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与环境导论》期中试题

《文明与环境导论》期中试题

一, 列述全新世早期中国先民在社会经济和精神文化等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并依据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几次阶段性跃进,试论证何以人类社会自此呈现加速度发展之势?

中国全新世早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遍布全国,包括黄河中下游、辽河和海河流域等地的旱地农业、长江中下游的水田农业,还有分布全国的狩猎采集区。中国是粟、黍、水稻等作物的农业起源地。

中国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众多,但较为有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以嵩山为中心的裴李冈文化。

裴李冈文化发现于河南新郑,距今年代9000~7000年。主要的文化内涵是:磨制精美的石器,种类繁多的陶器。尤其是在墓葬中发现了殉葬的龟甲,上面刻划有符号,虽然还谈不上文字的形成也足以证明其文化进步的程度。引人注目的是发现了用猛禽腿骨制作的骨笛,其制作之精巧与音色之准确另今人惊叹。

全新世是地质时代的最新阶段,第四纪二分的第二个世,开始于约1万年之前,末次冰期结束,地球温度迅速提高,大地回春,万木复苏,昔日的冰天雪地到处出现潺潺流水。在洞穴中生活数百万年的人类开始走向开阔的平原,自此,人类的再生产和人类的物质再生产开始进入加速度的发展阶段。

从旧石期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从新石期时代发展到青铜时代,从青铜时代发展到铁器时代,从铁器时代发展到机械时代,从机械时代发展到电子时代。这就使全新世人类的五次阶段性跃进。

人类社会之所以在全新世呈现加速度发展之势,有两方面的因素。

首先,人类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身体和智能都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为产生飞跃积累的足够的内部条件;而同时,末次冰期的结束使大堤回春,万物繁盛,给人类走出山洞、变革生产力带来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这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互相促成,使全新世早期人类如水到渠成般在世界的各个地区几乎同时开始了飞跃式的发展。一旦产生了突破,人类飞速发展的势头便难停止,而同时兴起的不同的人类文化的遭遇以及他们的互相交流,更使得全新世中期和后期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二,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简单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认识和体会。

同样是马克思所说:“历史本身就是自然史的真实部分,是从自然到人的转化过程的真实过程。但是,自然科学以后将包括人文科学,正如人文科学将包含自然科学一样。”不可能排除自然,孤立地考察人类社会,同样,忽视了人的影响来孤立地分析自然也是片面的,人的因素和自然的因素总是交织在一起。按照著名的社会、心理、人类学家塞尔日•莫斯科维奇在《反自然的社会》中所指出的:“我们依赖我们的环境,因为我们造就了它,它也造就了我们。”

马克思从人类出发,得出了自然史和人类史相互制约的结论;有趣的是,近代物理从自然出发,也得出了完全相同的结论,著名的量子物理学家海森堡说:“如果不了解量子革命的含义,人们会觉得这场革命并不凶恶,因为在这一领域,研究和认知的对象并不是自然本身,而是人类对自然的探寻。……我们通过各种理论了解到的并不是自然本身,而是我们同自然的关系。”我们看到,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物理科学的殊途同归更进一步印证了这个道理——人与自然彼此作用、密切相联。

今天,进入了新的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正在发生着改变——人类不再是面对自然手足无措、听天由命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势下,我们的思考更加不能再割裂人与自然,如大卫•伯姆的话:“整个世界,无论社会还是自然界,显然也是通过我们意识中的包含性与我们的思维过程有着内在联系的。”——千万不要一看到意识或思维就愚蠢地将这位理论物理学家的话斥作唯心主义,相反,那些盲目迷信科学,狂妄地企图征服自然的人才是更危险的,再借哈贝马斯所说的:“自在的自然界是我们必须加以考虑的一个抽象物,但是,我们始终只是在人类历史形成过程的视野中看待自然界的。”最恰当的世界观和科学态度一定必须包含把人类与环境、社会与自然视做统一的整体的世界观。

备注:本题引用语句参见:

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中央编译出版社

李培超《伦理拓展主义的颠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塞尔日•莫斯科维奇《反自然的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

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三联书店

三, 为什么说中国早期文明呈现为“多元一体化”?并从社会和自然背景两方面论证为什么只有中原文明能够经久不衰?

中国早期文化遍布全国,包括黄河中下游、辽河和海河流域等地的旱地农业、长江中下游的水田农业,还有分布全国的狩猎采集区。由于中国地域辽阔、生态丰富,南北跨越多个气候带、东西跨越三级地理梯度,不同形式、各具特色的早期文化萌生与中国大陆的各处,如西辽河流域、甘青地区、环岱海地区、中原地区、海岱地区、四川盆地、江汉地区、环太湖地区等生态过渡带区域,都出现过独特的早期农业文明。然而,“多元”而又“一体”,中国文明从距今8000多年的裴李岗文化延续至今,虽然经历了数十个朝代,被诸多不同民族所统治,但文化一脉相承,从未间断,而中原地区适中的位置、独特的地貌、肥沃的黄土、相对稳定的气候、多样的景观、丰富的水源为中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中国文明由以中原为核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成长起来后便在世界文明之林中傲立不倒,首先是源于其强大的文化向心力:即以中原黄河地区为文化中心,不断地融合各种文化,最终从“中原”而成“中国”,形成了统一的文化认同。而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融合多种文化而成一统,又与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中国的主要文明起源地都集中在东部第二阶梯以下的地区,这里地势平坦、开阔,平原较多,自然阻隔较少,客观上不利于文化割据的存在;而各地早期文化因各种原因逐渐衰弱而中原黄河文化一枝独秀的内在条件与地理条件相配合,最终促成了文化一体化的形成。进一步,当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明后,中国大陆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又保证了中华文明相对安全的成长——东方、南方的大洋、西方的沙漠和高原、北方的西伯利亚冻原,把辽阔富饶的中国大地保围在一种相对孤立地环境中,使得中国在文明成长的早期较少地受到外族入侵的威胁。另外,由于中国独特的农业环境的影响,中国人形成了自给自足的习惯和知足常乐、顺服天命的思想,这些思想也从另一方面增加了中国社会的稳定性。

四, 国际社会为什么发起“全球变化研究计划”(Global Change Study)?为什么这一计划强调演变过程和人文因素?

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始于1987年,是迄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之一,涉及地球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数学和物理学、天体科学和遥感技术、极地科学、社会科学、数据库与网络化技术应用等众多的学科领域。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强调跨学科、交叉学科和跨部门、多国参与研究,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区域尺度和全球模式研究。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全球变化研究是一个庞大的计划体系,它由四个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分计划组成,即: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和生物多样性计划。

我认为,全球变化研究计划是应危机而生的,所谓危机,一方面是自然的危机,同时也是人类的危机:随着近代科学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兴起,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的日益增强,整个自然的和谐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打破了,地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和文化危机,在危机下,人们终于开始意识到:征服自然同时是征服人类自己、破坏自然同时是破坏人类自己。而“全球变化研究计划”,正是人们对以往机械的、孤立的科学进行反思后促成的。传统的科学强调专业化、孤立地和还原论地分析问题,有意地疏远和打断整体与部分的联系、学科与学科间的联系以及人与自然的联系。而现在,随着二十世纪物理学的三大革命——相对论、量子论和混沌学,随着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的兴起,随着社会和人文科学不断深入的反思,强调专业化的、孤立化和还原论的科学观正逐渐被学科的交叉和渗透、系统论和整体论的科学观所取代;科学与人文、自然与社会的复归统一是必须的,也是大势所趋。“全球变化研究计划”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追求。

备注:本题引用资料参见:http://www.br.gov.cn 中国基础科学研究网

六, 简述你对“生态过渡带”生态脆弱性的理解,并提出在社会经济发展实践中应如何协调这些地区的人地关系?

生态过渡带,以我国学者牛文元的定义即是“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体系、能量体系、结构体系、功能体系之间的‘界面’,以及围绕该界面向外延伸的‘过渡性’空间域。”

按地理植物学家Beechar在1942的发现,边缘效应是生态过渡带的显著特征之一,即在不同地貌单元及生物群落的界面地带,结构往往比较复杂,不同生境的物种于此共生,种群密度大,生产力水平也相应较高。

然而,生态过渡带出了有“食物链长,生物多样性增加,种群密度提高”这样的好处以外,由于“系统内部物种与群落之间竞争激烈,彼此消长的频率高,幅度大”,使生态过渡带“抗干扰能力差,界面易发生变异,且系统恢复的周期长”等特点。“自然波动与人为干扰若相互叠加,易使系统承载力超越临界阈值,导致系统的紊乱乃至崩溃。”

总的来说,生态过渡带一方面其丰富性和多样性促进人类文化的形成,另一方面其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又给人类社会的延续造成着威胁。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自然环境的不稳定,对人类社会能够向前发展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如莫斯科维奇的观点:“人类和其他物种一样,只有打乱了自然的平衡,才能使自己得到进化和发展。”在一个变化极其剧烈的环境中人类无法立足,但在一个波澜不惊的环境下人类也难以进步。

我又想到了属于自然、社会、生命的一个特点,就是“反熵增”现象——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孤立系统总是不可逆转地趋向热平衡,即总是从有序趋向无序、从复杂趋向单一;而生命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它们总是竭力地从环境中汲取负熵以使自己向复杂化、有序化的方向发展。这样的与整体趋向相逆一个负熵的湍流类似于普利高津所研究的“耗散结构”,即当一个系统满足一些特定的条件时便可能依靠从环境汲取负熵而使自身有序化,这些条件是:一、一定的开放性;二、适宜的涨落;三,处于远离平衡态;四、发生内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把这四个条件用于一个“人-自然”系统是多么惊人的贴切啊!人类社会的健康发胀,正是需要开放性、波动性、远离平衡以及相互间的复杂联系。而“生态过渡带”正是恰好提供了“涨落”和“远离平衡态”这两项条件,也增加了“开放性”及“相互作用”,可见,生态过渡带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是有重要的意义的。

备注:本题参考:

宋老师的《生态过渡带之人地关系刍议》一文

塞尔日•莫斯科维奇《反自然的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

郭华庆《大自然的智慧——现代目的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年4月15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