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科哲的“系统学习”方案

一种科哲的“系统学习”方案

近来逐渐有一些朋友从KKBBS和博客等地方找到我,希望向我咨询考研事宜和科哲学习的系统方法之类。抱歉的是,作为一个懒惰的保送生,我对考研方面的情况可谓一无所知;至于科哲学习方面固然不是毫无经验,但毕竟仍停留在入门阶段,顶多是提供一些入门中的入门的经验以分享罢了。

不过大多数来寻求帮助的人需要的也是入门的指引吧,如果已然摸出门路的话当然也就不会颇费周折地向我咨询了。尽管我的能力有限,不过毕竟是北大哲学系科班出身,相对那些未能得享如此机遇的人而言,若仍只是以“自由”的名义拒绝提供指点,也有点说不过去了。

本科阶段的学习可谓是一种“系统”的入门方式了。我就以我们的课程作为线索来梳理一下一种入门的途径吧。不过我主要是为那些没有机会在北大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的朋友提供一副大略的哲学/科哲入门草图,我所列的参考书籍都是比较新的,市面上容易找到的书,如果身边缺乏像样的学术书店,也可以通过网络(卓越、当当、蔚蓝、孔夫子等,见博客的友情链接)买到。下面所说的“课程”虽然是对应着北大中所开设的课程,但同时也可以代表自学者的一个学习课题,并不是特别地要推荐我所列举的这些课程或书目之类。如果你是北大的学生而对科哲感兴趣,那么可以忽略以下内容,直接与我联系交流~

第一门课当然是“哲学导论”。坦白说,我所上过的两位大师(叶老和张师)的哲学导论课的方式都并不合我心意。如果让我来设计,我将把哲学导论课的使命定位于“引导同学在哲学之路上迈出第一步”。那么哲学之路的第一步是什么呢?说哲学就是哲学史固然不错,但这漫漫哲学史的起步点却必要追溯至古希腊的“爱智慧”。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哲学的源头有三:好奇心、闲暇和辩论的传统。“哲学导论”也应着重培育这三个根苗。

任何一门哲学课都应该以读文献为重,唯独哲学导论不能这样教。哲学导论的使命恰恰是要指引出你将来去面对那些文献和课题时的出发点,培育你的最基本的哲学态度。以自发的好奇心和超功利的求知欲去主动地阅读经典文献,文献对你而言才是有生命的;而如果以完成任务的心态作为强制的要求而去阅读文献,那么无论你能读得再精再细,也已偏离了哲学的初衷了。

哲学是爱智慧,出于爱智者自发的需求,源自童真的好奇心。哲学导论课更应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内心中的这种欲望和要求,激励学生去为自己的困惑求索,并最终指点出那条只要追索就无法回避的道路——“历史”。

正如苏格拉底给出的提示:“爱智”的第一步恰恰是对“智慧”的“拆台”。苏格拉底就是这样一位惹人讨厌的“拆台者”,他四处寻找那些号称“智慧”的人,与他们辩论,结果发现他们实际上同样无知,而苏格拉底的智慧只是在于他“明知自己无知”。这“无知之知”是哲学的起点——正因为无知,才能去“求知”,若已将知识握在手中又何须再求呢?

因此,针对那些想要进入哲学的朋友,我建议第一步并不急着要看什么书,而是试着整理一下自己既有的成见——我究竟知道些什么?去留意和反省一下自己平时说过和写过的话,特别是那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去追问一下:我说的究竟是什么?这些概念究竟是什么意义?我在运用这些词儿的时候清楚它们的意思吗?当然,拷问的结果应该是:我其实是多么无知——甚至就连“无知”是什么意思都说不清楚!

随后,虽明知永不能把智慧占为己有,爱智者也不会就此放弃追寻。当然,如果你轻易地放弃了:反正弄到头来大家还都是无知,那么继续追问还有什么用呢?那么,你就不必继续追问了。你可以选择自己所认同的生活,自己所喜爱的道路,没有人逼迫你一定要走上哲学之路。走上哲学之路的人应明确:追问是没有用的,哲学就是“无用”的学问,“闲暇”的人适合这一学问,因为那就是吃饱了撑着没事找事而已。如果你明知如此仍身不由己地继续着追寻,那么就上路好了。

当然,导师和书本有时也可以起到点拨作用,启发你发现到那些你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事情,引导你学会一些提问和洞见的诀窍和要点,并恰当地把你将要进去涉猎的丛林的地图展现在你面前,这就是哲学导论类课程和书籍所能做的。

为什么做学问离不开“历史”和“经典”?因为如果你要追问下去将不得不遇到它们。因为我们的语言、概念、思维方式和世界图景(世界观)都不是凭空地出现的,我们总是身处历史之中,我们从历史中传承到我们的语言和观念。因此我们若要追问观念之究竟,总要触及到历史。而时光的流逝本身无痕无迹,但其中的线索毕竟遗留在记忆之中,而经典文献正是历史沉淀而留下的记忆,不从这里追索,还有什么法子呢?

关于哲学与历史之类的话题我在别处早有涉及,这里我想强调的只是:哲学虽然与哲学史密不可分,但哲学之路的起点毕竟只能在“我”这里。“我是什么?”“我来自哪里?”“我要走向何处?”“我拥有什么?”“我渴求什么?”“我在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哲学的起点完全是“自私的”。

至于哲学导论的参考读物。我向来推荐的是《大问题》和《哲学之树》,或可以新添一本《哲学的邀请》。《哲学的邀请》的优点和缺点都是浅显,据说是西班牙的中学哲学教科书,当然鉴于中国初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极度欠缺,应该正适合我们的大学生了,就风格体例和主题的安排而言这本书与我的设计最为相合;而《哲学之树》则在其观点和侧重点方面合我心意,特别是它引起了我对康德的关注,可谓成效卓著;而抛去我的上述主观偏好后,《大问题》或许是写得最好的一本书。因此我将它们并列推荐,你可以凭自己的兴趣选择。当然有兴趣读更多的书也好,未必要是“哲学书”,任何学术书都可以作为哲学的导引,因为它们总会向你提示出“问题”,只要不轻易放弃追究,总会触及“哲学”。当然,究竟什么叫做“触及哲学”,哲学的界限究竟在何处?——我不能在这里给出答案。这些问题也有待你去追问。

当然,学哲学也不是老在那儿“追问”而从不获得“解答”。那终极的、唯一的答案诚然是得不到的,但在哲学之路上,我们虽然不能得到那“一个答案”,但我们却可以得到许许多多答案。哲学的书籍和文献也记录着前辈们所取得的阶段性成就。这些成就好比是在无尽的丛林中修建的道路和路标,尽管这些道路并不能通向“终点”,这些路标也并不指向“终点”,然而它们的存在至少有助于扩大后来者的视野和疆域。或许本来就并没有什么“终点”,“真理”不是一个固定不移的地点,而是这“道”——我们脚下的道路。

这些玄玄乎乎的暂不多说了。我只是想引出第二门课:历史的课程。也就是我们可以在其中找到许许多多答案的地方。在我们系的课程中也就是“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这两门课。

尽管如果是科哲专业,或许将来可以不再涉及中国哲学的主题,但我个人还是建议把中国哲学史作为必修。一方面,我们毕竟是中国人,当我们追问:“我是什么人?我来自哪里?”等问题时,不可能回避掉中国的思想历史。另一方面,“科学”是一个西方的概念,正因为此,东西方观念体系之异同的对比能够有助于对“科学究竟是什么”的理解——中国有没有“科学”?根据对“科学”的不同理解,可以给出完全不同的答案。如果回答有,那么中国的科学在何种意义上与西方的科学共通?如果说没有,为什么科学没能在中国兴起?这些都是涉及科学划界、科学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等等科哲的重要主题。而若要探讨这些问题,对中国传统思想的了解无疑能提供启发和帮助。

中哲的书籍方面,按照当年杨子的说法:至少该有一种版本的《论语》,最好读一读《四书章句集注》,至少的至少的至少要读一读其中的《中庸》。我也觉得这样的要求是最起码的。《中庸》的篇幅很短,即便是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本来中国哲学传统中就并没有西方那样的“吃饱了撑的”之类的力量),强制要求读一读《中庸》也不算过分吧。至于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有意义还是没意义,至少也该等读完这本小书再谈,而有些人一本原著都不读,延续着“打倒孔家店”的影响或以“科学、民主、进步”的名义而对中国传统“嗤之以鼻”,那真是很可笑的。

至于论语老庄之类的原著,对外行人而言,一本好的注解本还是很必要的。除非你古文基础已足够好,否则靠直觉毕竟不能轻易打破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其实是受过西方语言改造的)的隔膜的。比如说老庄里的“自然”经常被人理解为“大自然”的意思,其实古文中“自然”并不是一个二字词,而只有“自—然”即“自己—如此”的意思。如果不借助注释,这种低级的或高级的错误恐怕不会罕见。

惭愧的是,中哲的书籍我读得太少,难以提供可靠的推荐。除了必备的《四书章句集注》外,大约钱穆的《国史大纲》、《论语新解》,陈鼓应的《老子/庄子今注今译》,牟宗三的《中国哲学十九讲》是值得推荐的。

对科哲学习而言,比起中国哲学史来,西方哲学史无疑更加重要。作为一门入门课程而言,或许可以换成“西方思想史”。把西方的哲学、科学与宗教的思想线索联系在一起讲。作为一个入门的地图,我认为这门课并不需要要求大量的原著资料阅读,重点在于为西方的思想观念的历程勾勒大致的脉络,提示出思想史中哲学、科学与宗教的互相影响及其大致的走向和特征就好了。市面上有一本《西方思想史》是不错的。历史书也未必要按年代顺序书写,按照关键词来索引的《西方大观念》当然也是很好的参考书(好厚啊,不一定要通读的)。哲学史方面我推荐的是中华书局的《西方哲学史(第七版)》,另外上海译文的一本《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应该也不错(不过后者只是在大一时读过觉得挺好,一直没有重新鉴定过)。要求更经典一些的话,可以选择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和梯利的《西方哲学史》。

阅读思想史或哲学史时决不要把它当作单纯的“大事年表”来读。中学的历史教科书就是这样的。不过如此的学习方式只是让你记下了许多“知识”,却对你的思想毫无助益。要记得哲学乃是“无知之旅”,与其在历史书中读出大筐大筐的“知识”,倒不如借助历史领会“无知”。诀窍是去体会古今中外概念体系和世界图景的差异。比如同样的“自然”二字,在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都是“自己如此”的意思,而现代则有了“大自然、万物”的意思,这是怎么回事呢?类似地,时间、空间、自由、科学等等概念也都随着历史的进程而不断变化……古代人究竟如何思考?他们如何运用这些概念?我们不知道。但我们需要追问,我们试图去同情地理解,努力去辨明观念的异同,从而了解我们正在使用着的概念的渊源和根基,了解我们所面对的世界的来龙去脉。这些是在历史中可以得到的收获。

当然,之前说过,作为入门课,这一阶段的“西方思想史”只不过是提供一个大略的轮廓和走势,若想要更深入地了解概念的渊源和思想的脉络,则需要去阅读那些流传给我们的经典和文献了。

接下来的一门课是数学。对于理工科专业而言,数学当然是最基础的一门课程。不过在这里,数学作为入门课的意义并不是在于它是一门必须的基础技能,而是作为一门“文化常识”课。如果说现代科学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乃至一种宗教的话,那么“数学”就是其中的最基本的“礼仪”。若要深入理解某种文化,光靠研究其成型的礼仪规范当然是不够的,但这一研究无疑是重要的。数学是现代科学的最高规范和基本礼仪,无论科学家们实际上在多大程度上以何种方式遵行着他们的法则,至少它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但作为科哲入门而学习数学究竟需要学到怎样的程度呢?我个人觉得走马观花足以。草略的学习并不意味着不能从中获取洞见,窍门是“反省的视角”。首先是不要仅仅把数学当作一门实用的技能来学习(当然,它确实是一种技能),而是把它当作一种文化、一种礼仪来学习,

现成的课程中,读一门“高等数学”就够了,ABCD的难度都可以,我想这是起码的要求,拿一本数学的科普书看是肯定不够的。和哲学书不同,数学书不能躺着读,而必要边读边做题,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就好比学习一种礼仪,光是在一旁观察阅读是事倍功半的,最好是能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才能有更深的印象和体验。不过进得去还要出得来,毕竟最终还要站在反省的立场,若始终沉浸其中也不行。因此我推荐浅尝辄止的方式:既不用钻研过深,也不能过于随便,底线是必须亲自做题和练习。

除了高等数学,我想如果有一门“数学史”的课就更好了。重点是欧几里得几何学,解析几何和微积分的发明,分数、负数、无理数和虚数等新概念的引入,非欧几何的兴起以及数学基础的争论等主题。这些主题可以构成整个西方思想史中的线索。当然,作为数学史的学习不能是单纯的听故事,一方面还需要做题,一方面还需要时时结合西方思想史来联系。

数学思想史方面最经典的读物非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莫属。不过那套书太厚了些,而且主题铺得太开,一些有趣的话题并没有更多发挥。我推荐入门者至少读一下克莱因的《数学:确定性的丧失》,这可能是目前市面上数学科普书中最好的一本了,其话题与哲学和科哲也都关系紧密。当然,克莱因的其他作品,如《西方文化中的数学》和《数学与知识的探求》也都是很好的。与前两本书同一译丛的还有一本《什么是数学》也值得推荐。

顺便再说一下其它自然科学类课程,除了数学之外,我想至少应该再体验一门科学:物理、化学、生物或计算科学,工程学或医学也可。作为一种必要的实践经历吧。学到怎样的程度呢?我想最最入门的程度就可以了。毕竟我们在谈论科哲的入门而不是物理学或生物学的入门,仍旧是浅尝辄止足矣。比如上一门“普通物理”,或者“大学化学”,“普通生物学”,“计算概论”之类,就可以了。但务必是跟着正经的大学教材老老实实地学,绝不能妄想多看几本科普书就可以代替了。

当然,适当读一些科普书还是很有意思的。不过并没有什么必读的书目。按个人的兴趣挑选一些就好了。当然,就现阶段的情况而言,科普书务必要读译著(曹天元的《上帝掷骰子吗》等作品极个别的是例外)。不妨在一些优秀的科普译丛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书籍太多,我只能即兴列举几本正在我脑海中浮现的:《黑洞与时间弯曲》、《宇宙的琴弦》、《大爆炸探秘》、《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数学:确定性的丧失》、《雨林中的欧几里得》、《水母与蜗牛》、《很长的论点》、《混沌》、《魔鬼出没的世界》……

除了专题的科普书外,诸如科学家传记和科学“读本”也是不错的选择,后者例如吴老师编的《大学科学读本》和《科学二十讲》。

作为科哲学生,读太多科普书没什么意思,但我想在优秀的科普作品中至少阅读那么一两本应该算是很起码的要求吧?无论你是哪个专业出身,都不可能是科学的通才,即便你了解最前沿的物理学,也未必了解生物学的知识,总有某些科学领域是你所陌生的,读上几本科普书或许不错。

接下来再回到“历史课”。作为科哲入门,一门科技通史的课程当然是有必要的。在之前提到的的思想史、哲学史和数学史当然都与“科技史”密不可分,不过作为重要的入门课程,将“科技史”着重单列也是必要的。

作为一门入门课程,科技通史当然依旧是走马观花,获取一个最粗略的整体图景。这一整体的观照对于日后得细致研究而言无疑是必要的,因为对整体背景的了解是“以小见大”、“小题大做”的前提。否则直接就冲向某一个时期的某一个具体课题,那就只能够“小题小做”,获取不了多么深入地洞见了。

科技通史的参考书就目前而言仍旧是务必读译著。尽管吴老师的《科学的历程》相当好,但我们还是期待他那本传说中即将出版的《科学通史教程》吧。除此之外,麦克莱伦第三的《世界科学技术通史》是首推的读物,其次是林德伯格《西方科学的起源》。按照个人的兴趣还可以选择一些专题史来读,比如《进化思想史》、《剑桥XX史》之类。

与哲学导论同时的还有另一门全系必修课:数理逻辑。这门课说重要倒也未必有多么重要,说有趣也不是多么有趣,不过作为一门基础技能课,学一学还是值得的。尽管和数学课一样,数理逻辑也可以当作文化课来学,不过我在这里的建议倒是不妨把它当作彻头彻尾的技术来学习。可以把这门课当作一种最起码的“锻炼”课。就好比你为了参加体育竞技而练跑步、举哑铃那样,这些基础的锻炼活动当然不如竞技活动那样有趣,看起来似乎也未必有直接的关系,但为了确保有起码的体能以便顺利地参与竞技和游戏,这些基础体锻还是有必要的。作为参与思想的竞技和游戏之前的基础锻炼,学逻辑应该是一种不错的办法。你并不一定要把数理逻辑的工具始终带在身边,就好比你练哑铃并不是为了始终把哑铃带在身边,你大可以在进行哲学探究时放下数理逻辑,你大可以拒绝并批驳逻辑主义者,但数理逻辑的训练仍可以是大有裨益的。

学逻辑务必要学现代的数理逻辑或者说形式逻辑,而不要总是沉浸于那些类似脑筋急转弯的所谓“逻辑推理训练”。学习形式逻辑既是更高效率的锻炼方法,也有助于将来对当代的科学和哲学发展的理解。我建议业余的科哲入门者至少读一本形式逻辑的教科书(当然与数学一样,不能躺着读,而必要边读边演算,务必学会亲自写出完整的推演和论证。)若有余力和有兴趣,可以继续学习集合论、模态逻辑等等科目。不过也不必过于执着,毕竟逻辑学的深入钻研并不是科哲的使命。

我想科哲入门的必修课程也就上述这些了。你或许会奇怪,我并没有把最为切题的“科学哲学导论”置于重要地位。因为我觉得有了以上这些大致脉络的勾勒和最基本的反省和论证的操练,学生就已经足以能够亲自去寻找科哲的具体课题来探究了。以下的课程尽管仍是入门课,但应该都算作自助餐了,每一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和需求去挑选,与此同时逐步明晰自己的志趣和特长,自己为自己将来的研究搭建平台了。

不过在众多的自选课程之中,“科学哲学导论”毕竟是首当其冲的,因此我把它置于这一承上启下的位置。

按照最广义的理解,以“科学(技术)究竟是什么”为主题的追问和探究都可以归入“科学(技术)哲学”,科技史也包括其中。不过狭义上的“科学哲学”指的是由维也纳学派所开启的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条研究进路。这一进路源自休谟的归纳难题,更直接的渊源则是20世纪初关于数学基础的争论,主要由逻辑实证主义者发展起来,并通过维特根斯坦、波普、库恩等人的影响而发生转折。到了后现代思潮兴盛的时代,这一进路的前景变得愈加晦暗不明。

作为导论,当然不宜从后现代开始入手,而是该从其渊源处开始梳理。至少应当从逻辑实证主义开始,或者不妨从休谟到康德开始梳理,看一看科学哲学一路走来所面对的究竟是些什么问题,科学哲学家所关注的是什么,它们的焦点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科哲导论方面的参考书当然以查尔默斯的《科学究竟是什么》为首推,最新商务出的新译本应该不错;其次是德国学者波塞尔的《科学:什么是科学》,相比英美作者而言略有独特的视角,也不妨一读;亨普尔的《自然科学的哲学》则是更传统的经典著作。另外,有一本《科学哲学指南》按照关键词分目编写,也可以参考。

下面的“自助餐”就有很多了,大致可以分出三类:一般的人文通识课;关于哲学的专题课;科技哲学相关的专题课。没有哪一门课是必须学习的,不过作为科哲入门的基础搭建,起码应该在不同种类的课程中分辨选择若干门感兴趣的课程,首先应保证有一个较为开阔的视野,在个别感兴趣的领域则尝试着进行一定的深入钻研,为将来的研究作好热身准备。

科哲与其他人文社科领域以及科哲与哲学中的其他领域的密切关联在我的《推销科哲》系列文章中已经提过,此处不再赘述了。

在《推销科哲》中已经提到西方哲学史中与科哲相关的各个转折点,例如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信仰与理性;近代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或者以“启蒙”为线索去观照);康德哲学;马克思的反叛(包括20世纪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数学基础的争论;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的兴起;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兴起;“语言学转向”;后现代思潮的兴起……以上的每一个主题都与科技哲学有深刻的关联。不过在修学这些课程时,不必刻意去与科技问题相牵扯,不如就老老实实地作为西方哲学课程而学习。当然,在以上每一个主题下都深入钻研是绝不可能的,不过作为科技哲学的入门修炼,我想最起码的要求是能够在其中的至少一两个范围内,选取若干个具体的课题,做一些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吧。所谓较为深入,按照最起码的要求,至少该读一读相应的经典原著(至少是中译本),并且写几篇像模像样的学术论文。论文的篇幅起码是七八千吧,遵守起码的学术规范,引用注明出处等等,我就不必多说了。一定要读哲学家本人写的书,一定要学会写像模像样的学术论文,我主要针对非哲学专业科班出身的朋友而说的,哲学系的同学当然不用我提醒了。

以上的相关参考书籍一方面由于范围过多过广,另一方面由于我了解得不多,暂时也不逐一推荐了。反正如果初学者面对书海不知所措的话,不妨专门只选外国人写的著作,尽量选择知名的学术出版社,尽量选择装帧不那么华丽的,最好是书内附有规范的注释、参考书目和索引的学术书籍,这样的话质量往往就比较有保障了。

科技哲学方面的专题课在我们系很少为本科生开设。除了因为老师们的懒惰之外,我想也是因为这并不重要。通过上述科学、人文、历史和哲学课程的积累,对于科哲的入门而言应该足够了,因为科哲与这些主题的关联是如此广泛,所以在任何地方都可能找到科哲的入口。当然,入门级的科技哲学或科学人文类课程还是有的。

除了前述的科学哲学导论,接下来就要数“自然哲学导论”和“技术哲学导论”。在我们系这两门本科课程都是吴老师开设的。这两门课程都没有确定的教学范式,究竟教什么、怎么教,完全是吴老师的设计,当然也没有特定的教材,因此很难复制给那些没有机会来北大听课的朋友。“自然哲学导论”主要参考柯林伍德的《自然的观念》;“技术哲学导论”则建议直接阅读马克思、海德格尔、马尔库塞、芬伯格等人的相关著作。目前市面上似乎只有乔瑞金主编的《技术哲学教程》勉强可以参考,商务印书馆引进的“我知道什么”丛书中有一小册是《技术哲学》,找得到的话也可以用。

另外可以作为入门的边缘交叉领域例如有环境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与宗教等课程。环境伦理学可以读新近出版的《现代环境伦理》、《环境伦理基础》,以及稍早的《环境伦理概论》、《哲学走向荒野》等译著,何怀宏主编的《生态伦理》是中文著作中较好的;生命伦理学推荐北大社的《生命伦理学基础》;科学社会学方面似乎很少有导引概论性质的书,可以直接读《知识与社会意象》等SSK原著(不过不建议太早读);科学与宗教推荐复旦社剑桥科学史丛书中的《科学与宗教》以及《当科学遇到宗教》和《科学与宗教引论》。

值得一提的还有,作为科哲的入门,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应算是必读书。虽然库恩的文字毫不艰深,不过还是建议在对哲学史、科技史都有过一定积累后再去阅读,阅读库恩时可以同时关注前后的波普和拉卡托斯之类作者,也可以结合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后现代主义等发展线索来相互比照。

以上作为科哲入门的积累应该差不多了吧?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未经考验的想法,算是对我所遇到的各种相关咨询的答复了,具体怎么学显然还是自己说了算。若还有意见或疑问请在我的博客上留言或继续与我私下交流。

2008年8月5日

One comment

  1. 陈梅森

    感谢呀! 看来从大一下学期开始会有很多书要看了。B站上也有相应的国家精品课程。路线清楚了,剩下的就是跟着好奇心去尝试弄懂一些感兴趣的问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