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通史已经开完第三轮了,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课程总结都很详细了,希望了解课程概况的同学可以参考前两期的总结。今年的总结就写得简单一些。
今年赶上疫情,春季学期完全通过网络在线教学,考虑到第一次搞在线模式,我也就没加入新课,而是炒炒回锅肉,把之前两年相对成熟的课程摘选出来重新上一编。
下学期教学计划调整,秋季学期我接着上技术通史,下学期的课程我会加入更多新内容,特别是相对现代的内容。
这次的考核模式也没有变化,大作业(读书笔记或论文)加开卷考。我的开卷考本来就是允许带电脑上网查资料,所以疫情模式也没啥大变化,同学们在家自由查资料,但是需要在规定的2小时内完成作答。
区别是这次期末考提交电子版作业,一般来讲打字速度和写字速度相比也不是特别悬殊,所以题量还是2小时做4题,7选4。如果大段引用电子版资料的话,用电子版作答应该会更方便一些。
很多同学感觉时间紧张,最后来不及写。这其实主要还是一个答题策略的问题。我的题目都可以找到许多参考资料,但如果你之前没有任何相关的思考和阅读,现场看到题之后再去搜索并阅读,可能会耗费很多时间。如果平时就有所准备,对课堂中提到的相关问题有记忆、有思考,课外读过相关著作,那么考试时就可以游刃有余。
其实有些题目你检索太多资料并不一定更好,因为资料良莠不齐,很难在短时间内甄别出最恰当的材料,反而很多人找了许多跑题的资料,但对于课程内讲过的相关内容却只字不提,这就不如别查资料了。
开卷考的试题都是开放的,我鼓励学生不同意老师的观点,但如果没有找到或提出清晰而独立的观点,还是不如先围绕课程内已经讲过的东西来展开更为稳当。
当然也有同学表现非常突出,能够及时梳理和甄别文献来源,找到非常恰当的引用,把论述题写成条理清晰的小论文,这就肯定是拿高分了。
这次我给分相对偏高,80%在B-以上,32%在A-以上,但还是有几个因抄袭或缺考而给了不及格。(需要向选课同学解释一下,现在清华并没有指定百分制成绩到等级制成绩的换算标准,我实际换算是在保证良序性的前提下根据比例调整的,比如80分是B-,79.5是C+,但显示出来可能四舍五入也是80分。最终分数都是以等级制分数为准,百分制分数仅供参考。)
期末考题是我出的,也是我批阅的,由于学校没给deadline,我就拖延症了,批阅得慢了些(如果有deadline的话应该会更多发动助教来批改)。
读书笔记是助教批阅的,助教也写了不少评语,算是比较认真负责的。高分和低分的作业我都翻阅过,以及期末考试中高分和地方的同学,我也会再去看看他们的论文怎么样。总体来说我觉得助教的给分是负责而合理的,我没有改动。当然,无论是我还是助教,给分时总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偶然性,希望同学们看开一些,随缘一些。
以下是逐题分析。
一、这门课程时间有限,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都没有讲到。如果让你来多讲一次课,你会选取哪个老师没讲到的主题?请为“技术通史”设计一节课,写下你拟定的主题、提纲、思路和亮点。
这是一道保留题,前两年都考了。前两年都考的第二题今年没有出,这道题还是继续出了。我不怕学生预先押题,甚至还希望学生多准备一点儿,真的能给我带来启发。
总体来说,这道题我的给分是平均最高的,因为这道题开放度比较高,只要给出一个合理的题目和设计,都可以给偏高的分数。但真正写得特别有意思的也不多。
低分的同学问题主要出在对课程主题的把握,首先我们这门课叫做技术通史,毕竟是以技术为主线,医学、基因科学之类的主题,虽然也确实可以纳入技术史的视野,但在实际处理时,还是应该与一般科学史的讲法有所区别,有所侧重。而如果在提纲和思路中未能体现“技术史”的特点,回答就不够理想了。另外,很多同学的提纲都不像是“一节课”,而像是“一门课”,医学史从古讲到今,中医西医都要讲,一节课哪里安排得下来啊。
优秀的回答往往选题更加聚焦,比如一节课就讲飞机史,这就比较恰当。另外,一些同学还会额外说明这一节课在我的整个技术通史放在什么位置,在哪一个环节正好起到承前启后的补充作用。
二、芒福德所说的“巨机器”(Megamachine)是什么意思,在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中,巨机器的角色有何差异?
第二题是平均得分第二高的题目,仅次于第一题。这可能是因为这道题比较容易找到还不错的参考资料,特别是练新颜的文章经常被学生引用,基本上说理解还是准确的。所以这道题只要愿意检索和引用资料,基本上都不给低分。
可能很多同学都不擅于安排时间,所以在前一两题时游刃有余,但后两题就越做越紧张,所以这次明显是越后面的题平均分越低,这个现象还是基本合理的。
芒福德的“巨机器”思想我在第二节课“文明的兴起”提到过,但说得很简单,无非是某种“社会技术”、“组织结构”、让人“机械化”成为社会机器的组成零件。然后在第九节“量产”中,我又提到了工业时代“人的机械化”问题,最后推荐了芒福德的《权力五边形》。当然仅凭课上的内容来回答是拿不到高分的,但如果课上有了基本的印象,再去找一下文献,应该就更容易把握重点了。
三、爱森斯坦认为印刷机是科学革命和宗教改革的“动因”,那么更早发展出印刷术的中国为何没有发动科学革命呢?
这道题目对应于第五讲“印刷机”,但我在课上并没有多讲中国的印刷术问题,这个问题是开放性的,对于题目本身也是可以质疑的——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和李约瑟问题类似,我这个问题也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只有预设了中国“本应”发动科学革命,问“为何没有”才是有意义的,但如果这个预设压根不成立,问题当然也就压根不该问了。
很多同学都注意到了这道题在某种意义上是李约瑟问题的变体,但个别同学完全只按照李约瑟问题来回答了,无非是讲中国古代没有现代科学的土壤,缺乏自然哲学或自由学术等环境,但几乎不提印刷术,这就有些偏题了。即便是要质疑题目本身,也应该针对题面进行破解。题目的关键还是要讨论印刷机和科学革命的关系。
爱森斯坦的《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也是推荐读物之一,如果有课外阅读,或者说更进一步的思考,就更容易把握重点。如果没有读爱森斯坦,从我课程内容出发,也可以联想到一些思路。至少有两个思路是我课上提过的,一是古腾堡的“印刷机”和中国的“印刷术”不同,从一开始就呈现为某种“机器”,而不只是“手艺”,在中国,活字印刷的技艺始终还是比较繁复的,与汉字特性与机器设备都有关系,不容易做到自动化、产业化。第二个思路是我指出所谓的“动因”是某种作为“中介”的原因,类似于催化剂,如果没有原料或者原料完全不同,那么同样的催化剂也不可能达成相同的结果。回答到这些就可以保证一个基本的分数。
有个别同学更进一步,指出事实上印刷术并非在中国没有造成变革,诸如科举、书院、理学等中国知识传统的变迁,背后也有印刷术的推动。
四、围绕真空泵这一案例,讨论科学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第四题选择的同学最少,平均得分也偏低。因为这道题确实比较难答。真空泵是科学社会史的一个经典课题,我也推荐过著名的《利维坦与空气泵》一书,但我在课堂上讲的与该书没有关系。
在第六讲“实验科学”和第七讲“蒸汽机”中,真空泵都有出场。“实验科学”的环节中,空气泵实验是非常典型的表演科学,是大众传播的范例。科学仪器的发展与理论科学相对独立,但互相激励。在“蒸汽机”中,我们看到真空泵实质是现代蒸汽机的前身,巴本和萨弗里的发明都源自真空泵传统,这也可以看到真空泵为工业革命以及最后的科学与技术的联盟埋下伏笔。
答这道题当然还是要围绕真空泵来讲,而很多同学只是笼统地检索和回答“科学与技术关系”,但没有结合真空泵来谈,这就不太好。当然,题目仍然是开放性的,学生也可以质疑题面——拿真空泵当作典型案例来讨论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否恰当呢?或许真空泵只是罕见的例外,并不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但即便如此,也还是要围绕真空泵来作答,不能太过偏题。
至于科学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是个什么关系,也没有标准答案。简单来讲我认为不能把当时的技术认作直接的“应用科学”。但真空泵体现出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确实日益紧密。
五、有人认为1830建成的利物浦到曼彻斯特铁路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述铁路之于工业革命的意义。
这一题选择的人最多,平均得分在中档。主要涉及第八讲“工业革命”的内容。在课件中,这一讲还包括对“工业革命”这一概念的讨论,但实际上课因为时间有限,没有深入展开,但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有更多思考的话,回答这一题应该就心里有谱一些了。
这道题分两个部分,一是对“工业革命”的理解,二是对铁路意义的理解。当然,如果你同意铁路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那么也可以融合为一个问题。
我个人同意工业革命压根没有所谓完成,而是一个延续至今的漫长过程,在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几乎就没有再回到稳定的“常规状态”,而是一直处在生活世界的不断更迭之下。
但如果硬要说有一个完成的标志,那么可以参考以“牛顿力学”作为科学革命的“完成”,所谓完成并不是指戛然而止,科学的变革就此终止了,但牛顿标志着一个新的整体的“体系”的建立。在这个意义上,铁路也标志着一个“体系”的闭合。铁路统合了炼钢、纺织机和蒸汽机等几条工业革命的关键线索,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这种意义上的综合性、体系性,也是我课程中提到过的。
六、究竟什么是“信息时代”?请结合技术史给予简要的定义和解说。
第六题是平均得分最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做到这里时间一般就紧张了,学生们甄别资料的时间有限。另一方面是这道题能搜到的资料都不太好用。
这一题与第十二讲“电报”、十三讲“计算机”和十四讲“互联网”有关。事实上,在讲“电报”时我就提到,之所以把电报放到“电灯”后面才讲(从时间上看是颠倒的),就是因为后三讲被归入“信息时代”的范畴串联起来。
但是遗憾的是,这一题是学生们最少提及课程内容的,基本上都是基于百度来的定义来展开讨论。
定义信息时代首先要定义“信息”一词,但事实上这个词是非常新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信息一词当代含义的形成本身,正是信息时代的结果。信息时代让“信息”突显出来,让人类把万物把握为“信息”。
而人们之所以能够以新的方式来看待“信息”,与相关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电报标志着信息与信使的分离,计算机打破器物与数字的界限,让万物信息化,而互联网构建了一整个由信息技术营造的虚拟世界。
当然,这道题完全没有标准答案,学生不一定要提到我刚才的思路。关键在于,一、定义和解说要有连贯的思路,不能随便抄一个定义,但又不围绕它展开讨论;二、要结合技术史,要提到相关技术的意义(比如至少提到互联网技术让信息本身富有价值之类);三、最好能够联系到一些课程内容。
七、疫情之下,在线教育的推广大大加速了。你能否举出一到两个技术史上的类似案例:偶然或突发的环境变化导致特定技术的发展得到强化或抑制?请简述相关案例的前因后果。
第七题也是完全开放的,不过同学们的答案惊人地趋同。最常举的例子就是二战(促进核技术、计算机、战争技术等等);以及伦敦大恶臭和大雾霾(促进排污技术等);还有黑死病(促进医疗技术)之类。
有一个同学提到非典对中国电子商务的促进,这其实是和新冠疫情最容易对应上的,不过只有一位同学这么联想。有同学提到全新世的冰川消融促进了农业的兴起,有同学提到太平洋土著在迁徙到环境不同的岛屿后会有不同的技术发展偏向。这些相对独特的回答给分会偏高一点。而同样讲二战或黑死病之类,也要看对于“前因后果”的简述是否流畅和到位。很多同学可能在这里时间太紧张,语言组织偏弱,条理性和清晰性都打了折扣,这就得分不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