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span>传统</span>

“谣言”赞

近日来“谣言”一词又成为热点,一场全面的“反谣言”的“战争”眼看正在打响。在此时反省“谣言”之义是最需要不过的事情了。 在微博上看孙海峰转帖了邓文初几年前写的“谣言九论”,拍手大赞(可以在他博客上最早的一些文章中找到,但似乎有几论已被和谐?)。后又读了卡普费雷的《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也颇有所得。自己也随便说上几句吧。 邓文初注意到“谣言”在《辞海》中有两个义项:一、“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捏造 …

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之前提到要写一写“为什么学习西方”,便想到“西体中用”这个词儿。网上一搜,原来早有李泽厚先生提过了。他把“衣食住行”解释为“体”,他所谓的西体中用指的是“现代化的‘西体’‘用’在中国这块土地上”。 李泽厚先生的一些说法很好,不过我的思路与他不同。黄仁宇先生似乎也提过“西体中用”,但似乎更加笼统。 我要说的“西体中用”,并不只是“西方之体用于中国”的意思,而还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缩写。当年谈 …

夜读孟子带路党

这篇文章缘起见前一篇的说明。当然,除了和某一位特定的学弟较真儿之外,我更重要的意图强调对儒家经典的解读是多元的,毛左休想独占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权。 我大一时在杨子的影响下,读过孟子的一些篇章,虽然没啥印象了,但有个大略的观感:虽然孟子读来不如论语有劲,但是感觉还是很不错。 前晚又翻出来扫了一遍,这次读时更侧重于讨论国家和人民的部分,参考了史次耘的注译版本,读得当然是更加粗糙了,不过借用来吐嘈还是可以 …

期刊在何处保守?——投稿小记

前些天(二月底到三月初),我一口气给9家核心期刊投出了12篇文章,其中包括个别书评和本科时期的论文。一开始先投了几篇较新、较重要的论文,但没有好好改格式,后来陆续投出较老的论文,倒是好好改过了格式,但文本上的修订也不多。就此而言,我投稿的诚意还不太足,毕竟对于投稿一事骨子里还是不太情愿。但既然要混入学术圈,就要投稿,既然要投稿,就还是认认真真地投。因此,无论我对纸媒的版权制度有多少不满,仍然会保持 …

养马岛会议之游记

  第五届全国现象学科技哲学会议刚刚在烟台养马岛落幕。这次会议似乎安排了专人负责记录,不过吴老师仍然要我写一份会议记录,当然我自己本来也就想写一写的。更重要的是,有多位老师当面对我去年的游记表示赞许,并希望我今年再写,这让我倍感鼓舞。尽管我的记录以批评和吐嘈为主,但老师们的确心胸宽阔,能够容纳我大放厥词的行为。 今年的报告人数最多,报告仍然分为有点评和无点评两种,但有点评的报告少了许多, …

“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其与旅游业的关系”社会实践感想

我们社会实践的主题是“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其与旅游业的关系”,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考察了山西的平遥古城、五台山等地点,下面我主要联系在平遥古城参观考察的体会,谈一谈我对这个题目的看法。 首先,再具体地看这个主题,这里牵涉出三个主要的问题:第一,什么是传统?第二,如何保护?第三,旅游业的意义是什么——究竟是为了保护传统而要发展旅游业,还是为了发展旅游业而保护传统,或者说这二者是否真能够相互促进? 对这三个 …

“消灭封建迷信”之缺憾

现在有点文化的中国人一提起“封建迷信”,多是咬牙切齿、杀气腾腾,摆出一副不赶尽杀绝誓不罢休的架势,细细想来,却隐藏着某些缺憾。 在现代文明,科学技术取得了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但是也引发出“价值”无法安置的窘境。人为什么要讲道德?社会为什么需要伦理规范?——这些原本都是如此理所当然的问题,成了现代文明突出的困惑。科学只能告诉我们“是”的问题,却难以给予我们关于“应当”的建议。在西方,道德想来是由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