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能辩论的公民——2022年科学史系毕业典礼致辞

做能辩论的公民——2022年科学史系毕业典礼致辞

很荣幸今天代表本科科学史辅修班的老师发言。本科专业的建设,一直是我们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的工作重点,在全国来说,我们也是第一个招收本科生的科学史系,现在是培养辅修专业,将来还要培养主修专业。

那么,为什么要让本科生学习科学史专业呢?当然,一部分目的是要培养未来的科学史学者,提升我们研究生的生源。但是更多的本科同学毕业之后未必会接着读科学史,甚至也未必走上学术道路。那么对于走向各行各业一般人来说,本科阶段学习科学史是为了什么呢?

在国内,我们的科学史系是先行者,但在国际上早有先例。我找到了剑桥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的本科计划,他们在官网上的introducing写得很好,我直接摘抄几段,翻译给大家:

技术、医学和科学塑造并支配着现代生活的许多方面。许多人在这些领域接受专业训练,而更多的人也是生活在一个很大程度上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规划的结果的世界之中。如何理解这个世界?许多基础或有趣的问题都涉及到科学或技术。

关键是,作为公民,我们应尽可能地理解和争论这些问题:这些涉及科学技术的事业是如何起作用的?以及,它们意味着什么?我们需要知道科学是如何在我们的社会中达到如此的地位的。我们必须理清科学知识、技术项目和医疗决策的运行过程。我们应该看清这些事业是如何以及为何行使其力量的,以及他们是如何被信任、被争议和被改变的。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的课程为上述目标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许多最紧迫的公共问题(气候变化、食品安全、医疗防疫等等),都依赖于某些非常基本的主张,例如我们如何获得可信的知识以及我们应该信任谁。……

科史哲的课程帮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以便参与围绕科学展开的各种紧迫争议之中。……

好了,我就摘这么多,完整内容可以去他们官网看。简单来说,大学的本科是为了干什么的呢?吴国盛老师写过好几篇相关的文章。所谓“本科”,主旨不是专业训练(那就成专科了),而是培养公民、育成人格的地方。

当然,我们的小学和中学,也是要培养公民、健全人格的,本科有什么不同呢?关键在于,基础教育阶段,培养的是一般意义上的公民,能自主选择、能投票、能示威、能表达不满,就是一般公民的基本要求了。但大学本科要培养出“能辩论”的公民。能够有效地加入公共议题的辩论,这是需要有更高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训练的。

公共议题有很多,涉及到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军事问题、性别问题、卫生问题等等。不同的专门议题需要不同的知识背景。而在今天,科技问题在公共议题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不光是如何促进或应对科技发展之类的问题很重要,其它各种问题,比如经济问题、军事问题、卫生问题等等,都或多或少地牵涉科技问题。

当然,我们要求专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更多地参与公共议题的争论。但是,由于专业分化,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人经常找不到共同语言。特别是到了社交媒体时代,信息茧房大行其道,无论公众还是专业人士,经常视野狭隘,重视结论而轻视论证。看起来市面上到处都有争论,但往往都是浮于表面,纠缠于立场或标签,甚至大肆人身攻击,这样的争论毫无建设性可言。

一方面科技问题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建设性的公共争论越来越难,在这种时代环境之下,我们学过科史哲的学生,就有了更艰巨的使命。

我们有对科学和技术及其来龙去脉的宏观理解,也有跨越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的宽阔视野。我们可以介入各种公共议题的争论之中,我们可以在普通公众、媒体、科学家、企业家和政府之间,扮演沟通的桥梁,也可以以公众或知识分子的独立身份提出或引领恰当的议题。

希望同学们保持理性和热情的张力,在尊重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公共议题。既不要做狂热的喷子,也不要做冷漠的机器。谢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