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不开的就不能反吗?
许多人对所谓的“反科学文化人”十分不屑。有一条很简单的逻辑:那些嚷嚷着反科学的人自己也享受着科技、在用着电脑写文章,根本离不开科技,反科技岂不是虚伪得很? 这条逻辑貌似很有理?其实幼稚得很。 打个比方:我们每天都离不开自来水,但要是水质有问题,难道我们不应该指出和批评吗?是不是自来水公司可以有这个逻辑——“你批评自来水,那你能离开自来水吗?你一边享受着我们的自来水,一边还要 …
各类文化评论,包括政治、经济、环保、教育等等问题。
许多人对所谓的“反科学文化人”十分不屑。有一条很简单的逻辑:那些嚷嚷着反科学的人自己也享受着科技、在用着电脑写文章,根本离不开科技,反科技岂不是虚伪得很? 这条逻辑貌似很有理?其实幼稚得很。 打个比方:我们每天都离不开自来水,但要是水质有问题,难道我们不应该指出和批评吗?是不是自来水公司可以有这个逻辑——“你批评自来水,那你能离开自来水吗?你一边享受着我们的自来水,一边还要 …
所谓“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人的本质即是指使得之所以人成其为人、称得上人而与其它东西区分开来的的根本原因。 所谓“人性”,词典上最一般的释义是:“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显然,例如生物学分类意义上的判断方法——例如说人是“两足无羽”的动物——并非哲学关心的问题。哲学意义上谈论的“人的本质”,除了从感情和理智这两个角度之外,还能包含什么内容呢? 可见,我们谈论“人的本质”,实质上正是 …
经济学也是科学的一部分,经济学迷信是“科学迷信”的一部分,然而,经济学迷信有其独特之处。 在中国,不仅科学迷信非常严重,经济学迷信也最为突出。迷信的原因有二:一是对对象的无知,二是对象显示出了某种强大的力量。科学是如此,经济学更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腾飞展现了似乎是经济学带来的巨大力量,而公众对经济学的无知并不亚于对科学的无知。 与科学迷信类似,经济学迷信的影响也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崇拜”,二 …
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协委员李汉秋、魏明伦等提出,应将中国的教师节由当前的9月10日改为孔子诞辰9月28日。关于孔子与中国教师节的话题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事实上,中国台湾很早就把孔子的生日定为教师节,在中国大陆,改定教师节的呼声也绝不是今年的两会才热闹起来的。在去年9月,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全球和平联盟和平大使,世界华人交流协会理事)胡星斗先生就发起并提交了《关于将世界第一教育家孔子的生日确定 …
许多学者在提到“拜金主义”一词时,往往只是简单地把它当作一个“标签”——尤其是作为人文学者看来,“拜金主义”显然是坏的东西。这有点类似于“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等等,比如说一个思想有“唯心主义”倾向时,就等于是说这个思想有“糟糕的”倾向,而对于一个唯心主义哲学家的不可知论思想而言,这类批评几乎等于没说,简直可以不予理睬。同样地,对于拜金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者的批评,也要避免陷入类似的幼稚。 …
虚无主义、尤其是道德虚无主义,是现时代的突出困境。然而,虚无主义的根源是什么?在中国,我们说是从五四到文革这段时期整个地将传统的价值全盘推倒;在西方,我们说是科学打破了基督教的权威,陷入了上帝死了的困境。然而这些都是一些具象地表现出来事情,却没有切中问题的要害。 为什么我们无法说服虚无主义者?事实上,原有的权威价值体系被推倒后,我们可能建立起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不同的人可以信奉各自的价值观,但大家 …
前两天提到说现在的中国社会有一个流行病,我暂管它叫做“关键词燥热症”。其实这个症状似乎早已有学者提出过了吧,不过我一时想不起来了,这里就先讲一下我自己的意见吧! 所谓“关键词燥热症”就是指这样一种风气——人们不关心一句话的前言后语、意谓指称、内涵外延等等东西,就是只要看到一些个“关键词”,就会立刻精神亢奋起来。 比如说之前的文章中说到的例子——对于古人的思想,人们往往没耐性静下心来读几篇原著,只要 …
现代社会,尤其是当代的中国社会,其突出的困境在于信仰的危机,即价值观的迷失。 说价值观迷失,与价值观的“多元化”完全是两回事,价值观的多元化是一件好事,但问题是现在人们的价值观不是丰富了、多样了,而是迷乱了、缺失了、出现了空白。 在现代,在工业时代以至信息时代,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但人与人的距离却变得越来越远;人们所认知的生物种类比任何时候都多,但物种灭绝却比任何时候都快;人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 …
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不会遭外敌侵略,才能真正地独立自主……这些话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了,这个道理激励我们要奋发努力,让中国变得富强起来,这当然是很好的。但是,让我们细细推敲一下,这个道理确实是有理的吗? 事实上,本文的头一句话就是有问题的——说“落后”者要挨打,“强大”者则不挨打——我把“落后”与“强大”对应了起来,这种对应是错位的!与“落后”相对的概念应是“先进”,与“强大”相对的概念 …
亚当和夏娃因为偷吃了智慧之树上的“分辨善恶之果”,他们的眼睛明亮了,知道自己赤身露体,便用无花果树叶遮挡。神发现他们懂得了羞耻,便知道他们偷吃了智慧果,分辨了善恶,因而罚他们堕下凡间成为人类…… 这是《圣经》对人类起源的讲述,谈论《圣经》与进化论的冲突是很没有意思的,让我们看看在这则故事中,《圣经》给我们关于人之本源的发人深思的暗喻: 偷食分辨善恶之果——获得智慧——知道羞耻并遮掩——人的诞生…… …
现在有点文化的中国人一提起“封建迷信”,多是咬牙切齿、杀气腾腾,摆出一副不赶尽杀绝誓不罢休的架势,细细想来,却隐藏着某些缺憾。 在现代文明,科学技术取得了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但是也引发出“价值”无法安置的窘境。人为什么要讲道德?社会为什么需要伦理规范?——这些原本都是如此理所当然的问题,成了现代文明突出的困惑。科学只能告诉我们“是”的问题,却难以给予我们关于“应当”的建议。在西方,道德想来是由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