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媒介存在论的补充

关于媒介存在论的补充

海拉尔现象学科技哲学结束了,旅程算是比较愉快的,我还得写会议记录,头疼中……在回顾诸篇论文和各种行程之前先就我自己的文章做一些补充吧。

文章中本来是用眼镜为例说明把媒介作为媒介的反思方法,在吴老师课上报告时就有多人提出疑问,于是我再补了一个键盘的例子和一段说明,而我在现场举的例子是手边的麦克风——麦克风被运用的时候是被通过的,我通过麦克风讲话,听众听的是我说的话而不注意麦克风,而修理麦克风时我不通过它讲话,而是把它当作对象来看;而第三种形态是:我对着麦克风说“喂喂喂”,这个时候我一方面是通过麦克风讲话,我也注意着我发出的声音,但是我所要反思的对象却不是我所注意的声音,而是此声音所通过的麦克风。

师母的评点最后仍然提的是这第三种状态是不是成立的问题,也有其他老师针对这一问题,比如刘晓力说这里头有“时间差”,其实还是先注意声音再注意麦克风;还有老师疑问这种活动究竟是不是一种反思。

这些问题让我更加意识到这一案例的重要性。下次再重写纲领的时候我应该要从这个案例说起,说清楚这个案例中的反思方式恐怕就牵涉到我的许多最核心的立论。

首先,必须坚持这第三种状态是与前两种不同的一种状态,前两种状态倒是可以归并起来,都是一种日常的非反思的操持状态,一是通过麦克风而说话,二是通过手、眼或修理工具来修理麦克风。其中可以细分一些不同的层次,一种是有触目的对象的活动,比如修理麦克风时,麦克风作为媒介而言被堵塞了,我们不再通过它(而说话),而是让麦克风作为损坏的对象摆在眼前,再通过各种媒介去关照它,我们用眼来瞧,用手来拨弄,用工具来修理……我们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的媒介指向的都是麦克风这同一个对象。这是对象凸显的操持活动;而前一种状态则不凸显对象,比如通过麦克风说话的时候,我们面对的对象是什么?说出来的声音?说出来的声音是语句的媒介,而语句则是表达思想,或者说是重现情境的媒介——除非一个声音过于刺耳或凸显,否则我们不会把声音当作对象,而是通过声音来听取语句,而除非语句的表达有所阻滞,否则我们不会把语句当作对象,而是通过语句去指引出相应的情境和意义关联。比如我通过麦克风说“锤子砸钉子”,那么我们指向的对象究竟是什么?是“锤子砸钉子”这段声音?还是这段语词?还是锤子?还是钉子?……这个时候所传达的“对象”是不明晰的,这正是所谓媒介即讯息或媒介即环境,无论传达的对象是什么,传达活动本身作为讯息进行着传达。

这两种状态都是一种单向指引的活动,我们都是“通过“着一层一层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媒介,一种是达到某个阻滞的地方停了下来,好比一个有终点的箭头;另一种则是没有遇到明显的阻滞,视线可以一直通过下去,但趋于模糊。就好比一条不断淡化的射线,它虽然不是无限深远,不过也不知道究竟落在何处。

而所谓的“反思”状态,无论层次是否复杂,就不是这样的单向指引结构了,而是包含着向前反溯的指向。比如我一边通过着麦克风指向声音,一边又从发出的声音那里反溯麦克风的意义。这是一种反思活动的简单的形式。

当然,有人恐怕要问,为什么我要强调这种同时发生的回溯,为什么要强调这种把内容悬搁(把通过麦克风传达的内容的意义悬搁掉而化为“喂喂喂”)的“调试活动”?难道真正的反思不是事后发生的吗?比方说,我通过麦克风说话,说完之后,来思考麦克风有什么意义,再来回想麦克风如何放大了声音。这样的话,通过麦克风而说话是一回事,而对麦克风进行反思是另一回事,要么是关注说话,要么是关注麦克风,不需要宣称这样一种一遍(悬搁地)关注说话一遍关注麦克风的特殊状态了。

但是这样一种所谓的反思模式预设了太多东西,反思活动被默认为回忆性的和概念性的。但事实上,这种反思之所以可能,首先需要通过概念和回忆重现出我用麦克风说话的场景。我是先通过麦克风说话,再通过回忆重现我通过麦克风说话的场景,最后在这个重现的场景中领会麦克风的意义。

这里的回忆间隔或者说“时间差”,或者概念性反思所使用的语词概念,也都是另一些媒介,这些媒介的介入使得反思活动具有更复杂的结构。但这个反思活动最源本的地方仍旧是在直接的操持活动中的当场领会,其余的媒介只是以不同的方式把人引回那个“当场”罢了。对于“时间”、“回忆”、“概念”等等事物,也可以获得它们作为媒介的意义,我们也是在某类当场发生的活动中领会着“时间”的意义,这种领会使得我们可能理解时间,并通过语词等媒介表达出我们的理解。

当然,也许时间性或空间性(或者某种更源本的东西)是某种嵌入在反思活动或任何活动之内的结构,这样的话,反思活动必定是时间性的,那么说把媒介作为媒介来对待总是包含着“时间差”的,倒也没错。但这并不否定了这种反思活动是“一种”独特的状态,而不是两种状态外加一个时间差的简单叠加。如果说两个互相独立的东西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这是什么意思呢?要记住媒介既是介隔也是联结,如果说“时间差”隔开了两个状态,那么它在某种意义上也把两个状态联在一起。这种反思活动中的“时间差”,正如演说活动中的麦克风,只有在进一步的反思或审查活动中才成为一个现成的东西,而活动本身首先是“一个”活动。若不是把这“一个活动”作为对象进行反省,这其中的层次结构也不会向我们呈现。

尽管这样一种所谓把媒介作为媒介进行反思的活动仍然是有其层次结构的,通过进一步地分析,我们可以把它拆分为两种状态的“交替”,分解出“时间性”之类的元素,但是媒介存在论的起点还是在于这样的反思活动。至于什么“空间性”、“时间性”、“内时间意识”等等东西,我们要揭示它们,要理解它们,要表达它们,也都要通过某些媒介性的操持和反思。要注意我并不试图构建一个基础主义或本质主义的学说,并不试图从一个最基元的东西出发来构建理论,而是从现实的案例出发来推进思考。没有什么最基元的东西,任何东西都是可以解析的。即便找到了某种貌似基本的东西,就好比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粒子”,但你还是可以拿另一个粒子来“撞碎”它,任何媒介也总是可以拿另一种媒介来观照,在某种关照下也总可能呈现出更复杂的结构,如果说有某种媒介是最基本的,那么通达它的媒介难道不是更基本的吗?媒介存在论不寻求绝对的基点,而只是从手边的活动开始思考。

这也就牵涉出祥龙大师的问题。会场上由于评论完就立即开始了抢答和抢问,张老师没有机会发言,不过后来在饭桌上张老师找我说起,鼓励我可以进一步去追究无形的媒介,提示我注意海德格尔的“间隙”(Riss),我是颇为受教的。此前我也读过祥龙大师的一些相关文章,当然是深受启发的。不过张老师与我的思路之不同在于,他似乎总还是要在意识之内的某种深邃玄奥之处寻找一个终极的根源,内时间意识也好,湍急之道、缘构发生也好,虽然是打破了传统的主客二分和概念化对象化思维,但仍然是某种本质主义的思路。因此张老师在另一个场合和吴老师等争论说时间性是更为根本的人性,而吴老师则引用斯蒂格勒用技术来虚化时间性,张老师则争辩说难道这种技术的形而上学不是比时间的形而上学更强?在我看来,说时间性、内时间意识、阿赖耶识之类的结构是“基本的”,在某种意义上确实可以成立,就好比说电子、原子是“外部世界”或自然界的基元,“内部世界”或者说意识领域也可能找到某些基元性的结构。但是,即便说是打破了内部和外部之分的某种源初的结构,这些结构在何种意义上被理解为“基本的”?又是在何种意义上被认作真实的?——我们总是要以某种途径通达它们,揭示它们。我们需要通过物理学的训练和设备揭示电子和原子,我们也需要通过某种训练和在某种环境下揭示“内时间意识”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张老师也注意到了这种活动,即通过某种方式澄净心想,通过某种静观内省,来揭示出意识的深层结构。那么为什么说这样被揭示出的某种深层的东西是“基本的”呢?换言之,为什么某些特定方式的训练是最为独特的呢?通过某种方式来进行追究,我们可能发现“内时间意识”是一切现象的基元结构,但另一些人通过他们的追究方式发现了力和能量是一切现象的基元结构,那么究竟哪一种更基本呢?我们总是通过某种特别的方式才揭示出某种基本的东西,而一旦揭示出某种基本的东西,它确实拥有相应的解释力。但是,它们只是“通过某种方式”追究世界的结构而找到的基元。我们还是可以进一步去分析这些“方式”。

媒介存在论的反基础主义并不是要反对寻找基础,而是要揭示出基础之基础,使基础作为基础而呈现的媒介。基础之基础并不是某种更“深奥”的东西,反而是某种“肤浅”的东西,是“表面”的东西。表面问题恰恰就是边缘问题。而所谓作为基础的基础的边缘问题,所谓“肤”“浅”,就是“切身的”“俗务”,就是使用有形的媒介的日常的打交道,是身体技术和交流媒介。

2010年8月15日

阅读108次 评论3条 个人主页 扔小纸条 文件夹: 自然——技艺

最新评论

  • 一点看法

    2010-08-15 19:41:56 匿名 10.8.0.2

    我是通过潜在和现实的区分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我们在这里需要区分的现实的空间关系和潜在的空间关系,回自己家的路我们是熟悉的,而去别人家的路我们却不熟悉,我们也不可能知道去所有人家的路,现实的、属人的、属于某个个体的空间关系是一种由生存建立的关系,而潜在的空间关系是无限多的,存在着无数的空间点和另一个空间点之间的关系,但是如果它不被人所知道,那么它就仅仅是潜在的,房间里的任何一件东西都和其他东西具有无限多的空间上的关系,但是这些关系并不被我们知道。每个现实的个体都生活在不同的空间当中,每个人都熟知自己的空间,知道自己的东西的摆放位置,熟知自己去哪个位置时路程有多远,对于生活在城市空间里的人来说,不可能知道全部街道、饭店、酒吧、学校等等事物的位置,只能知道自己去过的地方或者自己听说过的地方,即使在我们熟知的那些城市里肯定有我们既不知道名字也没去过的地方,它们虽然存在着,但是“就其现实性来说”却不存在,虽然它们是我们周围空间的一部分,却没有成为我们实践的对象,也就没有被对象化之后成为我们个体空间思维的逻辑,也就不是我们思考的依据。”

  • 一点看法

    2010-08-15 19:43:24 匿名 10.8.0.2

    潜在的对象有无数多个,现实化的对象只是麦克风或者眼镜。

  • 古雴

    2010-08-15 21:06:16

    我不知道你所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