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随记(一)

中关村随记(一)

中关村是一个奇妙的地方,北大在这里,万圣在这里,野草、博雅堂、第三波、风入松都在这里。

周围的大学简直不计其数,在地图上从北至南扫一扫:北大、清华、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区)、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若干部所)、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体育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央财经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舞蹈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再算上相对较远的中国政法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以上这一切都在我方圆十里之内,亦即骑车在二十多分钟之内,算上下楼取车的功夫,不过半小时左右。

可见中关村是一块宝地,这不必看那些电子城、商务中心,那些东西或许不知哪一天会没落衰颓,但这么多的大学是不会轻易衰落的,这里作为文化中心,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不过中关村也正在成为北京的金融中心——如果它现在还不是的话,等到那一座一座正在施工中的大厦逐一竣工之后,等到那几条地铁线路贯通之后,这里势将成为浦东陆家嘴那般的所在。

事实上它现在已然成陆家嘴了,那一栋挨着一栋的晃眼的玻璃大楼让我有了某种对家乡的亲切感——很不幸,我在上海的住处恰在陆家嘴边上。要不是那些校园、书店的存在,这里就简直成地狱了。我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造房子,总要披上那么多的玻璃,偏要造成那么“惨不忍睹”的模样。

以前在鸭梨的博客上看她写过,说这些“现代建筑”的“令人绝望”之处在于,它们充满着“设计感”,它们在处处都满溢着对“美”的渴求,试图要表现美感,但事实却毫无美处。这里在用词上我与鸭梨略有不同,我想说这毕竟可能令人着迷的“设计感”仍是一种美感,美是有的,只是,它们表现出的是那苍白而空洞的美感,但毫无内涵。

不过,对这种对美的渴望,我仍然感动——毕竟,那种强烈的冲动仍然保存着。即便已经陷入空虚,他们仍然在顽强地追求“个性”。就好像那些“时尚”的年轻人们,无法在内心中找到个性和独特,却总要靠着奇装异服、五颜六色的发型、出格和惊人的行为等等这些表面的、浮夸的标签来彰显所谓的“个性”那样。他们不知道这样张扬出的“个性”从来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之内的东西。那只是附着于他们皮肤之外的染料,却并不是血液中、骨子里的“个性”。

看看那一座又一座充满玻璃的大楼,每一栋都看起来那么的新颖别致、独具匠心。但是,它们的内部始终是空虚的,它们没有个性、没有风格——从中关村到陆家嘴到曼哈顿,那一座又一座“独具匠心”的玻璃大厦是何其千篇一律,何其令人厌倦啊。因为它们只徒有其表,却并无内质,只有皮肤,却没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人,即便长得再好看,也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建筑,即便设计得再如何出众别致,也谈不上“风格”,正如尸体是谈不上“性格”的。

现代建筑的一切内质都被剥去了,宗教的、伦理的、哲学的——建筑曾经承载的东西都被抽去了,剩下的只有两条:实用和美观。除了实用之外,唯一要考虑的是美观——如此,便将美的追求建立在完全空虚的起点上,什么也没有,而只是渴求美。这种渴求难免将是病态的。如此追求而得的“美貌”,失败的或许是更变得加惨不忍睹,成功的也无非是(好比说)更能够刺激他人的性欲罢了。

我这屋子的装修并不经过“设计”,选择的标准是赤裸裸的实用。当然,诸如选择墙漆、窗帘、桌子等物之式样时,毕竟也从某种“美”的角度来考虑,不过更准确地说无非是出于当时的“兴致”,却并不考虑整体的搭配之类。因为我知道,无论怎样设计,怎样讲究,我也无能力把屋子装饰成一件艺术品。反正我知道,“我”住在这儿。

2007年11月24日

最新评论

  • UNIC

    2007-11-24 19:54:56 匿名 222.82.69.160

    前几日去新华,看到一本<建筑哲学>.
    不知这些玻璃楼和包豪斯是什么个关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