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与诗歌

关于音乐与诗歌

我对音乐了解很少,听的也很少。但不是说我很少听音乐,事实上,无论是看书还是写作,上网还是闲逛时,我一般都听着音乐,从时间上讲,我听音乐可绝不会比别人少。不过,我听音乐往往是拿几首曲子反反复复听就可以了,很难生厌,也常常懒得更换,很可能几个月都在反复听同一套音乐,所以总的来说听过的音乐数量是挺少的——当年大听佛经佛咒的那段时候,听到后来发现我能够把长篇的梵唱心经之类的全都背出来了,而我当时从未刻意去背,完全是反复听而记住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长期以来听音乐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提高看书效率。要知道其实绝大多数的音乐都是会降低读书效率的,难听的当然不行,但太“好听”、太精彩的也不好。而如果经常更换,音乐让人感到新奇的话,也有妨碍,反倒是翻来覆去把某些平和清淡的音乐听得熟透以后,能够最好地营造一种读书氛围。

于是,我几乎都不听“歌”,如果听歌也会听那些完全听不懂的语言,因为如果听得懂,头脑中主管语言和理性的那部分神经难免要受到吸引,对全神投入书本有所妨碍。因此我不听流行音乐,倒不是因为特别抵触,虽然我毫无疑问更喜欢古典,但即便是那些流行的,乃至庸俗的、浮躁的音乐我也不是特别讨厌,只是我基本不听而已。

初中及更小的时候听音乐倒不是为了看书,印象中当时好像挺喜欢摇滚风格的,但摇滚一般比较刺激,显然是不适合看书的了,因此后来就不怎么接触了。

那时候除了极偶尔听唱片,和下载不多的MP3外,主要是找MID音乐来听,当时网上的MID资源挺多,现在可能是因为网络普遍提速,已经是MP3的天下了,其实MID还是不错的,很纯粹~

高中时一开始喜欢上了笛箫类音乐,主要是中国的竹笛和洞箫,不过当时对乐器的区分并不怎么在意,凡是笛子无论长笛短笛竖笛风笛一概通吃,只要音乐中带有笛子,古今中外照单全收。不过当时还没有MP3,网速也慢听得不多。

高中时还有一阵特别喜欢中国民乐,另一阵又听着美国乡村音乐不错(记得当年坐我右边的某“天”成天说美国乡村音乐,我去找来看看究竟怎么回事,倒还不错,反正比他唱得好多了……),不过那些都不太适宜看书,后来也不怎么接触了。

进大学后最初的一段时间没怎么听音乐,或许是未名湖的天籁之声足够我受用了?不过稍后就买了MP3,并找到了一类特别适合读书的音乐——宗教音乐。具体说就是佛教音乐和基督教风格的音乐了。由于找到一个极好的佛教音乐网站,所以最后还是主要以听佛教音乐为主了。佛教的咒语很有意思,有时候那些配乐似乎听着挺不让人清静的,但加上反反复复的不知所云的咒文以后不知怎的竟能够让我集中精神了。

在稍后我就投靠了古典乐,其实早在MID音乐时代我就挺喜欢古典乐了,只是后来不知怎的忘记了。一旦想起时就立刻购买和下载了许多来听。我感觉古典乐的是某种奇迹,是音乐的一个再也难以超越的巅峰,正如唐诗那样,后人似乎只能开辟新的路线来发展,却再也无法在同一个层面上企及唐诗的高度。古典时代一去不复返,但古典乐一定是永远的经典。

当时也开始接触新世纪音乐,只不过当时并不知道那叫什么音乐,而只知道那些叫做“自然音乐”、“轻音乐”、“纯音乐”、“背景音乐”之类,后来才发现那些都算“新世纪音乐”。究竟啥叫新世纪音乐我至今也没怎么搞明白,大致就是说既不是古典又不是民族也不是流行但又兼具三者的某些特征的音乐种类吧?除了网上载一些乱七八糟的,我买过一套班得瑞乐团的CD,从表哥那里拷到一套乔治温斯顿的CD,都是不错,

乐器方面,我钟爱的首推钢琴,那真不愧是乐器之王;再来就是大提琴,乐器之美男子;同时几乎所有带“琴”字的都很喜欢:小提琴、古琴、马头琴、竖琴等等。当然,对笛箫类的爱好也仍然保留。

最近换了一个1G的MP3后,听音乐的数量又有明显增加,而且现在不为了看书而听音乐的时间也有所增加,开始尝试接触各种种类的音乐。

考虑到博客背景音乐总不更换显得单调,现在决定以独立文章的方式更新音乐,当一首音乐沉到博客的第二页时,我就会在贴一首新的。

由于我博客上栏目的名字一律是“XX——XX”式的,找一个什么词与音乐相对应呢?想来想去,只有诗歌配得上。其实我虽然对诗歌一窍不通,但向来挺有兴趣。想当年在刚进二附中还没考全理班那会儿语文课要我们做文学方面的小组研究,我选择加入的是诗歌主题,不过或许是我们组的领头人太牛,而我太弱,几乎没派到什么任务。从此以后再没有试图研究诗歌了。不过既然已经设立此栏目,早晚会写点东西,敬请期待~

2007年4月13日0时49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