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哲与新生聊天记录
颠覆和反叛是哲学的特点。旧有的思维框架、定式及成见的打破,是走近哲学的捷径。 高中的“哲学”与哲学家的哲学截然不同——这种差异之大甚至是一些在大学里学过哲学的同学那里也懵然不觉,但它却是重要的、巨大的。我个人从《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开始,从颠覆对马克思哲学的原有印象开始,逐渐对哲学产生了兴趣,我想,或许我的经验对于后学者也是有益的。(当然,中学“哲学”和哲学的差异不只是具体主张和立场上的,而是根 …
颠覆和反叛是哲学的特点。旧有的思维框架、定式及成见的打破,是走近哲学的捷径。 高中的“哲学”与哲学家的哲学截然不同——这种差异之大甚至是一些在大学里学过哲学的同学那里也懵然不觉,但它却是重要的、巨大的。我个人从《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开始,从颠覆对马克思哲学的原有印象开始,逐渐对哲学产生了兴趣,我想,或许我的经验对于后学者也是有益的。(当然,中学“哲学”和哲学的差异不只是具体主张和立场上的,而是根 …
……马院老师看了会不会疯掉? “邓三”期中讨论提纲 要求: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选一方面谈谈体会。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我们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 …
课堂提问的补充: 我的困惑源自我之前先听了吴老师在清华的讲座和看了吴老师“技术作为存在论差异”发言的文字整理稿,再看马克思时,觉得非常非常熟悉,感觉马克思和吴老师讲得差不多! 首先谈一下我对马克思在《1844》中关于“人的本质”的一些观点的解读: 马克思说:“劳动的外化表现在……首先,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 …
技术哲学课马克思阅读摘抄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我自己找来查的,以查证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人的自由的理解。其余材料都来自吴老师发的电子文件。 以下仅摘抄原文,暂时不发表评论,下划线与黑体字都是我加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自由的制约(《全集》中文第1版第3卷第506-508页) 桑乔本人所理解的问题归根到底又是纯粹的胡说。他以为:到现在为止人们总是先 …
最近一直想关于这个问题重新梳理并再次声明一下我的立场——我仍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这一点,自我入党以来从没有变——我以一个特立独行、桀骜不驯的思想者为理想,只要我一天没有退党,一天就仍会坚持这一点,功利和地位都不可能成为我留在党内的理由,我之所以是党员,只是因为我确实自诩是个马克思主义者。 那么,我怎么是马克思主义者呢? 当然,一条主要的理由是,因为我是党员。……这似乎是颠过来倒过去说了句废话,其实 …
1.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观?试以对待文化传统的态度为例阐明之。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不是辩证的否定观: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对蒲鲁东对辩证法的庸俗使用进行了讽刺:马克思说“让我们看看蒲鲁东先生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应用到其经济理论时,把它变成了什么样子……蒲鲁东先生认为,好的方面与坏的方面,益处和害处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每个经济范畴中固有的矛盾。需要做的是,保存好的方面、消除坏的方面。” ——我们看到,马克思 …
和许多人一样,我最初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高中的政治课本上。当然,那时的印象不怎么好。那种“马克思主义”将所谓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及不彻底的唯物主义等等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统统贬得一钱不值,而这正是首先令我怀疑的地方:我设想,那些唯心主义哲学家们也不会都是傻冒,作为名留史册的思想家,怎么说总要比我聪明得多,他们为什么要搞那些一钱不值、一捅就破的理论来?我隐约地感觉,所谓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之类,即便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