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轩

本期音乐:耶利亚女郎(童安格)

前几天看到UNIC贴出童安格的“把根留住”,勾起怀念——这是我小时候常听的歌曲之一。 话说在我很小的时候(大概就是90年代初吧,反正很小,大约还没上小学),我还经常和爸妈出去应酬吃饭,经常就唱卡拉OK了,在家里有时也唱,记得那时候是用巨大的LD碟片放的,CD似乎才刚开始普及。 “把根留住”似乎是我爸的保留曲目之一(他的还有涛声依旧等,我就记得这两首);然后我妈的我记得有一首“小城故事”;最后我嘛, …

[转贴]中共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政治报告

http://news.qq.com/a/20071016/001869.htm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程志良顾瑞珍王攀)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 胡锦涛15日在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十七大作报告时,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 …

关于老庄的“自然”

最近帮一个新生师妹看论文,顺便就把一个问题写在这里,这个问题虽然很幼稚,但还是很多人都会犯的。 很自然地,和许多初学者乃至少部分评说老庄的学者一样,她把“自然”理解为“自然界”之“自然”了。而在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自然”一词都没有这个义项(参见以前的“古希腊自然哲学与科学精神”一文)。 在古希腊时的词义究竟如何或许还需要详细的考证支持,不过在古代中国,“自然”不是指“自然界”则是极其显而易见的事 …

[法]托尼•阿纳特勒拉:《被遗忘的性》

[法]托尼·阿纳特勒拉:《被遗忘的性》,刘伟许钧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18.8元 作者是一位弗洛伊德派的社会心理学家,他以性为线索,讨论了关于身体、社会、爱情、成长等话题,就可读性和启发性而言,这本书是不错的读物。 作者指出,现代人在表面上似乎“解放”了性,解放了“身体”,但事实上却往往是在否定它们、拒绝它们,以至于最终走向遗忘。今天的“性”被从生殖、爱情、道德和“性关系”中被剥离 …

[荷]J. 胡伊青加:《人:游戏者》,35元——☆

[荷]J. 胡伊青加:《人:游戏者——对文化中游戏因素的研究》,成穷译,王作虹陈维政校,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2007年8月第2版,35元——☆ 经常在我正想到某些话题时,我就能够及时在书店,而且在新书柜台找到我所想要的书…… 这本书一下字就出了两个版本,其中一个(我选的这一本)是重印的,另一本是花城出版社的最新译本(第三个中译本),赫伊津哈:《游戏的人》,何道 …

[转贴]全球“性福”调查:大陆男性人均性伴侣3.5个

http://news.qq.com/a/20071011/002018.htm 咳……原文不贴了,大家自己去看吧……当然,这种调查还是值得了解的。 我只是要提一个问题:注意一下, 16.你有多少个男性伴?(问女性) 新西兰(20.4个)全球平均数(7.3个)香港(4.1个)中国大陆(2.3个)印度(1.8个) 17.你有多少个女性伴?(问男性) 奥地利(29.3个)香港(14.2个)全球平均数( …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这次保研笔试非常糟糕——当然,我本来就有考砸的预期,不过本以为我必要砸在英语上,没想到两道中文题反而更加惨烈…… 特别是第二题,当然也是25分,居然出了道“马哲”题,这道题我差点就交白卷了,最后总算还是写了几行字,也不知道给了我几分…… 辨析:“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我大约是这样答的: 首先,这一断言看起来像是一条分析判断——即形如光棍的单身性是绝对的,如果说“矛盾”一词的内涵中即包涵“斗争性 …

本期音乐:Azurite(Heroic Age ED)

9月底10月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段,保研、基金论文等事务都告一段落,新的时代即将展开。 同时呢……正好是动画片换季的时候,日本动画片一般按季度播放,许多动画片的长度都是一季或两季,也就是13集左右或26集左右。在9月底到10月初的这段时间内,恰好赶上我在看的各种新番动画依次结局,前一段时间我是连续一个礼拜看了十几个结局,然后在下一个礼拜又看了更多的开篇,感觉颇为奇妙。过两天若还有兴致i,或许挑几部 …

文学就是人学?——一个回应

这是对UNIC的回应,借此机会,先顺便表明一下我关于概念的分析和追问的态度。 你要说“文学就是人学”,这不错,我并不反对。当然,这句话并非你的独创,而是已然被用得很泛滥的说法了,搜索了一下,出处似乎是高尔基,也曾被许多文学家在不同的场合用过。 每一句话都有其语境,也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下被判断。否则没头没脑的一句断言是没有办法很好地理解和判断的。比方说,我说“地球是圆的”,对还是错?如果以地球不是平的 …

“文学”是什么?

我号称这一年要大补文学,那么,我指的是什么?什么是文学?尽管我了解关于这个问题需要到我读过更多的文学书之后才更有发言权,不过,如果对“文学”是什么毫无想法,那么我究竟是要去读什么书呢? 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照他人做好的分类,在书店里的文学类书架上找书,便是读文学了。不过,作为搞哲学的,还是不该过于偷懒。而且最近正好也聊到这个话题,便写一写吧。等到明年再回过头来比较,看看自己的想法会有多大变化 …

[法]米歇尔•芒松:《永恒的玩具》

[法]米歇尔·芒松:《永恒的玩具》,苏启运王新连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26元 吸引我买这本书有以下原因:一,它是特价书;二,这是关于一个貌似平凡的物事所做的严肃的学术工作,之所以说其严肃,从此书最后附上的46页的注释可见(中文版影印保留了所有注释,真不容易);三,这个主题我非常感兴趣。 读了发现有些失望,文笔和论述都没有激发我的兴致,所以很快就翻过了。其中引用洛克、狄德罗、卢梭、康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