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王一方讲座感想

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王一方讲座感想

科学高速发展,人类在求知之路上飞速前进,但这种发展是否需要制动机制,是否需要对科学进行“否思”?这是王老师提出的问题。科学是否需要伦理的约束?“正确”之外是否还有“正义”的规范?

当人们讨论科学的伦理约束或社会责任时,往往是针对科学家的个人行为。当然,科学家作为一个公民,作为一个社会人,和任何职业者一样,在其工作和生活中当然要受到相应的社会的、伦理的约束。这种意义上的科研伦理,只是对科学家的追究,而没有去追究“科学”本身。而理想的“科学”是绝对纯粹和高尚的,为求知而求知,这样一种追求真理的纯粹的好奇心,当然是无可指摘的,如果这种纯粹的求知活动所获得的科学知识被错误地运用时,可能产生糟糕的伦理后果,但受到伦理追究的是知识的运用者,而不是纯粹的追求者。

真是如此吗?王老师提供的案例发人深省。纳粹的科学家们,他们和理想的科学家们一样,拥有旺盛的求知欲,他们未必有什么邪恶或名利的追求,他们也只是想追求知识,比如想要了解人体的奥妙。他们只是想寻求一个更宽松、更自由、更优越的研究环境。纳粹为他们提供了这样良好的研究条件,提供了充足的实验素材——犹太人。希特勒要屠杀犹太人,但科学家不想,也未必亲自杀死了任何人,他们只是想去研究人体的奥秘,探求生理学的知识。而且他们也确实取得了重要的、不容置喙的科学成就。他们又有什么可指责的呢?如果那些科学家既不是为了杀人,也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就仅仅是为了一个可以更自由地追求真理的研究环境,而投靠了纳粹的实验室,这有什么可怪罪的呢?

事实上,好奇心、求知欲,当然都是高尚的性情,是美好的德性。但是和任何一种德性一样,都不可无限制地膨胀。我们总是津津乐道于古希腊人的纯粹的求知精神,然而德尔菲神庙中除了一条“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外,还有另一条箴言“[凡事]勿过度”。在古希腊的四种德性中,“节制”是最根本的一条。其它任何一种德性都是某种方面的“节制”,比如过度的“勇敢”就成了莽撞,而不再是一项美德。缺乏好奇心的人是麻木和低俗的,但纯粹求知欲过了头也将变成盲目和失控。正如王老师所说,我们并不是反对科学的发展,并不是要求停滞不前或者回到过去,知识追求和进步都是“善”的,但前提是“勿过度”。

2010年10月15日

最新评论

  • i`m a joke

    2010-10-15 12:26:18

    关于纳粹科学家的例子,我认为人权是拥有最神圣的地位的,应不能以任何动机对它进行侵犯,以侵犯犹太人生存权而做科学研究很明显是违背正常的伦理观的,合理的科学研究动机应该是对人类史具有推动意义的,而这种所谓的科学研究无疑只是满足个别科学家的求知欲而对人类史的抹黑 这是和正常的动机所矛盾的 知识追求的“善”如果是以作恶为前提的,那也不能成为善了

  • unic

    2010-10-17 22:33:17 匿名 10.8.0.4

    怎么感觉不像你写的?
    我觉得只是拿“过度”来描述纯粹追求真知而不顾人伦的行为似乎向度太单一,比如我觉得勇敢本身就包含着仁义这另一层意义,而只追求真知本身也应该包含对人世的关怀。也许问题就出在这里,在现代这样一种“真知”的定义里就缺乏了某些重要的东西。

  • unic

    2010-10-17 22:34:46 匿名 10.8.0.4

    “而只追求真知本身也应该包含对人世的关怀。”——把“只”字删掉。

  • 古雴

    2010-10-18 11:56:18

    我觉得这样的辩解才更是“向度太单一”,说勇敢也要包含仁义,求知也要包含仁德,等等。把每一种美德都诠释得大而全,好像任何一种美德就应该把所有的美德都包括进去一样,那么世上就只有一种美德,真善美一体不分。这听起来不错,但我认为是一种对美德的单向度、狭隘化的理解。我认为美德是多元的,有各种各样的德性,也有各种各样的卓越者。有些人因为爱智求知而卓越,另一些人因为勇敢坚毅而卓越,虽然一个德性高超的人应当是具有全面的德性,但真正让他卓尔不群的往往只是某一方面的德性,或者说德性的某一种特殊的形式。
    传统的科学家们就是这样为自己辩护的:那些科学中的阴暗面无非是他们还不够科学,不够求真。理想的科学家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完全能够自己约束自己,而不需要任何外部的约束和指摘。但科学之路终究只是人类发扬自己品质的一种方向,科学的卓越并不是唯一的卓越,求真并不代表全部的德性。当然你可以说科学家式的求真只是一种偏颇的求真,还有把真理理解为真善美统一体的真正的求真,但如果简单地抹杀现实中德性的多样性而只着眼于理想的抽象的全能全善的德性,那么这种伦理学恐怕是空洞的。

  • 古雴

    2010-10-18 17:33:21 [回复]

    把问题归咎于追求的过度,意思是,我既不是说这种追求是错的或糟的,也不是说问题是单纯的别的方面的缺陷而与此追求活动无关。比方说我们说某个人体格强健有勇敢坚强,就是不太聪明灵巧,反应比较慢;或者
    我们说某个人非常聪明,机警睿智,就是身体差了点儿。等等。我们会认为这些人都是优秀的,他身体上的缺陷并不影响他才智上的卓越,这种卓越与缺陷是互相独立的。放在科学家身上,我们也往往会说,他追求真理这一点完全是好的,只不过他在社会人伦道德上比较欠缺。但我提“过度”的问题就是想说,那些科学家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某方面欠缺而已,而且“追求”本身就不是绝对好的。恰恰是过分的追求造成了其它方面的麻木不仁,这和身体差的智者的情况不一样。当然,如果一个人恰恰是因为过分地追求身体的强健而导致智力的残缺,或者过分追求智力的发达而导致身体的败坏,那么这种“追求”也就成为过度的了。

  • 古雴

    2010-10-18 17:48:00 [回复]

    我强调追求的目标是多元的,并没有一个绝对善的东西。即便在殊途同归的意义上讲,最终真善美是统一的,但每个人所追求的道路是分歧的,没有一种追求方式是可以绝对完全的。我追求音乐上的优美,你追求文学上的杰出,他追求数学上的美妙,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追求各自的东西,如果我说你不该只追求音乐上的优美,你得追求那种包含着音乐、绘画、文学和科学等等中的“美”的那种至美,否则就不是真正地追求美,那么你该怎么说呢?难道追求一个抽象空洞的“完美”概念的人比起专注于音乐之美的音乐家而言,更有资格说是追求美吗?未必如此。你可以说科学家追求的真只是一个方面,不是完整的真,但是问题要归咎于这种追求的片面性吗?我不认同。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