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出后博客莫名崩溃,恢复了好几次……
《技术通史》课程就快结课了,下周我会写一份简单的总结,现在我先聊一聊作业的问题。
这门课的考核形式是比较创新的,包括期中作业40%+期末考试60%。
期中作业方面,我不希望看到学生抄袭剽窃,或者拼拼凑凑交一篇烂论文来,所以我提出了二选一的灵活方案:有兴趣或有能力的同学,还是可以写一篇小论文,6000字以上,我会按照学术论文的标准给予反馈;但不会或不乐意写论文的同学,就不用勉强,可以用一篇或多篇“读书笔记”构成,读书笔记的体例不限,可以写成松散的摘记,也可以写成书评,总字数也是6000字以上就行了。
至于期末考试,我尝试“完全开卷”的形式。什么意思呢,就是不光能带纸质书和印刷资料,还可以带电脑来上网。可以在任何地方搜索资源!(但不能使用社交软件与任何人即时交流,也不能在百度知道、知乎、论坛之类的地方现场提问。总之,除了搜索框之外,不能在网络上发出任何信息——这只是为了保证考试确实体现的是考生自己的能力,而不能让别人“云替考”)。
在我看来,在网络时代,“博闻强记”这一技能越来越不重要,如果考试考的是随便点两下手机搜索搜索就可以回答的问题,那有什么意思呢?在这个时代,检索信息的能力要比背记信息的能力更重要。
现在智能手机几乎已经成为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我敢打赌,让许多人选择是剁掉一只手还是终身不用手机,恐怕相当多的人是宁愿选择手机的。好比说,让人自断一臂来参与考核,考出的东西能反映真实能力吗?
因此,我不支持闭卷考,特别是这类通识性课程。当然,更好的办法可能是干脆不考,以小论文代替,但这又涉及的前一个问题,许多同学不会写论文,或者抄袭剽窃,或者拼拼凑凑,实际效果往往不佳。特别是针对文理工各专业开放的通识课,学生的学术能力参差不齐,与其让他们在家里写论文,倒不如还是开卷考,出几道开放性的论述题,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让学生现场写论文,效果也许更佳。当然,这是第一次尝试,看看效果如何。
当然,既然以这种形式考试,考题必然是难以搜到或压根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开放性论述题是主要的题型。
无论是考试还是作业,无非是两层意义,第一层是最直接的,是为了以某种相对公正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也就是说,我希望学生在这门课上学到什么,我就应该考什么。如果我希望学生多背多记,那自然是闭卷考更好,而如果我希望学生能够有独立的阅读与思考,那么我就安排了读书笔记和开放性思考题。
但还有第二层意义,那就是说,我作为教师,我更希望在学生的作业和作答中看到什么——我是希望看到千篇一律鹦鹉学舌,是希望看到对我的附和赞同,还是希望看到一些更有趣的东西?
有老师说,“教学相长”是一个美好的幻想,其实教学促进不了研究。这种说法也有道理,特别是当理工科教师承担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时,往往真的是只求奉献不求回报,因为他们的基础课程往往是久经锤炼的稳定知识,而前沿研究则过于专业,教学的内容与研究的内容相距较远。
但具体到我们科技史和科技哲学的领域,我认为教学相长显然是可以成立的,因为整个学科范式并不成熟,更谈不上稳定,虽然也总是有一定的入门到进阶的过程,但基础知识与前沿研究的界限并不那么明晰。特别是,许多问题都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比如哲学、历史、宗教、社会学等等维度,都蕴含在科技史研究之中,但我们不可能在每一个领域都成为专家,那么来自各个院系的最优秀的学生,都有可能在各自的领域给予我们帮助和启发。
再退一步说,即便学生不能对我的学术研究提供帮助,至少,对于这一门课本身来说,总是能够有所助益的。我们开设的这些通识课远不像理工院系的基础课那样有稳定的框架,而是都在摸索之中,下一年再开时肯定会有所不同,即便开设若干年之后,也总是要不断调整。上这门课的学生至少总能够对于这门课可能怎样上得更好,给老师提供一些帮助。
(以前画过的示意图)
在我这里,这两层意义是完全统一的。首先,我希望学生在这门课学到的,并不是需要背记和学舌的刻板知识,而只是希望以这门丰富而有趣(自我期望)的课程刺激学生的独立的求知欲,激励他们自己阅读和思考,理解历史,最终还是为了理解自己。那么怎样衡量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成效呢?一个很简单的维度,就是为这门课添砖加瓦。
所以我在课上多次对作业要求进行补充说明,我表示,首先,大家根据自己兴趣选择作业的体例和阅读的文本,没有强制要求,只要认真读认真写,就不可能不合格。但在合格的前提下,总还是有某些“怎样的作业更好”的倾向性,那么我的倾向就是:首先要与课程沾边,其次最好的是能够让我从中学到东西的作业。
论文是“题目自拟”,读书笔记是“书目自选”,于是被许多同学问到:如此这般符合要求吗?于是我额外解释了一番,提出“起码与课程沾边、最好让我学到东西”的倾向性要求,没想到有个别同学更混乱了。当然,有些同学的追问是出于过度的谨慎,但有些追问确实让我感到沮丧,特别是前两天有人跟我说:我只能讨论“技术与人文,技术与环境,技术的自主性之类”,无法“单独讨论技术史”,问我要怎么才能“单独讨论技术史”。对于这封邮件, 我回复时非常气愤(也许措辞激动,请相关同学谅解),但转念一想,又有些沮丧,这说明我这门课还上得不太成功。
我有意悬置了“什么是技术”或“什么是技术史”的问题,并不预先规定“技术通史”的边界范围。这可不是耍赖,正如文化史、经济史、宗教史、科学史、艺术史、等等史,其实都差不多,粗略来说范围挺明确,但细究起来其实边界都很暧昧。在我看来,“技术史”更像是一种“元史学”或者说“编史学视角”,任何历史主题都可以从技术史的角度去看,任何题目都可以与技术史扯上关系。
但能扯上关系是一方面,你有没有扯是另一方面。比如有同学写一篇关于科学革命的读书笔记,通篇甚至不出现技术一词,那么当然是难以让我满意的。
所以说究竟怎样能让我满意呢?当然,我的心思不好揣测,但同学们更容易去评估的是:怎样才能让自己满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技术通史”课程的学生,你希望在这门课上听到什么?如果我把某一段资料或某一番讨论插入到这门课中间的话,你听着课是否能满意呢?你所讨论的东西,如果放在咱们的课堂上讨论,你觉得是很融洽很自然,还是很违和很离题呢?这样一想就很容易判断自己的作业是否切题了。
如果我在这门名叫技术通史的课程中花大量篇幅光谈科学或政治,你恐怕也不会满意吧?我当然会谈科学革命,但都是与技术相牵扯地谈,比如重点谈实验科学,比如重点讲与科学革命相伴的数学化的思维方式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当然我也可能扯得不好,那么作业里就可以提出批评,纠正或弥补我的缺失,这就是更好的作业了。无论如何你自己的作业首先应该能够让你自己满意——你愿意在技术通史课程中听到与你作业相关的内容。
这篇文章发布后博客莫名崩溃,恢复了好几次,5月28日之后的评论留言都丢了,请网友重发……
今天收到一份抄袭作业,抄袭得极烂,标点符号都乱七八糟,语言颠三倒四,简体繁体混用,属于外国人只要看一遍都能知道不对劲的东西——比如包含?????这样的内容。我真的想不通,我都说了可以摘记,大段摘抄都行,这么简单的任务,为什么还有人抄袭?我真的不想挂人,但哥们你真是凭本事挂的科啊
贴一段作业截图给大家开开眼界~
似乎是出自田师傅的那篇文章~这位同学真心生猛啊
他书评评的是田老师的书,所以这段理论上可以不算抄袭,但这段有明显外国人也看得出毛病的????
抄袭的话一开头就抄了,我再贴一段:
哈哈,胡老师,莫生气啊,这个作业也算是有“特点”的,如果真地不行的话,就挂了他吧,也算成全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