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知识(common knowledge)作为生命

共同知识(common knowledge)作为生命

前一段去清迈参加ckcon,给ckb社区读西蒙东,也做了下面这场有点站台性质的演讲。当然我跟ckb有私人关系也有利益关系,不过我说的东西确实是真诚的。ckb的独特设计确实可以与我自己的创业方向比较贴合:融合生命、文化(历史)和信息(区块链)的数字艺术创作。

我关于“区块链新史记”和“有个体性的AI生命”都可以在ckb上做;另外新《常识》(从Common Sense到Common Knowledge)可以是“新启蒙”和“新独立宣言”的基底。我在聚会时甚至说:ckb形成的“去中心化公共知识”取代的是牛顿力学的位置,成为多元主义时代以非普世主义的方式形成世界性共识的基础,成为多元主义世界秩序的信念来源和方法论模范。

我后续会写更多想法。不过这个演讲一方面只是初步接触ckb社区的试探性发言,另一方面是用英语讲座且时间有限,所以没办法展开讲我更具体的想法。下面贴出我的中文底稿,以备未来补全。

我也很看好CKB。CKB吸引我的一点就是它的生命意象。我们看到CKB有“Cell”,DOB有“Spore”。正如唐晗所说,CKB在协议层面为信息赋予了生与死。下面我用自己的理解对这个生命类比做一些诠释。

除了死亡之外,作为生命,它们也应该遵循进化论和生态学的规律。我将把common knowledge与物种相比,作为观念世界的演化单位。

今天我想聊的事情分为三个层面:第一,Common Knowledge就是有生命的;第二,Common Knowledge如何在互联网这个新环境中生存;第三,区块链特别是CKB能够在网络世界中营造出一个怎样的更好的生态环境。

举例来说,日常语言本身就是一种Common Knowledge,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生命形态,某种语言中的不同词汇也有不同的生命力。

比如说我们知道Vitalik最近的推特签名档是这句话,”mi pinxe lo crino tcati”。“to V”的创业者应该已经研究过了,这是一种叫Lojban的人造语言,这种语言的特点是逻辑结构清晰、表达精确。

如果你掌握了Lojban语言,那么这些词汇是你和其他掌握该语言的人之间的Common Knowledge,你们就会知道这计划是“I drink the green tea.”的意思。“tcati”是茶的意思。

按照设计者的初衷,“Lojban is proposed as a speakable language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of different language backgrounds.”中文中的“茶”和英文中的tea可以通过tcati这一中介互相理解。因为这种语言的精确性,可以避免许多歧义。

的确,日常语言总是有许多歧义,比如在近几年的中文中,当我们说“茶”的时候,指的未必是一种饮料,而可能是一种女人。“绿茶”指的是装清纯钓男人的坏女人,而“茶艺师”、“卖茶”有的时候暗指提供卖淫服务。

当然,这是一个比较低级的用例,在更多时候,某些语词之所以衍伸出新的含义是有着更积极的原因。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多样性都会拓展某些词汇的外延。例如,中国古代发明炒茶技术前后的茶有着完全不同的形态,古老的制茶法在中国本土没落了,但随着遣唐使传播到日本,发展出“抹茶”。那么抹茶算不算绿茶呢?看起来应该算,但是实际上你在一家中式茶馆里说”I drink the green tea.”时,并不会喝到一杯抹茶。

另外,如果你在快餐店而不是茶馆喝绿茶,你喝到的很可能也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例如“康师傅绿茶”——一种现代的饮料工业的消费品。

所以日常语言总会充满歧义,并不是语言的缺陷,而是因为语言必须为生活世界的扩张留有余地。科技和文化变得更丰富时,各种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也会随之变化。一个更加含混的概念可以兼容于差异更大的生活环境;而只有当生活环境固定不变时,所有词汇才可能达到高度的精确性。

逻辑语言和日常语言就好比两种生命形态,前者对特定环境有高度依赖性,在稳定的环境中适应得最好,但一旦环境多变、骤变,就可能濒于灭绝;后者的能力有更多冗余,但更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例如大熊猫特别会吃竹子,所以在遍地竹林的环境中活得很好,而一旦生态环境骤变,它就濒临灭绝了。如果环境中只有竹子这一种植物,那么人类可能活不过大熊猫,在草原里人比不上老虎,在沙漠中人比不过骆驼……但人类可以同时生活在竹林、草原和沙漠。

我们都知道,在达尔文进化论看来,演化是没有方向的,不同的物种之间也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但如果我们把生物与环境看做一个整体,那么我们还是能够给出某些主观上的评价:某些生命正在与它们的环境一起发展,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这种生态是更好的。而如果环境一成不变,生命也停止变化,达到了和环境严丝合缝的精确适应,这种生态反而是糟糕的。

为了让Common Knowledge朝着更丰富、更智能的方向演化,道理和生物的演化是一样的——我们需要保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这个世界上既需要草原,也需要森林,既需要沙漠,也需要绿洲。不同的环境之间需要联通,但又不能过于通畅。

就好比日本与中国,它们足够近,因而中国的茶道有可能传到了日本;但它们又足够远,因而日本可能把抹茶这一种独特形式保留下来并发扬光大。现在,我们有西湖龙井,黄山毛峰,云南普洱,英式红茶,日本抹茶,台湾奶茶,东南亚拉茶……无论你喜欢喝哪一种茶,相信你都乐意看到世界上有那么多不同的种类。

观念世界中的那些Common Knowledge也是如此。我们喜欢悟空这一形象,这个形象对我们而言显然也是Common Knowledge,但它的边界也在不断扩张。我们知道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可能是来源不同的民间传说的杂糅,整个西游记的故事在一代又一代说书人和出版商那里被改编。到了现代,悟空更是在不同媒介和文化中被不断改编。

我喜欢六小龄童的悟空,但我也喜欢周星驰和鸟山明的悟空,更欢迎黑神话悟空。生命能够不断演变和变异。当然,很多时候变异的结果是病态,乃至畸形的。如果某个物种的复制总是绝对精确的,那么它也就失去了活力。

我们看到,生命的繁荣需要某些模糊性,生命需要流动,但不要过于通畅地流动,需要复制,但不要过于精确的复制。

那么我们就看到Common Knowledge进入网络空间这一片新大陆后,成为了怎样的形态。

互联网沟通世界,麦克卢汉称之为“地球村”,这其实是一个可怕的概念——所有的阻隔都消失了,全世界挤到了一个小村子里。想想看,如果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村子里,我们还能同时发展出红茶、抹茶和奶茶吗?

在地球村中,“世界是平的”,所有的生命都在同一个地域里竞争,同一个生态位往往只有一个胜者。

当然,在信息时代早期,我们仍然感受到世界在变得丰富,因为在旧的多元环境中演化出来的物种们不可能那么快就灭绝,互联网让各种各样的文化和思想碰撞在一起,当然也会迸发出无数火花。

但问题是,火花是短暂的,在璀璨的碰撞之后,网络空间中留下了什么?在网络空间中存留下的,持久繁荣和不断演化的Common Knowledge是怎样的?

到了web2的时代,我们逐渐发现,互联网似乎总是偏爱那些稍纵即逝的“火花”,而不适合长久的沉淀。网民似乎只喜欢“新信息”,他们上网所做的一切都是“刷新”、scrolling、Click next page……当那些旧的碰撞逐渐尘埃落定之后,商家们有意去制造对立,设计火花,在娱乐产业中仿佛形成了无数新的边界,重新把文化隔成一个一个小圈子。但这些圈子的价值在于制造火花、提供流量,因此它们也仍然是速朽的。

在根本上说,网络空间中,交流过于通畅、复制过于精确了。因为数码物太“轻”了,它们没有任何重量,因而能够毫无阻滞地传播,但又总是无法落地生根。

所以说,对网络空间进行生态治理的一种方法,恰恰是自缚手脚,反而去增加数码物的“重量”。

中本聪发明的区块链从一开始就是某种“自缚手脚”,原本一份账本用不了半度电、不到一秒钟就可以生成并刷新出来,但现在需要通过PoW耗费大量算力,花费10分钟左右才能最终生成。但这种“增重”是重要的,它赋予某些数据以公共性和永恒性,在缥缈不定的网络世界中建立了一块能够扎根的坚实大陆。

但比特币只提供了一个最简单的账本,远不足以承载Common Knowledge的丰富性。所以我很高兴地看到了CKB的探索——它一方面没有放弃PoW的重量,另一方面又为知识增加了新的重量。CKB本身几乎就是一个重量单位,CKB的设计使得你如果想要在这里“更新”出一条新信息,你需要付出相对高昂的代价。你不能像在web2空间中那样,随随便便就水出一篇又一篇自媒体文章,流水线式地制作出各种网红人设。在CKB上写一篇文章是需要投资的,生成一幅图片的代价更加高昂,制作一部短视频恐怕得要天价了。但这种代价是有益的——只有最珍贵的知识会存活下来,并让知识的生产者收获更多的回报。

另外,我希望智能合约能够提供生命共生和变异的可能性。比如Common Knowledge协议应该可以和Creative Commons license结合起来,让创作者们既能够毫无保留地共享自己的作品,又能够有效地获取利益。

当然,上述这些还远远不够,数字世界中还需要更丰富的地形环境,这方面我寄希望于DAO。

最后我想说,我们也应该对不同形态的生命都报以尊重。这个世界上有天鹅也有蛤蟆,有蝴蝶也有臭虫。站在特定物种的立场上,我可能厌恶或敌对另一些物种,但从整个生态环境来说,我们可以做某些定向清理,但不必把环境弄得过于干净。有人觉得无内涵的MEME泛滥成灾很讨厌,也有人认为做区块链项目的人写诗歌或讲哲学没有意义。但从营造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尽可能包容更多形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