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燥热症”

“关键词燥热症”

前两天提到说现在的中国社会有一个流行病,我暂管它叫做“关键词燥热症”。其实这个症状似乎早已有学者提出过了吧,不过我一时想不起来了,这里就先讲一下我自己的意见吧!

所谓“关键词燥热症”就是指这样一种风气——人们不关心一句话的前言后语、意谓指称、内涵外延等等东西,就是只要看到一些个“关键词”,就会立刻精神亢奋起来。

比如说之前的文章中说到的例子——对于古人的思想,人们往往没耐性静下心来读几篇原著,只要看到一些关键词出现,就可以慷慨激昂地展开批斗了!比如一看到“心外无物”,好,那就是否定客观世界;一看到“存天理、灭人欲”,好,那就是否定人性了……这些人不关心那些古人究竟前后文里说了些什么,“用鼻子就能嗅出他们的腐朽来”,这是种过分自以为是的态度。

还有许多关键词的例子,比方说“科学”一词,也已成为了一个最流行的关键词之一。人们已经往往不明白什么是科学的真正意义,但反正科学是好东西,什么东西我说它是“科学的”,就相当于说它好、说它进步,我们随便翻开一页报纸,如果把所有的“科学”二字统统换成“好的”,对文章的意思往往不会有多大改变……

相应地,“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之类的词儿也成了关键词,在一般报纸上看到这些词可统统用“不好的”替换,也几乎不影响原意。

又比方说“三个代表”、“保持先进性”,这些词汇也正在变成“关键词”。假设我们到大街上调查,问问人们“有没有听说过三个代表”,相信十有八九会做肯定回答;但是要是我们继续问:“三个代表是哪三个代表?”,那么同样是十有八九的人是完全说不清楚的!把“三个代表”统统替换成“好的”,其实意义也差不多了……

比如说“重要”,这也变成一个时髦的词儿,什么重要文件、重要讲话、连写本书也要说是重要著作……样样事情都成了“重要”的,那就意味着全都变得不重要了。倒是周恩来某次视察报社,亲手将报道他讲话的标题中的“重要”二字删去,可圈可点!

又比如说“改革”,这个关键词意义有些不同,它能够推动人们想办法做出点事情来。比如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似乎是你做了某个工作了,总要弄出点“改革”才算有业绩、有成果了。于是现在就是改革成风,比如高考制度几乎年年要改、教育政策也要不停地改——从中央到学校到班级都是如此,每个人也需要不断地整改呀创新啊、党章也要不断地改,而事实上许多东西不一定是越改越好的,你踏踏实实地把前人传承下来的东西落实了、发扬了,不也是很可贵的吗?不行啊,就是要有“改革”才够意思——这样在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为了别的,仅仅是为了“改革”而“改革”——为了这个关键词而改革……

还有很多很多的症状,不再一一列举了,大家可以在生活中留心体会,其实点出了这个问题后,再来看社会中的许多浮躁,常常会感到有点可笑。

2005年12月29日

最新评论

觞令 2009-12-21 13:21:31 [回复]


四年过去了,没有多大的改变。

One comment

  1. Pingback: 数理训练对于学哲学的好处 | 随轩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