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pan>胡翌霖</span>

略谈哲学普及(最终发表版)

《光明日报》2006年11月27日 12版·理论周刊 http://www.gmw.cn/01gmrb/2006-11/27/content_513411.htm http://www.gmw.cn/01gmrb/2006-11/27/4453_b.htm 在我国,哲学普及工作曾经受到高度重视并产生过巨大影响,当然其中也存在某些问题和不足。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哲学地位的变化,哲学普及工作不再 …

关于很全的天蝎分析

星座我是全然不信的,既不信服、又不需要,而且也不怎么好玩。但我承认它很“灵”,有许多地方说得很准,而且它给出的各种建议也大都无害,读读也好,当然我是没有兴趣读的,除非有别人提起偶尔会心血来潮看看。 星座很会利用人的心理,当我们看到一长篇分析时,如果其中有那么几段析“一针见血”,说得准确得令人吃惊,那么注意力便会被那些比自我介绍还要精准的段落所吸引,而更多的看来并不十分到位的分析,有许多也多是说的人 …

为什么要“文化自觉”?

全球化问题的课程终于轮到ZW报告了,眼看下一周就到我了…… 今天的话题,感觉与我上回关于“存同求异”的发言以及下次将要讲的媒介文化问题都能联系上。 ZW没有展开论述的一个最基础的问题是:为什么要文化自觉?为什么要认同自己的文化?在我们这些“食古不化”的人眼里,我们亟需复兴日趋衰微的文化认同,但对于那些时尚的新世纪的新人类们看来,既然传统文化确实衰微了,看起来跟不上时代了,那又何苦要把它拾回来呢?过 …

阿尔·戈尔 An.Inconvenient.Truth.2006.难以忽视的真相

阿尔·戈尔 An Inconvenient Truth 难以忽视的真相 强烈推荐这部影片。 关于全球变暖的纪录片。 由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就是当年与小布什竞选的那个)主演。 很震撼。虽然我已经对环境危机有一定认识了。但还是很受震撼。 对于某些对环境危机仍不为所动的和含糊其辞的人来说,真的是“有责任”看一看这部片子。  截图:上面那条线是通过南极永冻冰层考察的650000年来地球大气中 …

影视鉴赏期中作业

影视鉴赏期中作业 A、“征求意见”问题: 一、本课程难度与深度是否适宜?知识含量够不够?可举例。 感觉难度适宜,至于深度,由于没有其它更多的学习作为参比,不好说。通过这门课了解了电影的艺术和技术方面的许多知识,了解到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和一种“文化”,是非常特别的和重要的。相比电影艺术这一个大题目,一门通选课能提供的“知识含量”当然是远远不够的了,许多概念都只是匆匆提到一点而没有深入展开,但重要的 …

关于“民主”,胡乱先写一些。

本文属我有感而发,却在思路不畅的几天里,断断续续写的,条理很乱,而基本思想并未超过高中的水平太多,只是胡乱写写。 进大学以来,很少再讨论政治的话题了,而这正是在高中时的课间争论得最多的主题。 这几年我总说:“政治哲学,水太深……”。意思是精力有限,无能也不敢涉足。 不过,最近却逐渐感觉到:这水固是深,但最终还是避不开的。我既然要主张某种“多元主义”,又怎可能回避政治问题呢?作为科学哲学家的波普、波 …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在买书和读书中经常会出现某些足以被解释为“神秘”的经历:当我在某一段时期内想到一些问题时,突然在某一天逛书店时在某个平时很少留意的位置发现某本书,出于各种其它的冲动买下,回来翻阅时则拍案:“这不就是我正想说的东西吗?”仿佛那书就是我过去写下的,有某种类似天启的力量让我自己把它们再找出来…… 当然,其实没啥神秘的,无非是我逛书店实在太频繁了…… 这本书基本算得上是畅销书(当然没法和那些恶心书相提并论 …

11月10日是什么日子?

11月10日,万年历上赫然写着“世界青年节”。  中国的青年节是5月4日,明显是纪念五四运动。那么世界青年节是怎么来的呢?在网上查了一下,得到的全是“由教皇约翰保罗二世1984年创立的天主教宗教盛会。”“创建这一节日是为了扭转有天主教信仰的青年日益远离教会的倾向。” 但这个青年节并不是今天的这个,只要稍微仔细地看一下,就知道其实天主教的这个盛会每年都在不同的时间举行,而且没有一点提到11 …

关于“存同求异”的补充

今天在全球化问题课上正好讲到了文明对话的问题,我就鼓吹了我这套存同求异的主张,讨论中有许多问题。现在略为补充。 我承认多样性是一个现实。但这是个什么意义上的现实呢?从本体的层面上讲,差异当然在对话之先,多元共存这一事实是在开展多元对话之前就早已存在的事。但这是本体的层面,认识的层面又如何呢?从认识的角度看,那些差异之处可能被我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的自觉,却是在对话之后的事。只有与他者的对话中,在与 …

关于废中医的问题的讨论

又是在刘老师博客上发的留言:http://blog.sina.com.cn/u/485ea879010005nw 中医是不是科学、是怎样的科学是科哲的一块大问题,总是要认真思考,现在再发一些初步的讨论(在上学期的科学哲学导论课程作业中已经有了一些讨论),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不是“科学”,而是“技术”啊。医学这门技术是非常特别的,在西方它也有与科学不同的源头和传统。医学是为了治病的,并不是人体生 …

当渔夫遇到牧人

偶尔写一些不知所云的文字。 古来的文人逸士总对“归隐山林”情有独钟。我虽算不得文人,近年来却也生出了一种越来越强烈的隐居避世的情结来。 当然,我尚且年轻,连这“世”都尚未踏入,岂能谈避世呢?只是胡乱想想罢了,我总是要在这世间狂上一番,玩耍尽兴后再去寻觅清静之地。 而且这清静之地并不是到实际去寻,而是从心中去找,我绝不会真的跑到野地去搭茅屋,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在自家心里建起一片幽静之所,寻一种精神隐 …

存同求异——一种多元主义的对话观

存同求异 “求同存异”是一个好词,当各方在立场和见解有所分歧的时候,先把敌对搁下,考虑那些主张是大家都认同的,先合作起来再慢慢协商那些分歧。 这种态度在许多需要合作的实践活动中都很重要,对例如生态保护等迫切的问题尤其必要。 然而,“求同存异”并不足以概括多元主义对待交流的态度,它是一种很好的合作的态度,却不全是最好的对话的态度。我要提的多元主义的共存对话观,不是“求同存异”,或许说“存同求异”更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