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在准备博士开题,也不禁要想想我同级的两个同门的主题,一个做环境一个做网络,其实都是我前几年设想过的学术方向,而且我迟早也会回到这两个主题的,因此看着两位同门的题目禁不住还是有点垂涎和期待了。
5ningning要做网络的现象学研究,胜利师兄提议不妨先讨论一下“网瘾”问题,我也听在心里,有些想法,不过一直抽不出时间来写闲话。现在原定10号的开题被改到下学期了(确实今年春节太早,10号学校里已经没什么人了),总算松了口气,写几篇随笔吧。
3年前我就提出“网络游戏哲学”的旗号,直至今天我也还没有否决它。“媒介存在论”只是我博士阶段的论文主题,但究竟要不要把它树为古派哲学的旗号,我还是有些保留的,而“网络游戏“这个概念或许可以开辟出更丰富的意义空间。
“网瘾”似乎是一个带有中国特色的现象,或者说存在某种“中国特色的网瘾”——“国外网络成瘾的人群集中在20~30岁,中国却集中在15~20岁;国外网络成瘾的内容比较分散,而中国80%~90%集中在网络游戏;国外网络成瘾罕见极端事件,而中国人网瘾的极端程度也超过国外。”
一般人谈“网瘾”,往往会说网瘾就是过分沉迷于“虚拟世界”而最终逃避“现实世界”。果真如此吗?网络究竟是不是“虚拟世界”我们暂且不论,但沉迷网络的人所逃避的真的是“现实世界”吗?或者,情况会不会是这样:之所以会被孩子们逃避,我们所谓的“现实世界”是不是首先就出了问题,以至于孩子们恰恰是因为出于本能地试图修补他们的世界而投奔网络?
具体点说,被那些深陷网瘾的孩子们逃避的是什么呢?——学校、作业、念书。而这就是所谓的现实世界吗?愤怒的家长们试图把孩子们从网络中拔出来,但他们希望孩子们回到哪儿呢——书桌前,他们仿佛理所当然地觉得:不再身陷网络而是来埋首课本是某种可以被称作“回归现实”的过程。但课本给孩子们呈现的是“现实世界”吗?——数理化呈现的是抽象的理念世界,语文和外语呈现的则是古代人或外国人的东西……尽管没有人会指责一个酷爱学习的孩子“沉迷虚拟世界”,但我们确实不能说埋头于书本的世界就比沉迷网络更加“现实”,除非是从读好书将来好赚钱的意义上讲的“现实”。
“现实世界”是人的世界,是人与人相互交际的世界。那么孩子们到哪儿去搞现实的人际交往呢?现在(特别是中国)城市中的孩子已经难以找到兄弟姐妹和左邻右舍的同伴了,那么和同学交流呢?怎么交流?交流学习的问题吗?指望孩子们成天聚在一起交流学习,首先这种情况不现实,其次这种交流的内容也不是现实的东西。交流电视、球赛和明星吗?这些东西也不是什么现实世界。或者要孩子们像三姑六婆那样交流家长里短吗?……这些情况要么是不现实的,要么是无关现实的。而且,这些交流方式之所以不够现实,更重要的一点是,它们都只是在谈论某个外在的事物,数学公式也好,明星也好,家长里短也好,孩子们都顶多只是作为旁观者在闲谈,而不是现实的参与者,几个孩子聚在一起只能闲谈一下某某某如何如何,而不能谈:“你”如何,“我”如何。
而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他们不会满足于作世界的旁观者,而是渴望现实地参与进世界之中,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确立自己的角色。
而“游戏”是孩子们努力建立自己的角色的第一步——无论是男式的争斗游戏(“我赢了,你输了”)还是女式的亲密游戏,无论是“我是奥特曼,你是大怪兽”,“我是医生,你是病人”,“我走一步,你走一步”……大多数游戏都把“我”的存在突显了出来,通过游戏,“我”,而不是“它”或“他”真正进入了我们的世界中心,我成为这个生活世界内的一份子,而不是一个外在的闲谈者。
成年人不怎么需要游戏,因为他们往往已经取得了一个更加稳定的角色——他的职业,他可以以其职业的名义参与交往并获得认同。但孩子没有职业,如果说他们也渴望以某个属于自己的身份而和他人交往并得到他人的认同,那么他们可以从哪里寻求呢?只有游戏。而在没有兄弟姐妹和左邻右舍的水泥森林之中,留给孩子们的游戏空间早已被挤压得过于狭小了。
但网络开辟了一个广阔的空间,网络游戏可以给孩子们提供塑造个人身份的舞台。你说这种身份或角色是虚拟的?那么什么身份才是现实的呢?“1年2班34号”这样的身份标签就更加真实了吗?
“网瘾”并不是网络的问题,而是所谓的“现实世界”出了问题,孩子们,特别是连家庭中也缺乏关爱的孩子们,他们渴望作为属于自己的角色获得真切的关注和认同,从而确立自我的现实感或存在感,不是作为旁观者,不是作为机器,而是作为舞台中心的主角,在世界中扮演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色——这种渴望在水泥森林和填鸭工厂中都难以得到满足。网络不是残害了孩子们,而是拯救了孩子们,让他们重新拥有了扮演自己的舞台。
我并不是说网瘾是好事,所谓物极必反,任何最好的事物,如果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引导,都有可能走向极端。而越是有力的东西,一旦失控,其危害也就越大。洪水是破坏性的灾难,但水却是不可或缺的。网瘾的泛滥也许确实是洪水猛兽,但网络或游戏本身并不是洪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为有人沉水底了就要把舟都拖到岸上,这显然是荒谬的;同样,因为有人过度沉于网络而造成灾难性后果,就要把所有孩子都赶出网络,这也是荒谬的。
Pingback: 随轩 » 筷子与网瘾
第一次看这篇时,觉得剖析的很棒,让我对网瘾的产生有了个更为贴近深层的认知
而当今天一个朋友带着哭腔说了她弟弟的事之后,不禁想起了曾经在随轩看到的这篇文章。
事情大致是这样的,她的弟弟初一初二的成绩是在年纪前列的,而最近初三了,一学期迷恋网游,导致成绩扑通扑通地下滑,当其有所觉时,却发现已拉下许多课程,课堂上已听不进去,告知父母想在家自习一段时间,不去学校,一番交谈后未得同意,被劝说回到课堂。一个月后,此少年突然反扑,想要辍学,并言道有朋友说可买游戏币赚钱,父母激烈反对,奈何再不复其效……
诚如上述观点:“网瘾”并不是网络的问题,而是所谓的“现实世界”出了问题。可对之现实世界,必然不是小小人力和短短时间里可以解决的问题。就其具体问题中的可操作性而言,应如何对待此例?如何才能让水由“覆舟”变的“载舟”?
我的思考并不足以直接提供一些实际的解决方案,不过我相信我还是能够在消极的意义上为面对具体问题提供某些参考。也就是说,当我们针对这桩现实的网瘾案例时,切不要把网络视为敌人,“我儿子原本成绩好,现在不想学习了,这全是网络的错”——一旦落入这种思路中,事情多半将陷入恶性循环,家长的策略就会是如何千方百计把孩子与网络隔离,如何禁止孩子去上网,而叛逆期的孩子要么总会想到办法脱离管教,要么也将与父母的关系日趋恶化,父母能够做的事情也将越来越狭隘:反对、反对、禁止、禁止……
我要站着说话不腰疼地说一句:网瘾并不是网络的问题,而是现实世界出了问题,具体而言,少年的父母才是最大的问题。而父母的问题并不在于他们之前没有严禁孩子上网,而是在于亲子关系没有建立好,以及关爱不够。当然许多父母都是真诚地爱孩子的,我并不是质疑他们的爱心本身,但是这种爱心的表达方式却是问题。
当然具体父母怎么反省和改进,要看具体的情况来分析,但我至少可以把关切点从网络、游戏转移回父母和少年的成长环境。
网络游戏的确容易让人上瘾,但更多的孩子并没有沉迷,为什么偏偏是你的孩子深陷其中?孩子是无辜的,网络是无辜的,需要反省的是家长。
这个少年从你叙述的简短情况来看,还是颇有一些主见的,也不是完全不理睬家长,而是试图拿出自己的主见来和父母沟通。比如他想在家里自习一段时间,我觉得想法挺好,家长完全可以尊重他的想法,激励并作一些君子协定,要求他重返学校时拿出好的成果。这样即便说自学的效率还是不如正常上学,但是肯定会超过已然不正常的上学,而且孩子在和父母的交往过程中得到了尊重,被当做了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来看待,这非常重要。我这篇文章说的正是,孩子们在现实中找不到足够的自我认同,找不到“参与感”,缺乏个人身份和自由选择,一切都被家长和社会牵着走,那么他们当然会迷恋网络世界,只有在那里他们才能找到参与感、成就感和存在感。这种父母必须反省:自己有没有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有没有让孩子自己尽可能地参与到他自己的生活环境之内,还是试图让孩子像木偶般在既定的轨道上正常运行?这些父母只知道管教、限制,只知道自己是对的孩子是错的、网络是错的,这只会把一切变得更糟。
一,家庭的却是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但其它的因素也有许多,同样家教下的两个孩子对游戏的态度可能截然不同。诚如师兄所言,我们可以“从网络、游戏转移回父母和少年的成长环境。”倡导一种让孩子有“参与感、成就感和存在感”的家庭,这样更贴近根源。但是这个话题同样大,在当今中国,这种家庭能占多大的比重?这同样需要一个时间、一个过程去推进,在这个案例中,对于其当下的选择并无实际意义。
二,网瘾有无对错呢?可否如此理解,网瘾其实和沉溺于某些目标或某个领域情况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人活于世,在某个自觉有趣的领域内前进这是非常正当的。但是,当对网游的沉溺使他放下学业放下责任,使他已无法自制,放下了自己对自己人生的掌控,再也不用心去处理生活的其它的方面,使得他的整个生活失衡,网瘾也就背负了罪责。同样,如果他还能抽出心思处理好人生中的方方面面,那么,即使他有网瘾,却也没什么。这样看来,好像就成了谁是主导地位的问题。如果你的人生,是你痴迷的物在主导,而再非你自己,那么,这也就有了问题。而在此例中,我相信少年,那挣扎和彷徨,证明着他的主导王位,但那网游同样侵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权利,到了这个地步,少年已经很难力挽狂澜,让整个学习状态、效果回复到从前,前行之路的艰难和网游的愉悦放松,选择什么?在这件事情,这种较量中,以前的各种问题同样爆发了出来,比如“知识无用论”,记得师兄在以前一篇名为《关于“知识改变命运”》的文章中也提到过,于是辍学这个决定在心中慢慢滋生……
辍学好还是复学对其成长更好?空泛地去讲无疑是没有意义,既非充分也非必要。但是放到这个案例中,因为网游的拉扯而辍学?我觉得,这就有点问题了
在第一轮的较量中,少年无疑是溃败了,他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复学的坚定理由,并且这个理由不因仅仅是老生常谈的责任,更该是源自其内心。这个理由我们该如何给?
我的想法是让他看到一种精神和思想的魅力,让他对其产生向往,让他走出一种狭隘认知,而非觉得能卖游戏币维生,人生就可以了。
感觉上述自己的逻辑也很混乱,不知师兄的想法是怎般?
本来哲学并没有帮人解决当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使命。我说过,“我的哲学是缺乏治愈力的”,哲学对于现实的困境而言顶多只有一些预防性的作用,但真正事到临头时再来找哲学往往适得其反,雪上加霜。
因此你非要让我给建议的话,我给出的也不是建设性的,而是破坏性的,我指出少年的父母应该反省自己,打破原有的交流方式和思维定势,重新考量父母—少年—网络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至于这些关系被反省或重建之后有没有实效,我不敢预言,但我能做的只有如此了。
我当然不支持少年辍学。但我支持他“在家自习一段时间”的想法,注意到少年的这一想法被父母拒斥之后,才反扑出来的。这时候再回头去同意自习的提案也许已经为时已晚了。但我认为父母仍然应当在尊重少年的主见的前提下与之协商,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少年需要得到肯定,得到他人的和自我的肯定,而这在现实世界中缺失了,这是沉迷网络世界的一个原因。现在我们需要想方设法让少年在现实中找到认同和成就感。
除了平等协商以承认他的主体身份之外,能够在哪些方面让孩子找到自我认同,这因人而异,我不可能说出来。但无论如何,不要只想着回归“学习”,或者说回归枯燥的课本和考试。习题的世界并不是现实世界,它比网络更虚拟。关键在于,“辍学”并不仅仅是脱离课业,更重要的是脱离学校这样一个重要的交往环境。
你说让他去向往一种精神魅力,如果能够找到的话当然很好,但这一理想似乎过于空洞,即便他能够对某些东西小有感动,也未必有那么大的动力拉动他走出网络投奔理想。毕竟有理想有精神追求的少年即便在非网瘾的一般人群中也并不多见,你的设想恐怕跳跃过大。而我的建议就是努力为他在现实中创造一个充满关爱、尊重个性的环境,不要让他从网吧回来后遇到的都是否定、责骂、厌弃和不屑。父母应该关心的不是学习如何,而是孩子的交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