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比特币的门槛更高吗?——兼谈技术知识的不同层面

“学会”比特币的门槛更高吗?——兼谈技术知识的不同层面

最近在微博上又提到比特币的学习门槛问题:

老有人说比特币门槛高不好学,包括一些比特币拥趸也这么说,我觉得是极大的误导。其实不是比特币门槛高,而是旧知识门槛高,以至于那些懂很多旧知识的人不愿意放低身段自认无知来学习新知。如果都是从零学起,了解比特币原理就真比学习什么M1M2降息降准逆回购QE/LTRO/PSL/MLF/SLF等等等等的更难么?

 

​​​假设一个用金银或用贝壳当货币的古人穿越过来,要给他讲解新货币的原理,我猜想他更容易理解比特币,事实上比特币返璞归真,更接近货币本源,而去除了由央行给法币系统添加的许多其实是不可理喻的特性,我们见怪不怪的东西未必是理所当然的。

比如说学习如何防伪币,似乎比特币很难,要懂密码学区块链等等,但这都是防伪技术而非辩伪技巧,实际上你看得懂比特币钱包给你显示出的确认提示就行。人民币辨伪呢,你要学印刷术造纸术?要学油墨的成分?水印制作?拿比特币的防伪技术和人民币的辩伪技巧放在一起,当然觉得比特币难上手了。

我曾提出,所谓技术,指的是“可以学会的东西”,而每一种技术都是八方会聚的产物,有许多可学的维度,包含不同层面的知识。有些层面是递进关系,掌握了某一层之后才能学习下一层,而另一些层面则互相交叉,未必有先后之分。谈论对某一技术的知识总有相应的语境,混淆了语境而进行比较是无意义的。

比如“电脑”就是一种包含许多维度的复杂技术,当我们谈论“学电脑”、“会电脑”时,可能包含许多重意义。例如:

1.会认

对某一事物的辨认也是需要学习的,一个原始部落人显然认不出电脑,而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人一般都至少已经学会了起码的辨认技能,一个老奶奶也许从来没碰过电脑,但她也能认出小孙子每天沉迷的那个玩意叫什么,还可能知道电脑有用、电脑很贵、电脑费电、电脑伤眼等一些相关知识。

2.会买

知道哪里能够获取这一技术也需要学习。老奶奶能认出电脑,但未必懂得到哪里买到它,它从不在她熟悉的菜市场出现,买电脑需要找到恰当的商场,了解大致的价格范围和懂得分辨商品优劣。这买电脑的技能也有深有浅,它与关于电脑的其它深入知识有关系,但又相对独立。比如一个计算机系的教授未必比一个电脑城的商贩更善于买电脑。

3.会玩

“玩”是许多人面对许多技术时最一般的入手方式,“会玩”这种说法在日常语言中似乎容易理解,但要从哲学上给出清晰的界定并不容易。无论如何,当我们看到小孩子们欢快地扑向电脑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确实“会玩”。“玩电脑”也需要学习。我奶奶肯定不会玩,我爸妈懂得用电脑炒股票看新闻,但也很难说他们多么会“玩电脑”了,但“玩电脑”的门槛显然很低,三岁小孩就可能会玩了,十来岁的孩子可能玩得比大多数成年人更溜。

4.会用

严格来说,“会用”才是把某一技术作为工具而掌握,这个时候该技术被指向另一个外在的目的。当然这个层面下又有无限的维度,不同的外在目的规定着不同的用法,没有止境。比如用电脑炒股,用电脑聊天,用电脑写论文,用电脑做数据分析等等。

5.会修

技术器物总会故障或失灵,维修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维度。在外行面前,所谓的“电脑高手”往往就是指的那些电脑坏了时找来帮忙的人。的确在许多时候更熟悉玩电脑或用电脑的人,也更善于修电脑,但毕竟久病成医和专业的医生不能比。

6.会分析

会用会修的人都未必对该技术的运转原理有所理解,比如我知道在许多情况下可以通过“重启试试”解决大量电脑故障,但却始终不明白故障的机制。我可能知道显卡和内存的大致行情和功用,但未必知道它们的内部结构和运行原理。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是不同的维度,也未必总是递进的关系。

7.会制造

一个技术器物的制造又是相对独立的层面了,前面那些会玩 、会用乃至会修、会分析的人,大多都造不出电脑来。而且这制造的技术中又分成无数环节,比如英特尔公司会造芯片,但造不出操作系统,英伟达公司会造显卡,却做不好硬盘。说某家电脑公司能制造电脑的意思并不是说他们掌握的构成一台电脑所需的每一个零件的制造工艺,而是意味着他善于调动各种资源最后会聚为自己的产品。

8.会改进

技术的改进又与技术的应用不同,前面说的许多维度中的擅长者,未必能直接推动技术的进化,在许多时候技术的改进出于偶然,但在另一些时候,特别是在现代大科技大产业的背景下,技术的改进是可能得到有计划的推进的,各种专业的研究所和企业设立的研发部门都专门致力于技术的开发与改进工作。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当然更需要学习,但他们的知识往往只集中于非常尖端的狭小领域,而不需要对该技术相关的各种语境都有全面了解。

 

以上的分类并不完全,无论如何,我们需要注意到对某一技术的“学”、“会”包含许多维度,不能无视语境一概而论。

再回到比特币的例子,经过对不同语境的细分,我们立刻就会发现类似“了解比特币需要懂编程”这样的说法,就好比“了解人民币必须会印刷”那样无稽。在每一个相应语境下,认识比特币几乎都比认识人民币更容易。

1.会认

辨认人民币似乎很容易,因为人民币似乎是有实体的,但对实体纸币的辨认更需要“学习”,不仅要紧跟时代及时去认识新版纸币,更要面对日益以假乱真的伪钞的挑战。手感、水印等一般辨认方式并不总是可靠。辨认比特币呢?那就非常容易了,只要在可靠渠道下载了比特币钱包,看到钱包中的到账和确认信息就可以了。在0确认到账的情况下除非对方恶意欺骗,不然交易基本已经成功了;1确认时基本上就稳了;6确认就没跑了。人民币辨认中也分为外观手感、验钞机、存银行这三层辨认,对应比较的话,0确认比靠手感可靠,1确认比验钞机可靠,6确认比存银行可靠,而学习的难度方面比特币简直是压倒性的容易,基本上识字就行。

什么?你说比特币辩伪技术需要懂得区块链懂得算力竞争懂得概率论和密码学??这些无非是让辩伪方式最终得以实现的技术背景那样,就好比辨认人民币时你并不需要懂得验钞机的内部结构和制造方式。人民币的印制和验钞机的制造都需要大量的技术背景,而这些技术最终会聚到验钞机那叮的一声提示之中。

当然,辨认比特币的最大难点其实在于首先要理解只有自己掌控的“钱包”内的比特币才是比特币,在交易平台上显示的算不上比特币,至少算不上你拥有的比特币。这一点倒不是难学,一旦点醒是非常容易学会的,问题在于许多人奴隶做惯了,习惯于财产自主权被剥夺的状态,意识不到自己控制自己的财产的意义,因而难以切换思维。

2.会买

目前而言基本上只有这个维度是比特币比人民币更难学的。这也难怪,毕竟购买更多地依赖于对市场环境。人民币是法定货币,你不想有也得有,无论是领工资还是领失业补助,无论是拿几百块还是拿几万块,或多或少每个人都会从某些地方领到人民币,而获得比特币就得先找到特定的市场才行了。不过在人民币的主场进行比较也不太公平,我们可以换一个地点,比如考虑在国外买人民币或在国内买外币的情况。人民币只是在中国获取才容易,但在全球就不是遍地开花了。美元虽然在全球通行,但在中国买到美元也有许多限制(比如个人只有5万的额度)。相比下来,获取比特币倒是很容易了,即便在大交易所同时暂停提币的情况下,诸如比特派钱包之类的应用还是可以一键买币,从下载APP到买到比特币总共也就几分钟的事情。

3.会玩

“玩”通常是人们最初接触某一新事物的方式,比如小孩接触手机和电脑。但由于“钱”这种东西所承载的实用性太强,“玩”的维度就很不显著了。但比特币这种新东西在最初进入极客们的视野中时,确实也没有像正经的货币那么功利,最初的社区参与者们去挖矿,互相交易,更多地就是非功利的玩耍态度。当比特币价格一飞冲天之后那些老玩家们或许会对当年漫不经心间就送掉成千上万币而痛心疾首。但即便是现在,许多比特币的参与者仍然可以自称一句“玩家”,我们拿一点全泡汤也不心疼的闲钱投入比特币,赚了是运气,输了也无所谓,无论涨跌都是在参与一项巨大的社会实验。我本人也是这样的心态,我拿比特币买股票,买矿机,买山寨币,玩赌博,买网盘,做捐赠、炒短线等等玩了一遍,也不是真为了赚钱,本身就是有趣的事情。

4.会用

花钱谁还不会么?但花钱也有各种方式,比如刷信用卡、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等。这方面也与应用场景有关,中国人可能是移动支付最为普及的国度之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然妇孺皆知,这并不是因为中国的普通人比外国人聪明,别人学不会的我们学得快,而是因为环境的影响,在西方由于刷卡支付的体系更加完善,惯性使然,手机支付反而不容易打开局面。

就最基本的支付功能而言,学会用比特币和学会用支付宝差不多难度,无非都是扫二维码然后确认金额罢了,当然也可以输入对方账号进行支付,区别在于支付宝账号一般是个邮箱,而比特币的“账号”则是看起来像乱码的一组字符,但对于复制粘贴来说都是一样的。

比特币还有更高端的支付方式,比如多重签名,多重签名技术使得比特币有许多独特的应用场景,这些应用场景在传统货币体系下多少也能做到,但不得不引入某个权威的第三方才能实现。这些应用方式在目前的环境下确实不容易上手,但这些功能人民币压根不能支持,因而也无法比较了。

5.会修

普通个人用户很少遇到需要修复货币的情况,从整个货币体系所需的维护和修缮工作而言,比特币的维护当然更简单和更容易上手,开源软件的特点是每个人都有权发现bug并提交补丁,而不像传统货币系统那样一切内部运转机制仿佛都处于密谋之中。一些程序员亲身参与到了比特币的开发之中,即便他们不提交代码,也能亲眼见证每一行代码的修改,于是他们觉得比特币门槛很高,因为这些必须懂编程的人才看得懂。然而难道在法币体系中就不需要电子化了?就不需要程序员来维护银行内部的结算系统了吗?显然不是,那些维护工作未必比比特币的程序更简单,然而它们并不会开放给每一个程序员参与。诸如“比特币必须懂编程才能理解”这样的错觉恰恰是比特币门槛太低的结果,因为法币系统的运转你再怎么懂编程也未必有资格去理解,而比特币的运转机制只要你懂编程就毫无秘密。

6.会分析

在这方面比特币是压倒性地朴素简明,它所有的源代码都是开放的,每一笔交易都晾在明处,从发行到使用,一切的运转机制都公开显明,毫无秘密。而人民币的相关运转方式就显得扑朔迷离了。首先要搞清人民币的“总量”就不容易,什么叫M0、M1、M2?100块钱存银行后再借出来再存进去再借出来……最后可能变成几千块钱的所谓“流动性”。央行怎么样增发货币呢?降息降准能增加“流动性”,MLF、SLF、逆回购等等手段也可以调控“流动性”。所以说人民币究竟有多少?专家教授也未必说得清楚。比特币就好理解多了:总量极限是2100万,现在已发行1600多万,没有央行在后面密谋调控。

就支付原理来说,拿着纸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时并没有多少技术原理值得分析,但在跨行转账、国际汇兑、实时账目同步等方面,人民币的运转机制并没有那么简单,背后涉及的金融学、经济学原理和计算机技术都不简单,一本《国际汇兑与结算》之类的教材就要好几百页。而就比特币而言,其全部的奥秘基本上都在中本聪那几页白皮书中交代清楚了,其技术手段也全部开源,虽然对整个运转机制的全盘了解并不那么容易,但也没什么门槛。

7.会制造

无论是通过印钞机印制纸币,还是通过降息降准之类的各种手法制造“流动性”,法币的“制造”完全是中央集权的,根本没有普通人什么事。但比特币完全颠覆了传统货币的集权性,让货币的生产“去中心化”,每个人都可以在比特币的规则下进行算力竞赛而参与制造新币的活动,如果想要颠覆比特币的规则,也可以另创新币,在这方面法币与比特币是无法比较的。

8.会改进

开源、去中心化的比特币也让所有人都能参与改进,小的改进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而重大升级也由社区全面参与,最近关于扩容之争愈演愈烈,几条路线尚未决出胜负。在法币世界中,也有鹰派鸽派的路线之争,还有负利率之类的“奇妙”创新,但这些改进都处于高层的密谋之中,普通人连旁听的门槛都进不去。

 

2 Comments

  1. 刘逸

    这里理解了一些程序员的工作和去中心化的含义。老师您说分叉是去中心化的必由之路,因为任何人都可以开发新版本,但是这样看来只有懂代码懂技术的人才能开发新版本,和老权威博弈,权力的驱动由从前的武力 转换到后来的资本,现在变成了技术,可以这样理解吗?这并非意味着无政府的革命吧?就像自由主义的市场,资本也造成了去单一化的权威,资本还是会和政府权力勾结,所以技术也会?

    1. 见南都的比特币采访问卷http://yilinhut.net/2013/12/23/4995.html

      第17问:再自由的工具,仍然将沦为专制者的工具?你认为呢?

      简言之,技术当然会和权力相勾结,但技术会改变权力本身。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