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小记(一)

“云游”小记(一)

7月8日至15日和爸妈去云南旅游,简称“云游”了,当然这种旅游与我所向往的真正的“云游”没法比啦。博文起这个标题聊以yy吧~

我们是跟着春秋旅行社的旅游团出去的,春秋算是上海老牌的旅行社了,爸妈当年旅行结婚时也是这家春秋社,肯定是比那些杂牌小旅行社来的正规可靠一些,不过无论是什么旅行社,都不能和自助游相提并论了。

我心目中的旅游与那些游客们所进行的活动是两回事,我愿意把那些人所谓的旅游称作“虚假之游”。不过话说回来,或许那种活动倒算是接近“旅游”一词的古义——瞧“旅”、“游”二字都带个“方”字,那个偏旁是“旌旗”嘛。所谓“旅游”大概就是一群人行军似地随着旗子走来走去的样子,这倒是很贴合旅游团行动时的形象呃~

之所以说那种活动是“虚假之游”,并不是说那些都不算真正的旅游,只有符合某种标准才算真旅游之类——并没有这样的标准。我称其为“虚假之游”,是因为这种活动一开始就是奔着虚假去的。游客并不关心他们所看的东西是真实还是虚假,甚至许多时候都不关心究竟是有趣还是无趣,在许多时候,真实的东西反倒是不受欢迎的,例如去“爬山”,总需要铺好台阶,造好缆车,搭出观景平台,修好花木,顺带引进点外国草作绿化,总之是非得要把那块地方弄个面目全非,才算是成了“景点”;又例如去参观民族风情,总需要先雇好演员,搭好舞台,排好节目,才好去体验了解,即便明知这些表演并非是当地人真实的生活方式,游客们多也满足了,毕竟他们也只需要享受虚假的表演,而无意探究真实的生活。

另一项虚假之追求是“拍照”,这俨然已经成为游客们逛景区时的第一“任务”。许多人逛景区时要么是在拍照,不然就是在寻找下一个拍照地点。从导游那儿听到一段经典的话:说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回家一问什么都不知道。”这大概是中国大部分游客的模式了。

我当然是如往常一样,总是拿着相机随手拍照。不过显然地,我不喜欢那种到了景点摆好pose,露出虚假的笑容,再来拍照留影。当然,这种照片可以用来留念,以供日后翻看回忆。不过在唤起回忆方面我随手拍下的照片也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因为这是真实行程的记录,而不是刻意的演绎。

遇到有趣的场景,心中喜悦,去与它合个影,当然也是不错的事。不过事实上许多游客的许多照片都绝不是在他们觉得兴致勃勃的时候拍的,在许多时候,游客非得要在某处留影,仅仅是因为此处是个“景点”,是导游指点出来的地方,于是便要拍照留影。留影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帮助自己日后回忆当时的经历(那样的话像我这样直接拍下景点的照片即可),还更夹带着“到此一游”的心理,仿佛自己若不出现在相片中便不足以“证明”自己曾“到此一游”似的。在这里,游客的目的仍不是那真实的景物和经历,不是为了“在此之游”,而是为了“此地已被我游过了”。无论是否需要拿出相片来向亲友炫耀,自己在相片中的存在就足以带来某种虚假的成就感。

当然,有些人就是喜欢拍照,那么“景点拍照”也是很自然的事,但毕竟景点首先是为了去“游”的吧?

除了拍照之外,购物也是旅游团的重头戏。尽管不少游客会抱怨被导游引去的商店太多、太烦或太宰人之类,但总还是有更多游客会提着可观的“战利品”回家。

这里仍有“到此一游”的心态作祟。买一些“战利品”回去也是“证明”自己“到此一游”的方式。我也常常会买一些小纪念品带回来。景点去得多了,就知道许多号称特产的小玩意其实在大江南北的旅游市场里都见得到,恐怕多半都是从义乌批发来的。我一般会买一些有意思的,又是真正本地特有的,便于携带的,价格又在百元之内的小东西,比如这次就是在丽江花30元买了一块树皮画,在满眼雷同商品的丽江版的“城隍庙”里,这是只有在一家不起眼的“工作室”里才见到的,倒算别致。其余就是两饼普洱茶和一罐无糖无伴侣的云南咖啡,应该还算适度。爸爸倒是买了一块四千多的墨翠貔貅,相对来说我们还算是比较理性了。

旅游者的钱是最好赚的了。第一,旅游者都是外乡人,在当地人生地不熟,容易被忽悠;第二,旅游者到过就回家,即便知道被忽悠了也很少会回来找麻烦;第三,旅游者既然成为旅游者,往往都是有钱而且舍得花钱的人;第四,“到此一游”的心态让人积极地寻找“战利品”;第五,旅游时有一种逻辑会起重要作用:“都花了N千块来旅游了,这百来块的小钞票被宰掉就宰掉吧”;第六,旅游时总是兴致勃勃,平时开在家门口的珠宝店或许都视如不见,到了景点却能被刺激出迫切的需求来,仿佛那些东西成了早晚都得买,不如现在买的东西了。

当然,旅游者总是怀着各式各样的目的选择了出行,除了为公事或学习而出行的人外,大多数人出游的目的大约总是为了娱乐和放松吧,特别是“小市民”们,也就是中产阶级,大多是借助旅游来逃离烦忙的日常工作和单调却快节奏的的城市生活吧。

我不并需要逃离什么,这次出行属于一次难得的家庭活动,也就顺着父母了。

对于我个人来说,首先,我并不需要为了偶尔逃离都市而选择旅游,尽管我会批判城市化,但我并没有对我的生活环境有多少反感,每一天都过得愉快惬意。其次,我也不会为了“到此一游”之类的目的而去旅游,如果说我也需要得到成就感以自娱的话,读书和写作就足够了。再次,我也并不会为了增长“知识”而去旅游,虽说“百闻不如一见”,不过那些诸如历史、地理和文化之类的知识,总还是看书来得可靠和有效一些,而真要去了解当地的“地方性知识”的话,就该用“背包族”的旅游方式才好了。

在我看来,只有背包族才称得上真正的旅游人,追求真实而不是虚幻,追求了解而不是征服,追求“在此参与”而不是“到过了”。

不过靠背包族可没法儿拉动旅游经济。据说丽江古城很早就为西方的背包族所喜爱,直到96年因地震而为国人所知时,它才逐渐从穷乡僻壤的贫困县发展成颇为繁华的旅游名城。

我用“繁华”一词并无褒义,用上海话来说更为贴切,就是说“老闹猛的”,基本上就是上海城隍庙的感觉。城隍庙放在本来就繁华喧闹的上海,倒也算是搭调。但这城隍庙要是开在一座有高原姑苏之称的历史文化古城,那就实在是惨不忍睹,更不用说这整一座古城本身就彻头彻尾变成了一个小商品市场。

去平遥古城时已为它的商业化而嗟叹,哪知道见了丽江,才知道啥叫小巫见大巫——整个丽江“古城”再找不出一间没用开发商用的房子,放眼望去,哪还有一点“古”的感觉?

丽江古城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号恐怕是眼看就要被摘牌的了,否则就不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管啥的了。就像是炸毁巴米扬大佛一样,或许你可
以从里头炸出一座金山来,但遗产终究是毁了。你或还能辨称为了金山炸掉遗产也是好事,但如果一边在轰炸,一边又号称保护遗产,那就是搞笑了。

但难道为了保存遗产就应该剥夺当地居民致富的机会?如何尊重当地人的意见?当地人究竟希望得到一座怎样的丽江城,而我们的希望又是什么?

先写到这里。过段时间或许会逐步再记些流水账,到时再写到丽江时再谈吧。

2008年7月16日 上海福山路

最新评论

  • Ceiling

    2008-07-16 19:20:01

    真巧,我才“蒙游”回来。我可是背包的哦~哈~~

  • 古雴

    2008-07-16 21:14:03

    唉,啥时候背包也带我出去吧~ 背包这种活动关键还是需要有好旅伴,让我一个人出去那就真是只会“云游”了。
    过几天准备去买个大背包和整套装备,争取每年云游几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