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作为一种思考方式

读书作为一种思考方式

这段文字是给《共青苑》的另一个栏目准备的,同时也可以算是前一篇“我与哲学”的延续。

在“我与哲学”一文中,我想说,我选择了过一种哲学家的生活,亦即执着地面对那些“大问题”,而不是逃避或自欺。但是,这种生活是如何可能的?

至少对我来说,我所理解的这种生活方式,并不是成天冥思苦想(作“思想者”状),一刻不停地琢磨问题,如果是那样,那就太痛苦了。

事实上,想这样一个人静默地思考的状态在我的生活中也是极少的,至多只偶尔在一个人骑着车赶路时,或夜里睡不着时,才会胡乱地进行一些独立思考。而且许多时候想了些什么等睡了一觉便都忘了,我也并不在意。

我更多的,更主要的“思考”,是需要借助于读书或写作为手段的。

读书是触动思绪和激发灵感的手段,而写作则是整理思路和澄清观点的手段。哲学从根本上说只是思考和追问的活动,但读书与写作却是其不可替代的手段。

有人会说:“尧舜之前,何书可读”,因此读书是可有可无的,不读书也能思考嘛。但不读书的思考,一般人大概只能停留在最肤浅的程度上了。近世大哲学家中读经典最少的大约要数维特根斯坦了,不过这种横空出世的天才毕竟是极少的,而且维特根斯坦的生活状态似乎是充满痛苦的。

肤浅不肤浅倒是次要的,关键在于,以读书而思考的方式是让人愉悦的,所谓冥思苦想,这个人的思考难免是痛苦的,是无助的。通过思考和追问,你可能陷入更为严重的迷茫、困惑、和焦灼的状态中,这是在我前一篇文章中说过的。但读书却不一样了,至少在读书时,我不再会感觉如此焦躁无助、孤立无援。因为读书是与作者的交流,无论是那些不朽的哲学家,还是那些即便是二三流的作品,无论是激起我的共鸣,还是让我抵触反抗,无论如何,在读书时,我发现我毕竟不是孤独的。

当然,与身边的朋友交谈,也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思考方式。不过,愿意在生活中谈论那些烦人的大问题的朋友毕竟是少有的,而且每个人的关切和思路都千差万别。而在古往今来的无数哲学家和其他作者中,你可以找到任何一种立场或思路,在哲学中每一种观点及其反面都会有人主张。总而言之,通过书籍中,我总是能找到同志和对手,他们陪同者我一起思考。

进而,阅读那些大哲学家的不朽作品本身也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令人兴奋的活动,在那次座谈会上我已提到了。

同时,即便是读一些二流三流作者的作品,也不总是浪费时间,除了增强自信之外,我也可以来思考为什么这些作品是糟糕的?他们欠缺在哪里?如果让我来做出评论或指教,或者干脆让我讨论同样的主题,我又能怎么说?

总之,只要是读书,并以此而思考,总是令人愉快,或令人兴奋的。

2007年11月10日

最新评论

  • UNIC

    2007-11-10 20:46:41 匿名 124.117.20.144 

    前几天看到图书馆一本书叫《嗜书隐君子》好象有点趣味……
    同志啊,我刚在那篇《我与哲学》里留了不少话,结果一刷新,发现没了评论栏……呜呼,拜托,下次写完要取消评论就直接取消好不好……

One comment

  1. Pingback: 阅读与自由(一) | 随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