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创建这样一个论坛

为什么要创建这样一个论坛

这个新开通的“科史哲论坛”是将在今天11月份举行的“北京地区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的一部分。

这个研究生论坛是去年创办的,去年由清华主持操办,今年则轮到我们主持。于是,总负责的重任就落到了我的头上。

作为一个宅男,我向来不擅于组织事务,更不擅交际,当然在吴老师门下特别擅长社会活动的组织能手向来比较匮乏,我也只好硬着头皮来接手了。好在去年清华的朋友们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我们只要能模仿他们的工作就足够好了。

但毕竟我们的论坛才办过一届,还谈不上“传统”,我们这第二届仍然属于试探和开路的阶段,单纯照搬首届的模式似乎是不够的。我也希望为这个论坛贡献某些东西。

比起前一届,本届论坛的范围扩展了,邀请了全北京所有科史哲专业的硕士点院校。但仅仅如此还谈不上什么贡献。在会议议题方面,我们仍然是兼容所有科史哲范畴,也不会有什么变化。在会议组织方面,这次可以动用的资金稍多了些,可能可以做得更好些,但也算不上什么值得一提的事情。真正有所增添的,通过我而带入的新元素,就是这个在线BBS了。

筹办会的时候有人问,要想清楚我们这个论坛的特色在哪里。同交叉科学论坛之类相比,我们的论坛主题似乎颇多重叠之处,我们如何可能独树一帜?我的回答是,我们的特色不在于主题方面,而在于组织形式,特别是我们是一个由学生来组织的论坛。

由学生来组织的论坛有何不同?如果说我们只是去模仿老师们组织论坛的方式,那么“学生主办”就称不上什么特色,甚至是意味着我们的组织方式不够“成熟”,只是老师们给我们一个锻炼的机会让我们办一次学术家家酒吗?我们要把“学生主办”变成我们论坛的一大“特色”,而不是一个弱势,那又要怎么做呢?

学生组织的一个特色是,我们的交流可能更加自由和开放。老师们交流起来往往颇多顾忌,较难坦诚相待。老师们的交际圈子也基本早已固定,隔行如隔山,特别是科史哲专业,同行也不像同行,即便凑在一起开会也是各说各话,整个学术界呈现为支离破碎的大杂烩。然而学生们在学术界的交际圈尚未形成,我们不必紧跟自己的导师去把现成的学术联系复制下来,而有可能重建自己的学术圈。

因此,建立一个地域性的、专业性的,活泼而开放的社交圈子,是这个论坛的主要旨趣。当然,这毕竟是要建立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而不是单纯的联谊,论坛的学术性也需要有所保证。当然,这个交流圈子不能局限于我们这些参与筹办工作的同学,也要辐射到更多的参与者那里。但是如果说大多数参与者只是每年在开会会场那里坐上大半天,听上几个报告,那么他们又如何可能加入到我们的交流平台之内呢?

网上BBS的设立,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社交联谊的功能、学术争论和把关的功能、让所有同学持久而广泛地参与的功能,都可以由这个网上论坛来提供。同时,这也是独具学生特色的一项元素——我们这批学生正是和互联网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别的方面,学生们的经验都比不过老师,但在利用网络方面,恐怕还是我们更为擅长。

无论你是时尚还是保守,无论是赞颂还是抵触,网络化无疑是大势所趋。学术界事实上也早已不可回转地迈入了网络化的浪潮之中——这年头不在网络上检索文献,还能做得了学术吗?发表出去的论文还有几成是作为纸板的期刊而被阅读了?多少人会去特意订阅各种学术期刊,还有多少人在写文章时会去逐本翻阅纸质期刊而不是首先在网上检索关键词?学术界早已离不开网络,但是学术的网络化进程仍然是极其被动的,网络上早已有了各种各样的“门户”、“论坛”、“圈子”,然而有多少学术门户、学术论坛、学术圈子?

人们似乎觉得,搞学术就是甘于寂寞、“闭门造车”,根本不在乎去利用什么社交媒介。这当然是错误的。广场、沙龙、行会、咖啡馆、书信、小册子、期刊……每一个学术繁荣的时期,往往都是某一种新的社交媒介兴起的时候。包括现在“学术会议”的形式,也是在发达的现代交通媒介的条件下才成为可能。从古至今的学术传统总是在利用新的媒介来激发自己的活力。学术界不可能,也不应该抵制新媒介的兴起。

但是作为学者,自然也应有所固执,而不能单纯地赶时髦、单纯地顺应潮流。但这种固执不应表现为顽固地抵制新事物,这种抵抗不可能避免学术的网络化,而反而是只能让学术传统完全被动地、随波逐流地被网络浪潮卷入。学者应固执于自己的理念,主动地去探索新技术的可能性。

技术与人性“互构”,技术将塑造新的生活方式乃至生活理念,而反过来说,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可能展开出不同的技术发展的可能性来。例如互联网的诞生本身就交杂着多种文化元素,包括军队的元素,民间爱好者(黑客)的元素,学院的传统以及商业的传统。少了学者们的贡献,阿帕网也不会变成今天的因特网,也不会有Linux。技术不是中性的,而是有文化和价值的负载的,但它所负载的文化并不是单一的,而总是多重可能性的交叠。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固执于不同的理念的人们一同介入到技术的发展史之中,这种介入的模式保证了人类在无可抵挡的技术浪潮面前,仍然保有“选择”的能力。

总之,我想说的是,学术的网络化是大势所趋,但是究竟怎么个网络化法,还得看我们这代人的作为。就现在的情况看,学术界在网络浪潮面前几乎仍是完全被动的,顶多只是把网络当作中性的工具来使用,比如期刊论文利用网络来检索,无非是比跑到图书馆里去检索快一点,而期刊该怎么出还是怎么出;比如学术会议通过网络来发布信息联络人员,无非是比寄信高效一些,但会议该怎么开还是怎么开。但是即便我们可以把技术当作中性的工具,但事实上它们不是,新技术正在整个地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它们也终将重塑学术活动的方式,一厢情愿地无视技术的塑造力,并不能让我们坚守住传统,反而有可能是在技术面前丧失了自我,沦为效率逻辑的奴隶。只有当我们只是把技术看做中性的工具时,技术才呈现为单纯的“效率的逻辑”。

撇开技术哲学不谈,无论如何,我一直希望以自己的理念来促进学术的网络化。我的随轩博客就是这样的试探。当年吴老师派我打理KKBBS,也是一次实践的机会。当然,KKBBS的试验最终失败了,在热闹了一小阵之后就进入了休眠期。但KKBBS的失败并未打消我当时的想法,例如:BBS更适合于学术交流:网上论坛应该取代学术会议。就现在来说,开设这个论坛仍然是依托于那个将在11月举办的北京地区科史哲学术论坛这个“实在的”会议,是这个会议的一个附属环节。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实际的会议将是成为附属的和次要的,而网上论坛将成为更“实在”的交流平台。

也许现在仍有些人抱有这样的成见,认为网络是“虚幻”的、匿名的、浮夸的,和严谨扎实的学术讨论怎么搭界呢?的确,网络是有可能塑造出一种人人都戴着面具,事事都不负责任的环境来,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没有其它可能性了吗?就在几年前人人都以为网络是如何如何高扬匿名性,而Facebook横空出世之后呢?还有谁敢低估实名网络的力量?技术和人性一样,从来不是一件现成摆在那里的东西,而总是留有余地的,是发展着的。

当然,技术与人性一样,也很难脱离当下的处境,凭空设计出某个未来的蓝图来,然后就可以把技术朝向这个目标引导过去。要去塑造技术、引导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基于某个未来,而恰恰是立足于过去,致力于当下处境的细微调整。因此,我现在也并没有某个清晰的概念,确定好“一个学术论坛应该是怎么样的”再来建设我们的论坛。但没有蓝图并不意味着茫然失措,我们可以基于自己固守着的理念,一步一步地摸索试探。不是托付于某个不切实际的图景,而是立足于对现实的理解而展开探索。

这涉及到我们对学术和对网络的理解——学术活动不是闭门造车的秘传技艺,而是一种具有强烈公共性的社会活动,只不过学者们需要同“大众”保持一定距离,但这种“距离”并不一定是封闭,更不意味着学者之间的互相隔离;而网络世界却并不是一个完全平坦的、各向同性的均质空间,建立联系同时总是意味着某种定位,我们在网络空间中是拥有“位置”或“场所”的。诸如此类的理解引导着我对网络环境的搭建。

扯了半天,无非是说,BBS的创立背后有着我个人的技术哲学的考量。但无论如何,就实用效率的考量而言,相信这个论坛也是有作用的。退一步讲,即便这个BBS的社交功能没能发挥出来,它作为审稿平台的功能也应当有所体现;再退一万步讲,即便连审稿工作也少有人响应参与,光是我一个人或极少数人审稿,这个论坛也至少能够保证把审稿过程透明化。我唯一担心的问题是,人们看到稿件要被放到论坛上公开审议,就畏缩不投了。事实上,一部分人的投稿的确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以往习惯于把投稿理解为投入某个“黑箱”之中,然后显示一个结果,至于黑箱之内发生了什么,他们根本不想知道。因此,一些人会毫无顾忌地把自己也毫无信心的文章投出去,反正如果写得真烂的话最终也不会被录用。但现在采取这种审稿方式的话,即便不被录用的糟糕稿件也会被“晒出来”(连同审稿人的批评一道),这也许的确会让少部分人畏缩。但我相信,真正热爱学术的人是不会因此畏缩的,相反,他更愿意拿出自己未必成熟的作品来投稿,因为即便最终没有通过评审,他的论文仍然可能得到充分的反馈和广泛的讨论,即便最终没有机会在会场宣读论文,每个投稿者都已经可以参与到我们这个学术圈子内的交流之中了。

 

8 Comments

  1. 井琪

    闭门造车不光是不可行的,实际上也是不道德的。一个学者拥有了学术资源,占据了学术地位,就要为社会传播一些有益的学术的思想,教书育人也好,著书立说也好,现场交流也好,都是应有之义务。而这种传播,当然要尽量利用最好的方式。网络有他自己的问题,但不能说明他不好。扩展到科技,我也认为,科技有问题是一回事儿,当代科技仍然不愧为人类心灵的最高成就之一。我们做科技哲学,当然不需要去重复科学家技术家们对科技的颂扬,但是我们看批判性的文章看多了看久了,就容易以偏盖全,忘了追求真实。当然,这也仅仅是我个人对科技的评价,或许有人在追求真实的态度下,仍然觉得当代科技没有我认为的这么高评价,那就是研究上的学术问题了,可以继续探讨。

  2. Pingback: 网络需要学术,学术需要网络 - 随轩

  3. Pingback: 开通以来科史哲BBS的访问统计。。 - 随轩

  4. Pingback: 随轩 » 交流为主,学术为辅——科史哲论坛小结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