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TC到NFT:财富到权力一文我已经坦白,我对NFT的理解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虽然在NFT与郁金香狂热一文中我认同NFT技术的重要意义,但仍然觉得“几千万的像素图片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可能长期持续的价格”,不过我现在已经收回了这一判断,现在我认为至少一部分有历史意义的NFT完全有可能长期保持高价。当然,我这个判断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一方面,市面上大多数陪跑的NFT还是会成为大浪底下的泡沫;另一方面,即便少数有持久价值的NFT也未必都能跑赢大饼。
当然,要理解NFT有价值很容易,动不动就说某某东西“一文不值”的人,聊都不需要和他聊。我这里要谈的是NFT为什么能值很多钱,以及NFT技术产生经济价值的多种方式。
早前我就说,广义上讲,当年的郁金香期货凭证就算是一种“NFT”,人们争相抢购的不是“标准郁金香”,而是各种新奇罕见的“条纹郁金香”。郁金香本来就深受荷兰人喜爱,而一种既好看又稀有的郁金香卖出天价简直太正常了。
“一朵花(/一张纸/一只花瓶/一串数字……)而已,又不能当饭吃,凭什么那么值钱呢?”——只需要把问出这种问题的人拉到情人节的花店门口站半天就行了。奢侈品、装饰品、礼品、收藏品……市场中最昂贵的就是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反而是那些“可以当饭吃”的东西,通常都是最便宜的。要不怎么恩格尔系数可以用来衡量富裕程度呢。
人类就是这样一种奇怪的动物,他们追求的不只是吃喝。人类会追求“浪漫”,而“浪漫”在很多时候就是华而不实、不顾“现实”的。男生在情人节送女生一朵玫瑰花是表达浪漫,而如果送的是一捆猪蹄那就画风不对了。
人类需要猪蹄,也需要玫瑰。而这两种需求之内还可以有无数层次。比如温饱堪忧的穷人宁可要米糠窝头,大猪蹄子反而“华而不实”。而富裕者也看不上猪蹄鸡杂,而更愿意购买高价的山珍海味。而玫瑰层面的层次差距就更大了,一个大学生花100块钱买一束玫瑰送给女友,也许双方都很开心。但如果身家万亿的富豪拿着100块钱的花卉去取悦情人,大概就不会很成功了。穷人和富人都有“猪蹄需求”和“玫瑰需求”,但富人的要求更高,这就是奢侈品市场为何繁荣。
当年的条纹郁金香,正是满足了航海时代新富阶层的炫耀需求。普通人家的客厅摆上一朵郁金香就足够体面了,但一个贸易大王的家里如果只摆出一朵普通郁金香,就和其身份地位不太相称了。但是要体现他的财力,难道他应该在客厅摆上一万朵郁金香吗?这大概就是所谓“土豪”的做法,炫耀自己“豪”的一面是成功了,但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土”的一面。
那么如果有一种郁金香,它看起来比普通郁金香更别致,事实上也更稀有、更昂贵——一支顶万支,那么富豪只要摆上一朵这样的稀有郁金香,就可以在炫耀自己有买一万朵的豪力的同时,呈现自己的精致品位和审美情趣了。
条纹郁金香还分不同的种类,最贵的是“永远的奥古斯都”,其它品种也各有特点。新问世不久的条纹郁金香作为当时的“限量版稀有NFT”迅速走红。谁能拥有几朵别致的郁金香,那就是当时的社交红人,甚至都不用把花送出手,一句“来我家里看看花”大概就能让贵客或情人趋之若鹜了。
那么所谓的郁金香泡沫是怎么破灭的呢?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其实稀罕品种不够稀罕,而是可以批量培育的。条纹郁金香是因为生长过程中被特定病毒感染所致,所以通过传统的育种技术并不能保留性状,正常繁殖的郁金香都是纯色的。但当年人们不懂这些科学啊,微生物、病毒之类的概念压根都不存在,所以以神秘方式产生的条纹郁金香被认为稀有难得。但是育种家们并不是束手无策,他们偶然发现了通过嫁接技术培育杂色郁金香的方法。随着培育方法的流传和成熟,杂色郁金香的培育就越来越平常,要多少就能培育出多少来,成本并不比纯色的高多少,这样一来,高价当然就维持不住了。
郁金香泡沫破灭了,但荷兰人仍然喜爱郁金香,荷兰的经济和社会也丝毫无损。人们还会不断寻求下一种稀罕物。“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是颠扑不破的(如果你狡辩说你随便涂鸦一幅图也是稀罕的,那么请参见旧文“物以稀为贵”的存在论基础——兼论比特币为什么值钱)。
但是在过去,人们很难保证稀罕物不被“破解”。因为一般来说支撑稀罕性的无非是材料的稀缺性或制造工艺的困难性,但这两点都随时有可能随技术的革新而消除。例如嫁接技术瓦解了条纹郁金香的稀罕,电解铝技术化解了铝制品的稀罕(拿破仑还用过铝制皇冠),人工养殖技术让珍珠、鱼子酱等等不再稀罕,人造钻石技术正在破坏钻石的稀罕性……
还有一种支撑稀罕性的方式是诉诸“历史”。一个破陶罐,就其材料和技术来说都不稀奇,但如果它是商朝的文物,那可就稀罕了。
除了古董之外,书画艺术等作品也算是诉诸历史,这些作品除了要求创作者有高明的技艺(因此是稀罕的)之外,也同时体现出创作者和收藏者的历史地位。
当然,历史所保证的稀罕性也取决于不同时代人们的不同观念和品位。例如一个在这几年炙手可热的艺术家,到了二十年后就变得泯然众人;一个现在毫不起眼的事件,过了几十年回头看被公认为历史的里程碑。历史的重要性也有点像区块链的算力竞争——如果某个区块得到认同,后人就会接着这个区块继续创作,这些受这一区块影响的人再吸引更多后人接着续写,一旦影响的链条足够长了,那么原始区块的历史地位就很难被动摇了。
除了认同问题,由历史支撑的稀罕物也难免保存和防伪问题,或者说所有稀罕物都面临“防伪”的难题。而防伪的方式无非也是两种:技术或历史。文物专家有各种技术手段来进行鉴定,但任何技术也都可能被其它技术破解,伪造专家也可能有各种制造赝品的技术。另外,“传承有序”也是保证防伪的重要依据,如果某一文物的整个交易史和收藏史都是公开透明的,那么我们当然就更能确信它的历史。所以许多古代收藏家喜欢在自己收藏的字画上题字盖印,除了乾隆皇帝之类表现欲爆炸的人之外,也是出于标明传承的意义。
陶瓷书画等器物证明了,稀罕物并不一定要求稀缺的材质,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无论某物是什么材质,“历史”都可以赋予其稀缺性。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某物的“材质”是“数字”呢?数字物还可以由历史赋予稀缺性吗?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当然不能”,因为数字技术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可复制性,无论是一幅jpg图片还是doc文档,本质上都是一段可无限复制的代码罢了,这么容易复制的东西有可能稀缺吗?
但其实陶罐和纸张也很容易复制,可复制性会让历史文物的“防伪”变得困难,但从来不是稀缺性的致命障碍。
事实上,早在区块链技术之前,稀罕的数字物就早已流行了,比如网游《传奇》里的天价装备,5位数QQ号,游戏王里的青眼白龙卡(虽然是实体卡片,但其实就卡片本身来说也是可复制的),等等,这些都是能卖大价钱的。还有普通人都能接触的,诸如当年QQ秀和QQ空间里头的装饰,尊贵的黄钻红钻之类的标记,氪金抽卡游戏中花几十个648元抽一个满破礼装……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对“数字物的稀罕性”早就不稀罕了。
但这些数字物的稀罕性都需要一个前提,即对发行者或管理中心的信任。比如游戏商号称某装备限量发行100份,或者某卡片不超过0.01%的掉落率,于是保证了它们的稀罕性。但是之后哪天发行商缺钱了,突然来一次“复刻活动”,或者暗调一下掉率,或者凭空增加几个装备,这都是有可能的,也事实上经常发生这种事情。另外,即便是良心商家,也早晚可能倒闭,游戏过气了、停服了,这些富有历史意义的装备或卡片都无法从这个关闭的游戏中“取出来”。于是,数字物可以有稀罕性,但这稀罕性总是非常受限的。
而依托区块链技术的NFT概念,并不是凭空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数字物的稀缺性,而是为数字稀罕物赋予了“去中心化”。区块链确保了每一个藏品都是“传承有序”的,每一个藏品从创造到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公开透明的,只要检索公开的区块链记录,就可以轻易地做到防伪。而且,即便是创造者,也无权篡改所有藏品的“传承序列”。游戏商当然还是可以在100份装备之外随时发行第101份复刻装备,但是玩家永远都可以辨认出哪件是“正品”哪件是滥发的。而且,玩家也有可能带着游戏里的所有装备,用脚投票,进入另一个游戏。装备可以与某一游戏绑定,但又随时可以用在别处,只要有一定数量的人参与就行。
在这个意义上,NFT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东西,NFT之所以能值钱,和郁金香、字画、古董等传统收藏品之所以能值钱,共享着完全相同的道理。
哦对了,原定要写的“以及NFT技术产生经济价值的多种方式”被我吞了,之后可能另写文章讨论。
胡博,如果某东西从技术上确保了稀缺性(如区块链),就能确保其能永恒储存着价值吗?还是得伴随叙述、讲故事 来让人们观念上认为其有价值?
比如cryptopunk这么贵,可以是从其昂贵进而有炫耀权,而且又是nft图像的开山鼻祖理解。那么如果同样在eth上发行其他nft头像项目,合约没有问题,利用流动性差的优势把地板价拉到100e,然后辅助叙述和营销,并且维持半年这样,是否人们就能认可这样的项目了呢? 该项目能成为长周期的蓝筹nft?
非常希望胡博有空能回答一下,谢谢!
那当然要靠叙事。古董靠的是历史积淀,奢侈品靠的是文化共识,没有共识只有载体那也不值钱,这部分我在《“物以稀为贵”的存在论基础——兼论比特币为什么值钱》一文讨论了。
你的问题很奇怪,感觉像没怎么考察过NFT市场?Opensea之类的NFT市场,排名不是根据地板价排的,而是根据交易量排的。你光是拉盘地板价没用,别人一看你地板价很高但没几笔交易,马上就识破你是内部操盘了。要拉也得量价齐拉,但每笔交易Opensea都要收2.5%的交易费,你哪怕左手倒右手也有大量成本。更不用说如果你倒手太明显大家也都看得到,Opensea已经封了好多个左右互搏内部操盘的项目了。
在透明的区块链上光是隐秘地维持量价齐拉就不容易,更何况你最终还得“营销”。营销就得卖给别人啊,有多少人看到莫名其妙出现的100E的东西就愿意买?他便宜点买到了,你再拉盘他可能就卖了。你营销越多,价格就越难控制。
你要是真能维持高地板价和高交易量,不被封禁,而且还能不断营销,维持住半年,那你能耐太大了,有这个资本和能力,老老实实发展不好吗?
感谢胡博的回复。
如果某种奢侈品的确形成了文化共识,但是又逐渐失去文化共识,你觉得会有哪些因素造成?在这种奢侈品供应量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主要原因是叙事没有持续生效吗?
是的,被发现了。,我的确没有在opensea交易过。cryptpunk等头部nft似乎比较有价值,但是也买不起哈,然后想买碎片化的它们来着,又发现这些碎片token流动性比较差,价格算起来远超地板价。。胡博以后有空也许可以聊聊碎片nft?
“营销越多,价格越难控制”。 这点能详细解释一下吗,谢谢。
奢侈品的逻辑和NFT有一定类比性,但是不能完全对应。奢侈品的生产商希望营造叙事,但他们并不特别追求让已经卖出的奢侈品长期保持价值,或者说并不希望让奢侈品变成收藏品。因为已经卖给消费者的奢侈品再怎么增值,厂商本身赚不到钱。如果一款奢侈包包能用一辈子还值钱,那么厂商怎么兜售新款啊?所以,很多衣服、包包之类的奢侈品,耐用性反而很差,就是不希望你用很久,显摆几天就该换新的啦。所以奢侈品的“叙事”经常也结合“时尚”,不断变换流行风格,让你去不断消费。
NFT在技术上有一个关键创造,就是“版税”机制。创作者不仅能从NFT的首次发售中赚钱,更能够从未来的每一笔交易中抽取可观的版税。所以,NFT的制造者特别希望NFT能够有持久的价值,能够不断被别人交易。一个NFT的发行方不一定非得不断出售新款产品,而是只要不断维持叙事,就可以从曾经发售的NFT中源源不断地获利。这种机制是以往的任何商品都没有的。所以NFT的叙事逻辑是新的,不能照搬一般奢侈品或纪念品的逻辑。
我不看好碎片NFT,至少对于PFP类NFT走不通。因为头像类NFT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彰显个人独一无二但又从属社区的数字身份,碎片化的NFT只有金融意义,和之前的FT代币没多少差别,但它一方面比传统FT的流动性差远了,另一方面又消解了PFP的核心价值,可谓两头都不讨好。
价格控制我是按你说的所谓利用流动性差的优势拉盘,你如果就是左手倒右手当然能控制,但买的人多了,别人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你怎么控制?我倒是希望你详细解释一下你究竟想怎样把地板价拉到10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