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背板——Beat Saber现象学

谈背板——Beat Saber现象学

最近VR基本都在打Beat Saber,多少应该算是进入高手层次了?官方乐曲中除了标准模式全部A且Full Combo之外,最近开始攻克无方向模式和单手模式,两种模式下也各有3关FC了~

最近技术哲学导论课刚讲完斯蒂格勒的第三滞留,其中一个环节就是对乐曲的现象学分析。把这套现象学分析用在这里,倒也有点意思。

刚接触到Beat Saber这款游戏时,很多人都会对expert难度望洋兴叹,觉得难以企及,以为只有靠“背板”才可能通关。

Beat Saber的规则很简单,就是随着音乐的节奏飞来一个个小方块,然后你必须根据小方块所显示的颜色和箭头来用恰当的手(左手或右手)去沿着恰当的方向逐一劈砍掉这些方块。如果连续劈错或漏过多个,就gameover。我达成的的full combo就是指从头到尾一个不漏一个不错。

但expert难度下小方块飞来的频率是非常可怕的,我们面对纷至沓来的小方块感到无所适从,感觉以普通人的反应力不可能靠“临机应变”来通关的——根本反应不过来啊。当然我们还是相信这个游戏肯定有高手能过关,但我们的想法是,高手肯定得通过“背板”才能过关吧。

什么叫“背板”呢?顾名思义,是要把板子(关卡)背记下来。也就是说,虽然临机应变的反应力跟不上小方块的速度,但既然每首乐曲应当采取的动作是固定的,那么我只要记住整个流程,然后演练好既定的动作顺序,就可以过关了。

但实际打下来,事情却超出了我的预期。事实上,我似乎并没有“背板”,我并没有刻意去记忆动作顺序,始终还是时刻盯着飞来的方块然后通过即时反应来完成游戏的。不依赖背板的一个证据是,我现在遇到一首新乐曲,也基本上能够立即通过expert难度。

而且,让我的水平明显提高的,其实有一个时间节点,就是我在玩江南style的时候发现的,其中有一段“骑马舞”,方块飞来的方位设计巧妙,让你就应该做出来骑马挥鞭的动作。我一开始试图按照既定的节奏挥鞭,但实际发现还是经常出错,且一但出错就偏离了节奏,就会越错越多。后来我发现,每一下“挥鞭”都应该盯着每一个方块看,当然有时是目光前方,有时是通过余光,但总之每一个方块我都要关照到,都要看到,这样才能保证一个不漏地通过骑马舞。通过了江南style时,我回过来再玩初始关卡时,也有意识地注意:不靠背板,始终盯着飞来的方块,看着方块是什么样的就怎么反应,然后感觉自己的水平一下子就提升了一个段位。

但如果说完全不存在“背板”,似乎也不太对。事实是,任何一首乐曲,如果打得多了,水平当然会提高,而且我确实有意无意地记住了许多关键环节的动作次序。

关键问题是,究竟什么是“即时反应”,什么又是“背板”,即时反应和背板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用现象学一下子就明白了,即时反应是“第一滞留”,而背板是“第二滞留”。而且还需要加入斯蒂格勒的洞见:第一滞留和第二滞留并非互相独立,而是互相交织着的,在第一滞留中蕴含着第二滞留,而对两种滞留加以综合的,是第三滞留,也就是说“技术”。

而Beat Saber还提示给我某些超出斯蒂格勒的东西。在斯蒂格勒那里,这个“技术”主要是指外在的记忆,器物化的载体,比如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一遍一遍地重发“同一首乐曲”,这使得对同一个关卡的体验成为可能。但我在这里发现这里的“技术”还包括另一个层面,即“身体技术”。

我在练习的是什么呢?我的水平越来越高的是什么呢?是打这个游戏的“技术”,我的技术越来越高了。但我的技术是如何可能越来越高的?归根结底,我的“技术”究竟是什么呢?

事实上,我的技术并不只是单纯的“即时反应”(第一滞留)的能力提高了,也不是单纯的“背板”(第二滞留)的能力提高了,而是把第一滞留和第二滞留相综合的能力提高了。

我在第一滞留中看到的究竟是什么?是同一个“音符”,还是同一个“乐曲”?斯蒂格勒提示出,把一段持续的声音听作一个音符之“一”和把一连串音符听作一首乐曲之“一”,是不一样的,“听成一首乐曲”,前提是我“听过一首乐曲”,没有这第二滞留的再现,“听乐曲”的第一滞留活动也将不可能。

在Beat Saber里头,我们再来看看,当我在“即时反应”时,我所面对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只是一个一个方块吗?并不见得。在初学者的当下反应(晕圈)之中,对象之“一”无非就是一个方块,他们看着一个方块做出一个反应。但在反复练习之后,我眼中的恐怕并不是一个一个方块,而是一组一组的方块,或者说一个一个的“动作”,又或者是一段一段的节奏。面对接踵而至的三五个方块,我可能就可以把它们看作“一”,看作是一个需要我通过某一个动作回应的对象(比如手腕上下一抖,左右手交叉一挥,之类)。我的当下晕圈中的“滞留与前摄”也都有所不同,我每时每刻都可以为后面的一串方块做好准备(前摄)。

所以说,我的“技术水平”究竟高在哪里——就体现于我的“晕圈”中沉淀了更丰富的结构。我们的玩法同样都是“看到一个对象,作出一个反应”。但你的“一”只是单纯的“一个方块——一个动作”,而我的“一”却是“一段节奏——一组动作”。那么当然,我的反应效率就要比你强很多。

现象学最根本的一项洞见就是,“一”不是现成地、孤立地、赤裸地摆在眼前的X,“一”是在直观中综合的结果,而这个被综合而成的“一”,是有“历史”,有“结构”的。也许听着纯粹哲学思辨你完全不明所以,但是从Beat Saber里体会这个“当下照面的一”的结构,是否好懂了呢?

3 Comments

  1. 姚三胖

    首先表达一下对老师的敬意!真硬核玩家,我这种手残党基本是休闲为主,绝不会死磕最高难度的…要是能早日死磕游戏,有所感悟,或许我的现象学水平就提高了~另外看到文章中对“第三滞留”的分析,感觉确实有所启发。果然学现象学不能死磕文本,用概念理解概念,更多还得在生活中“用现象学”。

    另外,开个脑洞附和一下老师。您在Beat Saber中体现的身体技术的提升过程,颇有武侠小说中武功提升的意味(武功更是身体技术了)。比如,完全不会武功的简单即时反应是“第一滞留”;“背板”即学会一些武术套路(铁砂掌、无影脚之类的)是“第二滞留”;将武术套路内化于自身并于即时反应完美结合,就是“第三滞留”。还有一点,经常有武侠小说桥段是说,某个毫无根基的少年,被绝世高手灌顶传授内功,少年不会任何武术套路(第二滞留),但是具备普通人的基本即时反应(第一滞留),但是他会莫名其妙地打败很多二线高手(类似段誉和虚竹的桥段)。或者一个失忆的大侠(忘记武功招式),也能凭内功加本能干掉坏人。武侠小说里“内功”的概念,感觉很像老师文章中所说的“晕圈中沉淀了丰富的结构”。

    也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如果这个思路可行的话,我哪天也写一个关于武侠小说的现象学分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