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span>玩具</span>

艺术:技术的余地

说明:这是应邀为西五艺术中心的青年艺术家们做的一次技术哲学报告,原题目叫“玩具与艺术:技术的余地”,实际讲的时候还是以技术/艺术为主聊一聊,玩具只是捎带一提。所以现在改了一下。所谓“余地”,其实也可以说是“缺陷”,艺术作为缺陷的技术听起来有些冒犯,还是用余地听起来正面一些~缺陷总是意味着可补余的,撞墙总是意味着可回旋的,有限性、阻滞与余地、空间是同一回事。 本质上说,我聊的是“技术哲学”,而在我这 …

玩具、镜子与艺术(讨论班感想和预告)

今天的讨论班除了原定的哲然报告之外,井琪又自告奋勇做了一个报告,评论吴宁宁“汉森的镜子”。由于我也在庐山会议游记中就吴宁宁的研究做了一些发挥,所以我也把我的发挥一并放到讨论班去讨论了。 井琪的讨论越来越有进步,我以前总批评他黑话太多,但已经逐渐地改观不少,这次我批评他把“汉森的镜子”讲得过于玄了,这是针对具体观点而言的,就整体的文风来说还是流畅了不少的~ 吴宁宁的立场则比我想象得更保守一些,她仍然 …

把概念当作玩具以及眼镜作为玩具

在前一篇“哲学与诗”的最后,我本来就想提到“把概念当玩具而不是把它们看得更高或更低”,但在最后的成文中由于没有顺势写到那里,就把它删了。正好稍后的聊天中提到了相关的话题,于是转在这里作为补充。 一开始我觉得眼镜与语言的类比不太成立,但转念一想,似乎是一个不错的类比,有点意思。 和眼镜一样,许多概念、知识和信条等等似乎是人们正常生活所必须依赖的东西,然而这些东西也可以当作玩具吗?当然可以! 为图省事 …

[法]米歇尔•芒松:《永恒的玩具》

[法]米歇尔·芒松:《永恒的玩具》,苏启运王新连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26元 吸引我买这本书有以下原因:一,它是特价书;二,这是关于一个貌似平凡的物事所做的严肃的学术工作,之所以说其严肃,从此书最后附上的46页的注释可见(中文版影印保留了所有注释,真不容易);三,这个主题我非常感兴趣。 读了发现有些失望,文笔和论述都没有激发我的兴致,所以很快就翻过了。其中引用洛克、狄德罗、卢梭、康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