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归档: <span>2022 年</span>

《人的境况》读书会节选:公共与私人的边界、财产与财富的区分,以及DAO的意义

按:华文道每周举办阿伦特《人的境况》读书会,现场逐段阅读和讨论《人的境况》(中译本)。本期视频和文本截录于其中一段文本,相关讨论与DAO的旨趣关联较大。视频制作和文本整理由江滚滚完成,『華』润色。以下引文选取自《人的境况》原书,正文为讲解和讨论内容。讲解者为『華』,因整理时有很多删减,大部分现场讨论没有被记录。 第二章  公共和私人领域 7.公共领域:共同 「公共」这个词意味着两个内在紧 …

华文道线下AMA第一场:白皮书宣讲

『华文道』第一场线下宣讲活动于2022年9月23日在五道口Meta Space召开,以下是文字实录。 上半场:白皮书宣读和讨论 『華』:我是华文道的三位发起人之一,我是『華』,今天的活动就是由我来逐段宣读并解说一遍我们的白皮书,中间有任何问题大家随时提出。 我今天讲的已经是我们白皮书的第二版,第一版其实写得更多一些,有1万多字,不过很多人看了以后都说太复杂,所以我就简化了一版。现在的白皮书分两部分 …

華文道白皮书2.1.1版

这两天一篇哀叹web3华人创业者的文章爆火出圈,刺激我提前把正在酝酿建设的DAO公开出来。 这篇文章的流行说明华人创业者寻求认同的需求还是很广泛的,所以其实做一个Chinese help Chinese的社区不难,难的是真的要发扬中华文化的积极要素,而不是在一个消极的负面的意义上理解何谓Chinese(非白人,非西方,非英语…)。犹太社区为什么强大,关键还是有信仰提供凝聚力。但中国人的特色恰恰是没 …

正视“复杂”——《大科学》书评

本文发表于《中国科学报》 (2022-09-16 第3版 读书) ,标题改为“正视科学、资本、政治形成的“复合体” ——大科学时代,科学家不再‘独善其身’” 说起美国的科研环境或科技政策,我们通常第一个想到范内瓦·布什的《科学:无尽的前沿》,这是1945年布什给时任总统罗斯福的一份报告。该报告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应当给基础科学研究提供资金支持,但又必须尊重科学家的独立自主。 布什的报告确 …

增强现实还是增强理性?通信技术的多重理想

本文发表于《中国科学报》 (2022-08-10 第4版 综合 标题为《增强现实不一定等于增强理性》),公众号版本标题又改为《全息传送、人机共生?通信技术:没有最好,也谈不上更好》。 最近,西安大略大学的学生们借助微软的Hololens实现了全球首次“国际全息传送”。在西安大略大学发出的新闻稿中,开篇就提到了《星球大战》和《星际迷航》的科幻场景,远在另一个星球的人也可以以全息影像的形态莅 …

行为历史记录的NFT化:价值回归意义

我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时候幡然醒悟,拥抱了元宇宙、NFT、Web3等新概念。但还剩一个新概念我一直有所保留,那就是DAO。 DAO指“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其实也是个老概念,记得刚接触比特币的时候,巴比特似乎就要搞DAO(或类似概念),后来导致以太坊分叉的The DAO事件我也见证了。 我的看法其实是比较一贯的:我觉得DAO是个好概念,但市面上看到的做法都不太对,但究竟该怎么做我也没想好。直到最近 …

数字马斯克和数字马斯克会成为朋友吗?

发表于《中国经营报》2022-07-24 最近,马斯克说了一句“已经做过了”引发了关注和热议。这句话所回复的问题是:“如果你可以将你的大脑上传到云端并与自己的虚拟版本交谈,你们会成为朋友吗?” 马斯克多半是在开玩笑,不过前一阵谷歌确实有一个程序员和AI交谈后,认定AI已经觉醒了自我意识,试图为他的“AI朋友”争取权利。 就目前而言,意识上传或AI觉醒应该都尚未发生,但我们的确可以先做一做思想实验: …

“技术哲学原著选读”2022年课程总结

我开的课以本科通识课为主,在研究生课程方面,现在主要就剩这门读书课了。 这是我开这门课的第二轮,第一轮似乎也没写总结,因为这课当时没有考试环节,不需要讲评啥的。至于课程内容,就是读书,也没啥好总结的。不过这一轮课我加入了考试环节,这就有必要写讲评了。 这门课本身是比较偷懒的上法,我不需要备课,不用PPT,就直接拿着书逐字逐段念书,每念一两段就讲解一番。然后学生随时提问,或者在最后一小节课上集中提问 …

做能辩论的公民——2022年科学史系毕业典礼致辞

很荣幸今天代表本科科学史辅修班的老师发言。本科专业的建设,一直是我们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的工作重点,在全国来说,我们也是第一个招收本科生的科学史系,现在是培养辅修专业,将来还要培养主修专业。 那么,为什么要让本科生学习科学史专业呢?当然,一部分目的是要培养未来的科学史学者,提升我们研究生的生源。但是更多的本科同学毕业之后未必会接着读科学史,甚至也未必走上学术道路。那么对于走向各行各业一般人来说,本科阶 …

悼念祥龙大师

张祥龙老师昨日仙逝…… 我本科时有幸旁听了他的哲学导论课,后来也还有不少学术的和私人的交往。我一直习惯叫他祥龙大师,因为他是第一个让我感受到大师气象的人,真的是汇通中西印,让人感受到思想的深邃与丰富。 祥龙大师虽然思想尚古,但视野广阔、跟进前沿。他坚持阅读最新的科技杂志,聊起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话题时相当内行,我认为比很多钻研所谓人工智能哲学的专家理解得更准确。 我个人认为祥龙大师是中国最好的现象 …

猫版药神为什么错了?

这篇约稿发表于《中国科学报》 (2022-05-05 第3版 综合),标题改为《“猫版药神”为何被刑拘》,这是一个与我本意有较大偏差的改动,文章内容也有一定重要改动,特别是最后一段。我理解这种改写,所以也没再申诉。我的观点是猫版药神是做错了,但并不意味着刑拘他的理由是对的。我并不是为刑拘他辩护,而是为科研伦理和科研规范辩护。 几年前,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了人们对仿制药及其走私的议论。最近,又有一 …

从蜗牛壳到元宇宙——技术“器官”的进化论

几个月前录的一个讲座,今天发出来了,我在这里也把原始的逐字稿贴出来。这个讲座名义上是讨论《物种起源》的,主要是讲技术与进化,这方面其实当年的另一个讲座更加清楚:进化中的人与技术——技术也需“多样性保护区”。这次是加上了“元宇宙”。最近关于元宇宙的讲座也很多,不过基本观点没太超出之前贴在这里的系列文章,所以我也不另贴了。 我今天讲的主题,是我2020年出版的《什么是技术》这本书里的思路的延续,我试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