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的课以本科通识课为主,在研究生课程方面,现在主要就剩这门读书课了。
这是我开这门课的第二轮,第一轮似乎也没写总结,因为这课当时没有考试环节,不需要讲评啥的。至于课程内容,就是读书,也没啥好总结的。不过这一轮课我加入了考试环节,这就有必要写讲评了。
这门课本身是比较偷懒的上法,我不需要备课,不用PPT,就直接拿着书逐字逐段念书,每念一两段就讲解一番。然后学生随时提问,或者在最后一小节课上集中提问和讨论。每周3个课时,前两节课就是念书讲解,最后一节课不念书,自由讨论。
读书的文本都是海德格尔,这次是用的孙周兴老师编译的《存在的天命:海德格尔技术哲学文选》,但实际上读的文章还是上一轮《演讲与论文集》中的,包括“技术的追问”(读了6周)、“科学与沉思”(3周)、“筑居思”(2周半)、世界图景的时代(1周半,没读完)。
这些文本我自己当然都读过很多遍了,这才可以不用备课,当然,所谓的“经典”,一定是百读不厌的,所以我每次重读自己也会有新的收获。
吴老师的《技术哲学经典文本》刚刚再版重印,以后的课我考虑读这本了(包括下学期的本科生课“技术哲学导论”),但无论如何,还是会以海德格尔为主。一方面是因为海德格尔作为技术哲学家是举足轻重的,思想深度和影响力都无出其右;另一方面是因为海德格尔的文本最适合由我逐段讲解。因为学生们自己读,往往都会觉得艰难,而我的讲解则能让文本显得非常通透——我不敢说我讲得非常准确,但是我有自信说我讲得非常平易通畅。
不同于一般的精读课程,我也不参考其它二手解读文本,针对海德格尔的研究文本汗牛充栋,我自己当然也读过不少,但我在讲解时不会引入这些研究工作,因为它们会扰乱我讲解的通畅性。
海德格尔早期强调“形式指引”,晚期讲“道路”、“路标”,都是针对如何理解哲学文本的意义。我们应该把海德格尔的文本当作“指引”,而不是当作分析对象。真正要分析的对象是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我们自己。而哲学文本的意义在于为我们如何直面自己提供启发和激励。面对一块路标的恰当方式就是顺着或逆着它指点的方向走下去(哪怕你不认同哲学家的倾向,但借助哲学家你认清了路径,那么阅读也是卓有成效的),而不是在路标志下驻足徘徊,甚至把路标拓印回家天天赏玩,更不可能是圈占这块路标建立山头,以霸占对这一路标的解释权……后面这些做法听起来很疯狂,但的确是许多“海学专家”正在干的事情。
所以,我的解说,好比是导游。虽然海德格尔设置的路标已然指明了一条富有生趣且惊心动魄的道路,但对初窥门径者还是有一些障碍,第一,林中路毕竟曲径通幽,经常要直面晦暗阴影之处,即便树立路标,游客也难免会畏难或迷失,导游的鼓励和领路是有帮助的;第二,第一遍走难免磕磕绊绊,有一个来回走过许多趟的导游总能更顺利些;第三,游客与海德格尔毕竟有文化和时代的隔阂,导游负责用游客熟悉的母语来翻译和讲解更为亲切;第四,之所以要沿着海德格尔的路走一遍,并不是为了固定的目的,而是每个游客可以有自己的感悟,当然,每个游客也会有自己独特的疑问和关切,而在自由讨论的氛围下,导游可以针对不同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答疑解惑。
我希望我的游客能够在旅程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感悟。而不是仅仅追求“到此一游”的虚荣,或追求现成刻板的纪念品。
这轮课程我个人感觉比前一轮更好一些,首先是我把第3节课固定为自由讨论,增加了学生发言的机会和主动性。其次是我设置了一个期末考试,可能让学生们更认真地跟着读书。如果就一个期末论文的话,平时不上课也可能混过去。
这次的论文要求也更严格了一些,以前是“论文或随笔或读书笔记”,文体不限,但这次要求是“论文自由命题,要求与所读文本有关,应适当引用相关文本,其它形式不限。”有个别同学可能没有注意看要求,还是写成了随笔或读书笔记。而我要求的是自由命题的论文,而不是自由文体或无主题的论文。当然,可能是我在课上没有强调清楚,所以仅仅是写成读书笔记但仍然有一定问题意识的作业,我也没太扣分。但是,如果既没有写成论文,又写得散漫敷衍,毫无亮点,那就只能拿低分了。
期末考试其实是可以半开卷的,即只能看书和笔记。但是期末阶段又进入在线上课模式了,所以最后还是全开卷,学生们自己在宿舍在线答题,可以上网。考题如下
技术哲学原著选读2022年期末考题
在以下题目中任选3题作答。其中任选1题为重点论述题,另2题为简答题。重点论述题50分,简答题每题25分。
- 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中从“技术”的日常定义出发进行讨论,从“合目的的手段”追问到因果性(原因概念),再追问到古希腊的相关概念。请模仿海德格尔的风格,给出“科学”的日常定义,并以此出发,回溯到古希腊的某些概念,阐发科学的本质及其古今差异。
- 海德格尔梳理了古代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同与异(都是解蔽,但现代技术是促逼着的解蔽)。而海德格尔讨论的现代技术包括发动机、水坝、飞机等等。如果海德格尔生活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看到了信息技术的繁荣,他会如何看待信息技术的本质呢?信息技术仍是“集置”吗?如果不是,信息技术的本质是什么?如果仍是,信息时代的“集置”与上个世纪的“集置”有差别吗?
- “何以在原子物理学的最新阶段上连对象也消失不见了”(《科学与沉思》168)?海德格尔怎样阐述原子物理学和经典物理学之间的异同?可结合科学史加以补充。
- 用自己的语言解说海德格尔这段话(《技术的追问》144):“所以,当人在研究和观察之际把自然当作他的表象活动的一个领域来加以追踪时,他已经为一种解蔽方式所占用了,这种解蔽方式促逼着人,要求人把自然当作一个研究对象来进攻,直到连对象也消失于持存物的无对象性中。”(重点解释“研究对象”、“持存物”和“无对象性”)
- 海德格尔在《筑居思》中所说的“四方之纯一性”是什么意思?可结合具体建筑案例加以解说。
考题评讲
我给分平均在90分上下,85分左右是答到要点且中规中矩,90分左右一般是比较全面或有亮点,95分左右就是既全面又出彩。80分以下的话一般是没读清题目,而且也答得一般。
重点论述题和简答题其实在判分要点上差不多,重点论述题一般来说最好写得字数多一些,讲得充实一些,但其实如果用较短的文字论述全面的话也可能拿高分。多数同学的论述题都是得分最高或较高的一题(肯定是有自信才选的吧),不过也有个别同学论述题反而最差,因为啰啰嗦嗦多了反而没抓到重点。
1.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中从“技术”的日常定义出发进行讨论,从“合目的的手段”追问到因果性(原因概念),再追问到古希腊的相关概念。请模仿海德格尔的风格,给出“科学”的日常定义,并以此出发,回溯到古希腊的某些概念,阐发科学的本质及其古今差异。
20名学生中有11人做了这一题,其中又有7人把它选作重点论述题,是选为论述并列最多的一题。
但这一题其实不好做,首先,这道题是“模仿题”,要求模仿海德格尔的“风格”,除了个别同学能够“入戏”之外,大部分都模仿得一般,或者干脆没有模仿,就是当成一般的解说题了。
其次,这一题虽然写《技术的追问》,但其实联动了《科学与沉思》,海德格尔在《科学与沉思》里已经讨论了科学的日常定义(关于现实的理论),也进行了回溯。所以要答好这题最好要参考《科学与沉思》来答。
最后,参照《科学与沉思》的现成说法来答就可以了吗?并不是。我在课上其实说过一嘴:“关于现实的理论”对于海德格尔的语境来说是一个日常定义,但是对我们来说不太日常。真正的“日常定义”应该是对我们而言也够日常的,比如有同学从“这不科学”这种口语用法出发来讨论,就很有意思。
当然,无论是照搬海德格尔的定义还是自己选取新的定义,关键还是要模仿风格,能够讲顺就好。这一题的给分是相对宽松的,基本都在90左右,没有80以下的。
我自己答的话,应该会从百度百科的词条出发:“科学(认识宇宙的实践方法)”。然后这其中“认识”、“宇宙”、“实践”、“方法”四个词都很神奇,都是经历了古今巨大断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会重点分析“宇宙”和“实践”两个词。前者“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后者从与制作相区别的内在的生活过程(亚里士多德实践概念)到客观的可复制的实验。
2.海德格尔梳理了古代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同与异(都是解蔽,但现代技术是促逼着的解蔽)。而海德格尔讨论的现代技术包括发动机、水坝、飞机等等。如果海德格尔生活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看到了信息技术的繁荣,他会如何看待信息技术的本质呢?信息技术仍是“集置”吗?如果不是,信息技术的本质是什么?如果仍是,信息时代的“集置”与上个世纪的“集置”有差别吗?
20名学生中的14名做了这一题,其中7人选为重点论述题,并列最多。
这一题是“延伸题”,讨论海德格尔未曾讨论的问题。可以是“模仿”,也可以是批判性的对话。
选这道题的,几乎所有同学都认为信息技术的本质仍然是“集置”,而且一般认为是更强的或更隐蔽的集置。这当然是不错的说法,“信息茧房”就是一种极致的“预先摆置”,外卖员被困的“系统”也是一个严丝合缝的巨型机器。
不过我个人其实是想看到一些新鲜的说法的,也就是说信息技术不再是“集置”了,或者说它是一种新版的“集置”,但不只是某种兼容升级或线性加强。可惜没有学生这样回答。我谈谈我自己的想法吧。
首先,我们知道,海德格尔并不是一味悲观绝望,而是危中有机,越是严酷的危机,越是能暗示出救度的可能性。
在信息时代,海德格尔信手拈来的比拟用词可能会改变,例如,存在者同样是“资源”、“资料”,但是从“库存(持存物)”变成了“数据”,集置从一个无所不包的大铁架子,变成一张“网”。
“数据/网”可以说是“库存/座架”的数字化升级版,它们更加精确预置和包罗万象。但“集置”难道不也是某种升级版的“带出”吗?在连续性之外,这种“升级”也未必没有蕴含某些质变。
从隐喻的意象看,“网”和“座架”固定事物的方式并不一样,“座架”的空间是笛卡尔式的,是绝对主义的。每个事物占据预定的格子,而这格子相对于整架机器的位置也是固定的。矿石→燃料→动力→产品→货架,一环扣一环,事物之间的“备用”、“预置”的关系不能颠倒也不能跳跃。
但“网”的空间是拓扑式的,是相对主义的。每个事物占据相应的节点,但束缚住它的并不是整张网,而是与它相邻的网格。无论是哪个位置的事物,都可以被预先标认为数据,相对于库存而言,数据更中性,所有的数据都可以放在一起计算。这一方面当然是加剧了个性的敉平,但另一方面,一旦能够跳出既定的束缚,那么“穿越”反而可能更加灵活。
于是我们看到,许多人在笛卡尔空间(所谓现实世界)中难以突围,被束缚于固定的阶层和岗位中,但是他们更容易到拓扑空间(所谓虚拟世界、赛博空间)中重建自己的身份。每个人第一次触网时仿佛就是经历了一次重生——他要重新定义自己的名字和外貌,并且自己寻找想要加入的圈子。
当然,如果缺乏反思,随波逐流,那么结果还是一样的,或者说更糟,人们在网络中也仍然会接受“预先摆置”、进入“信息茧房”。但我们考虑能够自觉挣扎的情况,也许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更多自我认识、自我筹划的机会。
我在题目中写的是“如果海德格尔生活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这个时间描述是有些奇怪的。为什么我不直接说他生活在今天呢?我其实有一个隐含的意思,就是2000年前后的信息环境,其实是更有生机的。到了2010年代,所谓的web2.0崛起,移动互联网普及,信息技术的可怕面相才暴露无遗。而在web1.0时代,互联网的危与机相对平衡,更有可能看到一种跳出“集置”的可能性。所以我现在追捧web3.0时也在说,web3.0的理想在某种意义上无非是web1.0的复辟。
3.“何以在原子物理学的最新阶段上连对象也消失不见了”(《科学与沉思》168)?海德格尔怎样阐述原子物理学和经典物理学之间的异同?可结合科学史加以补充。
20名学生中只有5名同学选了这一题,其中1人选为论述题(答得一般,有点发挥过度了)。是选择最少的一题。
这一题其实是一个抄书题,其实答到要点不难,我题目里把相应页码都标好了,找到上下文就行了。当然答得好的话需要用自己更流畅的语言来消化海德格尔的原文。
“异”在何处,引文的前一段说得很清楚,古典物理学(经典物理学)和原子物理学在“物质自然的对置性”方面貌似完全不同。那么“对置性”是啥意思呢?再往前一段说得也很清楚,古典物理学把“自然显示为物质物体的运动联系”,对象被表象为质点力学,而今日物理学把对象表象为核和场。进而,原子物理学与宏观物理学相统一的今日物理学,“旨在能写下一个唯一的方程式”(海德格尔引用海森堡)。
“同”在何处,引文的前一句说得很清楚:“没有发生变化的东西是:自然从一开始就必须受到作为理论的科学所实行的追踪性确保的摆置”。这句话当然还需要翻译一下,这就需要去前一页找了,海德格尔说道:“[现代科学]的追求方式,亦即有所追踪和有所确保的行动方式……马克斯·普朗克有一句话经常被人们引用,说的是:‘现实的就是可测量的’……关键就在于在自然的对置性中被设定的可测量性……”简而言之,虽然原子物理学中自然被看作什么是不同的,但“预先设定的可测量性”是一以贯之的。
当然,还需要解说“最新阶段上连对象也消失不见了”,这就是引文的后半句话说了,“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被“单纯的主客体关系”取代,这个“关系”不是现实的、鲜活的、动态发生着的关系,而是被预先设定的数学元素,“关系”成为一个单纯的数学参数而被考虑,客体不再是主体迎面遭遇的对象,或者说这种互为对象的“关系”被中性化、数学化了。这样一来就是所谓“对象也消失不见”了,消散在数学方程的参数之中了。
我觉得就从上下文现成找答案有些太简单了,所以额外加了一条“可结合科学史加以补充”,意思是可以多说几句,比如海德格尔援引的是哥本哈根解释,哥本哈根解释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不解释”,即把量子现象的貌似吊诡之处,解释为数学语言和日常语言的鸿沟——因为我们总是用日常语言去形象化地理解量子世界(如粒子、波等),所以会产生悖谬感(既是粒子又是波之类),但如果我们的目的就是写下数学公式,那么这公式是精准确定的,没什么歧义和矛盾。又比如提及爱因斯坦和玻尔之争,爱因斯坦之所以接受不了量子力学,很大原因就是他仍坚持某种古典的思维,坚持相信有独立的“对象”的存在,他认为电子这个对象一定是有确定的状态的,只是人们还没能测量全面罢了。但如果彻底跳出“对象”的思维,让对象消失,意识到量子物理学寻求的是公式的确定性而不是对象的确定性,那可能就想通了。
有个别学生这题答得不错(当然补充的科学史内容和我想得还是不一样的),但有几位同学是书里现成的上下文也没能把握,得分就很差。
4.用自己的语言解说海德格尔这段话(《技术的追问》144):“所以,当人在研究和观察之际把自然当作他的表象活动的一个领域来加以追踪时,他已经为一种解蔽方式所占用了,这种解蔽方式促逼着人,要求人把自然当作一个研究对象来进攻,直到连对象也消失于持存物的无对象性中。”(重点解释“研究对象”、“持存物”和“无对象性”)
20名学生中17人选了这一题,是选做人数最多的,不过选为重点论述题的却只有3人。
这一题是一个翻译题,就是把海德格尔的文字用自己的(更自然流畅的)语言转述一遍并加以解说。这一题我最后加了个括号,说重点解释这三个词,用意是怕人漏了后半句话。其实如果能联系第3题的话,会发现这后半句话讲的就是第3题的事情,所以这两题是可以联动来做的(实际好像没有学生联动起来)。
让我意外的是,加了这个括号之后,不少学生都变成了只解说这三个词了,答卷变成:“1、研究对象;2、持存物;3、无对象性”这三段。然后把题面“用自己的语言解说海德格尔这段话”抛之脑后,变成了“用海德格尔的语言解说这三个词”,搞得我哭笑不得。另外,有些人这三个词也没有解释清楚,没有注意“研究对象”里的“研究”二字。这些审题问题其实都很致命,但因为这类毛病很普遍,所以只要答得还顺溜,就还是没给低分(如果审题不明答得还磕磕绊绊的,就给低分了)。
前面说了,这道题其实是与第3题联动的,或者说是和《科学与沉思》联动的,“研究和观察”、“表象活动”、“一个领域”、“研究对象”、“无对象性”,其实都是从《科学与沉思》那里来解释更为直接。
当然,仅就《技术的追问》来读也是够的。结合《技术的追问》中的上下文来看,这段话的重点其实是想强调人的被动性,不是人在促逼自然,而是人追踪自然这件事情本身就是被促逼的结果。现代科学看起来像是人类在主动地“逼问”自然,但实质上人类首先是被逼迫者,被逼入了只能如此这般追踪自然的一种特定的解蔽方式之内了。
5.海德格尔在《筑居思》中所说的“四方之纯一性”是什么意思?可结合具体建筑案例加以解说。
20名学生中14人选了这一题,其中2人选为重点论述题。
这一题在概念解释方面其实不太容易,“四方”很好说,就是天、地、神、人,其中神和人值得多解说两句。而“纯一性”是有点争议的,不过大致说出“整体性”、“聚集于物”就差不多了。物(特别是建筑物)是四方整体的聚集,守护着四方整体。
这题的关键还是要举个例子,照搬海德格尔的例子“桥”也是可以的,当然最好还是自己举一个例子。有些同学举的是某些中国古代建筑,还有同学举了核酸检测亭之类的例子,都挺好。
当然,这里还蕴含着海德格尔对现代建筑的批判问题,现代建筑仍然是四方整体的聚集吗?海德格尔没有说得特别直白,但是结合《技术的追问》等一般思路,我们大致可以理解到:“四方整体”仍然存在,哪怕是水泥森林中的冷漠建筑,也仍然是四方的汇聚。差别在于“守护”上面,正如从古今技术从守护到促逼,现代建筑不再是“守护”,或者说,进入了一种极端化、特异化的“守护”方式,即“占据”,现代建筑粗暴地占据空间、占据地段、容纳居住者并以驱逐神性的方式占有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