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轩

历史意义还是现实意义——《科学:无尽的前沿》

本文发表于《书城》杂志2022年1月号 https://read.douban.com/ebook/337719818/?&dcs=provider-63699269-%E3%80%8A%E4%B9%A6%E5%9F%8E%E3%80%8B%E6%9D%82%E5%BF%97 发表时略有改动,此处贴原稿。 布什报告过时了吗? 范内瓦·布什的《科学:无尽的前沿》一书最初是1945年布什给罗斯 …

谈VR(四)既然房子是方的,看到方形的人有什么奇怪的?——论元宇宙的感官风格

之前谈元宇宙的文章我就讲了,元宇宙不是“虚拟现实”,走在现实之上还是现实之下——这是两条相反的道路。 不过这两条路究竟多么不同,我说得还不太清楚。 有人把元宇宙的发展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感官维度的仿真、逼真、沉浸,社交维度的开放、共创、去中心化。这个分法我大体是同意的。 当然,首先我认为,元宇宙的发展更侧重于社交,特别是权力关系和经济关系。但我所强调的与“虚拟现实”相反的道路,不只是指优先侧重 …

《技术通史》2021年秋季课程总结(问卷总结)

上次已经写了期末考试评讲及优秀答卷展示,其实还有一项内容是读书笔记,读书笔记这次从以前6000字以上改成了3000字左右,但基本要求和批改体会没有什么新鲜之处,所以我也不多说了。大致的判卷标准是:1.抄袭0分;2.明显不符合课程要求的不及格(比如压根不是读书笔记、字数太少、明显是别的课的作业挪用过来的等等);3.非常敷衍,语言不通,颠三倒四的70分以下;4.明显敷衍体现出不上课不认真读书的或者有严 …

创新的代价:技术史的另一种启发作用——《技术陷阱》书评

本文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22-01-21 第3版 读书),题目改成了“另一重启发:从技术史中看见小人物的苦难”;在他们公众号也发了,题目是“这回谈谈,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苦难!”,在这里转帖。 我在清华开设技术通史课程,近几年也做了不少次面向公众的技术史专题讲座。这类课程或讲座经常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你讲的历史对我们有什么指导作用吗?特别是有信息技术背景的听众,他们更爱谈的是所谓“第四次工业革 …

《技术通史》2021年秋季期末考试评讲及优秀答卷展示

照例每门课结课都要写总结,这次的《技术通史》总结分两部分,这次先贴上期末考卷评讲,下一篇再总结学生调查问卷并思考未来课程改进的方案。 说明: 考试为在线开卷考,时间2小时,可参考书籍和电脑,可上网检索资料。 考题共7道开放性论述题,每位考生任选其中3题作答,每题100分,考试总分为三题平均。 老师在每道题中选择一位最优秀或最具示范性的答卷进行展示和评讲(已得到相关同学授权)。 答卷先由助教吴岳恒批 …

《理解媒介》导读:手段即尺度

这是半年前去超星录的一期导读节目,裁剪版见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34y1z7QD?from=search&seid=5300241720853418317&spm_id_from=333.337.0.0 完整版大概在超星上。 这次导读的文字稿交给李诗修改充实,改写成一篇书评发表在《中国传媒科技》2021年10期上,题为“拥抱碎片化的麦 …

《理念世界》、《吕克昂》:我设想的一个NFT项目2、3

我说什么来着,为什么“近几年币圈的新事物我都没有紧跟研究了”,因为太费神了:机会太多,动不动就fomo。最近玩了几天NFT,又体会到了熟悉的感觉,这圈子真不能常呆,我还是要早日抽身,好好写论文去…… 不过我还是把我那天失眠时想到的第二个idea写出来吧,当时其实主要想了三个项目,一是《万神殿》,二是《理念世界》,三是《吕克昂》一个精英化的学术出版平台,类似arxiv/doi/sci-hub/知网的 …

《封神榜》:我设想的一个NFT项目

在NFT市场探索几天后,确实感觉现在的NFT市场还刚起步,还有太多想象空间。 我某天半夜里睡不着,进行了一个自我头脑风暴,构思了一种NFT的玩法(其实是几种玩法,不过其它好几种都不太成熟),把它记录出来。我也已经制作了NFT并冻结了元数据:Opensea链接 如果有大佬或者团队想要借鉴的话,可以与我联系。 关于NFT的开发,除了以下具体设计之外,我有一些通用的想法: 一、至少在早期阶段,NFT的持 …

NFT为什么值钱:再思NFT与郁金香

在BTC到NFT:财富到权力一文我已经坦白,我对NFT的理解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虽然在NFT与郁金香狂热一文中我认同NFT技术的重要意义,但仍然觉得“几千万的像素图片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可能长期持续的价格”,不过我现在已经收回了这一判断,现在我认为至少一部分有历史意义的NFT完全有可能长期保持高价。当然,我这个判断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一方面,市面上大多数陪跑的NFT还是会成为大浪底下的泡沫;另一方面,即 …

元宇宙是超现实而不是虚拟现实: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

“元宇宙”(Metaverse)是去年的大热词,我也在微博、课堂和口头做了许多讨论,可惜没有一家媒体找我约稿,我就一直没有系统地写作。也许我可以考虑写成一篇学术论文,但我又总是犯懒。总之趁着这两天有点心思,先写一个随笔吧(我仍然会把这篇文章通过Opensea做成NFT,但在NFT版权共识并不成熟的时期仍然欢迎任何传统方式的转载)。 “元宇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名词,把它译成“元界”也别别扭扭的。但我 …

BTC到NFT:财富到权力

近几年币圈的新事物我都没有紧跟研究了,因为研究起来费时费力,还特别影响心态,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觉得自己“亏了一个亿”,所以最好还是眼不见为“静”了。不过NFT热潮和所谓的“元宇宙”是出圈的大事件,即便我不关注币圈了,也不得不关注到它们,所以我又回来写文章了。(几个月前就写过NFT与郁金香狂热,认为NFT热潮值得重视,但当时我自己也还没有深究) 几年前的Colored coin(染色币)技术其实我就有 …

器物传记(续)——教育意义,中学科创与卡脖子问题

昨天的评论还没写完,我昨天写的是科学仪器史研究可以定位于“器物传记”,围绕器物本身形成意义。但这不是说除了这种内在意义之外,仪器史研究没有别的好处。 我们也可以类比于人物研究,和一般学术研究不同,作为人物研究成果的传记作品往往介于学术性和普及性之间。除了非学术性的传记文学,研究性的传记也往往带有普及属性,更容易让一般读者阅读。 在介入学术议题和满足娱乐消遣之间,人物传记和通史写作一样,还有一层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