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与仪式

日食与仪式

 

君行无常,公辅不德,夷强狄侵,万事错,则日蚀既。——《春秋纬感精符》

人主自恣不循古,逆天暴物,祸起则日蚀。——《春秋纬运斗枢》

君喜怒无常,轻杀不辜,戮无罪,慢天地,忽鬼神,则日蚀。——《礼纬斗威仪》

日变修德,月变省刑,星变结和。……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其次修禳,正下无之。——《史记·天官书》。

(江晓原:《12宫与28宿》)

 

之前的随记(想起政治天文学)中提了几句,这里再做一些补充吧。

首先稍微介绍一下,今年722号,在中国长江流域将会出现一次数百年来最为壮观的日全食,全遮(食既到生光)的时间超过5分钟,我们这辈子再见不到如此长时间和如此容易观看的日食了。详细情况可以在网上搜索,或参阅http://hps.phil.pku.edu.cn/bbs/read.php?tid=975http://hps.phil.pku.edu.cn/bbs/read.php?tid=971等。

虽然日食的细节在现代天文学成熟以来就早已被精确地预测了,不过我还是直到今年才得知这一信息。知道的时机恰到好处,使得我有不多不少的时间来yy

当初听到这个消息时实在是心潮澎湃百感交集。虽然我只算是个伪天文迷,但听到这种消息不可能不激动吧。再说,这样一种百年不遇的奇观,即便不是天文爱好者,也当然会心动的吧?

当时还有一些天真的想法,比如说上海会不会人工干预天气以确保天气的晴朗呢?会不会有大量旅客涌入长江流域而导致车票紧张呢?不过稍后醒悟其实日全食对大部分人而言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

我自己若是放在早几年,恐怕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热心。虽然那时候我当然也不愿错过这样的奇遇,但尚不至于非看不可。

对我而言,这次日食除了日食本身之外,还被赋予了各种额外的意义。比如,首先,这是一次大都市中的日食——我将会跑到上海的市中心去等待日食,而不是跑到郊区观测。也许在一些郊区能够看到更多的星星(上海的近郊也好不到哪儿去),然而毕竟这辈子看星空的机会还有的是,而在上海看到星空的机会估计是再也没有了。当然,估计上海上午的民用灯光足够强烈,而且城市照明系统多半会先于食既而启动,以至于星空仍旧不能浮现,但毕竟只要有那么一点未知的可能性,我就该赌一把,如果整个市政照明系统有那么一点儿反应延迟……总之,即便看不见星空,至少我也要在我的老家,在我出生长大的地方,看一看它突然陷入异常时的样子,然后,我还要看一看行人们如何驻足仰望,看一看这个都市的忙碌会否在那五分钟里暂歇片刻……

当然,我的另一个计划已然胎死腹中了,毕竟我不敢到军营里抢人……在城邦的仪式面前,我的仪式只能让路了。

 

仪式是什么?仪式有什么意义?先来说中国古代祭天仪式吧。简单来说,中国古人认为天象是对国家的兆示,其中日食表示人间的帝王将相们妄自尊大、行事反复无常、无道失德,国家将遭内乱外侵、政权不稳,日食后三年内必有应验。在现代科学看来这些当然是无稽之谈(不过想到最近的时局,再联想到2012年末日之说,连我也不禁要打起寒战来…),但古人必要煞有其事地祭天祷告,皇帝在日食时必要“诏求直言”、自我检讨,罢免某个高官以替皇帝受罚,然后就是举行隆重的祈祷仪式。

现代人会说,日食是客观必然的自然现象,不管国家治理得有道还是无道,该发生日食的总得发生,为了一个日食而举行隆重的仪式乃至于诚惶诚恐地自我检讨又有什么意义呢?——“封建”、“愚昧”!连小孩子都知道怎么贬斥那些古人。

但仔细想想看,这是愚昧无知的问题吗?现代人不再在日食时祭天祷告,只是因为他们更先进、更智慧了?大错!关键不在这里。

事实上,只要有人类社会的地方,都不会缺少“仪式”的活动。与其问某些仪式为的是什么意义,不如说仪式往往就是意义本身。对于个人而言,庆生、求爱、结婚、丧礼等等重大事件,无不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仪式。而在公共生活中,从小学生上课下课时的鞠躬行礼,友人们在宴席上的碰杯敬酒,一直到奥运开幕、国庆阅兵等等,仪式更是无处不在。你说这些大大小小的仪式究竟有何意义?酒杯与酒杯相碰撞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什么团圆饭一定要在除夕吃?为什么压岁钱一定要用红纸包?……

如果硬要说这些仪式的意义的话,除了对传统的尊重之类,在我看来,人们通过各种仪式而营造的是一种“场”,一种“气氛”。在这种“场”中,每个参与者首先获得一种“在场”感,进而某些实质的意义在其中被以特定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让人们得以铭记。

有些仪式要在选特定的时机举行,例如年夜饭,就非得大年夜不可。否则即便是以同样的方式聚餐,也是意义不同了。一是因为这是传统习俗,二是因为大年夜是独一无二的——一年只有一顿年夜饭,你只能和某一群人一起吃这顿饭,这种独占性标示了你的归属,呈现了家庭的意义。类似地,周年庆典也必要在周年纪念日时举行,特定的活动在特定的时间进行才会具有特别的意义,例如同样是送一块巧克力,在214日送的意义就是不同的,无论我们是否承认瓦伦丁的圣徒地位,214日在我们的文化中也确已成为一个特别的日子。

所以奥运会选在88日而不是89日开幕,国庆阅兵选在101日而不是928日进行,这些选择都是有意义的,尽管从实质上说并没有什么分别。即便人们早已不再相信“年”这种怪兽,但在新年给压岁钱的传统仍然延续下来。

总之,一种仪式的流传,并不取决于其最初所传说的实用目的是否仍然被人认同——比如压岁钱是为了驱逐妖魔,吃粽子是为了祭拜屈原的亡灵,日食祭天是为了消灾免祸。而是取决于借助这种仪式所表达和呈现的东西是否仍然被人们认同,换言之,如果人们有抒发和铭记某些特定情感的愿望,如果人们始终重视这些情感,那么那些使得这些情感得以形式化地呈现的仪式就将得到保存和发扬。比如说青年男女们需要表达爱意的机会,而情人节、巧克力、玫瑰花等等仪式性、符号性的事物提供了使得爱意能够通过特定方式而表达的“场”,只要人们乐意并重视对爱意的表达,类似的节日和仪式就会发扬光大。类似地,压岁钱表达对后辈的关爱,团圆饭表达亲情,碰杯表达友情,宣誓表达坚定感,致礼表达尊重感,阅兵式则是耀武扬威地表达自豪感,等等。总之,每一种仪式都提供着某些特定情感的表达渠道。通过仪式,这些情感被张显、被传达、被确认、被铭记。这就是仪式的意义。

于是,祭天仪式之所以不复存在,并不是因为民主战胜了封建、科学消灭了愚昧,并不是这样的。关键在于与祭天仪式相联系的那些情感被遗弃了。也就是:谦卑和敬畏。在中国古代,即便是再怎么君临天下不可一世,帝王们也始终是“天子”,是“奉天承运”的人。即便能够预测日食的到来,人们仍然要臣服于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人们知道自己的局限性,人总是难免出错,自然的力量也往往难以抵挡,因此人总需要诚惶诚恐,总要避免妄自尊大,总要反省自己的行为。但是,当然,人也没有必要每时每刻都忙着做自我检讨,正如一个团圆的家庭也不必每顿饭都齐聚一堂,一对爱侣也不必每天都互相示爱。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在某些与特定感情相呼应的背景下,通过相应的仪式来抒发、确认和铭记这些感情,这就好了。在发生日食等异象,或者在发生地震、洪水等天灾人祸的时候,进行仪式来表达谦卑和敬畏,可谓是正合时宜了。

而现在的情况是,再也见不到任何一种隆重的表达谦卑的仪式。即便是在那些大灾大难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仍然是歌功颂德的庆功会,是耀武扬威的仪式,是张显人定胜天的伟大力量的仪式……更不用说那些周年庆典,再没有什么“诏求直言”的仪式,没有什么异变让人检讨自己的局限性,在现代人的仪式中,我们只见到封禁言论,只见到自我标榜……

源远流长的中国占术会应验吗?

 

日蚀尽光,此谓帝之殃,三年之间,有国必亡。——《荆州占》

无道之国,日月过之而薄蚀,兵之所攻,国家坏亡,必有丧祸。——《乙巳占》

 

200971

 

最新评论

  • uniceros

     

    2009-07-01 18:34:33 匿名 115.155.143.90 [回复]

    “在这种“场”中,每个参与者首先获得一种“在场”感,进而某些实质的意义在其中被以特定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让人们得以铭记。”
    反省需要某种标尺,可是现在基本没有标尺在人的视野里,上帝死了。

     

  • 古雴

     

    2009-07-01 19:56:15 [回复]

    你想说什么?我并没有讨论反省的问题。

     

  • uniceros

     

    2009-07-01 20:42:31 匿名 115.155.143.90 [回复]

    哦,上面的摘抄和我的话无关……
    你之前写的关于敬畏和谦卑的文章在哪个文件夹里?歪酷应该搞个TAG表,便于查询了。

     

  • 古雴

     

    2009-07-01 22:59:47 [回复]

    看看这个?http://epr.ycool.com/post.281105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