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span>媒介</span>

关于科学通史编史学纲领

  按照吴老师,科学通史编史纲领主要应解决如何“通”的问题,除了时代沿革的连续性之外,我们还希望打通科学与技术、西方科学与中国科学,把它们放在一个大的整体框架下讲述。 我和胜利师兄、晋世翔他们讨论,达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首先是我们可以坚持“意向历史”的大旗,作为一个基本的辩护方案,当然,在阐释编史纲要的时候,没必要过多涉入其中的哲学细节。 大略上说,所谓意向历史,或曰先验历史,是从现时代 …

齐美尔货币哲学初探

自古以来,哲学向来只关注纯粹的理念世界和宏大的终极问题,崇尚“无用之学”。而钱这种东西显然与主流哲学家的兴趣格格不入。即便是在当代哲学家开始将视线投向技术之后,货币这一独特的人工物仍然较少成为哲学家重点关注的课题。 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是一个例外,从《货币心理学》到《货币哲学》,货币是他哲学体系的焦点和枢纽之一。特别是大部头著作《货币哲学》影响深远,直至今日,只要 …

关于中医科学性问题

昨天胜利师兄回来讨论班接受拍砖,结果演变为胜利师兄舌战群儒,从上课到吃饭一直争得不亦乐乎。 毕业之后,胜利师兄的研究重点完全转向中医问题,他试图基于梅洛庞蒂现象学为中医的“科学性”正名。胜利师兄把梅洛庞蒂“现象身体”和“对象身体”的区分延伸为“现象科学”与“对象科学”,认为中医的科学性可以在“现象科学”的范畴下得到支持。 关于“现象科学”和“对象科学”,我的批评在庐山会议游记中讲过了。关键是“现象 …

媒介的革命史

讨论班前说明: 论文没有写完,但还是先讲一下吧。这篇论文我遇到了一些困难, 造成进度搁置。事实上这一段在我的博士论文规划中是比较重要的部分,我试图在这里建立起技术史和科学史的关联,把技术哲学→技术史→科学史→科学哲学联成一体。但构架野心比较大就造成结论先行,而材料跟不上。以沃尔特·翁一人为主似乎不足以完成这一章的使命。当然沃尔特·翁非常有意思,他比麦克卢汉更像现象学家,对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等有更多 …

媒介的自然史——麦克卢汉的方法

1.引言:文学风格还是研究方法? 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2)是20世纪最富影响也最具争议的媒介思想家。作为媒介环境学派的先驱者或缔造者,其声誉曾大起大落,一度被捧上圣坛,又很快被冷落遗忘。随着网络时代之滥觞,他又以“先知圣贤”之名重新为学术界乃至整个文化界所熟知,但仍有人认其为只会用胡言乱语忽悠大众的江湖骗子。 这两种形象倒也并不矛盾,所谓先知、预言家,往往在 …

比特币:挖矿与山寨币杂谈

从我开始买入比特币已经整三个月了,从第一笔1160元1个币的价位买了0.06个币,最低时在372元买了0.5个币,总的来说成本价大概在650元,然后买矿机消耗了5个币,买股票赚了5个币,各种低买高卖和博彩总体来说大约收支持平。 这段时间写了一系列比特币相关文章,还在巴比特上开设了专栏,在中文比特币圈子里有了不错的传播,同时在微博上也开始大量关注比特币相关信息,涨粉不少。 不过我的老朋友老读者中似乎 …

比特币:国家的消逝

连着写了第三篇关于比特币的文章,这篇写完大致告一段落了。我的闲钱已经基本上投入完了,现在我已经告别坑爹的比特币中国交易平台,投了一个比特币在Mt.gox里摸索着高抛低买,几天后一个币变成0.98个币……有点让人心灰意冷啊……当然我会继续试手,不过也不敢有大的动作了。接下来主要就是持币观望吧…… 之前写的两篇文章还没有触及比特币的真正意义——也就是“媒介即讯息”的意义上,比特币作为一种新的“环境”的 …

比特币:货币的本质

最近比特币大起大落,大量的讨论也冒了出来,当然有人力挺有人唱衰,无论如何,这一奇异的电子货币正式进入公众视野了。 其实我在几年前就听说了这个物事,当时也曾想过加入“矿工”行列,可惜还是怕麻烦没有深究下去,更关键的是当时我的媒介哲学的洞见还不够成熟,没能把握先机。 而这几天我咬牙跺脚,在汇率大落之际,携数千资金杀入,买得几个币。除了留一些零头做做短线之外,其余全都存在自己的比特币钱包里做长远计。 那 …

照相与科学

这是一个简单的比喻,我以前也使用过,不过没有专题地写出来。今天和张老师他们吃饭的时候又提了一次,我觉得这个比喻还是比较有说明力的,在这里专门讲一下。 这个比喻主要用来表达我们对科学的态度以及如何理解科学与“世界”的关系:科学好比是照相术,提供世界的映像。 我们对着一张照片指认说:“这是张三”,这是不是张三呢?这的的确确就是张三,不是李四或王五。照片中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张三”的各种细节,甚至比肉眼看 …

关于网易邮箱、cookie与网络时代的隐私问题

(好久没写随笔了,略乱,最近会逐渐恢复博客更新频率~) 最近的315大会似乎打击了许多没有在央视好好打广告的IT公司,苹果向来傲慢,你再指责他傲慢也没什么,不过网易这次恐怕是栽到了。 关于新闻媒体以一种运动式的、娱乐化的方式,高度选择性、倾向性地报道一些负面信息,这种行为令人不齿,不过我一般而言并不反对这种娱乐化和倾向性,因为大众舆论,特别是电视媒体,其本性就是眼球至上、娱乐至死。拿学术界的标准去 …

技术的文明史——以芒福德为例

讨论班说明: 吴老师和各位同学春天好: 非常抱歉又习惯性拖延了…… 芒福德是我博士论文中计划在导论部分之后,正文中处理的第一个人物。由于有一个整体写作计划作为背景,有一些关于媒介环境学的基本介绍应该在导论中就交代了,另一些部分则要放到后面处理麦克卢汉等人的时候再细说,结果这一段写的时候掐头去尾变得很短,当然也和我准备不足有关,请同学们理解一下,特别是不了解我关于媒介环境学研究的背景情况的同学,看这 …

“自然”概念的两次跌落以及自然作为“反—规范”的原初含义

今天吴老师在外哲所周五哲坛作报告“自然的发现”,虽然主题是吴老师一贯的思想,我已比较熟了,不过在外哲所讲很是难得,特别是有刘哲、吴增定和吴飞老师参与提问,听来非常有意思。 吴老师提到“自然的发现”其实包含自然概念的两次“跌落”,一是自然作为“本性、本原”的概念,二是作为特殊存在者领域(与人类、精神等相对的)的“自然界”概念的出现。 为什么说这种发现是“跌落”呢,显然,这并不只是指两次实际发生历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