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里的《共青苑》杂志约我写几篇科哲方面的好书推荐,主要是为了尚未选定方向的同学提供参考,我非常荣幸。另外,我希望所有对科哲有兴趣的同学都来和我联系,在我的博客(yilinhut.com)上可以找到我的各种联系方式。
哲学系本科生在大一到大二就要确定导师和方向,在这个阶段,除了中哲、西哲、马哲的导论课之外,同学们对其它方向和其它老师的了解是比较少的。特别在于,由于科哲的老师给本科生开课极少,许多人直到毕业,也对这个方向全无了解,结果是我们的研究生极少有本系同学报名,几乎每年都招不满。
关于我们系的科哲方向,有两个常见的误解:一是把我们的风格和逻辑学专业混同起来,以为我们也是偏“理科”的,其实不然,固然在科哲门下也可以有典型的理科生和理科研究方法的存在,但基本来说,我们一般不计算、不推演,风格更接近于哲学或史学,对学生的理科能力的要求实际上也不怎么高。当然,如果你是理科生出身或者擅长数理科学,与科哲专业总会更亲近些,但是入门之后也要逐渐摆脱纯理科的思维方式。二是把我们理解为“反科学”,我当年听到几位逻辑学的老师都这样奉劝我们选择逻辑而不要选择科哲,因为科哲那伙人是反科技、反现代的。他们经常会说:那些反科学人士不还是照样要用手机、开汽车、用自来水,怎么能反科学呢?事实上,科哲界确实有不少浪漫主义者,但基本上说我们并不是造反派,也不是非要退回到前现代社会中去。哲学的基本品格是反思,尤其是对于我们自身的处境进行反思,无论这些处境是可以逃离的,还是宿命的,无论我们是乐于享受自己的处境,还是痛苦地反抗它,我们都要去反思自己的处境。即便说现代科技是无法拒绝的,或者说恰恰是因为现代科技是无法拒绝的命运,我们才更要反思它,追问它的来龙去脉,而不是盲目地享用它。
众所周知,包括科哲在内的八个哲学二级学科的分划完全是历史的产物,是因人设庙的结果,而没有多少概念和逻辑上的必要性。在选择某个专业时,主要考虑的是找一个安身立命之所,找一个学术环境,至于它的课题究竟是什么样的,这是次要的。绝大多数的哲学问题都可以放到科哲名下来研究。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科哲”的领域比整个“哲学”还要宽一些。事实上,我们这里的所谓“科哲”专业涵盖两个学科点,一是作为哲学下二级学科的“科学技术哲学”,还有一个是理科一级学科“科学技术史”,在这两个专业名下,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的哲学课题,更包含诸如思想史、社会史、社会学、传播学、科技政策研究等等,事实上,大量的科哲学者都在搞那些偏离哲学的课题。
在今天的中国学界,“科哲”是一个大口袋,甚至说是一个“回收站”,包罗了各式各样的边缘交叉学科的研究。这是科哲学界最大的优点和缺点,即过分的开放性。在这个学科下,并没有形成现成的范式让你如何按部就班地学习和研究,特别需要有自己的主见和路线,否则就可能失去方向。
开场白已经过长了,想要了解科哲的学术环境和训练方式等信息的话,可以参考我的其它文章或者直接和我联系,这篇文章毕竟是旨在介绍书目的。以上的说明意味着,我即将开列的书目是完全个人化的,你可能发现其他人口中的“科哲”和我试图给你们介绍的形象完全不同,你也可以循着自己的路线进入科哲。
1、M·克莱因:《数学:确定性的丧失》(第一推动丛书),李宏魁 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1版,2007年第2版。
想来想去,我把这本科普名著定为首推读物。第一推动丛书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前沿科普丛书,但其中大部分都是黑洞、量子之类的前沿物理学,让人审美有些疲劳,偶尔几本非物理学的著作倒也让人耳目一新,例如《细胞生命的礼赞》、《逻辑的引擎》以及这本《数学:确定性的丧失》。至于物理学方面比较好的我推荐第一推动丛书中的《上帝与新物理学》和《黑洞与时间弯曲》,外加一本国人奇书,曹天元的《量子物理史话》。我高中时就是看着这些科普书而对哲学产生兴趣的,但现在针对哲学系同学进行推荐的话,我就首选这本数学科普书。
M·克莱因是一名数学家,同时更是最富盛名的数学史家之一,他的《古今数学思想》是数学史的经典。这本《数学:确定性的丧失》也可以看作一本数学史著作,不过相比而言,这本书写得远为平易,适合普通大众阅读。但同时,这本书有着明确的叙史线索,以及独到的分析和评论,把它看作一本哲学著作也不为过。
在西方思想史中,数学和哲学有着极为深刻的关联。从一开始,数学精神和哲学精神是统一的:自由、好奇心、追求纯粹知识。柏拉图学园之所以是“不通几何不得入内”,绝不是把几何学当做一个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而是类似于一门必备的“德育课程”,只有学过几何,才能够体会到知识的纯粹和思想的自由。直到20世纪,数学—科学—哲学三者之间的张力和互动始终贯穿于西方思想史之内。数学思想可以说是整个西方哲学发展背后的隐秘线索。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到近代的笛卡尔、莱布尼茨,到二十世纪的胡塞尔、罗素、费雷格,乃至于维特根斯坦。在每一次大的哲学变革背后,往往都隐含着某些重要的数学问题。不是指那些具体的数学专题研究和定理的证明,而是指对“数学”本身的理解——数学是什么?它的基础奠定在哪里?它所研究的对象在哪里?它对科学的意义是什么?……
《数学:确定性的丧失》叙述的就是“数学”本身的命运,克莱因用“确定性的丧失”刻画数学的命运。整个西方哲学可以说就是围绕着“确定性的追求”这一旨趣而发展过来的,而“数学”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确定性的典范,欧几里得是哲学家和科学家们模仿的对象。但是,如果说数学的“确定性”突然发生“动摇”乃至“丧失”了呢?真理又该置身何处?
克莱因讲解了数学史中的各个基础性的问题,例如负数和复数的合法性问题,例如微积分的发展,以及非欧几何的诞生、数学基础的争论、公理化运动和数学悖论等等。这些事情不仅对于数学史,更是对科学或哲学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今天的小学生都能学会“负数”和“无理数”,初中生就能懂得“复数”,高中生就能运用“无穷小”。但历史上这些概念为何曾让那么多伟大的科学家争论不休?因为这些概念的引入往往要求改变人们对整个“数学”的理解。为什么古希腊人不允许四次或以上的幂次呢?为什么帕斯卡把负数斥为荒谬呢?为什么贝克莱会讥讽“无穷小量”的概念呢?他们是思维僵化的老顽固吗?某种意义上而言,科学史上的那些怀疑和抵制者往往是头脑更清醒的人,而那些接纳新概念的人常常更为盲目,因为能够合法地运用这些概念的逻辑确实尚未讲通。该书连着几章的标题都叫做“不合逻辑的发展……”,这正是科学思想史发展的写照。物理学、天文学也是类似,例如在彼时的语境下,抛弃托勒密而投靠哥白尼几乎是不合道理的。但科学的发展光靠严谨的态度是不够的,真实的科学发展史决不是一个自行滚动展开的逻辑体系,而是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纠葛和可能性。因此我们研究科学史并不是专注于科学的内容,绝不仅仅是给每一条当代的科学理论贴上一个标签注明它的年代和发现者就够了。
从古代到近代,数学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几何学和代数学地位的消长,直到笛卡尔,几何学始终被认为是数学的核心,代数是几何的附庸,因此希腊人不认同四次幂,因为它没有几何意义。但到了现代,代数学成了数学的中心。这一转折与哲学史的关联是隐秘的,但非常重大。我们现在把数学视作科学的工具,我们现在说世界的数学化,指的往往是代数化,而且量化计算越来越成为数学的形象,这些变化都不止是纯技术性的。
至于到20世纪前后,影响深远的事件是关于数学基础的争论,无论是弗雷格之后的英美分析哲学,还是胡塞尔的现象学传统,都起源于数学基础问题。虽然后来的欧陆哲学远离了数学问题,但数学基础的争论毕竟是后来各种思潮的铺垫。逻辑主义、形式主义和直觉主义三大派别重现了中世纪哲学中实在论、唯名论和概念论的分歧,但数学史的发展为古老的哲学问题提供了新的刺激。
不能说做哲学一定要专研数学史,但是在追究形而上学或认识论等哲学的核心课题时,很难不关注数学的问题。也就是说,无论是不是为了对科哲这个专业进行了解,我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的哲学系同学。如果特别对数学基础的争论感兴趣的进阶读者,可以去找商务印书馆出的,贝纳塞拉夫和普特南编的《数学哲学》文集,其中收录了各派大师们当年的论争文章。
2、吴国盛:《技术哲学讲演录》,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所谓科技哲学,除了历史和社会学的路子,单就其偏“哲学”的范畴而言,也涵盖颇多领域。大的门类可以分为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还有一些边缘的分支门类,例如科学与宗教、环境伦理学等等。所谓“XX哲学”,简单来说,就是“对XX进行反思”。在现时代,科学和技术已然亲密联姻,因而有了“科技史和科技哲学”这一门类。但在历史上和在概念上,科学与技术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虽然技术的起源和人类一样古老,但技术哲学却是最年轻的一个领域。为什么在漫长的西方思想史中,技术的主题被系统性地忽略了,直到马克思之后,哲学的焦点才聚集到技术之上?
仔细看来,西方哲学传统并非历来忽略技术,相反,从一开始,“技术”就是西方形而上学中的一个隐秘主题。苏格拉底把哲学比作助产的技术,柏拉图用技艺(例如吹笛)为例阐述哲学王的概念,而亚里士多德更是通过与人工物相对比而阐明“自然”的概念。在人们思考和言说的时候,我们的技术环境总是或明或隐地扮演着某种背景。然而,古代思想家们崇尚纯粹的理性,而把技术,特别是谋生的技术,看作粗鄙和下等的。而且,日常生活中的技术显得如此平常,越是切身的技术,往往越是会在我们的视野之外,例如自己的眼镜和衣裤,只有当它们出问题的时候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
因此,技术哲学之所以在20世纪崭露头角,一是因为思想史对形而上学传统的自觉反思,二是因为现代技术开始变得扎眼,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总是生活在某个技术的环境下,而我们依附于其中的技术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难以驾驭。
“技术哲学”不仅仅只是一种“以技术为研究课题的哲学栏目”,而是意味着某种“哲学品格”。就像古希腊的所谓“自然哲学”,也并不是一个以自然为对象的哲学栏目,而是说,自然哲学家们首次“发现了自然”,换言之,发现了一个“自己作为自己的原则”的“内在性的领域”,“自然”即“本性”,“自然哲学”并不是专门追问某个“自然”对象的本性,而就是自然哲学开启了对“本性”的追问。20世纪的所谓“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也都有类似的用意,早期的“科学哲学”旨在把整个哲学“科学化”,语言哲学则首次把语言分析放到了哲学的中心。类似地,“技术哲学”不是哲学的一个科目,而是一种哲学风格,这种哲学把“技术”置于追问的中心。
当然,哲学的永恒问题无非是“自我反思”——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而技术哲学家注意到“技术”是这些问题中的关键词。我的“身份”意味着我是“做什么的”,我并没有一个现成的“是什么”,我总是通过“做什么”、“作为什么”来塑造我自己的形象和界定我自己的位置的。我也总是“通过什么”来和世界、和他人打交道。而这些中介性的技术,并不是纯然中性的,我们塑造着它们,它们也塑造着我们。
每一种技术制品都负载着某些特定的意义结构,例如同样是一张桌子,圆桌倾向于平等的关系,八仙桌可能被赋予方位的讲究,长方桌则更可能显示贵贱主宾的差别。每一种技术物在其相应的文化环境下制成,反过来,引入一种新技术并适应它,也可能重新塑造文化环境。“人性与技术互构”——“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技术,反之亦然。”
考古学或历史学以技术作为人类的断代标准(旧石器、新石器、青铜、铁器;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这并不是偶然的。但早期的考古学更多地关注石斧、石锥等攻击性的技术,但却相对轻视陶罐、网兜、房屋等保存性的技术。除此之外,技术哲学拓宽技术的范畴,把语言文字、交际媒介、建筑、艺术以及身体技能都涵盖在“技术”(技艺)的名下。
以上这些,当然是学着吴老师说的。吴国盛老师是我们科哲教研室(科史哲中心)的主任,也是我的导师。我现在的工作基本上都算是为他做注脚吧。吴老师近年来并未发表系统的学术论著,这一篇“讲演录”由他前几年的若干次讲座集结而成,通俗可读,但也凝结了他对“技术哲学”的战略思考,为我们指明了研究方向。当然,你会发现我们系还有其它科哲老师,各人风格大不相同,吴老师的路线是独辟蹊径的,未必是什么康庄大道。但既然是让我来介绍,自然就把吴老师他老人家摆在前头。
吴老师的流派自称“海马主义”,试图继承海德格尔和马克思的衣钵。通过海德格尔把现象学—存在主义的传统引入技术哲学,而通过马克思则把“实际性”或“历史唯物主义”引进来。马克思可以说是第一位“技术哲学家”,尽管他很少明确提“技术”的概念,但他所谓的“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强调的恰恰就是人的技术环境。教科哲学把马克思的“物质”解释为“物质第一性”、“先有物质”,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模式。真正还原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划时代的地位,不妨将它看作技术哲学的先驱。而且,相比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进路,马克思(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进路更重视技术的政治学维度,这两大哲学资源互相补充,构成了吴老师所指示的技术哲学进路。更具体的环节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3、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两本合订,在2004年出过分开的小册子)
这是波兹曼媒介批判三部曲的前两部,第三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也已经译成中文。看了第三部,也许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我把它奉为技术哲学的入门读物了。但相比而言,前两部更有冲击力和启发性。
对“电视”的批判构成了波兹曼贯穿始终的主题之一,波兹曼认为,“电视”将把人类引向赫胥黎式的“美丽新世界”,把一切娱乐化,肤浅化。
波兹曼是媒介思想家麦克卢汉的弟子之一,麦克卢汉指引而由波兹曼建制化的“媒介环境学”学派,是我研究生阶段主攻的重点,我试图把融合麦克卢汉和海德格尔两大资源,诠释一种媒介现象学或媒介存在论。“媒介”指的是某种“通过……而达成”的结构以及承载这种意向结构的器物。可以说“媒介”属于广义上的“技术”,也可以说“技术”属于广义上的“媒介”。但把“技术”换成“媒介”一方面强调了“通过”的意义和“交流”的结构,另一方面则把印刷术、电报、电视等狭义的媒介技术至于一般技术的核心,最后也能够直接引入媒介环境学派的资源。当然我不必在这里太多地介绍我自己的思路。推荐此书并不全是出于我个人理路的考虑。事实上,波兹曼属于媒介环境学派中算是个异类,几乎只有他对某种特定的媒介(电视)持有直白而激烈的反抗态度,他的思想的力度和深度似乎也都比不上麦克卢汉。
不过相比于天马行空的麦克卢汉,波兹曼的文本显然更有条理,更通畅和动人。虽然批评的焦点在电视,但他的分析显然不局限于对电视内容的浮夸评头论足。事实上,他把更多的篇幅都花在对印刷文化的讨论上了。在《娱乐至死》中,波兹曼讲述了印刷术如何成就了现代民主的形成,然后展示现代民主又是如何在电视中败坏的;而在《童年的消逝》中,波兹曼讲述了“儿童”这个概念和社会身份是如何随着印刷术的兴起而构建起来的,而这一身份又是如何在电视文化中消逝的。
我们可以把这部著作归入文化史或技术史的范畴,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一种现代性批判的方式——从技术史着手。这种视角并不十分侧重于蒸汽机、内燃机、原子弹等等那些特别刺眼的重大技术话题,而是更关注人们日常依赖的那些交往媒介和生活技术。这种视角也并不关心媒介的“内容”,比如说,并不关心电视中播放了哪些节目——娱乐类节目占多大比重、科教类节目占多大比重等等,而是更关注“电视”这一媒介本身可能给人类文化带来的影响。麦克卢汉的名言“媒介即讯息”强调的就是如此——如果只是着眼于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将会错失对媒介真正讯息的理解,例如你如果只看火车的“内容”,那么你将发现火车运来的煤和马车运来的煤没啥不同,坐火车出游的人与坐马车出游的人也没啥两样,结论无非只是火车的运载能力比马车大了不少。但事实上,火车的出现带动了整个社会格局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虽然我们说我们的态度应当是反思而不是反抗,但年轻人不可能一开始就学会“泰然任之”,我们可能会对我们的处境和时代开始激烈地抵触和抗拒。“叛逆期”标志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因此,波兹曼那反抗但并不绝望的态度也许是最适合入门者的。无论如何,哲学的主题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而一般而言,我们总是先察觉到自己的处境“有问题”,才开始了追问的道路。什么都坐享其成而毫无忧虑或怀疑的人很难走向哲学的道路。
4、陈嘉映:《哲学 科学 常识》,东方出版社2007年
以上介绍的几本书都是比较特别的,我是说,如果你不是在北大哲学系,而是想要考别的某个学校的科哲研究生,那么上面的几本书恐怕都没啥用。下面我回归一下正统,介绍两本一般的“科学哲学”入门读物。
第一本是陈嘉映老师写的这个读物。陈老师鼎鼎大名,相信不需要我多介绍了。这是他写的一部普及性的学术,广告语说“一本像惊险小说一样好看的哲学著作”。当然,这个命题是否夸大主要取决于你对惊险小说的热爱,像我这种不爱读小说的人看来,这本书是更好看了。无论如何,这部书通畅好读,非常适合入门阅读。不过就我个人读到此书时,可能由于之前对各方面都已经有了些积累,并未感到多少新鲜和打动之处。
从书名来看,就猜得到这本书涉猎的范围非常宽阔。上篇可以看作一部“科学史”的入门导引,讲了希腊求知精神的起源,到哥白尼革命的前因后果,以及近代科学的兴起或世界的机械化。下篇可以看作是是一部“科学哲学”的入门导引,包括经验与实验的问题、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的关系、科学的数学化以及自然哲学、实在论、实证科学等等命题。
和我们一样,陈老师反对盲目崇拜的科学至上主义,但也反对放弃求知的虚无主义。在现在这个科学的时代,除了把求知的任务交托给科学家之外,哲学还能做什么?陈老师认为,哲学应当认清自己的使命从来不是构筑一套普适理论,而是“经验反省和概念考察”。我也认同这一点。当然,究竟如何来进行经验反省和概念考察,可以有不同的路线,陈老师走向了分析哲学,而吴老师更偏爱欧陆哲学,但无论如何,我们不再期望去构筑一个永恒的、普适的形而上学体系来凌驾于科学之上,而是老老实实地做好“密涅瓦的猫头鹰”,不是去思考某个抽象的、永恒不变的理念的“人”的处境,而是在我们自己的历史境遇之内反省我们自己。
把陈老师的结论放在一边,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用清晰和平易的语言讲述了那些科学史、科学哲学的经典案例和论题,
5、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鲁旭东 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
这是一本最好的科学哲学入门级教科书,北大科哲的考研必读书之一,涵盖了从实证主义、证伪主义、历史主义直到后现代主义的,分析哲学传统下的科学哲学各主流学说和相关论题。可读性较强,学术性也有保障。但这本书我不想多做介绍了,因为如果是决定好投身科技哲学专业的,这本书几乎是非读不可的,而尚在门外徘徊的,倒是未必要从这本书读起,毕竟它似乎太正经了些。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去读一读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这部书将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亲密关系挑到了明处,而且对科史和科哲界内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6、伯特:《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徐向东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这是北大科技史与科技哲学丛书中的一本,丛书中较多是科学思想史的经典著作,包括库恩和柯瓦雷的名著。但如果推荐一本入门来阅读,我还是选伯特的这本书。相比而言,柯瓦雷的书啃来比较生涩,而库恩的《哥白尼革命》又显得有些平淡了。“科学思想史”这一领域是最能体现科学、历史、哲学三者间的密切关联的。伯特在写作时,“科学思想史”的范式尚未建立,我们不妨把伯特的作品当作一种“哲学史”来看待。事实上,他想写的也正是认识论的历史。伯特对以往的哲学家表示不满,他们在讲述近代认识论发展的时候,竟然都把牛顿忽略在外。而伯特认为,近代哲学的所谓认识论转向,与从哥白尼到牛顿的“科学革命”所伴随着的人的位置的变迁紧密相关。要考察近代认识论的来龙去脉,就不能把那些物理学家们丢在一边。另一位科学思想史的开山大师,柯瓦雷也是类似的态度——他们并不是把“科学史”当作思想史之下的一个专题门类来研究的,他们认定,科学、哲学和神学在思想史的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纠葛的,不可孤立地看科学史,亦不可孤立地看哲学史。那么,历史究竟该怎么写呢?他们的这几部经典著作就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当然,除了以上介绍的几本,有兴趣的同学更可以根据自己的关切来选择一些入门路线,例如对宗教学特别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保罗·戴维斯《上帝与新物理学》、伊安·巴伯《科学与宗教》和布鲁克《科学与宗教》这几本(科普、科哲、科史)的组合。每个人的哲学之路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如何,始终不要忘记自己的关切和志趣。当然,师长和前辈可能给你提供重要的指点和帮助,我也非常乐意和哲学系的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心得,欢迎你们随时到我的博客上来交流吧~
倘若能同时提供下载链接,就万妙了~
@Friendshao: 到ishare之类的地方搜呗。。另外这些书大多数都还买得到~
我自己最容易和这个推荐书目甚至观点产生共鸣了,学习!
多谢~
有没什么关于 科学哲学史 的书?没错,就是像西哲史那样介绍各个哲学家和他们简单观点的书。
像《科学究竟是什么》之类的导论书也是大致展示了一个历史顺序,不过覆盖面不够广。你也许可以看《科学哲学指南》,虽然不是历史顺序,不过按照词条写的,重要的人物、概念和学说都分别有简要介绍。
Pingback: 一些资料整理 « Labyrinthine
和我的兴趣挺符合滴
Pingback: 随轩 » 胡翌霖的招生启事
胡老师您好,之前我在微博上和您交流过,您当时推荐我看张卜天老师翻译的书,其中有关于哲学的书籍都对我来说比较难懂,如果可以的话能否推荐一些入门级的书籍,感谢~
你是哪位?如果说是想考研而读书,我的推荐是“看林德伯格西方科学的起源,张卜天翻译的各种书”,《西方科学的起源》优先要看,这就很入门了。另外像伯特、科恩等作者的相对入门,柯瓦雷比较难。张卜天翻译的哲学书中最入门的是《大问题》,这也够入门的了,不过考科学史的研不必定要读。
如果这些都觉得难懂,那就难办了,科学史方面要不试试吴老师的《科学的历程》或者我的《过时的智慧》,哲学试试费尔南多·萨瓦特尔的《哲学的邀请》。再不行就歇着。
真正有益的哲学书总是有点难的。
您好,我是江南大学的学生,即将大四,现在不确定能否拿到保研资格,但确定读科学技术史的研究生,通过您写的《过时的智慧》得知您。您推荐的书我已经读了几本,其他书目还好,但水平有限,觉得柯瓦雷的《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比较难以理解,由于不知是否是必读的书籍,所以才问了您这个问题。我会继续读伯特、科恩的书,谢谢您的建议~
《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在硕士阶段吴老师的课会带学生读,不用着急。其它书难易差别也较大,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即可,张卜天译的没有坏书,随便选就行。
好的,感谢您。
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大四的学生,想考贵校科学技术史专业的研究生。目前已通读过吴国盛老师的《科学的历程》,以及《世界科学技术通史》和《科学究竟是什么》,还未读张卜天老师翻译的《科学哲学的历史导论》。请问您能否就报考贵校给出一些复习建议,如专业课书目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等;另外请问您能否推荐一些书目,能有助于我更好地准备考研初试以及复试?
你好,欢迎报考清华大学科学史系。首先你应该关注系官网公布的最新招生信息http://www.dhs.tsinghua.edu.cn/?cat=92 例如自2021年起,参考书增加了《西方科学的起源》一书。认真阅读四本参考书是备考的基础, 当然,要考到好成绩,光背书也是不够的,考研参考书的意义是规定出大致的考点范围,但如何作答却需要考生自由发挥。比如《世界科学技术通史》里头讲到工业革命与科学的关系,那么我们就可能考相关的问题,但是这本书里的说法其实是很成问题的,比较肤浅,照着书答可能给一个及格或良好的分数,但如果答出新意就可能给到优秀或满分。
所以,熟读四本参考书是必要的,但是不要死记硬背地读,而是要带着思考、带着批判性去读,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到的概念或问题,可以进一步找更多资料去求证、深挖,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
推荐书目方面,张卜天老师翻译的一系列科学史经典著作都可以参考,科学哲学方面,除了通论性的教材之外,库恩、波普尔、拉图尔等人的经典著作都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