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央视屏蔽英语缩略词问题

关于央视屏蔽英语缩略词问题

毕竟广电总局始终是一个只知道颁布禁令的机构。不过话说回来,并不是说只要是广电总局的禁令,我就会一概地反对乃至嘲笑,对于这次的这个禁令,总的来说我是肯定且支持的。

如果说把外语缩略语改成中文全称并没有多大困难,那么何不改改?如果说困难很大,很难切换适应,那么就更是有校改的必要了。

有一个理由是说大部分人其实听不懂NBA。的确如此,中文的好处在于其可感性,也就是说,即便你对其一无所知,只是看到名字,就能够形成一种可感的印象,而外文,特别是外文缩略语,一旦你不知道它所指称的东西,你就完全无所感觉。比方说人们说“GRE”,不知道其内涵的人恐怕只知道那是一个考试,大概是一个英文考试。但如果说“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呢?或者简称“美国考研”怎么样?

不过我关心的并不是对词语内容的理解问题,而是缩略语这种语言形式本身。新词的暴涨和缩略语的广泛采用都是大众媒介时代的新现象,传统的英语里也用不到那么多缩略语,缩略语是英语或西方字母文字文化适应信息时代的一种方式。而中文或汉字这样一种独特而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也应该以自己的方式来适应新的时代。中文本来就是一种含蓄的语言,它有自己的缩略办法,比如中央电视台=央视,电子计算机=电脑。我们本也该有办法用自己的方式更简略地称呼美国男子篮球联赛、一级方程式赛车等等事物,不过一旦英文缩略语流行起来,我们就懒于在汉语内部进行创造了。如果电脑流行之时,电视媒体已经像现在这样发达,而且电视中一直都把计算机称作“PC”,那么恐怕现在就没有“电脑”这个词了。不过电脑相关的许多名词已然被英语缩略语所占据,比如CPU、USB等等,但并非是中文完全无能为力,例如处理器、通穿线等等,并不是译不出来的。

我们说到缩略语是西方字母文字适应信息时代的一种方式,如果说我们还将面对越来越多的新事物,那么也就要面对越来越多的缩略语。如果我们放弃了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适应而懒惰地直接挪用西方的缩略语,那么我们无疑将拥有越来越多的西方缩略语,最终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缩略语的侵入已然,并且会越来越深刻地改变我们的语言习惯。

语言是文化的灵魂,特别是对于中国文化而言,其精神不仅体现于语言之中,还凝聚在汉字之上。语言习惯的改变不得不伴随着思维习惯的改变。保护汉语的独立性也就是保护文化的自主性。

当然,汉语从来不是完全独立的,西方语言早已把汉语从头到脚改造了一番。然而之前汉语对西方语言的吸收体现为外来语的形式,也就是拿一些固有的汉字进行重新的阐释和联结,用以对应某些西方概念。在这其中,汉字的特性仍然得到保留。

而汉字的特性,简单说来,大约是具象的,多维的,内涵的、语境的;而字母文字的特性相对而言,是抽象的、单调的、空洞的、去语境的。而外语缩略语则是字母文字诸特征的最极端的表现,它成了彻底的抽象,单纯的符号,失去了一切联想的维度,绝对的中立,就是一个指称性的代号,这个符号只有一个确定的外延,没有内涵,脱离语境……

如果对缩略语的泛滥不加以控制,我们恐怕就越来越习惯于这种单调的,代号式的命名方式,而懒于创造富有意义的汉字词汇。人们将辩称:反正名字就是一个符号,我说得明白你听得明白不就成了?这就将是字母文化能够给汉字文化带来的最严重的侵蚀。

当然,汉语的统一性和独立性历来是靠中央权威来保证的。没有历朝历代的中央政权对汉字标准进行统一,中国文明也走不到今天。在某些问题上,我也未必支持民主的方式。

2010年4月8日

最新评论

  • unic

    2010-04-09 12:59:38 匿名 61.178.103.133

    坏事干尽了,合法性都用尽了,谁还理你好心的一回?特别是央视这个特殊的媒体。
    的确,我也在之前想到改为汉语有它的好处,至少在中文的语言环境里可以承载更多的意涵,使用时也更可感。但是这个过程是不是值得细想和商榷的?毫无预兆,直接颁行,显得突兀。
    有没有强制屏蔽的必要?能不能长期双并行?或者在注重外文缩写的时候,也注重外文全拼及翻译?

  • 古雴

    2010-04-09 14:34:01

    我肯定这个举措,不代表说我认同它一定是合法的。不过就这个禁令而言,也不必想得太严重,作为媒体行业进行自律的规范性调整,这类举措也是无可厚非的。比方说普通话的推广,作为主流的大众媒体,以统一的、标准化的现代汉语普通话来进行传播,这不错的。某些字词可能老百姓大多数是读错的,而专业播报人不该读错,主流媒体还是要求按正确的读音来统一,这也是理应的事情。而我们的标准的现代汉语里头本来就是不含有外文的,那么现在要求禁止夹带外文,其实并不是突如其来的事情,而是本来就该如此,就好像一直以来都限制在播报中夹带方言那样。方言都不能夹带,凭什么外文就理应夹带呢?禁止外文缩略语岂不是早就理所当然的事情吗?当然,这种禁止是自律式的,对老百姓来说是一种标准的建议而不是强制,就好比咱们日常生活时照样可以讲方言,还可以用错别字,没人来制裁你,就是在某些特殊的公共场合以特殊的身份说话的人要受到标准的限制。
    就外语缩略词来说,与方言类似,在电视中,某些地方性的节目,比如地方曲艺,该用方言的肯定还是可以用方言,只是在主流新闻播报中对普通话要求得特别严格一些;那么外语缩略词也是,在一些专门节目中我认为还是可以使用,但在主流新闻中应该和方言和错别字一道加以屏蔽。

  • unic

    2010-04-09 18:32:50 匿名 61.178.103.133

    普通话的推广和民国时期的电影文化发展有关,并且,以北京话为主体的现代普通话也是在新中国政协会议上选出来的。媒体自律当然是必须,可是什么样的事情才是真正的自律呢?应该必然是一种自发行为吧?这次的事情来龙去脉是不是某个媒体自发的?
    比如这个: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10-04/07/content_13312375.htm
    开头一句“近两天,接到【有关部门】下发的通知后,央视在转播中屏蔽一些外文的缩略词。”

  • 古雴

    2010-04-09 21:08:19

    天朝的政令体系本身就缺乏合法性,许多法规以“通知”、“意见”等奇奇怪怪的方式下达,这种方式本来就是可疑的。不过我们现在不管这个,我现在讨论的是媒体对外语缩略语的限制这件事情是好是坏,而先不论其他。不能因为希特勒命令说2+2=4咱们就非得不承认。
    就现在来说,中国的媒体行业是一个中央集权的整体,广电总局有权提供行业规范,至于这个权力的举出是不是合法另说。当然它不能越界行使权力,例如普通日常交流以及学术讨论中仍然使用缩略语,这个禁令就管不着。

  • 老头儿

    2010-05-26 10:54:27 匿名 10.8.0.2

    “即便你对其一无所知,只是看到名字,就能够形成一种可感的印象”
    ——————————————————
    您看到中文“非死不可”、“推特”、“欧佩克”时,您形成了什么可感的印象??
    ——————————————————
    直接使用英语缩略词只是因为懒惰吗?难道没有能力的问题??您不懒惰,您把ipod,ipad,upod,wepod,facebook ,twitter,IELTS,改用言简意赅的中文表示。

  • 古雴

    2010-05-26 14:32:28

    当你看到“推特”这两个字的时候,你当然会形成某种可感的印象,我并没有说这个通过文字而浮现的印象必然会或必须要符合这个词的本义。英文中twitter这个词本来也没有指代某个具体的网络公司或者联想到微博这种形式的含义,face和book原本也不会唤起一个关于网络社交的联想,这些词语的意义都是新生的。中文当然也可能新生出新的意义,比如“微博”,原本只是微小和博大两个词,现在组合起来后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唐代是通过音译,让“佛”、“菩萨”等汉字获得了新的意义。如果说新的译名逐渐在文化上扎下根,比如“谷歌”、“推特”,也比如“美利坚”、“法兰西”、“逻辑”等等,那么它们就会成为新的汉语名词而扩充汉语的词汇,如果新的译名被淘汰或遗忘,那么相应的词组也就此消失,比如“德谟克拉西”、“赛因斯”之类。新词的产生、发展和成长自有相应的环境和竞争关系问题。但无论如何,以上这些新词的成长都是在汉语文化之内的演化,汉语在不断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的事物和外来的文化,我们现在不再把“佛”、“菩萨”、“逻辑”、“法兰西”、“葡萄”等词语视作异己的东西,它们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文化结构已然在汉语的文化中扎根。但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只是满足于说bodi、logic等等外来词,那么我们的汉语就始终还是停滞不前,就将越来越跟不上日新月异的新世界。
    当然,有些缩略语或外来词代表着某些外国品牌,比如LG、KFC、ipad、twitter……这些品牌用词如果不是想主动打入中国文化,那么我们确实可以不去强令翻译它们,因为商标主要就只是一个标签,并没有更深的文化关联。但是如果某个商业公司不满足于作为一个海外品牌的标签,而还要试图打入中国文化之内,那么他们往往自己就要寻求进行恰当翻译,例如“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等,百事可乐非要在广告里说“祝你百事可乐”,而不能原样说Pepsi,或者随意翻成“拍西”,因为选取恰当的文字才能有助于以恰当的方式打入中国的文化之中。有些品牌不采取中译字,也有可能恰恰是迎合中国人的崇洋心态,用西文的商标把自己标示为海外品牌,这也是一种文化策略。从商标的翻译与否及如何翻译就可以见得:对外来语的翻译策略意味着一种文化策略,并不只是任意的,怎么样更方便的问题。

  • 地方速度

    2010-09-24 13:02:15 匿名 10.8.0.2

    自然的东西,永远都禁止不了,看看这个http://www.suolueyu.com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