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得好!传统教科书的毛病并不在于其观点怎么样,虽然我不喜欢传统教科书的许多观点,但这毕竟代表着某种大众化的理解问题的方式,这本身并不是太糟糕的。但问题在于其论证方式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教科书的策略是很厉害、很巧妙的(要不怎么会在苏联和中国有如此深远的影响?)。
类似的策略其实在很多其他的地方也经常使用。甚至我们也可能经常不自觉地使用。
简单说,就是自己竖一块靶子自己打。
比如说我要攻击XX主义,我就先把所有各门各派的XX主义者的最丑陋的地方挑选出来,攒在一起,然后再加以一定的整理(一般是加以夸张),最后把这种集合了一切丑陋面的理论叫做XX主义,痛加驳斥。同时还往往要营造两军对垒的氛围,把对手一概归结为丑陋邪恶荒谬,而自己则代表美好正义正确。
两军对垒的气氛是这样营造出来的——第一步,将被设为靶子的丑陋集合体定义为敌方势力,而将英勇与之斗争的力量定义为自己所占的正方势力;第二步,偷换概念,将被归结为属于敌方的诸特征倒换成为敌方的定义本身(比如说先指责形而上学是孤立静止片面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然后称孤立静止片面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形而上学的定义),这样一来便再也不用追问为什么敌方有如此丑恶的主张?因为答案是有如此丑恶的主张者正是敌方的定义;第三步,暗渡陈仓,把对敌方一开始的定义“一切丑陋方面的集中”悄悄改换成只要在其中沾染上一点的就属于敌方阵营;第四步,进一步造势,将所有不赞成自己立场的人都归结为敌方;最后,局面变成:只要是希望反对至假、至恶、至丑的敌方的人,唯一的选择是加入自己的阵营。
但其实被批得体无完肤的XX主义根本就是自己塑造出来的,所谓的两军对垒也是自己幻想出来的。事实上,要走出集一切假恶丑之极端立场,可能有许多条路,也不一定要对其一切主张全盘放弃,也不一定只有唯一的地方可以投靠。但经过这样一番前前后后的攻势,所有的复杂局势都消失了,剩下的只是一幅泾渭分明的、黑白分明的对阵图景,你毫无选择的余地,只能投靠真理和正义。
以上的描述并不夸张,这种技巧时常都看到别人用,中学教科书用了这种策略,但还不高明,因为毕竟过于做作;而即便在学术争论中,这种技巧也经常被更为狡猾地使用着,比如前一阵科科论坛上某师兄以“介入主义”对“表象主义”进行的批判,还有前一阵在蒋老师博客上yxy兄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我的争论,都隐约有使用以上技法的感觉。
其实我们反对科学主义的,也偶尔会使用这种技法。当然,竖立极端化的立场有助于更鲜明地展示问题,将科学主义的所有极端的特征摆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帮助的。但这只是为了揭示问题,使问题显得尖锐化,却不是要故意使局面简单化。千万不可进一步地运用一二三四条步骤,丑化对手只可“点到即止”,要避免“两军对垒”,不能偷换概念,更不能把自己立为真理和正义的唯一代表。
2007年5月5日23时17分
最新评论
- UNIC
2007-05-06 00:15:26 匿名 220.171.180.81
哈哈哈哈…..原来如此….
中国人真是一脉相成的,且观现在电视上的广告,特别是增高\保健\减肥\医药类的….那支量..
看来大家高中和初中的政治课上得还真是好极了!
待我继续观察….看看细节…继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