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技术史与技术哲学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
常有币圈网友希望我再写点相关文章,这下好了,后两年我真要回来写区块链了。 我申报的社科基金荣幸中标,“区块链的技术史与技术哲学研究”,这是我学术方向和区块链领域的结合。 本来想把申报书的主体直接贴出来,不过有同事提醒,社科基金结项时需要查重,尽量不要在期刊和出版物之外发表太多相关内容,所以我先写了一个简短的提要,以后相关文章也会在发表之后再贴出。 这个课题我自己的两个学生都不感兴趣,我将招募其他感 …
常有币圈网友希望我再写点相关文章,这下好了,后两年我真要回来写区块链了。 我申报的社科基金荣幸中标,“区块链的技术史与技术哲学研究”,这是我学术方向和区块链领域的结合。 本来想把申报书的主体直接贴出来,不过有同事提醒,社科基金结项时需要查重,尽量不要在期刊和出版物之外发表太多相关内容,所以我先写了一个简短的提要,以后相关文章也会在发表之后再贴出。 这个课题我自己的两个学生都不感兴趣,我将招募其他感 …
本文发表于赛先生。标题为“无人驾驶改变世界,像当年的汽车一样?”。其实这本书我没太细读,主要就是根据粗略阅读的启发,围绕我本身对相关问题的想法来写的文章。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明并流行起来的汽车,可以说是现代工业社会最重要或最具标志性的发明之一。汽车工业是钢铁、材料、石油、化工等一系列当时最前沿的工业技术的汇聚,因此带动了整个工业链条。同时,汽车工业也让新的生产方式,即流水线生产方式发扬光大。 …
比特币即将迎来第三次“减半”,关于比特币减半的相关讨论太多了,我也谈不出多少新意,但正因为讨论太多,可能让外行眼花缭乱,我这里尝试以简明的方式解答一下关于比特币减半的若干基本问题。如果你对比特币毫无了解,不妨先读我的“比特币:通俗介绍”。 1.What——什么是减半? “减半”是比特币发行机制的基本环节。比特币每经过21万个区块,即大约4年,发生一次区块奖励“减半”。自2009年1月上线以来,比特 …
《界面》的蹭热点约稿。我正在合肥参加中国科技史年会,昨晚上开完一天会之后躺床上写的,有些仓促。 不过这算是我第一篇脱离比特币专谈区块链的文章。在我看来,区块链的核心应用无疑还是货币,脱离货币或广义货币(证券等)的区块链技术基本就只是个噱头。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确实可以在比特币之外,在互联网的发展史中,为区块链技术探寻一种定位。下面转帖全文: 1959年,刚刚加入兰德公司的巴兰(Paul …
7月16号应邀在石榴区块链的活动中做了一个小报告,原题为《牛顿力学与现代货币》,前两天视频和文字整理版被他们发出来了,改名为《科学革命和现代货币之间的隐秘关联》。该文稿是他们根据我演讲整理的,事实上在演讲之前,我自己就写过一份发言稿,和实际的演讲当然有差别,贴在下面以供参考。 与比特币的因缘 和很多人一样,我很早就在科技媒体上看到比特币的新闻,但一直没有太放在心上,当然一直是穷学生,也没考虑过投资 …
这本来是一篇谈比特币的短文,一时兴起起了一个唬人的标题,结果就写着写着变成了一篇哲学随笔。其实这个标题不算离谱,从最开始,我关注比特币,就是把它当作我的哲学思想的一次应用,之后几年,我仍在不断应用自己的技术哲学或媒介哲学,来诠释比特币的意义。 比特币以固定2100万的上限,实现了稀缺性的保证,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比特币如此稀缺,自然是应该贵重的了。但是很多人并不认同,反对者主要有两方面的说法:1.比 …
今年ICO大爆发,许多比特币圈的大佬和前辈逐渐都不甘寂寞,玩起了ICO,圈钱无数,终于把自己作死,先是ICO被定性为非法集资,现在整个国内比特币交易平台都正在面临取缔,大佬们究竟如何收场,我们拭目以待。 关于ICO,我向来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虽然这很可能让我错失了几十倍的暴富机会,但我向来奉行安全第一的投资理念,因而也丝毫不觉得遗憾。当然现在ICO被查禁了,我也不会幸灾乐祸,国内取缔ICO当然是一 …
吹了那么多年比特币,文章写了不少,不过仔细一想,其实还没有写过一篇对比特币基本原理的通俗讲解。虽然网上随便搜索能找到一大堆,但也没有发现特别对我胃口的。在上海战高温期间心血来潮,想写一篇试试。 (这篇文章显然不应景,最近火热的是比特币分叉危机,关于这个问题,我最近发了两篇微博,附在最后) 我希望以尽量通俗的方式讲清楚比特币的基本原理,不过多涉及诸如比特币值不值钱,是不是骗局之类的问题,这些辩护性问 …
最近在微博上又提到比特币的学习门槛问题: 老有人说比特币门槛高不好学,包括一些比特币拥趸也这么说,我觉得是极大的误导。其实不是比特币门槛高,而是旧知识门槛高,以至于那些懂很多旧知识的人不愿意放低身段自认无知来学习新知。如果都是从零学起,了解比特币原理就真比学习什么M1M2降息降准逆回购QE/LTRO/PSL/MLF/SLF等等等等的更难么? 假设一个用金银或用贝壳当货币的古人穿 …
比特币刚刚度过8周年生日,行情也终于一举突破历史新高(8000元人民币),发一微博聊作纪念吧。 今天去清华试讲,明天北师大做博士后出站报告,我的出站和入职手续终于也接近尾声了,在此时看到比特币新高的消息,也算是应景。虽然从喜庆的角度是这么说,但其实我还是挺惆怅的,因为从整个2016年,我对比特币行情的判断都是“买买买”,甚至在这一两周我甚至憋不住说出过“倾家荡产买入的时机”这样的话,在面对“比特币 …
这是接着上一篇文章的补充。我本想把“技术意向性“作为这篇文章的核心概念,最后知难而退地放弃了,但毕竟酝酿了许久,总还是想说上几句想法。 7年前在南宁我第一次参加现象学科技哲学会议,当时有一个环节印象很深,我在当年的记录里也写到了: 吴老师谈论“技术中的意向性结构”,而靳老师不同意这样使用术语,他认为只有人才有意向性,而一把刀不会“自己飞起来切人”,因此只能说它体现了人的意向性,而不能说它本身拥有意 …
这篇文章是为了今年的现象学科技哲学会议准备的,酝酿了几个月,最后也没写成完整的论文,把随笔形式的文字交了差,这次参会人数太多,吴老师不准备每个参会者都讲论文,有些论文收录会议文集但不安排报告,我就更乐意凑合一下了。 论文写不出来,主要原因自然是花的时间不够,文献读偏了,啃了写关于“意向性”的资料,最后发现“意向性”水太深,驾驭不了。 对于这一主题我绝非懈怠,相反,这个主题非常重要,以至于我不愿意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