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学师生做讲座
8月17、18号,我受邀去江苏省清河中学参加交流。他们有一个教育改革的实验项目,要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育中,加入技术史元素。
江苏省清河中学在淮安市,不是什么名校,不过这个课题还是很让我感兴趣的。当然,那边的老师能想到邀请我也挺难得,因此我也就很高兴地过去了。
当时他们的高一新生正在军训,我给他们做了一个讲座,讲的是瓦特的故事。第二天则是和课题组成员进行交流,我介绍了我对《技术通史》课程的理解和设计。不过似乎这个课题组还刚刚组织起来,老师们对技术史都缺乏了解,交流也不是太深入。当然,邀请我的那位老师有比较多的思考,相信我过去交流还是有作用的。
在中学教学中加入技术史,是一个很有趣的想法,于是我也在思考,中学生究竟需要怎样的技术史知识呢?
当然,一般而论,科学史和技术史作为打通文理的通史教育,任何年龄段的学生都是需要的。事实上,在现有的语文课和各门理科课程中,都穿插有一定量的科技史内容。
当然,现有的教科书中的科技史内容是很糟糕的,比如我这次给他们讲瓦特,就是从上教版语文一年级的课文讲起,这篇课文叫做“壶盖为什么会动”,讲的就是瓦特的那个脍炙人口的虚构故事。
我指出,以弄虚作假的方式宣扬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不可取的;而且,虚构的故事试图传达的所谓科学精神,也并不符合科技史的实际情况。
例如瓦特的故事,明显体现了一种臆想的科技史发展模式,包括:1.观察自然(小瓦特观察水壶);2.灵机一动(聪明的小瓦特);3.特立独行(奶奶的不理解);4.刻苦钻研(教案对“终于”两字微言大义);5.全新创造(发明了蒸汽机)。但以上每一条都值得商榷——实际上,1. 阅读文本往往比观察自然更加重要;2.比起外行的灵感(小孩的天真想法),专业训练和长期积累是研究的必要条件;3.科学家和发明家往往受到同行的理解和世人的支持,有同行、有朋友、有赞助者;4.固然有贫苦而刻苦的科学家,但更加充裕的物质条件和更加丰厚的财富回报更能促进发明创造;5.发现和发明往往都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微小改良,而不是前无古人的全新创造。
鉴于现在的科学传播总体来说还非常薄弱,落后的科技史观还非常流行,那么,针对叛逆期的中学生讲技术史,多讲一些颠覆成见的图景,应当能开拓学生的眼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索、考证。这就是对中学生讲科技史的第一层意义。
那么为什么要讲技术史而不是科学史呢?这方面,其实我认为都该讲,科学史更应该多讲。但一方面,技术相比科学,更加直接地塑造着我们的生活世界,也更加鲜明地成为现时代的主题,因此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反思意义。这也是我一贯对技术通史的定位,在这里不多说了。
《通用技术》讲得通吗?
当然,更关键的是,我们需要在现有的教育系统中找到空隙。现在的中学并没有一门“科学史”课程的位置,倒是有一门“通用技术”课,这门课似乎是从以前的“劳技”课改过来的。既然有这个现成的位置,在此平台上加入适量技术史内容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我高中时学的是劳技课,不过还算先进,教点CAD之类的东西。现在这门《通用技术》明显是更加丰富复杂了。初步了解了一下,根据师资的不同,这门课的上法也并不统一,有些侧重设计,有些侧重动手。
但无论如何,这门课的意义是什么呢?
在百度百科“通用技术”词条下里看到对“为什么要学《通用技术》”的说明是:“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人人必须修学的课程。”
前半句话还行,但是这个“因此”是为什么呢?空气无处不在,食物无处不在,那么是不是要专门学吸气素养、进食素养和喝水素养之类?或许也是要学的,但是该学的大概在幼儿时期就学完了。
另一些专业技术的知识,当然是在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阶段再学。那么既不是幼儿时学习,又不是更高阶段时学习,恰恰必须让高中生学习的素养,究竟是什么素养呢?
“通用技术”这个概念也颇为奇怪,我查到对应的英文词是general,这个词界定某一学科,经常被译为“普通”,比如“普通物理”、“普通生物学”等等,大致就相当于“物理学概论”,但还多了一层“一般性”的意思,就是说,“普通”与“特殊”相对,“一般”与“具体”相对,物理学分为很多具体领域,而在进入具体领域之前需要训练的一般性的学科基础,就叫做“普通物理”了。
这一概念在理论科学的学科体系中比较明确,因为现代科学的分科体系非常完善,每一门科目都有比较明晰的教学路径,某些学科也确实存在一般性的方法。但是,所谓的“普通XX学”也都是具体的科目,到没听说过“普通科学”或“通用科学”,一定要说的话,也许数学课算是一切科学的通用入门?或者再加上“实验方法”,学数学、学实验,大概算得上现代数理实验科学的一般性概论了。即便如此,这门“通用科学”课程也并没有开出来。
而“通用技术”的定位更麻烦得多,技术的具体门类要比现代科学多得多,但整个技术学科门类却并没有现代科学那么系统化,也并没有一种还原论式的架构,也很难找到像“实验”这样枢纽性的方法论。有些技术也要实验,有些技术讲究设计,有些技术只需要机械性重复,有些技术讲究灵活变通……看《通用技术》的教材安排,似乎是把“设计”当作了某种核心的东西,但即便如此,各个领域中“设计”活动有没有统一的章法可寻呢?
科学的基础是数学与实验,技术的基础是设计与实践,这定位笼统看来还凑合,但实际追究起来却仍会一头雾水。结果在教学实践中,《通用技术》给学生提供的并不是某些“一般性”的东西,仍然是一些具体个案,比如教学生设计一个杯子,做一块电路板,试一试3D打印之类的。但对于这些活动究竟“通”在何处,其实并不明朗。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通用技术”这个概念讲不通。相反,我本来就试图推出这个概念。我在“技术通史论纲”一文中讲到,所谓“技术通史”(A General History of Technology),不如说是“A History of General Technology”。不过当时我还没有了解到有通用技术这门课程,始终强调的是general的“总体”、“一般”的意义。
这个概念需要技术史和技术哲学来支撑,那就是说,“技术”是某种总体性的、一般性的存在。我们可以从海德格尔的“意蕴整体”,或者埃吕尔的“技术系统”,或者媒介环境学的“环境”或“生态”概念,来理解这种总体性。
这方面的哲学建构我自己也尚未完成,而回到对高中课程的讨论,我们却需要更具体的教学策略,究竟要怎么给高中生讲“通用”的技术呢?
适合高中生的技术课程定位
前面提到,技术很重要,但为什么恰好是高中生来学?针对高中生设计的通识课程,应当如何定位?
高中生的阶段性特点,首先就是从年龄上,正好处于“叛逆期”,高中孩子们身体发育,心智成熟,接近成人但尚未成人,是最不稳定的一段时期。因此教条性的、强制性的训练,并不适合,特别是与高考没有直接关系的科目,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但是如果一门课恰好能够激励起学生的独立和反思,那么这种启发性课程是适合高中生的。
而高考的压力又高悬头顶,在现在的环境下,看淡高考是不可能的。那么学生们和家长们,乃至于校领导和老师们,不得不追究的一个问题,就是这门课究竟对高考有什么意义?
一门反思性的通识课程当然不会直接对高考有用,但是我们可以反过来问:为了高考而学习的这些科目本身究竟有什么意义?
传统上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实际上我们知道,在大部分职业中,中学学过的大部分东西都是没用的。学好数理化似乎只是为了应付高考,但应付完高考之后再学什么呢?这正是高中生们即将面对的选择,但学生们往往都一头雾水,毫无头绪。
关键在于,学生们从小接触到的,只是各门学科的“内容”,却并没有机会去反思各门学科的“意义”,不理解各门学科在现代世界中扮演的角色。那么,如果更多地去理解各门学科在人类文明史中的来龙去脉,无疑能够帮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东西和将来可能要学的东西,产生某种更清晰的定位。
邀请我的那位老师是个化学老师,我们聊到许多关于化学教学的问题。很多学生都不理解化学的意义,加上现在舆论往往会渲染对化学的偏见(纯天然最好、我们恨化学……),学生们对这门学科疑虑重重,除了应付考试之外,很难有内在的动力去关注这一学科。
化学这门学科的地位的确有些尴尬,不上不下,既不像数学、物理那么基础,但又比生物、地理之类的学科地位更高,这是为什么?要理解化学学科的地位,就要理解化学在近代历史中扮演的角色。例如,在科学革命中,“炼金术—化学”传统扮演的角色一点都不比“天文学—物理学”传统逊色。在工业革命中,化学工业扮演的角色也至关重要,化工厂的出现,特别是制碱业的兴起,其意义也不比蒸汽机逊色;在现今的世界中,化学更是无处不在,衣食住行无处没有化学及化工产业的参与。化学的这些重要意义,仅仅从理论内部是看不出来的,而要以历史的视角,特别是技术史的视角,更能够体会出来。
一般人都会说科学推动技术,技术是应用科学。但科学究竟如何可能被应用于技术,然后成为所谓第一生产力,这并不是想当然的事情。除了化学之外,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等等,也可以由技术史串起来,揭示出科学理论内部的发展如何与实际生活世界的变迁相联系的。
倒不是说了解了化学工业史,学生就会爱上化学,也许了解历史之后更加恨化学了也未可知。但增多了对来龙去脉的了解,总是能激励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学习的意义,而不只是因为学不好而讨厌学习。
除了对其它学科教育起到综合理解和激励、启发的作用之外,实践或动手的维度也是通用技术课所蕴含的。而在这方面,技术史也值得介入。现在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往往是带着学生们做一些时代混乱的工艺,比如用现代的设备,制作一个古代的产品。因为现代产品的真正生产方式往往都是流水线化的,每个工人只是机械性地做一些简单的操作,工人压根不需要对整条流水线的原理有某种总体的理解。即便是设计者,其实也是流水线的一员,在一定的流程之中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最终的设计成果往往也是团队协作的产物。那么让高中生来模仿现代技术产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要么过于枯燥,要么过于复杂。所以实际容易操作的东西,往往还是让学生做一个前现代的东西。学生们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老师手把手的教学下,可能学会了对机床的简单操作,但是并不明白这些操作究竟是为了什么。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成本问题。大城市的最顶尖的学校,可能有条件让高中生就接触到最前沿的设备,了解最新的生产方式。但对于更广大地区的普通学校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来说,很难紧跟时代。最适合推广的制作实践,还是在工业革命前后的技术水平,比如搞一个简单的机床做一些机械器物的制造和装配。
但问题是,这些操作的意义是什么呢?只是为了动手而动手,让学生玩一玩?那么,同样进行“过时的制造”,如果我们加入技术史的教学,让学生在操作的同时,理解这些事物在技术史中的来龙去脉,理解古代工匠到现代工匠再到今日的批量生产方式,究竟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理解这些现在已经过时的加工方式,在历史中的地位。那么同样的动手活动,就有了更深的启发性的意义了。
至于所谓的培养“创造力”之类,很难有针对性地传授,但至少多讲一些技术史中的发明案例,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技术创新历程。
现有的《通用技术》课程虽然有很多缺陷,但确实提供了一种把科学史和技术史打入通识教育的绝妙切入口,这也是吸引我关注这一教学课题的原因。我准备要来一套《通用技术》的课本看一看,有机会再写一些更具体的想法。
最后,淮安的饮食文化不错,清河中学的老师招待也很热情。可惜我那两天正好肚子不太舒服,没有放开吃,吃了几顿长鱼(鳝鱼),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