都没有经受过充分的科史哲学术训练,所以起初仍然需要设置基础性课程。但另一方面,由于研究生的背景各异,有些早已学过相关的内容,有些则几乎毫无了解,另外将来各自的研究方向各不相同,差别很大,所以很难设置适合于全体硕博新生的课程内容。
因此就目前我和张卜天老师开设的两门基础课程而言,事实上其课程形式的意义大于课程内容。卜天师兄的课程偏向于翻译课,一起读一本科学史英文著作,在翻译小宗师的带领下熟悉学术英语以及译读技巧,当然是极有价值的,至于具体读的是哪本书倒是次要的。而我的这门课也是侧重于阅读哲学著作,但不侧重于外语能力,而是更突出梳理、理解、评析和讨论的层面,同时也让学生尝试主持课堂,进行长时间的报告并组织讨论,也算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了。
阅读方法
虽然相比那些一学期只读半本书的精读课,我这门课的阅读量大得多,但其实基本上仍然是要求精读,更重要的是阅读之后的理解和梳理。
每位同学都要阅读所有课程书目,但每本书由一名学生负责在课堂上主讲,其他同学也应该是在上课之前就已经读过了相应书籍的,在课堂上需要积极参与,互相提问和讨论。最好的情况是我作为老师完全淡出,像一个普通同学乃至旁听者一样自由参与,当然如果主讲学生hold不住场面,我也会适时救场。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特点,读法也各有不同。有些书本身很简单易懂,但要讲好也不容易,需要参考其它资料或加以批判性考察,加入自己的思考,把简单的内容讲活;有些书本身很难读,那么重点可能就放在梳理该书的逻辑线索上面。主讲人应该根据书籍本身的特点结合自己的风格偏好,自主安排主讲的形式,在保证每次课留出一点给我总结的时间之后,以自己的方式引导课堂氛围。
我个人建议一种“四点式”归纳法:就是说,在阅读和评讲时注意整理:要点、难点、亮点、疑点。
所谓“要点”,是最基本的概括章节大意的工作,主讲人应该注意简单明了地梳理这本书的大致主题,分章节介绍大致内容。但这一工作其实并不关键。除了主讲人,其他同学也都应当有起码的梳理。
“难点”则是要留意在阅读过程中不容易理解的环节,或者貌似容易理解但其实容易误会的环节。在这方面主讲人尤其需要注意,不能轻易放过。当然,我们不要求每一句每一段都理解透彻,但也不能太过逃避。主讲人应当特别留意一些难点,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提供帮助或寻求帮助,一些难点也可以作为即兴提问的环节,由主讲人或我向其他同学发问,以检验课外阅读的功力。
“亮点”是这本书让你感觉,或让学术界认为最为出彩的地方。注意到亮点往往并不是要点,特别是对哲学书而言,提要和结论本身往往都是次要的,整个论证体系中的许多细微环节才是真正出彩的地方。比如一个例子,一个引证,等等。这方面的整理就非常个人化了。
“疑点”则是需要对文本保持一定的反省态度。尊重一个哲学家的最好方式就是带着批判的态度与之对话。在阅读过程中,有哪些可疑之处,错谬或缺漏之处,都不能轻易放过。当然,许多我们以为是错误的地方,也更可能是我们没有完全读懂哲学家的逻辑,因此我们不是非要为哲学家挑错,而是要注意记录我们自己的怀疑,并与其他同学互相讨论。
选书原则
这门课不设固定的阅读书目,而是在一定的指导原则下,根据老师和学生的兴趣弹性选择。每一年读的书都不会完全相同,这样一来这门课对我本人也可以保持新鲜,对学生来说也可以因材施教。
首先大的方针是以正统科学哲学为主,选择在科哲领域影响较大的经典名著。
熟悉我的同学都知道,我个人的哲学倾向是欧陆现象学的流派,而所谓正统科学哲学,虽然起源于欧陆,但最后基本就是英美分析哲学的路数。我虽然偏向现象学,但绝不会认为分析哲学一无是处,相反,我倒是建议缺乏哲学基础的科史哲入门者,更多阅读英美风格的文本。
许多人学现象学,往往只得其形而不得其意,学了满口的“黑话”,说话云山雾绕,但往往只会故弄玄虚。而正统科学哲学以“反对形而上学”起家,提倡说话清晰严谨。事实上现象学并非主张说话应该不清晰不严谨,相反,现象学同样注重,或者说更注重概念的“澄清”。但如果不能够充分理解这一点,不理解语词只是“形式指引”的道理,学现象学就容易学偏。
而正统科学哲学的著作,一方面没现象学那么晦涩难懂,另一方面也适合于许多专业背景共同交流。无论做科学史的,做科学社会学的还是做技术哲学的,也都值得一起来阅读和讨论这些问题。
当然,我之后还会开设“技术哲学原著选读”等课程,在那些课程中,有机会读许多现象学方面的著作。“技术哲学原著选读”是“科学技术史方向”的必修课,我会保证至少每两年开一次,确保每位同学不是在研一就是在研二可以选到,敬请期待。
其次,一个大的原则是选择完整的哲学专著,也就是说,要读以“1本”为单位的文献,不读概论、通论、教材等,也尽量不读文集。
这样选择的用意首先是避免快餐式阅读,在阅读体验日益碎片化的今天,沉下心来阅读一整本书这样的事情变得日益难得。哲学研究虽要紧追现实,但却不能陷入浮躁。我们不是想要读完一本面面俱到的概论,然后能说出张三什么主义李四什么观点,好像懂得很多的样子,但其实都是百度百科的程度,这毫无意义。
进而,我也希望阅读能够尽量避免断章取义。有些哲学著作的结论说出来平淡无奇,另一些结论振聋发聩,但如果只是复述几句结论,其实都没有什么意义。哲学家如何最终得到这些结论,他们的视野、引证、逻辑和例子等等,这些更加重要。
一篇文章或一段结论本身,不足以构建一个完整的“语境”,而一部专著可以说是一个基本单位,当然专著本身也有其大的语境,往往是回应其他哲学家的某些观点,或者基于相应时代的基本范式而写成的。但相对来说,一本书的篇幅已经足以建立起一个“小生境”了,作者可以自圆其说、自成语境。
我们如果只是截取出某个作者的只言片语,加以赞赏或批判,那往往是断章取义的。但如果我们能把这些言论放到整本书的前后文中考察,再来评析,就比较能有底气了。
最后,书目选择尽量兼顾科学哲学各个发展阶段,根据学生专业背景和学术方向有弹性选择:
- 科学哲学初创期(逻辑实证主义)1~2本
- 证伪主义与历史主义1~2本
- 专门问题(归纳问题、科学实在论、划界问题、认知哲学等)1~2本
- SSK(科学知识社会学)0~2本
- 后现代及其它0~2本
这一次我带去的建议书目如下:(同学们可以在这些书里挑选,也可以自己提供其它书目,只要符合上述原则。这些书我看过一半多,但没全看,有些未必选择得最好,我们读着再说。)
- 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
- 亨普尔:《自然科学的哲学》
- 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
-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 拉卡托斯:《证明与反驳:数学发现的逻辑》
- 丘奇兰德:《科学实在论与心灵的可塑性》
- 古德曼:《事实、虚构与预测》
- 夏皮罗:《具身认知》
- 布鲁尔:《知识与社会意象》
- 拉图尔:《我们从未现代过》
- 法伊尔阿本德:《反对方法》
最后这一届5名学生加1名旁听生的选择结果是如下6本:
下周(9月26日),将由我来讲一次概论性的课程,试图简单梳理整个科学哲学的发展史和一些基本问题。然后再下次课就要到国庆假期之后(10月10日)了,因此即便是第一位主讲的同学,也至少有三周时间来准备,应该是比较宽裕了。
考核方式
平时 30%:课堂讨论、即兴提问
主讲 30%:每人至少负责主讲1本书(2~3周,在选课人数较多后可2人合作)
读书报告 10%:可根据主讲任务形成书面文本
期末论文 30%:基于整个学期的阅读范围,自主命题,借助课堂阅读书目并检索其它相关文献,撰写一篇学术论文(5000字以上,要求因人而异,基础好的同学,应该冲着直接能发表的形式去写作;基础差的同学要求放低,但可以尽早动手,写作期间与我保持交流,我会给予必要的指导)
太棒了,胡老师本文说的非常严谨清晰,我也去找一下你说的书去看。哦,我可以请假去旁听您的课程吗?
师兄好,好久不见!
据我所知,P. Churchland那本书更多地偏重于心灵哲学,科学实在论只是它的一个论证背景。而且Churchland夫妇的实在论(包含了非常激进的“取消主义”(eliminativism),充满论战色彩——换言之,许多时候比较教条,论证的成分不多。
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总之准备好迎接科学主义的洗礼吧 : )
嗯,这本书我没看过,可能是不太适合,但读着再说吧,退一步说,心灵哲学也是一个值得考察的课题,另外比较教条的文献在评讲起来可以侧重于批评和延伸讨论。
亨普尔的书竟然没有入选。。。
感谢分享,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