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理想”

何谓“理想”

今天在08级本科新生群中提到这个问题(08的新生太有意思了),何谓“理想”?

“理想”这个概念算是我经常使用的,不过就此的分辨并不多。在“闭关期间关于爱与恨的散论”中我带到过“理想主义—唯心主义—哲学”的联系;在更早的文章中我应该也提到过(没有搜到);而两年多前,我谈论“我的人生理想”时,则完全是在日常语言上使用理想一词的;而在两年半前,作为我的所有文章的风格的一个明显的转变点的标志的文章之一,我写到:“我是现实的理想主义,或者理想的现实主义”。所谓转变点的意思是指在此之前的文章对我而言感到陌生,即不像是自己写的文章,而在此之后则往往更有亲切感。那篇文章恰处于这个界碑的后期,也恰是介于陌生与亲切之间。无论如何,现在我可以对“现实的理想主义或理想的现实主义”这一说法重新进行诠释了。

回顾当时的文章,感觉还是相当稚嫩(我想几年后再看此时的文章也会如此),不过令我高兴的是,一些基本的思路和情感仍是一贯的。例如“何时需要革命不是用理论辨明的”,这一观点在我最近才写的“为什么暴力革命是不合理的?”一文中才又被表达了出来,后者是我早已忘了自己当初的文字,而且受到了库恩和语言哲学等等的影响后才成型的。

或许也值得一提的是,那篇博客的日期我仍处在那次恋爱之中,而不久之后恋爱的迅速破裂最终并没有改变我的爱情理念——尽管经历了漫长的挣扎。

不过那篇文章中的“理想”这一概念毕竟是未经反省的。这不是说我用错了,我仍然会为当时的表述辩护,但毕竟要承认,那种日常的用法是极为模糊和暧昧的。

哲学最终总要扎根于日常语言,但这并不意味着哲学就是可以满足于“仅仅”用日常语言来言说。哲学的工作是澄清概念,如果说日常语言就足够了,那么哲学就根本玩不起来了。哲学需要拨开日常语言中混乱和纠缠不清的联结,去疏通概念的脉络,照亮概念与直观的联系。尽管日常语言是最为亲近直观的,但离得太近有时往往更加难以认清,这就是为何哲学总要通过追溯历史来梳理,有了站在一个不同的、较为遥远的角度的观照再回过头来审查那些原本已熟视无睹的东西,或许能获得更深入的洞见。

(今天1点多就想睡,躺下一会儿却睡意全无,爬起来写一会儿又想睡,又睡不着,爬起来再写,现在则又是睡意袭来……所谓再而衰,三而竭,看来这篇文章是一口气泻不完了……明天起床看心情再说吧……)

2008年8月31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