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学”译为“自然史”亦不错

“博物学”译为“自然史”亦不错

PS:很早很早以前写“博物学与历史学”时开始想到“自然史”译法亦不错,当时是听了吴、刘、苏三老师的博物学讲座有感,觉得吴老师对“自然史”的拒斥有些过于武断。当时是给刘老师和苏老师发邮件提到一些,似乎刘老师回复说他觉得“自然史”未尝不可。不过那时还没敢给吴老师发=_=|||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fdc0620100dhwx.html#comment

读《人类与自然世界》(2009-04-20 00:47:51)标签:naturl history 博物学 博物志 自然史 杂谈 分类:科学思想史

读完《人类与自然世界——1500-1800年间英国观念的变化》,这是一本由职业历史学家写的英国博物学思想史的著作。作者基恩·托马斯是牛津大学的现代史教授,1988年被封爵。本书以大量的史料(300页的正文,120页的注释),生动的揭示了在这三百年间,英国人的博物学观念如何由人类中心主义走向所谓的“新感性”——鉴赏植物、同情动物、亲近自然。

译文也很不错,唯一遗憾的是,书中多处把natural history译成“自然史”,不伦不类。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博物学传统的被贬低、遗弃直至遗忘,汉语学术界连这个词的正确译名也一起忘了。中国学术界在1980年之前都能够把natural history正确的翻译成“博物学”或“博物志”,到了今天却越来越多的人连词典都不愿意查,就望文生义地译成“自然史”,实在是一大倒退。这就好比,由于某种野蛮时代的到来使天文学传统被国人所遗忘,新一代的翻译家根本不查词典就自以为是地把milky way译成“牛奶路”,而不知道正确的译法应该是“银河”。错误的根源在于翻译家不知道history这个词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历史”的意思,而是希腊文和拉丁文historia的本来意思,即“调查、研究、探询”。作为一种“科学”传统,它有别于数理科学所代表的natural philosophy传统。它强调的是详细而具体的记录、命名和分类,而不是追究事物背后的普遍原理、原因。natural history不是history of nature。

与natural hisory相关的几个词的翻译也很混乱:

natural historian,应译成“博物学家”,而不是“自然史家”

    local history,应译成“地方志”,而不是“地方史”

medical history,应译成“病历”,而不是“医学史”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或者natural history museum,应译成“自然博物馆”,而不是“自然史博物馆”

naturalist,应译成“博物学家”,而不是“自然主义者”

history of bird,应译成“鸟类志”,而不是“鸟的历史”

history of animal应译成“动物志”,而不是“动物的历史”

有几本世界名著的名称都应该更正过来:

1,普林尼的《博物志》

2,布丰的《博物学》

3,吉尔伯特·怀特的《塞耳彭博物志》,而不是《塞耳彭自然史》(花城出版社)

查近几年出版的翻译的带有“自然史”字样的著作,其译名均莫名其妙:

1,阿克曼的《感觉的自然史》(花城出版社),应为《感官志》

2,阿克曼的《爱的自然史》(花城出版社),应为《情爱志》

3,古尔德的《自达尔文以来:自然史沉思录》,应为《博物学沉思录》

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煜翻译的《趣味自然史系列丛书》应为《趣味博物学系列丛书》,其中包括《引诱的博物志》

5,《大自然的猎人——生物学家威尔逊自传》(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应为《博物学家》。完全背离了本书的主要思想,把一位博物学家扭曲成了一位攻击自然的猎人。

6,休谟的《宗教的自然史》,应为《宗教志》

7,《陌生人群:一部经济生活的自然史》,应为《一部经济生活的博物志》

8,《蓝色星球:海洋自然史》,应为《海洋博物学》

古雴:

2009-04-20 21:53:32 为啥我的评论丢了……?不是吴老师干的吧……

新浪网友:

2009-04-20 22:28:28 没有见过你的评论,请再发一遍。

古雴:

2009-04-20 23:19:09 我觉得“自然史”一词比“博物学”更好!我倾向于注明自然史即博物学,然后还是译成“自然史”!

自然史或博物学一词的译法不仅关乎如何树立一种对科学的理解,也关乎树立一种对史学的理解。现代人对历史学的理解也是过多地受现代科学的影响,以至于忘记了“历史”研究的传统含义。其实无论西方还是中国,历史学的意义原本也并非当代人所理解的这样。

吴老师提到西方传统的history“强调的是详细而具体的记录、命名和分类,而不是追究事物背后的普遍原理、原因”但中国传统的“史”学亦是类似,《说文》解释:“史,记事者也”。按照“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史”部与那些讨论道理和方法的经部和子部以及诗歌杂文的集部相区别,包括的就是那些记录和分类的书籍,除了编年史外,方志、地理、传记、目录等门类都属于“史”部,与西方history的古典含义恰相呼应。用“自然史”来译“natural hisory”再也合适不过。既提示出它与自然科学的渊源关系,也提示出它与史学的渊源关系。而现在之所以觉得这个译名理解起来有些别扭,正是因为一方面人们对“自然”科学的理解变得狭隘了,另一方面人们对“史”学的理解也变得狭隘了。译为“博物学”则是一种逃避,博物学这个词在字面上就同时和自然与历史隔断了联系,再拿这个词出来强调它和自然科学的关系就底气不足。不如坚持“自然史”的本来面目!

古雴:

2009-04-20 23:20:08 增补:

中文的最大特色在于特别容易“望文生义”,而当文与意出现张力时,就出现追问的线索和解释的余地。在这里“博物学”之译法的坏处恰恰在于它的意思太顺了,让现代人很容易理解:博晓事物之学嘛。然而“自然史”则显得别扭,其字面与意义出现了张力,让人觉得理解不那么通顺。那么一般而言翻译总是选择看着顺眼的词儿吧?也许在文学上是这样,但学术翻译还需要考虑另一点,那就是翻译不仅仅追求通顺,还承担着对传统的尊重以及通过翻译来扭转人们的认识这些更深层的使命。比如说现在人们看《天体运行论》显然比《天球运行论》顺眼,后者看着别扭,但我们还是主张译为《天球运行论》。除了为了忠实于当时的语境外,也带有借此译名以提示读者们关注古今宇宙观之差异问题。恰恰因为“天球”看着别扭,更容易促使读者自觉地追问:为啥叫天球呢?经过一定的追问他将了解到:哦!原来天体的概念是现代的,而哥白尼的宇宙是如此地不同……因此说在这个译名中“乍看别扭”反而成了这一译法优点,当然前提是这一译法本身是靠谱的。

而我之所以反对“博物学”这一译法,主要的一个原因也正是它看起来太顺眼了,以至于难以刺激读者的反思。“博物学”一词在字面上已与自然科学和史学失去了联系,这恰如博物学这一活动在现代社会中已与自然科学和史学都失去了联系,这一状况恰是源于自然科学和史学两者在现代的狭隘化。一方面自然科学与记录、命名、分类的博物传统逐渐失去了联系,另一方面是史学也变得日益狭隘,逐渐局限于一种基于线性发展的时间观的编年历史学,而逐渐遗忘了中西史学传统中更丰富的内涵以及更多元的编史学方法。史学被线性时间观支配与自然科学被工具理性支配是同源并发的结果,而认清此状况的一把钥匙就是“自然史”这一概念。这一概念把逝去的传统中“自然科学”、“史学”、“博物学”的渊源联系保存了下来。它既忠实于字面,又提示出张力,而且毕竟说起来还算是比较顺口的(不然也不至于那么流行)。

新浪网友:

2009-04-21 00:17:44 博主答:

这个翻译的问题在于它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在于译者把这个实际上的“专业术语”看成了一个“普通术语”,懒得去查字典,想当然地译。

在“自然史”这种译法里,译者和读者都没有产生你所说的那种张力感。译者都是基于无知(而非故意)。读者只可能把“自然史”这个术语理解成“自然的历史”,而不可能从这个译名中反观出“自然”和“历史”的古意,也根本没有提示出任何张力。结果乃是对读者的完全误导。

相反,如果说要从字面的“别扭”中找一点“张力”的话,在“博物志(natural history)”这样的搭配中,倒是可以起到一点点效果。熟悉了“自然”和“历史”之现代用法的读者会奇怪,为什么要把natural history译成“博物志”呢,这里面可是既没有“博”,也没有“物”,也没有“志”啊。

古雴:

2009-04-21 00:57:26 吴老师说得没错,不过我还是倾向于“故意地将错就错”。而且,从西学东渐史来看,“博物学”也未必始终都是定译,比如在日文中似乎就一直是“博物学”与“自然史”并存,和“牛奶路”这样的错误相比恐怕还是非常不同的。至于“自然史”的译法在读者中造成的效果,当然光看字面是完全误导了,然而事实上由于“错误”泛滥,无论是否合理,“自然史”这一概念事实上已经传播开去。于是读者不仅仅是在孤立的字面上理解这个概念,更是有机会在各种具体的语境中接触到这一概念,比如有一大堆《XX的自然史》。当然要是都光看书名,那么多半是完全被误导了,但是读了整本书呢?那一定会在语境中重新认识这个概念的。

这让我想起导致我走近哲学的一个重要契机,与“形而上学”这个概念有关。在中学的教科书中我学到“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世界观”,于是我按这一常识如此理解这个概念。但是逐渐看到一课外书中出现的形而上学这个词语,拿我原先的“常识性”理解套上去,放在语境里就怎么也读不通了,从语境中我读到了另一种含义,以此为契机开始了我的追问之路,从此迈进了哲学之门……

显然不能因为说由于“形而上学”这一概念在“词典”中、在公众的常识和日常的语境(这个词至少在政治语言中已然成为“普通术语”)中被定义为是“孤立静止片面的世界观”的意思,而拿这个意思去翻译metaphysics将会导致完全的误导,就说不能这么翻译了。在这里需要纠正的是词典和常识,而坚持将metaphysics译为形而上学并在更宽广的范围传播正是有助于纠正常识的成见。

古雴:

2009-04-21 01:35:09 另外,尽管“博物志(natural history)”的搭配确实能够发现张力,但这一情况又与“力学(mechanics)”的情况不尽相同。关键中国传统中既没有力学也没有机械学,这个张力是西学内部问题,因此中文舍字面而取意译恰能最充分地提示出张力。而中国传统中却如假包换地存在史学和博物学。而且这两样学问在中国古代可谓是举世无双,如果说博物学还不甚明显,那么中国古代的史学成就实在可以说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中国人同时在博物学和史学上成就卓著并非偶然,而正是提示了二者的内在联系)。中国拥有如此厚重和博大的史学传统,然而可悲的是这一传统后继无人,对此钱穆等也多有悲叹:由于受到西方现代性历史观的支配,现代中国人往往遗忘了自己独特而荣耀的史学传统,而使得原本丰富而博大的中国史学变得日益萎缩和狭隘。西方人的history同样经历了狭隘化的过程,但是毕竟在natural history等常用词中仍旧保存着史学的古意,反倒是中国的“史”字显得更为沦落,只有到文言文里头才能找到古意了,何况本来汉字的特长恰在于在新造词中亦能保存古意,“史”的遗忘显得尤为令人扼腕。我提倡“自然史”的译法,不仅是要突显关于“history”这个词的张力,更是希望在现代汉语中复兴中国传统的“史”学渊源。

新浪网友:

2009-04-21 09:58:42 译成“自然志”似乎不错。

新浪网友:

2009-04-21 11:10:45 博主回应

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个理解问题,一个翻译问题。

翻译就是把一个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英译汉的最佳方案是直接采用汉语中已经有的意思相同或相当的词来对译,其次是制造新词。在natural history这里跟milky way情况完全一样,是中国古语即有相当之词汇,不必新造。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并无“自然”一词,此词乃日译nature所得。从翻译角度看,新造的“自然史”当然不如既有的“博物志”。80年代之前,学者均用“博物学”一译,“现代化”运动之后,才逐步失去了这一传统译名。据说现在人们都把“引以自豪”说成是“引以为豪”,把夏天很热说成“七月流火”,情形大体类似。

从理解角度看,要害在于natural history与history of nature毫不相干,译成“自然史”是错误的,是误导的。个人愿意将错就错是一回事,作为知识积累和传承事业的翻译,不能够如此。你即使非要在哲学行文中制造张力,也要将正确的译法加括号注明。

另回“自然志”网友:古人(中国希腊罗马皆然)并无今人所谓“自然”概念,“自然志”亦“自然史”之翻版别称,拥有同样的错误。

古雴:

2009-04-21 12:06:06 情况似乎并非如此简单,关键就是说博物学真是汉语中已有的意思相当的词吗?比如在《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中“博物”分明被列为外来词,而且博物学的对应词为“natural science”而不是“natural history”,金山词霸中博物学对应于“natural history”但“博物”却对应为“natural science”。无论如何,“博物”是已有的词汇没错,但它的对应关系绝非“银河=milky way”那么简单,凭什么说用博物学对应natural history正好?那么为什么说用博物学对应natural science不好?须知“史”亦是汉语中的既有相当之词汇。而既有的“博物学”并不是与natural history对得正合适,反而是如果认可了把natural science译为自然科学而不是博物学的话,那么把相应的natural history译为自然史才是最恰当的。如此“科学”与“史”学的关系恰好对应于science和history的关系,正好能把史学传统引回科学之内。

您一直在说错误错误,但问题是判断错误的标准是什么?语言本来就是变化发展的,“七月流火”和“引以为豪”是不同的情况,前者不能将错就错(字义上说不通),而后者可以将错就错。比如大厦究竟该读成xia还是sha的问题谁说了算?即便说最初都是误读成sha的,但读法已然固定,词典也不得不改回,再不改就是词典错了。

古雴:

2009-04-21 13:37:30 另外,“博物学”将引起更为重要的一个误导就是,把natural history和museum过于紧密地联系起来。当前公众谈起“博物”第一个想到的一定不是博物学家,而是博物馆。而博物学容易被理解成与博物馆有内在关联,乃至于理解为那种搜罗和展示“标本”之学,如此就是严重的误导。要么博物馆应改为“博览馆”等旧译也许更妥。但博物馆之译法已然十分坚固,倒是博物学/自然史已然松动,不如趁势将错就错,拨乱反正,还原自然史的本意。

新浪网友:

2009-04-21 17:12:51 西学东渐的翻译史有许多可追究的问题,许多流传下来的译名并非最恰,但往往都是用惯了只好将就着用了,实在无可奈何。而无论起因是否只是翻译者的无心失误,现在这个博物学的译名毕竟是动摇了,这个“倒退”正好提供了一个重新审查相关译法的契机,不如借势回到原点,重新制定译法,实在是机不可失。

如果“natural science”当初被定为“格物学”,那么“natural history”就毫无疑问应该译为“博物学”正相宜,我一点儿意见都不会有!然则“natural science ”事实上被固定为“自然科学”,而中国既有的“格物”一词被舍弃不用,无论“自然科学”这一日源译法是否更恰当,它的地位估计是再难撼动了。那么是否仍然坚持“博物”这一既有词汇就有待斟酌了。而“自然史”半外来半既有,道理既讲得通,隐含的引导性又正合适。与自然科学、博物馆等其它坚固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又恰到好处,现在又有这么个重新审定的天赐良机,正好正本清源,通过为“自然史”正名,既斩断它与陈列标本之“博物馆”的过密联系,又提示出它与“自然科学”的对应关系,又带动中国传统的“史”学复兴,又顺应民意习惯,再可以激发更广泛的讨论和思考,真可谓一举多得。

古雴:

2009-04-21 21:27:58 另外,吴老师说“natural history与history of nature毫不相干”我也表示怀疑。我当然知道它们是两个词,正如scientific philosophy和philosophy of science是两个概念。但您要说他俩“毫不相干”,我看未必。您的看法也许正是被“博物学”的译法所误导所致。事实上既然在西方语境中natural history始终与history挂着钩,且natural history和history的今日含义也是非常晚近才形成的,在观念史的发展中二者不可能自始自终都“毫不相干”。对于前者理解的变化将很可能影响对后者的理解,反之亦然。

在网上可以搜到一本叫From Natural History to the History of Nature的写Buffon的书,看不到内容,不过看标题的架势不像是说二者“毫不相干”的意思。

事实上伴随着对history的理解的日益时间化(姑且这么说),西方的natural history传统也变得日益注重历时性的侧面,从林奈到布丰,分类法从单纯只注重形态学上的区分到引入了起源变迁的思路(这也许就是上面那本书所涉及的),到了达尔文那里natural history中的历时性显得最为令人瞩目。而“历时”元素之逐渐渗入natural history与其逐渐渗入history难道“毫不相干”吗?“博物学”的这一译名就阻碍了读者发现这一关联。

而历时性的natural history在达尔文那里达到的辉煌又反过来作用于人们对history的理解。在此马克思做出了重大贡献。马克思通过他的历史哲学,把达尔文之后的natural history的特点引回到history这一概念里头,恰恰正以那句history of nature & history of man的名言为标志。而“博物学”这一译名则把这里头可能的渊源关系统统遮蔽掉了。

我认为不妨把history of nature译为自然历史(学),与自然史相区别。乃至于我们也可以接受二者同时都译为“自然史”的方案,正如“科学哲学”一词那样。

老鹤晴宵:

2009-04-22 00:32:41 我觉得“自然史”一词比“博物学”更好!我倾向于注明自然史即博物学,然后还是译成“自然史”!

网友回应意见

我不认为“自然史”能概括“博物学”的意思。张华《博物志》英译为:”Record of Natural History”.该书内容“包罗万象,有山川地理知识,有历史人物传说,有奇异草木虫鱼和飞禽走兽,也有神仙方技记录”。只有“博物”一词能涵概。自然史,我的理解该词可以容纳“山川地理知识,奇异草木虫鱼和飞禽走兽”,但一部书内若有较多人文内容,则舍博物而取该词,是站不住脚的。另外,博主已经提到过,中国古代并无“自然”一词。自然在古代是自然而然的意思,即“复得返自然”的“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生活,而非“nature”.中译自该照顾汉语习惯。

老鹤晴宵:

2009-04-22 00:40:35 至于“自然史”的译法在读者中造成的效果,当然光看字面是完全误导了,然而事实上由于“错误”泛滥,无论是否合理,“自然史”这一概念事实上已经传播开去。于是读者不仅仅是在孤立的字面上理解这个概念,更是有机会在各种具体的语境中接触到这一概念,比如有一大堆《XX的自然史》。当然要是都光看书名,那么多半是完全被误导了,但是读了整本书呢?那一定会在语境中重新认识这个概念的。

仔细读了一下这段。还是不能认同。我赞成翻译家傅浩先生的翻译原则,翻译需要精确,应“以准确为惟一标准”。“信则万事毕矣”,怎么可以将错就错呢。

新浪网友:

2009-04-22 07:48:51 比如在《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中“博物”分明被列为外来词.

博物可不是外来词!被列为外来词又有什么用呢。哪具词典里没有错误。

瘦鬼:

2009-04-22 07:50:06 要去找吴老师的译著看,对术语把握得很准。

古雴:

2009-04-22 09:12:34 to 老鹤晴宵: 自然史当然不能涵盖博物学,而这恰是问题所在。我说宜把西方Natural History翻译为“自然史”,而中国古代原有之《博物志》当然仍为博物志,又不存在翻译问题。恰恰是如你所言自然史不能涵盖博物学,所以用博物学来译西方的自然史是不准确的。于是再按照你所谓的“以准确为惟一标准”,“自然史”显然要准确得多,而博物志由于涵盖范围不同,不够准确。另外,说“博物”是外来词不是说这个词组本身中国没有,而是说这个词组的当代含义深受西学影响,已不再是其中国古典含义了。采纳“自然史”之译名,也是让“博物志”的传统含义得以恢复。

古雴:

2009-04-22 09:19:47 另外“自然”一词的讨论皆在natural science已然定译为“自然科学”的前提下讨论。如果网友或博主说“自然科学”译法不对,非要译成“格物学”,那么自然史也势必应当译为“博物学”正好对应,我不会有意见。但问题是我们已经用“自然”来对应于“natural”,而“自然科学”与“自然史”原有密切联系,本属一组相关概念而不是两个相互孤立的术语(吴老师鼓吹博物学不正是要揭示它和自然科学的关系吗)。所以不要用“自然”一词古代没有之类的理由来说事了,要害是现在有了。现在的情况是我们有“自然科学”,有“博物馆”,这两个都难以动摇,这是我们讨论的前提。“natural history”究竟是向前者靠拢还是向后者靠拢更合适?

古雴:

2009-04-22 09:51:26 西学东渐时期各译名的竞争淘汰未必都是优胜劣汰,更未必能保证不同概念之间的融洽。比如严复为译名殚精竭虑,常常几个月酌定一个词语,但最终他老人家的译法基本上都没有流传出来,大都败给日本人的译名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人的译法就有多高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稍后中国的西学主要受旅日归国学者的主导,他们习惯了日本的译法,当然使得日源术语在竞争中占据了绝对优势。“自然科学”、“理科”是日本译法,它胜过了中国本土的“格物”、“格致”等译名,但同时要注意在日本可是“自然史”和“博物学”并用的啊(我不通日文,但Google翻译输入中文博物学得到日文自然史,维基百科日文版亦有博物学/自然史条目)。但当初中国人没有用“自然史”而只是单纯用“博物学”,这未必是一个合理的结果。恐怕是由于西学东渐中从西方和日本引入的大多都是“自然科学”的部分,各种讨论也都集中于“自然科学”,因此“自然科学”最终在旅日学者的推动下胜过了“格物学”,而“博物学”和“自然史”的竞争则根本未及充分展开。最后它们都被习惯和词典固定了,就成了如此现状,但显然未必是最佳的搭配。在我看来要么以“格物—博物”为配,要么以“科学—史学”为对,而“科学—博物”生生地撕裂了关系,而这一撕裂未必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这是令人遗憾的。既然有机会重新酌定,当然应该回到原点,重新厘定。

古雴:

2009-04-22 11:33:09 关于吴老师提到的那些书名翻译问题。比如古尔德的《自然史沉思录》,这本书内容讲的都是达尔文以来关于万物起源进化变迁的讨论,如假包换就是the History of Nature,用“自然史”译完全合适,从头到尾都读得通,译成博物学则让人莫名其妙。那本书的译者明明知道翻成“自然博物馆”而不是“自然历史博物馆”,可知并不是完全盲目弄错,而实在是“自然史”读得通,“博物学”读不通也。

再如那本“Buffon: From Natural History to the History of Nature”。要照吴老师就只能译成《布丰——从博物学到自然史》。如果说这一译法正确,那么这本书说的就是布丰之后Natural History就变成自然史了,如果这一译法不妥,那么还是说明博物学的译法不合适。总之无论如何,都足以显示“博物学”是一个不合适的译法。

按照狭义的“历史”理解,那么布丰以后,或者达尔文以后,西方的Natural History也已经变成“自然史”了。而如果采纳广义的“历史”理解,那么布丰之前的Natural History也是自然史,所改变的恰好就是那个历史观。吴老师一句轻描淡写的“毫不相干”就充分证明“博物学”这一译名造成的误导和遮蔽,使得吴老师这样重视时间问题的人竟然也没能充分重视到Natural History与History在观念史上的密切联系。可见“博物学”调为“自然史”的意义之重大。

瘦鬼:

2009-04-22 12:54:38 我觉得“自然史”一词比“博物学”更好!我倾向于注明自然史即博物学,然后还是译成“自然史”!

瘦鬼回复:注明自然史即博物学,但问题是,自然史并不是博物学。我是学中文的,我对“博物”的印象最早来自张华的“博物志”,我知道博物学大致是什么。但对于“自然史”这个词,我的理解就是自然的历史。如果说,这本书明明是本博物志,你偏要给它带上自然史的帽子,但我就不认得了。我不会去看你的注释文字,说此处自然史就是博物学。因为这不仅不必要,而且不合理。

在网上查到一本书。Natural History of the British Isles 冰岛自然史,它的目录是:

【目录信息】

Introduction

House,garden and park

Farmland,hedgerows and verges

Woods and forests

Heaths,downs,moors and mountains

Rivers,lakes,ponds and marshes

Sea and seashore

Acknowledgements

Bibliography

Index

若译成冰岛自然史,我的理解就是在冰岛这个国家里自然的历史,按照这种理解,“House,garden and park”就令人费解了,因为这些不能归入自然的范围。所以之前我说过,自然史无法覆盖博物学。不仅如此,它还造成了严重的误导。“当然要是都光看书名,那么多半是完全被误导了,但是读了整本书呢?那一定会在语境中重新认识这个概念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读整本书,只是为了证明被误导的不够严重?这合逻辑吗?首先,你也承认这个词会造成误导,其次,你认为有必要在进入语境后,按这个词的实际含义(即博物志)来接受这种误导的译法。而犯这种错误,原因却是为了“不仅是要突显关于“history”这个词的张力,更是希望在现代汉语中复兴中国传统的‘史’学渊源。 ”抱歉,我理解你的逻辑。翻译就是翻译,准确是它惟一的原则。

瘦鬼朋友:

2009-04-22 12:57:47 你偏要给它带上自然史的帽子,那我就不认得了

抱歉,我理解不了你的逻辑

以上是我个人见解

古雴:

2009-04-22 13:49:06 关于“张力”云云,主要是我对吴老师说的,对一般网友就不会用这种莫名其妙的方式来论证了。瘦鬼朋友既然是学中文的,你当知“史”学在中文中原本并非狭隘的“历史”之意。你把属于“经史子集”中史部底下的许多典籍目录拿来看岂不也是莫名其妙?翻开《史记》的目录岂不也是莫名其妙?天文、地理、物事、传记、艺文等等,是今日“历史”所指范围么?

之前我说光看《XX自然史》的书名多半是会被完全误导了,现在想来《XX博物学》的误导也不示弱。比如就以古尔德的《自然史沉思录》为例,目录如下:

序言

第一部分 关于达尔文

第二部分 人类的进化

第三部分 奇特的生物与进化的样板

第四部分 生命史中的模式与间断

第五部分 地球的理论

第六部分 大小与形状,从教堂到脑,到行星

第七部分 社会中的科学——一种历史的看法

第八部分 人性的科学与政治学

A.种族,性与暴力

B.社会生物学

后记

参考文献

试问若书名是《博物学沉思录》,你看着目录难道不觉得莫名其妙吗?我就不再多说那个“博物馆”的误导了。

自然史和博物学同样会有各种误导,关键在于哪一种导向性更合适。是诱导人往自然和历史的方向联想呢,还是往器物和博物馆的方向联想更合适?

古雴:

2009-04-22 14:07:04 “House,garden and park”不能划为“自然”范围?那么它们怎么又可以化为“自然科学”的范围?“自然科学”亦可对这些人造对象进行科学研究,正如自然史亦可对人文对象进行“自然研究”,这恰恰表达了这两门学科的方法特点。同样针对一些人文对象,“自然史”的研究方式就与社会学、人文历史学的方法有所区别,而是把它们当作自然对象那般进行研究。注意这个“自然史”是Natural History而不是History of Nature。不是指这门学科的对象是自然,而是指这门(史学)学科的“品格”是“自然的”。正如“自然科学”可以把House当作研究对象,“自然史”当然也能。这正是体现了“自然史”之译名之精妙处!否则你光译成“博物学”,也是在说对象是“物”,那么何以能涵盖人事呢?是说把人事当作物来研究了吗?这样理解就不如“自然史”说得顺——并不是以自然为“对象”,而是说这门学科的方法和品格是“自然的”。

古雴:

2009-04-22 14:18:51 现在我的讨论都涉及“自然科学”与“自然史”的关系。如果说没有“自然科学”这个玩意,而是比如说“格物学”,那么我就没啥说的。要批评我的观点请务必注意“自然科学”这一现成固定译名的存在。如果说网友看不出或不承认natural science与natural history二者之间有极为重要和深刻的联系,那么就不必与我争论了,我无力说服你。

古雴:

2009-04-22 14:33:30 任何一个术语的翻译从来不是孤立的事情,必须考虑到与这个术语直接相关的一系列概念的关系。

另:吴老师常说“第一种XX哲学”和“第二种XX哲学”的关系,比如Philosophy of Nature是以自然为对象的部门哲学,Natural Philosophy则是整个的哲学品格,它强掉的是一种基本的哲学态度,而不是一个哲学专科。于是这个Natural History也是类似的意义。因此它能够承载复兴史学的使命。“自然史”不是指一门专以自然为对象的史学部门,而是指整个一种史学品格、态度和方法。在我看来,中国古典史学整个就是Natural History,就是自然史,就是博物学,就是记事。而现代西方那种线性时间观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等等的东西并不是中国古典史学的性格。而古代中国史学并无“他者”,因此它不必特意给自己冠名,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不必刻意标榜自己是“自然哲学”而只需以“哲学”自居。但一旦有了他者的对比以及竞争,那么选择一个恰当的标签以示明其独特性格就是有必要的事情了,于是在我看来中国古典史学就可以恰如其分地称为“自然史”,这当然是借了西学的概念来诠释中国传统,但这当然也是合理合适的,正如我们借了“哲学”等概念来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思想也未必没有意义。“自然史”之名正好借西方的Natural History以及相关的Natural Science传统来重释中国古典史学,同时反过来以中国古典史学来诠释西方的Natural History概念,如此互相支持互相诠释,既最符合学理,又一举多得,何其美妙!

新浪网友:

2009-04-22 18:02:54 这个翻译问题,吴老师的阐述很简单明了,不知何以生出这许多枝节!

瘦鬼

新浪网友:

2009-04-22 18:02:57 这个翻译问题,吴老师的阐述很简单明了,不知何以生出这许多枝节!

瘦鬼

博主:

2009-04-22 20:23:48 扯得太多了没有必要,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是两个,一个是理解问题,一个是翻译问题。希望能够通常深入细致的文献阅读(光靠拍脑袋想像不行)将问题一个一个的解决。

1,查查西文词典和相关西文文献,搞清楚natural history究竟是什么意思,古代是什么意思,现代是什么意思,是否有实质性的变化。[我的回答是没有实质性变化]

2,查查中文词典和相关中文文献,搞清楚“博物志”究竟是什么意思,古代是什么意思,现代是什么意思,是否有实质性的变化。[我的回答是没有实质性变化]

3,看看它们两者意思是不是完全一样,或基本相近。[我的回答是是]

4,再查词典读文献,搞清楚“自然史”究竟是什么意思,看看这个意思与刚才查到的natural history是不是一个意思,或意思相近。[我的回答是否]

5,如果“自然史”的意思与natural history不相同或相近,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如果相同或相近,此问题转入“翻译问题”。[我的回答是问题已经解决]

古雴:

2009-04-22 22:15:47 1、如果说nature一词和history一词在古今都有重大变化,而Natural History居然说没有实质性变化,我是怎么拍脑袋也想不通。我随手搜索到一些文献标题可以提示出一些西方学者对于the Nature of Natural History(自然史的本性)的变革有专题研究(还有布丰那个是怎么回事),具体文献我当然是没有读过。但是但愿吴老师的结论也不是光靠拍脑袋想出来的~~

2、中国古代虽然有《博物志》,但“博物”和“志”主要还是两个词而没有这样一个固定的学科存在(现代也没有),固定的学科或者图书分类则是“史”。而“博物”这个词在古今当然是有巨大变化的,比如今天的“博物馆”在古代显然没有。而“博物馆”这个博物在今天成了博物的主要用法,去搜索“博物学”找到的大多都是“博物馆学”。这是显而易见的现实情况。

3、对比张华的《博物志》和古德尔的《自然史沉思录》,或者西方当代的《自然史》杂志中的内容。不看标题光看目录,随便找一个不明就里人来瞅瞅,能想到它们是属于基本相近的一个学科的话我就服了!

以上问题显而易见,就在日常理解中就能够清清楚楚,以至于不需要扯太多文献。

而且,要用文献证明两者在具体使用中意思基本相近何其困难,但如果有一些判然不同的、明显不相似的个案,就能够对此一票否决。那么布丰或者达尔文之后的Natural History的用法,例如体现为古尔德的《自然史沉思录》里的那种用法,那种把自然物的演进历史(进化论)作为Natural History的“主题”的用法,在中国古代的“博物志”里是无论如何都不包括的,而这恰恰就是Natural History最典型的现代模式。当代西方的分类学就是把博物学的命名问题变成了一个进化史问题。中国固有的“博物学”从来没有相对应的部分,更不用说成为主导。

当然我目前的能力和兴趣只能是拍拍脑袋而已。所以不打算在此深究下去。不过至少我要强调的是 博物学=Natural History 绝对不是 银河=milky way 那么简单的一桩事情。如果吴老师始终把这个翻译“错误”看得那么单纯幼稚,那么也没有可能有讨论的余地了。我就暂且扯这么多吧。

新浪网友:

2009-04-22 22:22:31 Natural history i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plants or animals, leaning more towards the observational than experimental methods of study, and encompasses more research that is published in magazines than in academic journals.[1] A person who studies natural history is known as a naturalist. Grouped among the natural sciences, Natural history is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any category of natural objects or organisms. That is a very broad designation in a world filled with many narrowly focused disciplines, so while modern natural history dates historically from studies in the ancient Greco-Roman world and then the medieval Arabic world through to the scattered European Renaissance scientists working in near isolation, today’s field is more of a cross discipline umbrella of many specialty sciences that like geobiology have a strong multi-disciplinary nature combining scientists and scientific knowledge of many specialty sciences.

古雴:

2009-04-23 00:10:03 帮楼上注明出处:引于wikipedia。

我顺便摘稍后的两段: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well in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atural history, as a term, was frequently used to refer to all descriptive aspects of the study of nature—what today are called natural sciences—as opposed to political, ecclesiastical or other human-related history. ……

Furthermore, in modern usage as a term, natural history’s sense has become narrowed and more tightly focused, and more often refers to matters relating to biology……

显而易见,由古至今这个术语的外延是有很明显的变化的。这不叫实质性的试问什么叫实质性的变化?

Natural history不仅外延变化显著,其内涵或者说研究方法和主要旨趣也发生着重大变化。而这一系列的变化正与“自然”概念和“史”的概念的变化相扣合,因此我主张必须用“自然史”来翻译才能准确地对应西方的Natural history及其演化。我认为它的历史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事,因此主要讨论翻译问题。而谁曾想吴老师根本否认这一概念有重要的变化,于是无话可说了。

瘦鬼朋友:

2009-04-23 09:36:05 是楼上自执一端,钻牛角尖了,以致我们外行人都能看明白的问题,而你还固执己见,深信人非。

古雴:

2009-04-23 10:58:53 关于这个问题在吴老师地盘上的挑衅暂时就到此为止了。最后希望吴老师能够理解我的思考是认真的,绝不是一拍脑袋随口就说的。这一考虑至少从三年前就开始了。当时听了您和刘、苏三位老师的博物学论坛,有所感想,事后向刘、苏两位老师发了邮件(当时还没敢和您对话)。刘老师就回复说(原话):“吴老师认为只能译成博物学。我觉得这只是一种约定,现在成了习惯,有一定好处,但不可把约定绝对化。history本身就有研究、探讨的意思。自然史就对是自然的观察、汇总、研究之意。因此我觉得”自然史”这一说法也没什么大的错误,最多它没有坚持前人的约定。”——这是来自一位Naturalist的意见,至少他也觉得自然史是可以接受的。另一方面,这几年来,虽然读的英文文献寥寥,但对于中文书籍我还是有一定把握的。吴老师提到的那些“误译”为自然史的书籍,多数都在我书架上,许多都曾翻看。据我在语境中的实际感受,“自然史”确实比“博物学”来得准确和通顺。比如《爱的自然史》,上来一大篇先讲“爱的历史”,然后讲爱的生理学、爱的进化、物竞天择啊啥的。只有最末两小段讲爱的习俗和种类,但字里行间仍然穿插着进化啊、历史啊、起源啊等等。就是按“史”来理解才读得通,按“博物”理解根本读不通。而《情爱志》的翻译则是错的,既然这本书正要讨论“爱”的各种种类,情爱只是其中一种,标题岂能无端用情爱来替换广义的爱?所以也许可以翻译成“爱志”,但显然十分别扭。综合考虑,仍是《爱的自然史》最妥当、精准、通顺——望文生义亦可理解,首先它是对爱的历史考察,然后这种历史考察不是观念史也不是社会史,而是更多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也就是生理学、生物学和进化论,来进行的历史考察——这种理解虽然不甚到位,但却确实很接近“自然史”的当代用法,也能够读通此书。尽管说译者或读者是处于无知,但确实都歪打正着。其余一些注明“自然史”的书也有类似情况,顽固较真于“博物学”这一译名就会发现许多书译不过来,译过来也显得很别扭。当今熟知张华《博物志》的读者毕竟极少数,更多的人是通过“博物馆”来认识“博物”二字的,这样来理解“自然史”就更不通了。我除了偶尔会拍拍脑袋之外,也是会读书的。没有积攒充分的信心,我哪里敢在吴老师的地盘叫板?我只希望能引起吴老师对此的重视,不要再一句“毫不相干”就打发了。要否决您的“毫不相干”论,不需要列举全面的文献,有几条明显的反例那就能证伪了。

我把讨论转帖至KKBBS了。

忍不住还要提一下,“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翻译也未必错。此事亦不可拍脑袋想当然说错就错,实际去看一看现在的中外自然博物馆的实际内容以及建馆宗旨,当知此名绝对贴切。比如百度百科查上海自然博物馆:http://baike.baidu.com/view/83946.htm 明明地写道:“上海自然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博物馆之一,筹建于一九五六年,上海市人民委员会1956年11月1日批准由金仲华等12人组成上海自然博物馆筹备委员会。同年12月27日,第一次筹委会会议确定:馆的性质为“自然历史”,定名为“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院”;任务是筹建动物、植物、人类、天文、地质5个专业馆;”这是博物馆界自觉的认同,就是“自然历史”,就是展示自然的演化史。这当然不是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个案。所以把当代的自然博物馆叫做“自然史博物馆”是完全合适的。不能看名字想当然,要实际去看。

 

最新评论



  • 古雴

    2009-04-23 12:46:34

    由于歪酷的BUG,这篇文章在修改后无法复原,只好删掉重发。只好连同把benj的评论删了,原文如下:


  • benj  
    2009-04-23 12:19:26 @ 124.205.*  
    上节科通刚刚接受了“博物学”而非“自然史”的熏陶。吴老师的观点在我看来是想要唤起许多人对已然式微的博物学的重视,博物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庞大的内容体系,把它一口气都划进“自然史”史学的范畴确实不太合适,毕竟自然史不像哲学史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当然“博物”这个概念本身的导向性也很不明确。总的来说,“博物”和“自然史”这两个定义给人感觉在覆盖范围上都有偏差。但是其实不同的著作所取的范围也不尽相同,所以从统类上来说,我认为应该取其全,“博物学”或许更加合适。个人观点。
    P.S.我觉得说翻译的人是因为无知而翻成“自然史”这点确实有点武断。


  • 古雴

    2009-04-23 13:05:14

    在百度百科下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分馆安排如:
    “动物学分馆……古动物史,古人类史,现代动物……;植物学分馆……内容为植物的进化……。整个陈列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反映生物演化的历程,……”
    其余一些博物馆的宗旨和自我定性:
    比如
    天津自然博物馆:动物陈列通过对……揭示动物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古生物陈列主要以古脊椎动物化石标本为主,配合一定的科学辅助资料,阐明生物演化的历史过程。植物陈列以实物标本为主,同时配有照片、模型和生态布置,说明植物由简到繁,由水到陆,由低等到高等的发展演变过程,同时揭示植物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密切关系。古人类陈列以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为主线,以各阶段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为主要内容,用已掌握的原始人类遗存及有关资料来展示人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说明自然界的一切(包括人类社会)是辩证地发展的。
    陕西省自然博物馆:……让历史和标本告诉您每一个改变……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为自然历史类博物馆
    重庆自然博物馆是中国综合性自然历史博物馆……
    “自然史博物馆”才是恰当而准确的,如果说“博物学博物馆”显然不伦不类不知所云。只得勉强说成“自然博物馆”,但这又不准确,因为有些“自然博物馆”是“Natural Science Museum”(西方也有),而那些注重陈列历史的才叫做“Natural History Museum”,“自然博物馆”不能把这两种区分开来。


  • 古雴

    2009-04-24 14:05:34

    吴老师让我写文章,这学期是没有空了,暑假里可能搞一搞。说一下今天课堂上提到的一个小问题。关于中国古代的“史”的时间性问题,吴老师说一直有,但事情并非那么简单。用当今对“历史”这一概念的理解辉格式地去阅读中国古代的史学当然会发现“历史”的存在,但实则不然。从《史记》开始,中国的编史方法虽然说流传下来的典籍的单位是每一朝代有一部史书(不然还能怎么着呢),但每一部史书中按照年代顺序编列从来不是主要的编史方式。主要的方式是传记体,然后不是按照人物的年代来排列,而是按照“人品”来排先后的。先得看考察的对象处于哪个档次,是本纪还是世家还是列传,归类后再来记叙评传。这个和西方古代所谓“存在之链”的思路是相似的,是首先按照对象的高低贵贱来分类,而年代时间当然是不得不记录的东西,但并不是史学的分类思路。这和西方古典的史学是有类似的,比如与老普林尼大致同时代的塔西佗写作《历史》和《编年史》,其Historia的用法与普林尼应当相近,但他的《历史》显然也带有时间性。这是记录人事时不可避免的事情(不带时间性写个传记都不可能啊),不能说当时的史学不可避免地带有时间编年的要素,就说时间性的历史是“史”学的主要含义。
    吴老师说中国古代史学主体是时间性的历史,额外补充一点方志,这显然是受辉格思维蒙蔽。实际情况是,清代修四库全书,“史部”名下分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总共史部四十二卷,编年类仅占两卷,而就算把纪传体史书等全部算上,也只占十卷不到,而地理方志载记等占绝大部分。虽然说编目是当然会把所谓“正史”部分至于前列,但这主要还是那个“存在之链”的逻辑,因为人事要比物事重要,因此前十卷主要是人事记录,而其中带有的时间性并不是“史学”方法所致,而是记录“人事”之必然。而且所谓《二十四史》多半并不以“史”为名,“史”与“书”相近,主要都是整理记录的意思。四库全书为清朝所编,“史”字尚是如此含义,更不用说古典时期。“史”的历史化也是西学东渐的后果之一。
    不能因为当前一般人看到“史”字都只能有狭隘的联想,就说咱不能说史的本意了。就好比说现在人听到“辩证法”或“形而上学”往往只会做很狭隘的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翻译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候用“辩证法”或“形而上学”就不行了。学术术语翻译首先要考虑其准确性以及其历史关联,且应尽量保持统一性。不能过于迁就流行的狭隘的理解。

    不过《博物志》或更类似于博物学的东西主要属于“子部”,划于“谱录类”或“小说家类”。但《博物志》实在只查到张华这一本,别无其它,肯定不算是一门显学,只能被归入小说家类。说中国古代有“博物学”传统云云,是可疑的,要是真有这么个传统,为啥就那么一本博物学,还是被归入“小说家”?中国古代真有渊源传承的还是“史学”传统,“博物”好比“格物”等词汇,也就是少数古籍中被提过那么一点儿,在西学东渐时遍寻古籍才挖掘出来的,套用起来和格物学一样牵强,而“史学”才是正经的中国传统。


  • 古雴

    2009-04-25 09:37:03

    吴老师提到中国古代“史”一直有时间性,说到“以史为鉴”里头的史就是指过去的事情,当时我有点懵了,如此一来史字的时间性确实很早就内含了啊。但回来查成语词典而不得,原来此成语叫做“以古为鉴”而非“以史为鉴”——《新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按《旧唐书·魏徵传》“鉴”作“镜”。
    “以史为鉴”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变过来的,引用吴老师自己的原话:“据说现在人们都把‘引以自豪’说成是‘引以为豪’,把夏天很热说成‘七月流火’,(把以古为鉴说成‘以史为鉴’,情形大体类似。”
    二十四史中“史”、“书”(如汉书)、“志”(如三国志)等名并列,是差不多的意思,都是“记录”意。所有“正史”都是纪传体。


  • 古雴

    2009-04-25 10:35:39

    补注:所谓“小说家”,指的是专搞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的稗官野史的一家,在中国传统中向来属于“不入流”的。甚至“不入流”这个词就是打这儿来的。所谓“十教九流”,就是说“小说家”不入流。“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袭刘歆,并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那个看都没法儿看的不幸就是指“小说家”。《博物志》列于“小说家”,可见其地位实在不高。
    说中国古代有“博物志”传统,顶多不过是在那一批最不入流的书籍中有那么孤独的一本书名字叫“博物志”。即便它涉及的内容恰好和普林尼的《自然史》差不多又怎么样呢?中国几千年来那么多典籍里头找出一本如此这般的书并不稀奇,关键是它并不是一门有所传承的学问,无非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志怪小说”罢了。怎么能用这么一个小东西去翻译西方那个和自然哲学相对的一整脉学术传统呢?


  • 灵魂朝圣

    2009-04-26 14:05:34

    “《大自然的猎人——生物学家威尔逊自传》(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应为《博物学家》。完全背离了本书的主要思想,把一位博物学家扭曲成了一位攻击自然的猎人。”
    吴老师如此理解书名中“猎人”一词,囧。。。
    这本书我看过,书的英文原名是Naturalist..中文翻译成“大自然的猎人”可能是为了更生动更通俗吧。其实我到觉得这个中文翻译蛮好蛮有趣的,也很贴切。“猎人”的本意虽然是以猎捕动物为生或为职业的人,但前面一旦加上限定词,就可能导致其本意的转移或消失。比如job hunter就是求职者的意思,bargain hunter是四处觅购便宜货的人。西方社会把大胆的植物学家勘探者称作“the Plant Hunters”(植物猎人),而且hunter一词除了有“猎人”之意外,还有“搜寻者、追求者”之意。所以,“大自然的猎人”并不是伤害自然,攻击自然,而应该是探寻自然,发现自然了。
    囧。。。


  • 灵魂朝圣

    2009-04-26 14:19:23

    我还想给猎人正正名。。囧。。
    虽然猎人以打猎为生,但是这是他们生存的手段。为了填饱肚子不至于被饿死而去打几只动物,难道就是攻击自然么?其实,真正的猎人是很懂得敬畏自然的,他们也恪守适度的原则,不会滥杀无辜。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狩猎的传统,狩猎跟采集一样,都不过是人们靠山吃山罢了。不过,可能是这一个多世纪以来,偷猎现象太严重了吧,猎人反而成了受人鄙夷的一种身份了,有点悲哀。。


  • 古雴

    2009-04-26 14:38:11

    hunter在西文中有那么多丰富的含义,不过“猎人”在中文中似乎只有捕猎者的意思。不过就这本书而言,也许改译成“猎人”并非无理。例如此书中专门就有一章标题就是“猎人”。吴老师恐怕都没有实际考察书的内容,而是只看书名就想当然地拍桌子,这是很草率和霸道的。
    顺手翻了一下《大自然的猎人》,比如第111页,在同一段中同时出现了“博物学者”和“自然史博物馆”两个词。看来译者显然是意识到“Natural History”这个词组是指博物学,但他仍然要把“Natural History Museum”译成“自然史博物馆”,可见显然不是盲目低级的错误。人家翻译者真有那么白痴?真的只是银河搞成牛奶路的低级错误?吴老师不仅没有实际考察,连脑门也不多拍几下,就直接拍桌子,这种态度是令人遗憾的。


  • 古雴

    2009-04-26 20:12:15

    关于查词典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2007年版:Natural History和naturalist分别译为博物学和博物学家,但几乎就是夹在这两个词条之间的Natural History Museum则译为“自然历史博物馆”。
    《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2002年增补本)》:【博物】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natural science。
    《汉语大词典》无“博物学”词条,只有【博物学家】:旧时指博通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专家的尊称。
    《汉语成语词典》及各种网上成语词典皆无“以史为鉴”词条,只有【以古为鉴】。
    关于“史”字,大多数现代汉语词典只有两条解释,一是历史,二是古代官职名。而各种古代汉语词典中基本以官名为首要用法,引申为记事、记事者、记事的文书等等。“史”、“吏”、“事”同源。“历史”的义项一般并不重要,且所有例句中的史字都可以作“记事的典籍”来理解,史字本身蕴含的时间性并不突出。
    关于“史”的上古字源,目前看到有三种说法,都是说象形用手拿着个什么东西,一说是拿着笔筒,一说是拿着容器,一说是拿着“猎叉”。无论哪种,都与natural history挺搭配。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 (金山词霸2009版全文收录)
    ——————————————————————————–
    natural history   
    ■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animals or plants, especially as concerned with observation rather than experiment, and presented in popular rather than academic form
    ■the study of the whole natural world, including mineralogy and palaeontology.
    ■natural phenomena which are the subject of scientific observation.
    (科学观察的)自然现象
    Pembrokeshire has an abundance of wildlife and natural history.
    彭布鲁克郡有着丰富的野生生物和可供研究的自然现象。
    ■(Medicine)the usual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a disease or condition, especially in the absence of treatment
    (医)(尤指在未治疗情况下疾病等的)自然发展过程
    特别注意第三条“自然现象”和第四条医学术语“自然病程”,都可以恰当地译为“自然史”。
    另附美国传统词典(金山词霸2005版)
    ——————————————————————————–
    natural history
    1、The study and description of organisms and natural objects, especially their origins, evolution, and interrelationships.
    2、A collection of fact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a natural process or object:
    注意origins, evolution, development ……都已带有时间性。


  • 古雴

    2009-05-04 15:34:08

    今天偶尔在书架上看到一本书,题目引起我的注意:《亚当之脐:人体的自然和文化史》。翻到版权页看其英文书名为:Adam’s Navel – A Natur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Human Form
    明显看到Natural与Cultural并列,作为HIstory的前缀。这一现象确凿无疑地支持了我关于Natural HIstory的当代意思经常是一种叙史方法:与观念史、社会史、文化史等等其它历史方法相对。显然这本书不应该译成“人体的博物学与文化史”,而是自然史和文化史。
    不知道吴老师将如何翻译此书书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