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需要学术,学术需要网络

网络需要学术,学术需要网络

前一篇文章提到学术应当主动面对网络化,另一方面,网络也需要学术。学者通过对网络媒介的主动介入,一方面将拓展学术发展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将为网络技术的发展带入独特的元素。

更早前关于网络的随笔中,我引到纽尔•卡斯特的历史回顾——“因特网文化”包含有四个层次:追求知识、崇尚卓越的技术精英文化;向往“自由”和玩耍的黑客文化;提倡分享和实用的“虚拟共产主义者”;以及寻觅商机的企业家。

当然,还可以算上因特网的前身,阿帕网所代表的军方背景。

网络技术的这几大背景元素代表了不同的“价值”维度,或者说意义维度。我强调过,技术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有价值负载的,但价值并不是线性的、一维的,非好即坏的,而是多元的。一种技术可能背负着多重的价值维度。网络技术是一个划时代的技术,它的诞生和发展也恰恰交织着各方面的意义元素。

一种价值维度意味着某一种追求形式。例如军队的价值是“秩序”,阿帕网最初的立意是为了创造一个即便指挥中心被摧毁也能在任意位置号令全局的通信网络。脱离了军方的直接控制后,互联网并非就消除了一切军队文化的元素,互联网在某种意义上始终是一个秩序森严的机制,它也可以随时被用来号令、统摄和监控。人们仍在通过互联网建构“秩序”或“权力”。

另一个元素与“秩序”正相反,那就是“黑客”所代表的破坏性的元素,当然,破坏本身并不是价值所在,但是在攻破现成秩序时得到的那些兴奋、得意和成就感确实是黑客们的旨趣。破坏未必总是消极的力量,反而经常是活力的来源。互联网的发展也少不了黑客和技术宅们的贡献。

第三个元素是商业公司,他们有时服从秩序,有时也愿意钻钻空子,无论如何,他们的目的是营利。他们借助互联网谋求财富。不用多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商业元素的渗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当然,商人的介入也可以为技术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刺激。

第四个是草根文化,或者所谓的“虚拟共产主义者”,他们并不想大捞一票,也不想花费过多,他们崇尚免费,最好是按需分配,在互联网上不付代价地获取对自己实用的东西。严格来说,这一元素并没有什么真正的“追求”,而只是要求参与分享。崇尚秩序的军队文化和崇尚自由的黑客文化,要求利润的商业文化和要求分享的草根文化,构成着技术发展的张力。

但最后一个不可忽视的元素就是“学术”,如果说前四种力量构成四边形的四角互相牵制,学术的位置则更像是居间调节者。学者代表着某种精英文化,他们追求知识,也看重声誉。他们崇尚自由,但并不推崇不劳而获的平等,他们往往也顺服于现成的秩序,但也随时提供批评和叛逆。学者们追求的是纯粹的知识,以及攀登知识高峰的荣耀。

以Linux为代表的开源软件反映着学术元素的力量。草根们可能是为了免费而选择开源软件,商业公司也有可能从开源软件中获利(比如安卓系统),但开源软件的编写者们的追求就不单是共享或营利,更根本的追求毕竟是“学习”和“荣誉”。Linux最初的宗旨就是为了共同学习。许多开源软件的编写者都不要求收费,也放弃了自己对软件控制权,任由自己的软件被传播和修改,但他们一般至少强调一点,保留版权信息。而所谓的版权信息其实是放弃(传统意义上的)版权的声明。更恰当的说法是“版责”(见话说网络时代的“版权”)。而“版责”声明的真正旨趣就在于保证作品的开放性,用学术界的话来说,就是“转引注明出处”这样一项基本要求。转引注明出处的意义就在于:首先,促进学术的传播;其次,在传播时保证原创者的荣耀;最后,加强学者之间的交流,促进学术生态圈的形成和激励学者们互相批评和改进。

学术的价值维度在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中是不可忽视的。学术文化除了以科研院所和大学校园为据点外,也渗透在其它各种文化之内,就好比说军队也可以养科学家,公司也可以养科学家。但科学家毕竟也有自己一套独立的追求。国防部可能为了安全和独立而培植开源软件,公司也可以为了赚钱而借用开源软件(比如安卓系统),民众也可能为了免费而支持开源软件。但如果少了以纯粹求知和个人荣耀为旨趣的开发者的投入,整个生态系统仍是不够完美的。诚然,在任何一个时代中,学者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没有学术,光有军队和技艺,文明也照样可以发展,但毕竟是少了一点什么。

于是,我们想一想中国的互联网发展环境相比西方而言欠缺了什么?权力和金钱的追求自然不缺,追求破坏和免费的也不缺。唯独缺少的就是学术的元素——开放性和荣誉感,学习和批评的环境。

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差别在哪儿呢?最关键一点就是引注的规范和丰富上面。说中国人欠缺版权意识,其实根本在于欠缺学术文化。要么是像草根文化那样从纯粹实用的维度来看待网络信息,要么是像商人那样不择手段地利用,要么是像军队那样去控制,要么就是去叛逆和破坏。唯独很少有人像学者那样看待网络,把学术的精神注入其中。

于是,我们再看为什么中国的学术界的网络化脚步如此缓慢?这绝对不是因为中国的学者们都特别清高,特别专心学术不问俗事,特别固守传统而不赶时髦,或者特别纯粹而拒绝奇技淫巧。根本原因恰恰在于,他们本来就特别缺乏学术精神。

当年有同学看到我把平时的论文统统都贴到博客上,好意地提醒我应该有所保留,防备抄袭。我不以为然。我所困惑的是,难道把论文公开出去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学者为什么而创作?为了追求学术,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为了促进交流和批评……为了这些目的,难道不该尽可能地公开自己的作品吗?我纳闷的是:为什么各种传统的报纸、期刊等等,都早已主动介入网络,开辟了电子版,免费公开所有的文章,唯独学术作品竟要收费才能下载?为什么各种新闻网站都开辟了互动功能,让读者随时参与批评和讨论,唯独学术作品仍然只能以pdf的形式下载下来,拒绝互动和批评?为什么各行各业都在网络上建起了各自的圈子,互相交流,各界名流都开辟了自己的博客主页,与他人交流互动,唯独学者们仍在故作神秘?

从启蒙时代以来,知识的开放性就是学者们的追求或要求。图书馆和博物馆的意义就在于此,图书馆不是为了权力或利润,而是为了让尽可能多的人尽可能方便地获取知识。但图书馆和博物馆进了中国以后都变了味。但我们可以辩解说:中国国情如何如何,人实在是太多,图书馆完全免费开放是不太可行的。那好,那么网络呢?启蒙时代“文人共和国”(republic of letters)的理想最接近于互联网的环境。如果说追求牟利的小说和流行读物有一定的理由拒绝完全公开,那么学术作品呢?相比于小说家和出版商,学者们根本就不靠卖书赚钱——拿着工资和讲课费,得到了课题的基金,为什么还不把研究成果放到网上呢?除了那些需要保护起来的专利技术,那些本来就是为了促进人类的知识积累的研究,为什么都要设立层层门槛呢?特别是现在的学术作品本来就是借助电脑和网络写成的,那又为何不愿意通过网络发表呢?如果学术会议旨在交流和批评,那又为何不利用网上论坛呢?

关键在于,在中国的学术界,创作也好,交流也好,根本就缺乏学术的精神。创作论文是为了评职称和评奖励,而开学术会议是为了报账拿科研经费。所以,学者们当然要拒绝“上网”,因为发表在网上的论文丝毫无助于评奖,在网上进行的交流也无法报上经费,你又怎么指望学者们有这份闲心呢?

网络需要学术,学术需要网络,但归根结底,其实是学术需要学术。当学者们拒绝进入网络时,最好扪心自问一下:凭什么不上网?究竟是因为“太学术了”?还是欠缺学术精神?

2 Comments

    1. @luxin: 现在中国的出版社也不靠出学术书赚钱。中国图书的售价和西方不能比,顶多几千册的专业学术书根本赚不了钱。赚钱的是出教材,以及流行读物。出学术书主要是做名气撑门面的意义。另外许多三流学者还会自费出钱给出版社出书。另外比较好的作品也可以拿到各种奖励基金来资助出版。总之出版社也未必要靠控制学术书的版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